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馆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城关镇丁村明清民宅,是中国建立时间较早的民俗博物馆,隶属于临汾市文物局。丁村民俗博物馆于于1978年创建,1985年11月10日开馆,是中国第一个汉族民俗博物馆。

丁村民俗博物馆依托丁村民宅中的6座明清四合院筹建而成,设有26个展厅,布置有民俗陈列和丁村文化陈列,主要担负“丁村民宅”和“丁村遗址”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并负责丁村民俗馆和丁村文化陈列馆的展示和游客的接待工作;博物藏有文物11000余件,以明清字画、瓷器、家具为主,

丁村民俗博物馆于1995年被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委员会、省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沿革

背景

丁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城南6公里处,保存有明清所建民居四合院40座,房屋515间,正厅、厢房、绣楼、牌房、门楼、牌楼等建筑,总体上仍保留着明清格局和风貌,是中国北方现存完整、规模较大的民居建筑群,丁村民宅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3年,丁村遗址被发掘,丁村遗址出土了数量丰富的石制品、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等,并发现地震裂缝、石器制造场等遗迹现象,在中国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科的发展和相关问题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和持久的影响,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创建

1985年,国家收回院落十九座,征集近万件文物,创办了中国第一座汉族民俗博物馆——丁村民俗博物馆。丁村民俗博物馆汇聚了明清两代的民宅二十六座,较早者为明万历二十一年至四十年,较晚者为清代康熙咸丰间。每座民居,既是精美的艺术品,同时也是珍贵的文物。1985年11月10日,丁村民俗博物馆开馆。临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馆担负着“丁村民宅”和“丁村遗址”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并负责丁村民俗馆和丁村文化陈列馆的展示和游客接待工作。

建筑布局

整体布局

丁村民俗博物馆汇聚了明清两代的民宅二十六座,较早者为明万历二十一年至四十年,较晚者为清代康熙咸丰间。每座民居,既是精美的艺术品,同时也是珍贵的文物。博物馆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博物馆利用丁村民居中院做展室,分为七个小展院,另设办公室、陈列部、群工部、保卫科。

建筑特色

丁村民俗博物馆依托丁村民宅中的明清四合院筹建而成,丁村明清民宅是中国北方以四合院为格局的民宅,现保存较好的有40座院落,分为北院、中院、南院和西北院四大组,北院以明代建筑为主,中院为清代雍正乾隆时期为多,南院以道光、咸丰时期为首,西北院为乾隆、嘉庆时期所筑。丁村民居风格典雅,时代特征鲜明,是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佳作,对研究民间建筑及民俗学具有重要价值。

博物馆内的明清民居建筑风格典雅独特,布局错落有致,在建筑装饰艺术上更具有特色,在建筑的各个部位,有琳琅满目的浮雕、阴雕、阳雕、人物、鸟兽、花草、静物、单幅雕、组雕、连环雕等,均赋予审美的情趣和寓意深刻启迪后人的理念,建筑不仅雕刻工艺精湛,表现手法绝伦,而且是研究中国戏剧史不可多得的史料。多数建筑上留有年款题记和匠师姓名,是研究中国北方村庄民宅布局和建筑形式的重要实例。

陈列展览

丁村民俗博物馆有26个展厅,利用丁村民居中院做展室,面积3500平方米,分为七个小展院。

民俗陈列

民俗陈列,长期展出反映晋西南地区汉族民俗风情:岁时节令、婚丧嫁娶、人生礼仪及生产生活等的实物、遗存和资料。

岁时习俗,展位设在建于1745年(清乾隆十年)的院子;婚姻礼俗,展位设在建于1723年(清雍正元年)的院子,展示明末至民国初年临汾市襄汾县从说媒、定亲、换帖、纳彩、纳吉到迎亲、拜堂、合、喜筵、酬客等一系列婚俗;人生礼仪,展位设在1730年(清雍正八年)建的院子,包括育儿、寿诞、疾病侍奉、丧葬、兄弟析居等民俗;游艺民俗,展位设在建于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的院子,展出绣品、剪纸、木版画、皮影、眉户戏等实物与资料。

丁村文化陈列

丁村文化陈列长期展出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土的“丁村人”化石、旧石器、各种古代动物化石等。

馆藏文物

博物馆藏有文物11000余件,以明清字画、瓷器、家具为主,其中藏品数7170件/套,珍贵文物265件/套。藏品皆为反映晋西南地区汉族的岁时节令、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婚丧嫁娶、民间工艺、宗教信仰等文物。

文化活动

2016年2月27日,丁村民俗博物馆携手雨禾佳茶艺培训中心举办了“走进丁村民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迎新茶会。

2022年7月21日,丁村民俗博物馆聚集了平阳县麻笺、太平绣球科、丁村土布、范村剪纸、太平面塑等多项国家、省、市非遗传承人,让游客近距离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荣誉

交通信息

自驾指南:从临汾市驾车沿尧都区鼓楼南大街、秦蜀街上108国道,南行29公里经襄汾县到阎店,右转西行3公里即到丁村,行驶约45分钟;临汾市区没有直达丁村的汽车,需要从临汾坐火车或者汽车到襄汾,出了车站有出租车可以到丁村路口。

相关事件

2023年10月1日,于先生和妻子、孩子等一行6人参观完丁村文化陈列馆,正在前往丁村民俗博物馆的路上,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驾驶一辆满载脱粒玉蜀黍属的三轮车撞到了于先生3岁的女儿。10月2日当地公安局交警大队出具《道路交通事故抢救费支付(垫付) 通知书》初步调查认定,无牌三轮摩托车在此事故中负有事故责任。于先生说女儿当场昏迷,事发后从襄汾县人民医院转到临汾市人民医院,在重症监护室住了5天,10月6日下午转出。临汾市人民医院10月7日出具的诊断证明书显示,孩子有双肺肺挫伤、脑震荡、双侧气胸、多根肋骨骨折、心肌损害等症状,需住院治疗。

2023年10月8日上午,丁村村支书表示,肇事者是位老人,其家属在事发后从县医院跟到临汾市医院, 支付了2万多元医药费。事发路段是丁村民俗博物馆两处参观地之间的必经之路,也是部分丁村村民回家的必经之路。襄汾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科民警处表示事发路段有监控,于先生反映的情况不完全符合事实,当事人需要做笔录以及做各项鉴定,还需一段时间(才能)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

参考资料

丁村民俗博物馆.新浪旅游.2023-10-08

山西省文物局门户网站.山西省文物局.2023-10-08

临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馆.国家文物局.2023-10-08

丁村民俗博物馆.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0-08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0-09

山西襄汾丁村遗址.国家文物局.2023-10-08

中国文物报:丁村遗址发现的意义及其在中国旧石器考古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23-10-08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10-09

清明小长假第一天,云端相约“逛吃逛吃”.澎湃新闻.2023-10-09

3岁女童国庆游览山西一博物馆被碾轧重伤:事发道路未禁行三轮车,责任认定书待出.腾讯网.2023-10-08

丁村古建筑群.山西省文物局门户网站.2023-10-09

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2023-10-08

“走进丁村民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迎新茶会侧记.临汾新闻网.2023-10-09

山西襄汾:“非遗”景区展技艺.百家号.2023-10-09

非遗“牵手”旅游 山西文旅新业态焕发新光彩.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