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尼托·阿米尔卡雷·安德烈亚·墨索里尼
贝尼托·阿米尔卡雷·安德烈亚·墨索里尼(英文:Benito Amilcare Andrea Mussolini;1883年7月29日—1945年4月28日),意大利政治家、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意大利法西斯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凶之一。
1883年,墨索里尼出生于意大利费拉拉省,早年是一名新闻记者,也是意大利社会党的党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墨索里尼鼓动意大利参战,与社会党立场相悖,被开除出党。1915年,墨索里尼于入伍,1919年组建了法西斯主义战斗团,而后于1921年将其改为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并成为该党的领袖。1922年10月,墨索里尼指挥黑衫军组织进军罗马,发动了一场政权夺取的暴动,自任意大利总理。1928年,墨索里尼强行终止议会制度,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取缔其他所有政党和群众组织,在国内推行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政策。对外政策方面,墨索里尼煽动了民族沙文主义情绪,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1935年,派军入侵埃塞俄比亚,将其并入意大利,随后与德国合作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并与德国在1936年签订了柏林-罗马轴心协议。1939年,占领阿尔巴尼亚王国。1940年,墨索里尼担任意大利战时统帅部最高统帅,对英国和法国宣战,出兵法国南部,并向索马里兰、肯尼亚、苏丹和埃及发动进攻,试图建立地中海帝国。1940年10月,墨索里尼派军队入侵希腊,并在1941年与德军一起进攻南斯拉夫。1943年7月,由于军事失利和国内反法西斯运动的高涨,墨索里尼被撤职,并被囚禁在阿布鲁齐山的大萨索峰顶。同年9月,他被德军空降部队解救,并在意大利北部的萨洛成立了被称为"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傀儡政府,并担任总理。1945年4月27日,墨索里尼在逃往德国的途中被意大利的游击队俘获。1945年4月28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广场被枪决并公开示众。
墨索里尼创建法西斯,开展独裁统治,进行军事扩张,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意大利拖入战争深渊。英国首相丘吉尔将墨索里尼描述为"极权主义的小丑"。美国记者乔治·塞尔德斯将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描述为对人权和民主的威胁。俄罗斯革命家列夫·托洛茨基认为墨索里尼是一个没有原则、腐败堕落的独裁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83年7月29日,贝尼托·阿米尔卡雷·安德烈亚·墨索里尼(Benito Amilcare Andrea Mussolini)出生于意大利费拉拉省的普雷达皮奥小镇(现属费利省)。他的父亲亚历山德罗是一位铁匠,同时也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社会主义运动积极分子和无神论者。墨索里尼的母亲玛罗托尼是一位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在费利附近担任小学教师。墨索里尼还有一个弟弟阿诺德德和妹妹艾薇芝。
1889年至1891年,墨索里尼在当地小学度过了三年。1892年,他被送到法恩扎的一所慈幼会寄宿学校。1894年,墨索里尼由于与同学打架,被学校开除。之后,墨索里尼在福林波波利的卡尔杜奇师范学校继续学业。1898年9月,墨索里尼获得了他的初级技术文凭。同年,他再次与同学发生冲突,成为旁听生,但仍然在190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墨索里尼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对斗争和社会主义产生了兴趣。他经常在学校中发起反抗运动,但往往遭到劝阻。在一次被校长派去当地戏院纪念歌曲作家威尔第的庆典上向大众演讲时,他批评并指责了该时代社会状况。米兰的一家报纸称其为学生同志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毕业后考取了小学教师证书,并到雷焦艾米利亚教书,但在一年后因为不检行为被解聘。墨索里尼找工作碰壁,过着贫困的生活,对于富有权势的人抱着嫉妒和厌恶之情。后来,墨索里尼在机缘下成为了“意大利砌砖师傅及砌砖助理工会”的秘书,开始参与政治集会,并在《劳动者的未来》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由于他过于积极地参与当地的社会主义运动,很快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并被遣返回意大利。墨索里尼返回瑞士,这次得到瑞士社会党议员的干预,避免了再次被遣返的命运。1908年,墨索里尼在加入了意大利社会主义党,并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他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建立法西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墨索里尼主张意大利应该利用战争来扩张自己的领土,与社会主义党产生了分歧,最终被开除出党。
墨索里尼于1915年加入意大利陆军军队,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步兵中尉。1917年,墨索里尼在战斗中遭遇地雷爆炸。随后紧急送往医院,医生从他的身上取出了44块炸弹碎片。这次受伤之后,墨索里尼无法继续在战场上服役,被迫退出现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社会和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墨索里尼认为意大利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来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于是投身政治活动,成为一名极右政治家,主张全民团结与维持体制。1919年3月23日,墨索里尼创建了一个新的政治组织——意大利战斗队(Fasci Italiani di Combattimento)。法西斯主义运动得到了扩大,并在1921年改组为国家法西斯党,也被称为法西斯主义。墨索里尼由此成为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主要领导人。墨索里尼将法西斯主义定义为一种民族主义、极端集权和反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旨在通过集结和武装群众来强化国家的威信和权力。
法西斯主义战斗队在组织成立后迅速扩张,并吸引了大量的支持者。墨索里尼利用组织的力量发动了一系列的暴力行动,以武力镇压农民和工人运动,试图恢复社会秩序并打压政治对手。在1921年的选举中,法西斯主义主义战斗队获得了意大利议会的25个席位,这是他们首次在国家政治中获得重要的政治立足点。这次选举的成功为墨索里尼和他的组织带来了更多的声望和影响力。墨索里尼通过运用宣传、暴力和威胁等手段,逐渐扩大了法西斯主义战斗队的势力范围,并最终在1922年发动了"长征"(Marcia su Roma),迫使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任命他为总理。这标志着墨索里尼及其法西斯主义党派正式掌握了政权。
独裁扩张
吉亚科莫·马泰奥蒂(Giuseppe Matteotti)是当时的社会党领导人,他对墨索里尼及其法西斯运动进行了公开批评。1924年5月,马泰奥蒂在意大利国会发表了一次演讲,揭露了选举中的舞弊行为和法西斯主义团体的暴力行为。几周后,马泰奥蒂被一群与法西斯党有关联的武装人员绑架并杀害。这起暗杀事件引起了国内外的谴责,并导致了政治危机。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墨索里尼亲自下令暗杀马泰奥蒂,但是他被指责为事件的间接策划者。墨索里尼在马泰奥蒂事件后受到舆论的攻击,他的公众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许多人对他的统治方式和法西斯主义的暴力行为感到愤慨,并开始疏远他。然而,墨索里尼并没有因此减弱他的独裁统治,相反,他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措施来巩固和扩大他的权力。马泰奥蒂事件标志着墨索里尼的统治进一步向独裁主义转变,他加强了对政治反对派的迫害,限制了言论自由,并进一步集权。公众对墨索里尼和法西斯军队的印象发生重大转变。
1934年,鉴于意阿战争中战败的复仇心理及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憧憬,墨索里尼以意属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的边界冲突为借口,拒绝了埃塞俄比亚的和解请求,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的军事行动。意大利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并且违反了1925年签署的日内瓦协议,使用了芥子毒气等化学武器。由于这些优势和军事手段的使用,埃塞俄比亚军队很快就溃败了。1936年5月5日,墨索里尼的军队占领了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埃塞俄比亚的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流亡到英国。5月7日,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宣布将埃塞俄比亚并入意大利,成为意大利帝国的一部分。这次侵略行动使意大利实现了对埃塞俄比亚的殖民统治,墨索里尼将其视为重要的成就,并试图将其与他梦想中的新罗马帝国相联系。这一行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并导致了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和国际孤立。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内战爆发。佛朗哥将军领导的叛乱军与共和派之间展开了长达三年的冲突。战争初期,西班牙本土的国民军处于不利状态,于是佛朗哥向德国和意大利寻求支援。墨索里尼选择支持佛朗哥,并派遣意大利自愿军团参与战斗。这支军团由意大利军队的士兵组成,接受墨索里尼的指挥,为佛朗哥一方提供了重要的军事援助。墨索里尼支持佛朗哥一方的原因有多方面考虑。首先,墨索里尼与卡门·佛朗哥在意识形态上有共同点,均是反共产主义和支持法西斯主义的立场。其次,墨索里尼希望通过参与西班牙内战提升意大利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展示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力量,并与德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意大利的参与加深了德意两国之间的联系,使墨索里尼与阿道夫·希特勒的关系更加紧密。
掀起波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捷克斯洛伐克根据圣日耳曼条约脱离奥匈帝国独立,并与法国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根据该条约,一旦捷克斯洛伐克遭到德国攻击,英法海底隧道有义务提供协防。此外,捷克斯洛伐克还与苏联签署了类似的条约,但规定必须在法国履行条约后苏联才有提供军事支持的义务。然而,在1938年3月12日德奥合并后,德国将目光转向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苏台德地区居住着300多万日耳曼人,德国要求该地进行"民族自决"并提出领土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拒绝了德国军事占领苏台德地区的要求,国际局势日趋紧张。
1938年9月24日,法国宣布局部军事动员。随即,捷克斯洛伐克宣布全国军事动员,紧张局势达到顶峰。9月28日,墨索里尼提出德英法意四国会议解决争端的建议,得到希特勒的接受。9月29日,墨索里尼与英国首相约瑟夫·张伯伦、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以及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慕尼黑会晤,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被排斥在会议之外,苏联也未被邀请。最终,于9月30日凌晨达成决议,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从10月1日开始撤离人员,德国联邦国防军将于同一天进驻。在英法德的巨大压力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最终选择屈服。
1939年3月14日,受德国影响和压力,倾向法西斯主义的斯洛伐克宣布脱离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德国武装占领了剩余的捷克斯洛伐克,并于3月15日建立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保护国的傀儡政权,实际上将捷克斯洛伐克吞并。德国吞并奥地利并成功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后,意大利感到自己在轴心国中的地位受到贬低。由于德国在没有预先通知墨索里尼的情况下占领了剩下的捷克斯洛伐克,墨索里尼决定吞并阿尔巴尼亚以提升意大利在轴心国中的地位。1939年3月25日,意大利发动了对阿尔巴尼亚的入侵,迅速占领了该国,并将其并入意大利。因会议在德国慕尼黑举行而被称为“慕尼黑协定”。慕尼黑协定导致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分裂和德国在欧洲的进一步扩张,也暴露了英法海底隧道等西方国家对希特勒的妥协政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埋下了伏笔。
加入二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发动白色方案作战计划,波兰战役。当天,英国和法国的大使向柏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立即撤军。在未收到答复的情况下,英国和法国于9月3日对德国宣战。随后其他国家也相继加入,欧洲战事进一步升级,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与此同时,意大利选择保持中立的立场。
1940年5月10日,法国战役爆发,意大利仍然没有参与其中。墨索里尼看到德军在法国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确信全面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于是在6月10日,意大利对英国和法国宣战,并在同月入侵了法国。6月22日,德国和法国签署了停战协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宣布投降。6月24日,意大利和法国签署了停战协定,意大利占领了法国东南部,并吞并了尼斯和科西嘉岛。1940年9月27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
1940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单方面向希腊宣战,开始了希意战争。1941年,由于意大利和希腊在阿尔巴尼亚境内的作战陷入僵持,德国决定介入战争,并进一步南下惩罚倒向英国的南斯拉夫,入侵南斯拉夫之战和希腊战役拉开帷幕。在南斯拉夫战役中,德国与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轴心国盟友在巴尔干半岛南部发动攻势,南斯拉夫很快投降,意大利占领了一些地区,并承认了克罗地亚独立国作为其保护国。在希腊战役中,尽管意大利在人数和装备上占据优势,但战斗陷入胶着状态。经过一周的战斗,意大利遭受了重大伤亡,最终德军于4月27日攻入雅典,轴心国分割希腊,意大利占领了大部分地区。
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德国和意大利等轴心国对苏联宣战,墨索里尼也派出中国远征军协助德军。1941年12月11日,在偷袭珍珠港发生后的第四天,墨索里尼在罗马威尼斯广场发表了宣战演说。当天,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国宣战,美国也在同一天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1942年,意大利进一步占领了法国南部领土和摩纳哥。此时,墨索里尼领导下的意大利殖民帝国达到了顶峰。
下台被捕
1943年夏天以来,意大利的战争形势逐渐恶化。意大利在北非的失利和盟军对西西里岛的登陆使墨索里尼的政府声望大幅下降。1943年7月19日,墨索里尼在国民法西斯议会遭到激烈抨击,虽然投票通过了不信任动议,但根据宪法,只有国王有权罢免总理。1943年7月25日,墨索里尼被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解职。墨索里尼被软禁在意大利境内的不同地点,最初被关押在罗马的一个意大利国民宪兵队兵营,为了防止被德国发现,他于7月27日被转移到蓬扎,8月7日又被转移到拉马达莱娜的海军基地,最后于8月27日被转移到位于大萨索山帝王台的一间别墅中软禁起来。
1943年7月28日,意大利陆军元帅巴多格里奥宣布解散法西斯党,结束了法西斯主义独裁统治。1943年9月3日,意大利王国与盟军签署了停战协议。为了挽救意大利法西斯政权,阿道夫·希特勒下令德军迅速占领意大利北部领土。意大利军队陷入混乱,国王和巴多格里奥逃离罗马。
最后挣扎
1943年9月12日,在希特勒支持下,纳粹党卫军成功营救墨索里尼。墨索里尼被解救后,在意大利北部成立了一个由法西斯党支持的傀儡政权,名为意大利社会共和国(Italian Social Republic),并成为该政权的领导人。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与巴多格里奥政府相对抗,形成了意大利内部的两个对立政权。巴多格里奥政府继续执掌南部地区,并在意大利人民的强烈要求下,于1943年10月13日退出法西斯同盟,并对德国宣战。同时,英国、美国和苏联三国政府也发表宣言,承认意大利为反法西斯联盟的一方。然而,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统治并不稳固,他面临着来自盟军和意大利抵抗运动的持续压力。最终,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在1945年4月末至5月初崩溃。
处决暴尸
1945年4月25日,墨索里尼决定离开即将崩溃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逃往法西斯主义盟友西班牙。他计划经过意大利北部的瑞士逃亡1945年4月27日,逃亡的墨索里尼被意大利共产党游击队第52加里波第旅截住,并将其身份识破。
意大利共产党游击队决定对墨索里尼进行枪决。1945年4月28日,墨索里尼和他的情人克拉拉·贝塔西在科莫省梅泽格拉镇的朱利诺村被枪决。与墨索里尼一同被处决的还有十五名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内阁官员和顾问。4月29日,墨索里尼等人的尸体于被运到米兰。其中,墨索里尼和他的情人贝塔西以及其他五人的尸体共七具被倒吊在洛雷托广场的一个加油站顶上示众。经过验尸后,墨索里尼的尸体被埋葬在米兰郊外的一个村庄的地方坟场,墓地编号为384,为防止他的尸体被发现,没有设置墓碑。然而,尽管如此,墨索里尼的尸体不久后还是被人发现了。
1946年4月23日至24日的晚上,三名法西斯主义主义支持者挖走了墨索里尼的尸体。最初,尸体被藏在当地的修道院内,但于5月7日被转移到帕维亚的卡尔特修道院,一直隐藏到8月才被意大利警方发现。出于政治考虑,意大利政府将墨索里尼的尸体秘密埋葬在马焦雷山的一个修道院,直到1957年,墨索里尼的遗孀雷切尔多次请求后,政府同意将尸体归还,并同意将其安葬在墨索里尼的出生地普雷达皮奥。
主要举措
政治举措
墨索里尼上台后,他逐步取消了一切反对党的存在,实行独裁统治。他镇压了工人和民主运动,使其无法组织和发声。墨索里尼通过宣传和教育系统大力推行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思想,试图塑造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形象。1923年,墨索里尼通过新选举法确保法西斯党在国会中占据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从而获得了对立法机构的控制权。墨索里尼加强了对革命党和进步人士的暗杀活动。他还通过镇压和恐怖手段来对抗潜在的反对力量。墨索里尼不断进行党内整顿和清洗,以确保党内的忠诚和服从。对于不坚定的党员或对党中央指示执行不力的人,他会开除党籍。墨索里尼重视学校的改革,并将其与扩军备战紧密结合。他加强了意大利的军备,并亲自担任陆、海、空军总长和最高统帅。1925年1月,墨索里尼宣布国家法西斯党为意大利唯一合法政党,从而建立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独裁统治。
军事扩张
1934年,墨索里尼下令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意大利最终占领了埃塞俄比亚,将其并入意属东非殖民地。1936年,墨索里尼和德国的阿道夫·希特勒一起支持西班牙内战中的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意大利派遣了大量军队和飞机参与战斗,支援弗朗哥的中国国民党政权。1936年10月,墨索里尼与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签署了《柏林协定》,规定了在重要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行动的方针,从而形成了罗马-柏林轴心。1936年11月,意大利加入了由德国和日本发起的《反共产国际协定》,旨在共同对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39年4月,意大利吞并了邻国阿尔巴尼亚,将其纳入意大利王国。1940年9月27日,意大利正式加入了德国和日本签署的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成为轴心国的一员。这些行动显示出墨索里尼扩张的野心和对权力的渴望,也为意大利的外交政策和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基础。然而,许多这些扩张行动最终导致了意大利的失败和墨索里尼政权的崩溃。
城市基建
墨索里尼通过一系列的建筑项目和城市规划来重建意大利,并展示法西斯主义的力量和威望。他鼓励建筑师和规划者参与这些项目,以打造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宣传法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墨索里尼对意大利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的火车站、邮局、法院、大学和工厂等。他还设计了新城镇,以及在利比亚、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等殖民地修建了殖民地风格的小社区。墨索里尼还提出了对罗马进行重建的计划,旨在恢复古罗马帝国时期的辉煌。他想清除近两个世纪以来新建的建筑,以重建古代罗马的面貌。然而,由于战争和其他因素,这些计划没有完全实现。同时,墨索里尼还鼓励建筑师设计具有法西斯主义风格的建筑物,如党部大楼和宣传展览馆,用于向民众展示法西斯主义的美化形象。这些建筑项目和城市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物质的展示来巩固法西斯主义政权的权威,并强调意大利的国力和文化传统。然而,这些建筑作品在后来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因为它们与法西斯主义和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联系在一起,被视为威权主义和政治宣传的象征。
思想言论
墨索里尼成长和活动的时代正值意大利社会和政治动荡的时期。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在意大利迅速崛起。1908年,墨索里尼加入了意大利社会党,并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崛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政治观点发生了转变。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陷入经济危机,政治动荡。而墨索里尼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身受重伤,被迫退役。他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失望越来越大。墨索里尼认为社会主义运动在战争期间未能有效地反对战争,并且无法解决意大利面临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和平等理念无法实现意大利的复兴。
在这种背景下,墨索里尼开始转向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思想,强调意大利的民族利益和国家荣耀。他相信意大利应该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通过强力的国家领导来解决国内问题和提升国家地位。他开始批评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立场,认为国家应该是最高的价值。1921年,墨索里尼创立了国家法西斯主义党(National Fascist Party),并开始宣扬法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他将法西斯主义描述为一种综合了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军事主义和权威主义的政治理念。墨索里尼通过利用群众情绪和暴力手段,发动起义。1922年,墨索里尼推翻了意大利政府,建立了法西斯主义政权,实行独裁统治,将意大利拉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深渊。1945年,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墨索里尼的死亡,意大利法西斯土崩瓦解。
个人作品
墨索里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系列的战时日记记录了他的思想、政治决策和战争行动。这些日记被称为《墨索里尼日记》(The Mussolini Diaries)或《战时日记》(Diari di Guerra)。日记记录了1940年至1943年,墨索里尼领导意大利参与战争的决策、军事计划、外交活动以及与其他领导人的会晤。记录了他对战争的看法、对盟友和敌人的评价以及对未来战争进展的预测。表达了对法西斯主义的坚定信念,强调意大利的大国地位和军事实力。他对德国的胜利表示赞赏,并希望意大利能够在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对战争的进展感到担忧,并批评德国在战略决策和资源分配上的偏向。943年,意大利在西西里登陆后,墨索里尼被推翻并被捕。他的战时日记记录在他被捕前的几个月内结束,没有包括他被关押和审判的情况。墨索里尼的战时日记提供了对他作为意大利领导人和战争参与者的思想和行动的深入了解,同时也反映了战争期间的政治和军事局势。这些日记对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墨索里尼的政治生涯都具有重要价值。
人物故事
墨索里尼在1932年创办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墨索里尼创办威尼斯共和国国际电影节的目的是通过电影交流促进不同国家间的合作与发展。他希望通过这一平台,促进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为电影贸易创造便利条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首届活动于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卢多维科·翁德托剧院(Lido di Venezia)举行。该活动吸引了来自各国的电影制作商、导演和演员等电影界人士。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设立了多个奖项,其中最高奖项是金狮奖(Golden Lion),旨在表彰最佳电影作品。此外,还设有银狮奖(Silver Lion)等其他奖项,用于表彰导演、演员、编剧等在电影创作中的杰出贡献。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通常为期十天左右,期间会放映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作品,包括国际竞赛片、非竞赛片以及特别展映等。此外,还会邀请电影界的重要人物出席,举办座谈会、研讨会和发布会等活动。尽管墨索里尼在其他领域存在争议和负面影响,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活动,至今仍持续举办,并为世界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评价
英国首相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将墨索里尼描述为"极权主义的小丑"(the buffoon of 法西斯主义)。
美国记者、作家乔治·塞尔德斯(George Seldes)批评墨索里尼限制了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将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描述为对人权和民主的威胁。
俄罗斯革命家列夫·托洛茨基(Leon Trotsky)认为墨索里尼是一个没有原则、腐败堕落的独裁者。他批评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运动,认为它是对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理念的威胁。
家族成员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豆瓣读书.2023-09-22
Newsletters.豆瓣读书.2023-09-22
托洛茨基:我的生平.豆瓣读书.2023-09-22
解放1:炮火弧线的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09-20
马太奥蒂事件 Il delitto Matteotti (1973).豆瓣电影.2023-09-20
墨索里尼的末日 Mussolini: Ultimo atto (1974).豆瓣电影.2023-09-20
大地雄狮 Lion of the Desert (1980).豆瓣电影.2023-09-20
年轻时的墨索里尼 Il giovane Mussolini.豆瓣电影.2023-09-20
“传记”墨索里尼:意大利的梦魇的图片.豆瓣电影.2023-09-22
与墨索里尼喝茶 Tea with Mussolini (1999).豆瓣电影.2023-09-20
我回来了 sono tornato (2018).豆瓣电影.2023-09-20
墨索里尼和我 Mussolini and I (1985).豆瓣电影.2023-09-20
墨索里尼传之法西斯暴君 Mussolini: The Untold Story (1985).豆瓣电影.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