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徐阶墓

徐阶墓

徐阶墓是明代嘉靖后期至隆庆初年内阁首辅徐阶的墓葬,位于浙江省长兴县和平镇东山脚村东北东山的山脚下。在2019年4月,地方文史研究人员在一次走访途中发现了出自古墓的石板,石板上的信息表明,墓主人为明代著名的内阁首辅徐阶。被列为长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徐阶墓由墓冢、墓室、九檀台地、泮池、墓庐、龟等部分组成,主墓区占地面积20余亩。

徐阶墓是目前湖州市地区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明代墓葬,对研究徐阶生平、明代政治体系、丧葬制度等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

徐阶墓分为墓葬区(含墓穴、拜台、石砌台阶、月牙池、排水沟等遗存),以及墓庐(今开辟有徐阶生平陈列展)和碑林神道(今残存有龟趺和断碑)。今自上而下七坛进行修复,七坛以下原址保护。探明墓葬总长69.8米,最宽处18.8米,高差13.2米,中轴线角度280°,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

历史沿革

隆庆二年(1568),年已66岁的徐阶退休后返回故里松江区定居。隆庆五年(1571),曾经与他结仇的时任内阁首辅高拱,纵容负责苏松常地区的官员蔡国熙对徐阶进行打击报复,徐家田宅被大量籍没,儿子也发配充了军。万历(1573~1620)登基后,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徐阶的境况才得到好转。然而,徐阶对这段经历仍心有余悸,便委托南京兵部右侍郎陆隐帮其寻找墓地。陆隐在长兴县找到了东山,徐阶由此留下“好志华亭徐仲子,厌离乡土葬湖州市”的诗句。

根据记载,“万历十三年 (1585年)徐阶被赐葬于长兴县东山嘉会区之原。”由万历皇帝赐祭,初为九坛,后加等为十三坛,赠“太师”,谥“文贞”。

考古发掘

徐阶墓地被发现于2019年4月,考古发掘工作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历时两月余。由于墓葬早被破坏,除墓志盖和墓志铭外,没有发现任何随葬品。墓志盖篆书“明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贞徐公墓志铭”,墓志铭磨损严重,字迹难以辨识。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古墓虽然整体尚存,但墓表建筑经过四百余年风吹雨淋,已不复当年景象。盖板、砖墙等主体结构基本完好,但墓室本应封闭的入口却已损坏,主墓室内部物品已全部没有,所发现的墓葬也较为简单。

墓区有保存完好的月池,位于徐阶墓葬区中轴线的中下方,为长条石砌半月形的水潭,属明朝品阶官员墓葬等级的体现。该月池底部石砌为明代万历年间的原物,上面4层砌石为后期加建修复。

相关研究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长兴县博物馆在2019年4月至8月,对位于长兴县和平镇东山脚村的明代墓葬进行了调查和钻探发掘。此墓位于东山脚村东北东山的山脚下,墓穴早年被盗掘,根据对流落于村民家中的墓志铭解读,墓葬形制规模、用材等的判断,一致认为该墓便是明代嘉靖后期至隆庆初年内阁首辅徐阶的墓葬。经长兴县人民政府、和平镇人民政府会同文广旅体局、博物馆、徐氏宗亲和爱心企业家共同努力,完成了徐阶墓的修缮工作。长兴县博物馆就徐阶的一生功绩,在墓庐位置开辟了《徐阶生平展》专题展览。2019年8月,徐阶墓被公布为长兴县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于2020年竣工。

地理环境

徐阶墓坐落在南北走向的东山山脊的平缓丘坡之上,是坐东朝西俯看开阔的平原地带,在平原之上还有一条宽十多米的东云港从南向北流入西苕溪;墓前还有风水塘和低矮山包各一,远方则是蜿蜒起伏的小山脉。整个徐阶墓园分为墓葬区和墓庐陈列展示区。正前方,是月池、祭坛、和墓室;右侧是徐阶墓的守墓墓庐、明代古井、神道碑刻等。

墓主人

徐阶(1503年—1583年),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明松江府华亭县(今松江区)人,出生于浙江武义。徐阶在嘉靖朝后期至隆庆朝初年任内阁首辅。徐阶在历史上以扳倒权奸严嵩闻名,徐阶继任大学士之后,大力革除严嵩弊政,十分注重选拔,他先后举荐高拱张居正等人进入内阁。万历十一年,徐阶病卒,赠太师谥号文贞,择葬长兴县。著有《世经堂集》《少湖文集》等。

参考资料

明代内阁首辅徐阶墓现身浙江湖州,考古部门将抢救性处理 .百家号.2023-09-06

长兴徐阶墓考古发掘完成 修缮保护工程启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3-09-06

徐阶墓.长兴县人民政府.2023-09-06

最早有记载的“上海人游长兴”,也许从宋元明开始.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6

浙江:明代内阁首辅徐阶墓葬被发现!里面的秘密也随之公布! .百家号.2023-09-11

湖州长兴发现明朝阁老徐阶之墓 入口已损坏 .百家号.2023-09-11

明朝阁老徐阶之墓勘测结束 墓址旁水塘为“泮池” .百家号.2023-09-11

明天,带你去徐阶墓现场,捧一本书、品一杯茶.浙江新闻官网.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