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悲伤与理智

悲伤与理智

《悲伤与理智》是一本由约瑟夫·布罗茨基所著,刘文飞所译的图书,于2015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在这部题材丰富、视界浩的散文集中,约瑟夫·布罗茨基开篇便用深沉内省的目光审视了自己在苏联的早年经历以及随后去往美国的流亡生涯。接着,作者用惊人的博学探讨了诗歌的张弛变幻、历史的本质、流亡诗人的双重困境等一系列颇具广度与深度的话题,思维的触手延揽古今,上及古罗马贤帝马可·奥勒留,下至现当代诗人托马斯·哈代与罗伯特·弗罗斯特,将对存在本质的哲学探讨与对诗歌美学的炽烈情愫合锻造为继《小于一》之后的又一部世所罕见的奇作。

收入文集的二十一篇散文大致分为回忆录、旅行记、演说讲稿、公开信和悼文等几种体裁。这些散文形式多样,长短不一,但它们诉诸的却是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诗和诗人”。这卷文集可以说是通向布罗茨基的诗歌观和美学观,乃至他的伦理观和世界观的一把钥匙。文集中最后一篇作品《悼斯蒂芬·斯彭德》完成后不到半年,布罗茨基自己也离开了人世,《悲伤与理智》因此也就成了布罗茨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散文集,是布罗茨基散文写作、乃至其整个创作的“天鹅之歌”。

上海译文出版社此次翻译出版的《悲伤与理智》是这部佳作的首个国内中文译本,在翻译文学界具有填补空白的重大意义以及不可替代的文学与学术价值。

作品目录

译序/刘文飞

战利品

我们称之为“流亡”的状态,或曰浮起的橡实

一个和其他地方一样好的地方

表情独特的脸庞

受奖演说

旅行之后,或曰献给脊椎

第二自我

怎样阅读一本书

颂扬苦闷

克利俄剪影

体育场演讲

一件收藏

一个不温和的建议

致总统书

悲伤与理智

马可·奥勒留致敬

猫的“喵呜”

求爱于无生命者

九十年之后

贺拉斯

斯蒂芬·斯彭德

作品评价

约瑟夫·布罗茨基是以美国公民身份获取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但他在大多数场合却一直被冠以“俄语诗人”之称谓;他在一九七二年自苏联流亡西方后始终坚持用俄语写诗,并被视为二十世纪后半期最重要的俄语诗人,甚至是“第一俄语诗人”(洛谢夫语),可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界,布罗茨基传播最广、更受推崇的却是他的英语散文,他甚至被称作“最伟大的英语散文家之一”(《泰晤士报》)。

“他的散文具有大师的力量与精准,时而却又发散出先知般的道德光辉。”——《华盛顿邮报

“英语文坛最伟大的散文家之一......一部世人为之庆贺的杰作。”——《泰晤士报》

作品影响

新浪月度好书榜第一名

荣登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

荣登新京报月度好书榜

2015年,该书入选新浪2015年度中国好书榜。

作者简介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是一位跨越了英语俄语世界的文学奇才。生于1940年的圣彼得堡,布罗茨基的前半生在母国苏联度过,他的大部分诗歌成就也是用俄语完 成的;1972年,永别故土、定居美国的布罗茨基从零开始学习英语,进而一举成为英语世界最为卓越的散文大师之一。诚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给出的自我认知:“我是一名犹太人;一名俄语诗人;一名英语散文家。” 1986年,布罗茨基荣获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198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91年获选“美国桂冠诗人”。其代表作品有诗集《诗选》、《词类》、《致乌拉尼亚》,散文集《小于一》、《悲伤与理智》等。

约瑟夫·布罗茨基,俄裔美国诗人,散文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40年生于圣彼得堡。15岁即辍学谋生,打过许多杂工,很早开始写诗。

参考资料

新浪2015年度中国好书.新浪.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