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川(1926年11月4日-2023年9月21日),男,汉族,中国小儿骨科创始人之一,生前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教授。

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并留校担任北大医院外科助教。1952年,开始从事小儿外科工作,并于1955年被调至北京儿童医院(现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专攻小儿骨科。1985年,与张金哲教授合力创办中国首个小儿骨科组,并于1980年5月成功完成中国第一例小儿脊柱侧弯矫正手术。2020年,获“敬佑生命·荣耀医者”公益评选活动“生命之尊”奖项。

2023年9月21日上午10点20分,潘少川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97岁。

人物经历

1951年,潘少川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并留校担任北大医院外科助教。次年,潘少川开始从事小儿外科工作,并于1955年被调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现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专攻小儿骨科。

1958年,潘少川被选派到天津市参加中国骨科医师进修班,后在中国小儿外科专家张金哲教授的帮助下,创办中国首个小儿骨科组,此后专门从事小儿骨科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

1974年至1984年间,潘少川一直担任北京儿童医院(现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

1980年5月,潘少川教授带领他的手术小组,成功完成中国第一例小儿脊柱侧弯矫正手术。

1985年,潘少川教授着手学习苏联科学家Ilizarov发明的可以治疗小儿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新技术,并于1989年在中国率先引进并应用Ilizarov理论和技术,矫治肢体不等长和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症。

1990年至1998年间,潘少川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小儿科学会主任委员;1990年至1994年间,被选为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PosNA)会员;1994年,被选为亚洲小儿外科学会终生会员。

人物逝世

2023年9月21日上午10点20分,中国小儿骨科创始人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潘少川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97岁。

主要成就

学术论文

以上数据为部分内容,资料来源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参考资料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他是一座灯塔,指引着小儿骨科的前行方向,带领中国小儿骨科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与国际比肩;他是一袭春风,用一颗真心温暖着患儿、学生及身边每个人,为临出国学生手写了一本医学英文词句,在医疗器械匮乏的时代自己动手制作手术器械,造福了数万患儿;他更是一颗启明星,用亲身经验填写书本空白。”(北京日报客户端评)

参考资料

中国小儿骨科创始人之一、北京儿童医院教授潘少川逝世,享年97岁.北京日报客户端-今日头条.2023-09-24

我国小儿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先驱——潘少川.万方医学网.2023-09-24

潘少川,让孩子们挺直脊梁.生命时报-今日头条.2023-09-24

潘少川(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全部论文.中国知网.2023-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