於显
於显,字崇勋,少读书,善骑射,生年不详,湖广蕲州府黄梅县人。他在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投奔朱元璋,征战中多次立下战功。洪武三年(1370年),於显被任命为广洋卫指挥使,累迁为前军都督佥事。洪武七年,与吴祯督舟师出捕倭寇。洪武二十年十二月(1389年),於显病逝于任上,皇上赠其英山侯,谥“武襄”,谕葬在黄梅狮子山。
人物生平
於显,生年不详,卒于1389年,湖广蕲州府黄梅县人。他在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投奔朱元璋,征战中多次立下战功。
洪武三年(1370年),於显被任命为广洋卫指挥使。
洪武五年(1372年)六月,朱元璋命於显和羽林军指挥使毛骧、指挥同知袁义等领兵,捕逐苏、松、温、台濒海诸郡倭寇。
洪武六年(1373年),於显擢升大都督府佥事。明初大都督府是朱元璋设置的最高军事机构,后来拆分为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
洪武七年(1374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命靖海侯吴祯为总兵官、於显为副总兵官,领江阴、广洋、横海、水军四卫舟师出海巡捕海寇。
洪武八年(1375年)九月,靖海侯吴祯和於显率备倭舟师自海道返回京师。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朱元璋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於显任前军都督佥事。
洪武二十年十二月已已(1389年),於显因病去世,特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朱元璋追封他为英山侯,谥号“襄武”。
相关事迹
在《明实录》中,断断续续地记载着於显的一些故事。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朱元璋在南京组建成立“广洋卫”,负责水军作战和水路运输。洪武三年,於显被任命为广洋卫指挥使,也就是广洋卫的一把手。在这个职务上,他曾经领兵追击歼灭侵犯苏州市、松江区、温州市等地区的倭寇。洪武六年,於显曾受命出海巡防防备倭寇。
於显还曾参与出海征讨倭寇的大战役。洪武七年,朱元璋命靖海侯吴祯为总兵、於显为副总兵,率领江阴、广洋、横海、水军四个卫的官兵、北洋水师“巡海捕倭”,一路将倭寇追至琉球王国,取得了一次远洋征伐的大胜利,一直到洪武八年,舰队才回到南京。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曾经梦到“太阴有象,主胡兵入寇”,梦醒后,他下令各卫严加防范倭寇,同时命於显从海上运米四十万石,作为战备物资。
人际关系
儿子:於琥,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指挥。
女儿:於氏,洪武十八年(1385年)五月甲申册封为潭王妃。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四月与朱梓朱梓自焚于家中。
女婿:朱梓(1369年10月6日-1390年4月18日),明朝宗室,明朝唯一一任潭王,朱元璋第八子,母为定妃达氏。
参考资料
从湖北黄梅走出的明朝开国功勋英山侯于显.搜狐网.2024-06-25
於显.词典网.2024-06-25
岳麓史话 ‖ 文化往事今流淌.澎湃新闻.2024-06-25
朱梓.ChineseTextProject.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