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车道
潮汐车道(英语:Tidal flow)是指可以根据交通流需求,改变车辆运动方向的车道。其一般根据早晚交通量进行设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规定:车辆行驶方向可随交通管理需要进行变化的车道称为潮汐车道,其以两条黄色虚线并列组成的双黄虚线作为其指示标线。潮汐车道一般设置指示标线与导向灯进行引导方向。实现潮汐车道有非强制隔离和强制隔离两种方式。
潮汐车道理论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关于道路使用权的研究,即通过限制轻交通量的车道使用权来提高整条道路的通行能力。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急剧增多,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潮汐可变车道技术作为一种缓解交通压力非常有效的方法,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潮汐车道允许多车道道路上的交通改变,主要用于解决某一时间段(如早高峰时段)交通流不平衡的问题,以及处理特殊重要事件的影响,如紧急疏散、道路施工、特殊交通管理等。其能够有效增加道路通行能力,平衡交通量,智能缓解高峰时段的拥堵以及缓解双向交通的不平衡性。
简史
诞生背景
美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率先提出了道路使用权的研究,是通过限制轻交通量的车道使用权来提高整条道路的通行能力,这是潮汐车道理论的雏形。二十世纪中起,研究者对潮汐车道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并提出潮汐车道交通管理方法。美国于上世纪60年代开展潮汐车道的研究及实施管理工作。
1962年,美国金门大桥管理部门设置了世界上首条潮汐车道,这条潮汐车道的设置正是为了解决桥上的堵车问题。由于美国金门大桥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晚上则是出城方向的流量大,造成了严重的拥堵。
交管局和市政府采纳了一位年轻员工的建议,将“3+3”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4+2”或“2+4”模式。6个车道在早高峰时,临时调配为进城方向4车道,高峰期过后恢复正常。到了晚高峰时,再将出城方向临时调为4车道。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六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2005年,Hoose.HJ对潮汐车道技术的信号控制方面和对应的交通细则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研究。2012年,Golub Aaron对潮汐车道技术的设置条件进行了总结。如今潮汐车道的理论与实践已经逐渐完善,全球各地都有潮汐车道的应用。
发展历史
1962年起,针对连接旧金山和马林郡的跨海金门大桥交通拥堵的情况,美国金门大桥管理部门正式采用潮汐车道的解决方案,有效缓解了堵车的情况,让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美国金门大桥潮汐车道的解决方案使用至今,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推广。
潮汐车道的发展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潮汐车道功能仅为单行通行,定向左转,如深圳市的新洲路;第二代潮汐车道设置在路中,可实现双向通行,如北京朝阳路京广桥至慈云寺桥主路。最初是由人工调整隔离位置改变车道功能,如一二代潮汐车道设置护栏(图1)需要人工进行,费时费力,有的车道甚至不设置固定护栏(如图册中图2、图3所示)。
由于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以及转换车道的效率偏低,2015年金门大桥潮汐车道开始采用专门车辆和特制的隔离设施,以机械化方式改变双向车道数量,这正是中国很多城市正在应用的“拉链式”潮汐车道作业车的原型,也就是第三代潮汐车道。
第三代潮汐车道为自动化潮汐车道,其可根据实时车流情况,机械化“吞吐”道路隔离带,改变车道方向。2012年,中国首条自动化潮汐车道在石家庄市正式投入使用。2016年10月24日,可机械化“吞吐”道路隔离带的“拉链车”在深圳布吉路、文锦北路正式上岗,国内首条城市快速路自动化潮汐车道正式启用。潮汐车道“拉链车”在深圳布吉路作业时,水马隔离带便呈“S”形移位一幅车道。随着水马隔离带的移动,进城方向随即由5车道减为4车道,出城方向则相应增加1车道。从深圳开始,中国的快速路潮汐车道建设正式进入自动化的“3.0时代”。
之后,大量城市,根据深圳经验,引入第三代智能潮汐车道,如2019年01月15日,北京首条采用滑移装载机挪移隔离护栏的快速路莲石路潮汐车道正式启用;2020年04月05日,松江区美能达路、江田东路路段全长2.8公里的智能潮汐可变车道投入运行;2021年04月14日,南京主城区云龙山路智能“遥控护栏+灯控”组合潮汐车道投入使用;2021年12月15日,上海中山北二路的四平路至政本路试行设置智能潮汐式车道通行模式。
基本概念
词源
本意是指海水在因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所引起海面涨潮落潮现象。将“潮汐”形象地运用在交通工程术语“某一时间段交通流不平衡的问题”上,就出现了“潮汐交通流”一词。潮汐交通流路段,一般指双向流量不均衡的时段,如居民上下班时的早晚高峰期,地点多为城市郊区到城市中心区域的主干道。
在城市中心改建或增建道路都比较困难,为了应对像潮汐一样的具有规律性、周期性、单向性的潮汐交通流现象,在交通导流改造中采取可变车道的方式来进行交通组织,即潮汐车道。潮汐车道技术可以充分的利用和挖掘现有的路面资源,提高通行能力,快速缓解局部拥堵。
基础设施
潮汐车道一般设置标志标线与导向灯进行引导。标志标线与导向灯的引导功能是实施潮汐车道的重要保证
标志与标线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规定,一般在道路路面上画标线来引导车辆行驶,提醒车辆驾驶员进入潮汐车道,在潮汐车道路段起点前适当位置处设立标志牌,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注意前方为潮汐车道。
潮汐车道标线黄色虚线的宽度为15cm;线段与间隔长度应与同一路段的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一致。两条线之间的间距一般在10cm至15cm之间。在确保车行道宽度条件下,两条线之间的横向间距可适当调整。应使用相应的可变标志、车道行车方向信号控制设施来配合实现车道行车方向随需要变化的功能,可配合使用相应的物理隔离设施。
导向灯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十四页规定,在潮汐车道起始路段前应当设置可变信息标志,根据道路状况的改变显示车道控制内容。一般在潮汐车道导向车道起点位置处,设置龙门架式分车道诱导指示灯,以直观显示各车道的通行情况,引导车辆行驶。
统一交通控制手册规定潮汐车道指示灯通常为三种状态:
有的潮汐车道还补充设置其余信号,以告知驾驶员道路状况、封闭和其他信息。如:实黄色“X”指示车辆可在此行车线行驶,但车辆方向很快会调转,司机应准备转入新行车线。闪烁黄色“X”表示该车道已转变为中心左转车道,两个方向的车辆都使用该车道左转。闪烁绿色箭头或黄色箭头指示该车道必须按标志指示的方向驶出。
实现方法
实现潮汐车道主要有两种方式。
其一是利用交通指示牌、交通指示灯等类似装置提醒实际驾驶员让出一条或者若干条潮汐车道,这种方式属于非强制性潮汐车道设施,没有固定的装置隔离潮汐车道,适用于潮汐现象比较稳定,交通量分布系数长期变化不大的情况。
其二是利用专门的拉链车将隔离墩移动一个或者若干个车道来形成潮汐车道,这种方式优势在于能够动态分配车道,通过物理隔离使潮汐车道设置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进一步提升,这种技术适用于交通量分布系数会发生较大变化的城市道路。
通行规则
对于设置潮汐车道的路段,驾驶员应该严格规范驾驶行为,遵守潮汐车道标志标线的指示。潮汐道路通行规则可以总结如下:
1、看标志:进入潮汐车道前需要看清入口标志上写的注意事项。
2、看红绿灯:车辆通过“潮汐车道”缺口处掉头时,可以不受信号灯控制,在确保安全和不影响对向车辆行驶情况下,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掉头行驶。
3、注意启停时间:一般潮汐车道会有规定的开放时间,如果不在开放时间内,就不能开车进入潮汐车道。
4、潮汐车道不能掉头:如果误入潮汐车道,禁止停车或倒车,需要驾驶车辆直至驶出车道后找到合适的地段靠边停车,再查找继续行进的路径。
主要功能
调整车道方向,提高利用率
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通过车道灯的指示方向变化,控制主干道车道行驶方向是设置潮汐车道的主要功能。其能够根据实际调整车道数,有效提高车道使用效率,从而智能缓解早晚高峰时段的拥堵。
南京主城区云龙山路智能潮汐车道采用“遥控护栏+灯控”组合,通过“马路机器人”隔离护栏的移动,让车流量较大方向的道路拓宽。其智能缓解早晚高峰时段建邺高新区的拥堵,将附近路口的整体通行效率提高了32%。
增加通行能力,平衡交通量
潮汐车道能够有效增加道路通行能力,平衡交通量,从而缓解晚高峰期间双向交通的不平衡性。即将交通量较小方向的车道,调整给交通量较大的对向使用。
北京紫竹院路统计查明早高峰进城方向为2451辆/小时,出城方向为1776辆/小时;晚高峰进城方向2141辆/小时,出城方向2589辆/小时,潮汐现象较明显。2014年9月29日,紫竹院路潮汐车道正式通行,道路中间增加1条4米宽的潮汐车道,将主路3上3下机动车道调整为7条车道。紫竹院路潮汐车道每天6-12时为进城方向使用,其他时段为出城方向使用。运行后,道路早高峰进城和晚高峰出城方向车速较之前均有提升,晚高峰速度提高更为显著。其平行道路和相交道路的车速和交通量基本保持稳定,上下游道路交通量也变化不大。
缓解交通拥堵,降经济损耗
中国交通部2011年发表的数据显示,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大致相当于每年损失GDP总量的5%-8%,达到2500亿人民币左右。潮汐车道能够很好地达到平衡交通量,起到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某时段从城外往城里走的车多,可以通过增加某一道路进城方向车道、减少出城方向车道的方式,疏导交通。潮汐车道技术因其造价较低,效果明显,管理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交通治理相关部门的重视。
上海航松路主线为3车道,早高峰期间导致银都路下匝道拥堵严重;晚高峰期间导致航松路全线拥堵严重。现有车道设置无法满足早晚高峰时段潮汐车流的交通需求,路段易发生拥堵。2022年12月14日后,航松路中间车道改造为潮汐车道,根据现状车流规律,早高峰为北向南方向,晚高峰为南向北方向。实行后,早晚高峰区段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改善,车道利用率以及通行效率得到提高;早高峰期间,北向南通过车辆数提高16.0%,行程时间减少23.9%,路段服务水平有所提高;晚高峰期间,南向北通过车辆数提高10.7%,行程时间减少18.1%,拥堵导致的延误有所降低。
应用情况
中国潮汐车道应用情况
2003年,上海四平路建设了中国第一条潮汐车道,其采用信号灯指示方式控制,约2km长。2011年,中国公安部等政府机关颁布《关于深入实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的指导意见》,其第六条写明:“实施科学的交通组织管理,需要优化道路交通组织。广泛运用交通工程技术,科学合理实施交叉口渠化,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主要干道应根据实际实施信号协调控制,研究早晚交通高峰期间城市主干道设置潮汐车道(信号)、可变车道(信号)等措施,提高道路时空资源利用率。”
自中国潮汐车道新规颁布后,在北京、南京市、长沙市等交通流量大的城市,就开始大量建设使用潮汐车道。2019年,交通运输部在《交通运输部等十二部门和单位关于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中更是写明:“实施精细化交通管理。加强对交通出行状况的监测、分析和预判,鼓励在有条件的道路设置单行道、可变车道、潮汐车道、合乘车道等设施,推进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完善集指挥调度、信号控制、交通监控、交通执法、车辆管理、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如今,潮汐车道在中国各大城市应用已相当普遍。截止2022年,深圳市市区就有:福田区新洲路潮汐车道、福田区彩田路潮汐车道、罗湖区东昌路潮汐车道、南山区深南大道潮汐车道等十一条潮汐车道投入使用。北京市则有朝阳区朝阳路、海淀区紫竹院路、莲石东路主路、亦庄荣华路、石景山区石门路等五条潮汐车道投入使用。上海市则有漕宝路(桂果路桂林路)、桂平路(宜山路漕宝路)、桂箐路(宜山路-漕宝路)、田林路、四平路—政本路、杨浦区控江路等六条潮汐车道投入使用。
国外潮汐车道应用情况
美国于上世纪中期开展潮汐车道的研究及实施管理工作。1962年,美国金门大桥管理部门就开始设置潮汐车道,将6个车道在早高峰时临时调配为进城方向4车道,高峰期过后恢复正常。到了晚高峰时,再将出城方向临时调为4车道。2015年,“拉链车”智能潮汐车道在金门大桥正式启用。随后,该技术相继应用于新西兰奥克兰海港大桥(Bridge in Auckland)、昆市顿大桥、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费城等地方。
此外,美国的潮汐车道还有:位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东部林肯的A15 Canwick Road,华盛顿特区的一些高速公路(如wide boulevards),科罗纳多大桥(Coronado Bridge in San Diego)以及圣迭戈俄勒冈州尤金的潮汐公交道(Tidal Busway in Eugene Oregon )和肯尼迪伊利诺伊州高速公路(Kennedy Expressway in Illinois)。
澳大利亚也在许多城市实施了潮汐车道,如墨尔本的皇后大道(Queen Road in )为5车道城市道路,正中间的那条车道被设置成为了潮汐车道。此外,悉尼海港大桥一共设置有8个车道,设置了三条车道作为潮汐车道。早高峰期为6进2出,晚高峰为3进5出,平常时间保持正常状态。
欧洲各国建设的潮汐车道则包括位于英国伯明翰的A38(M)阿斯顿高速公路( the A38(M) Aston Expressway)和英国谢菲尔德的皇后A61号路及伦敦A61号公路(A61 Queens Road/A61 London Road in Sheffield);位于德国汉堡的Sierichstraße公路(Sierichstraße in Hamburg);位于荷兰的迪门A1/A6高速公路(A1/A6 motorways in Diemen)和A10公路上的科恩隧道( the Coen-tunnel on the A10 in Almere Havendree );位于西班牙的SE-30高速公路(SE-30 freeway in Seville)以及塞尔维亚的Miloša贝尔格莱德街道(Kneza Miloša Street in Belgrade )等。
此外,巴西在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等地也建设了大量潮汐车道,如弗洛里亚诺波利斯的 SC-405公路( a section of State Road SC-405 in Florianópolis)。
中国相关处罚
目前中国并没有针对行驶在潮汐车道上交通违法的相关法规,一般按照潮汐车道设置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需要根据其是属于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还是两者之外的道路进行处罚。例如:当潮汐车道不属于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时,此时逆行属于“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逆行”,一次计3分;而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潮汐车道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则一次记12分。
在潮汐车道上可能出现的交通违法包括: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逆行、违法停车、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等行为。具体可参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进行学习了解,这里仅列举两项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3款规定: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一次记3分。具体而言,违反规定进入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的潮汐车道,按照逆行违法处罚200元、记3分;重中型卡车逆行驶入的,处1000元罚款、记3分。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第九十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如果机动车驾驶人不服从现场民警指挥强行驶入潮汐车道的,依照“不服从交通警察指挥”处罚500元、记6分。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潮汐车道与可变导向车道的区别
可变导向车道,俗称锯齿标线车道,是在白线的内侧有锯齿状的交通标线。潮汐车道和可变导向车道都属于可变车道,两者的功能都是根据城市内部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情况,对道路的通行方向进行改变。两者主要差别在于:
参考资料
什么是“潮汐车道”?.英语点津.2024-03-16
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 for Streets and Highways.FHWA.2023-10-18
What is a Reversible Lane Sign?.Signal-Tech.2023-10-18
2022年深圳市区部分道路潮汐车道设置详情.魅力深圳.2023-10-18
北京首条“潮汐车道”正式开通.环球网国内.2023-10-18
智能网联数据融合条件下的可变车道控制.搜狐网.2023-10-30
深圳治堵出新招:国内首条自动化“拉链式”潮汐车道启用.中国政府网.2023-10-18
首条“快速路潮汐车道”开通.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2023-10-18
2.8公里!上海松江最长潮汐式可变车道开通,缓解高峰拥堵.澎湃新闻.2023-10-30
南京主城区第一条潮汐车道出现,智能变更!.新浪看点.2023-10-18
12月15日起杨浦中山北二路(四平路-政本路)路段通行有新变化.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2023-10-30
潮汐.辞海网络版.2023-10-28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分析.中国期刊网.2023-10-19
“潮汐车道”、“可变车道”如何行驶 交警来解答.搜狐网.2023-10-18
潮汐道路通行规则.中国汽车网汽车频道.2023-10-18
交警详解潮汐车道.新华网.2023-10-19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交通委员会.2023-10-19
9月份我市将启用第二条潮汐车道.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2023-10-30
2011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23-10-23
【上海公安大调研】巧用“潮汐”车道缓解交通拥堵.澎湃新闻.2023-10-30
多部门关于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1-08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管局.2023-11-07
上海交通网.上海市交通委.2023-11-07
Golden Gate Bridge.history.2023-1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1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11-07
天眼问政“潮汐车道”“可变车道”傻傻分不清?贵阳交警来答疑.东方资讯.2023-10-20
潮汐车道和可变车道的区别.中国汽车网汽车频道.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