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殷通

殷通

殷通(?-公元前209年),秦朝会稽郡(今江苏长江以南、安徽东南、上海西部以及浙江北部)太守,《史记》《汉书》《楚汉春秋》记载其名为“通”,《前汉纪》则记载为“殷通”,负责为朝廷征收租税、派遣劳役。

公元前209年,殷通因看到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后,计划借助项梁项羽叔侄的力量组建军队,发动起义,于是召集项梁、项羽叔侄议事,后被叔侄俩合谋杀死。

人物经历

拉拢项氏

殷通担任任秦朝会稽郡郡守期间,项梁项羽叔侄在吴中区地区(现苏州市一带)避祸时受到当地人的拥护,殷通因项氏叔侄的影响力有意拉拢他们,时常邀请项梁入府,请他帮忙解决事情。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7月,秦朝征调大批贫民到渔阳成边,其中九百人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在这个行列中担任屯长。当时大雨滂沱,道路不通,已经误了到达渔阳的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超过规定期限到达要被杀头。

陈胜和吴广商议说:“事已至此,怎样都是死,为什么不举行起义,成就大业呢?秦朝施行暴政,百姓受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项燕是楚国的将军,多次立有战功,而且爱兵如子,楚国人都爱戴他,现在项燕下落不明,我们要是假冒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倡导天下人起义,肯定会有很多人响应。”之后,两人发动起义,响应者众多。

被害经过

公元前209年9月,殷通看到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后,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反对秦朝的暴政,也想顺势而起,但自身能力有限,计划借助项梁、项羽叔侄的力量组建军队,发动起义,就召项梁入府商议此事。

殷通和项梁商议时说:“大江以西都在起义,这是上天要灭秦朝,先动手可以制约别人,后动手就会被别人制约,我打算起兵,任命你和桓楚统帅军队,你看如何?”项梁说,桓楚在逃亡,除了项羽,没人知道他藏匿的处所,请求让项羽进来听从命令。殷通同意。

项梁、项羽叔侄进来后,殷通正想和他们商议时,被项羽拔出宝剑杀死,其会稽郡郡守官印被抢。殷通的侍从护卫大为惊慌,在场面混乱的情况下被项羽杀死一百多人,没人再敢反抗。

史书记载

《楚汉春秋》:会稽假守殷通。(史记项羽本纪正义、汉书项羽传注)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传第一》:秦二世元年,陈胜起。九月,会稽假守通素贤梁,乃召与计事。梁曰:“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守叹曰:“闻夫子楚将世家,唯足下耳!”梁曰:“吴有奇士桓楚,亡在泽中,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梁乃戒籍持剑居外侍。梁复入,与守语曰:“请召籍,使受令召恒楚。”籍人,梁眴籍曰:“可行矣!”籍遂拔剑击斩守。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惊扰,籍所击杀数十百人。府中皆伏,莫敢复起。梁乃召故人所知豪吏,谕以所为,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前汉纪·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二》:羽初起时。年二十四。身长八尺二寸。目重瞳子。力能扛鼎。与季父项梁避于吴。梁好为辩说。阴有大志。吴中贤士大夫皆出梁下。梁乃与籍杀会稽太守殷通。佩其印绶。自号为会稽将。籍为裨将。

轶事典故

先发制人

秦朝末年,陈胜和吴广率先起义反秦,早已不堪忍受暴政的各地百姓纷纷杀死秦朝地方官员,响应陈胜。会稽郡太守殷通想趁此推翻秦朝,便请来了在当地有一定威望的项梁,对他说:“现在大泽乡一带都反起来了,这是老天要灭秦,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则为人所制’。我想尽快发兵灭秦,请您和桓楚来指挥军队。”项梁说道:“现如今桓楚逃亡在外,只有我的侄儿项羽知道他在何处。”其实,项梁早就看出了殷通性格胆怯,难成大事。他便出去叫项羽备好剑,见机行事,随即进去对殷通说:“请允许我叫项羽进来,好让他接受命令去找桓楚。”项羽进来后不久,项梁便示意项羽动手,于是项羽猛地拔出宝剑,砍下殷通的头,项梁趁机夺了会稽太守的官印,佩在腰间,宣布起义,大家都表示愿意服从,很快就组织起了一支八千人的起义队伍。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成语故事 · 秦】先发制人.学习强国.2024-03-15

年少曾经万兜鍪——项羽的青年时代.澎湃新闻.2024-03-15

湖州历代战场 ——秦至东晋战事.湖州市人民政府.2024-03-15

楚汉骄雄.猫眼电影.2024-06-05

楚汉传奇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4-06-05

楚汉风云.豆瓣.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