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R·米尔格罗姆(Paul R.Milgrom),1948年4月20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商学院教授。2020年诺贝尔奖得主。
1970年,保罗·R·米尔格罗姆从密歇根大学毕业并获得数学学士。1979年,在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威尔逊的指导之下,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并获得斯坦福大学商科哲学博士学位。而后保罗·R·米尔格罗姆在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市场设计、金融等领域做出了诸多贡献。
2020年10月12日,因其在“对拍卖理论的改进和新型拍卖形式的发明”方面作出的贡献,获得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保罗·R·米尔格罗姆1948年4月20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少年时期他就展示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1970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并获得数学学士,4年后成为美国注册精算师协会会员,1978年正式获斯坦福大学统计学专业硕士学位,次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商科哲学博士学位,其关于拍卖理论的博士论文《竞争性投标的信息结构》获得萨维奇奖(Leonard Savage Prize)。
后续经历
保罗·R·米尔格罗姆博士毕业后直至1982年,到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管理经济学与决策科学系执教,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等。在此期间他深受该学院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迈尔森(R.B.Myerson)、霍尔姆斯特伦(B.Holmstrom)等人影响,1983年至1987年保罗·R·米尔格罗姆在耶鲁大学担任教授,1987年正式返回母校斯坦福大学,任经济学系教授,1993年开始任人文与科学院讲席教授兼经济学系教授。而后保罗·R·米尔格罗姆在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市场设计、金融等领域有诸多贡献。保罗·R·米尔格罗姆提出了更为概括的拍卖理论,不仅承认共同的价值,而且认可不同投标人之间的私人价值。他在分析了多种众所周知的拍卖形式的出价策略后证明,当出价者在出价过程中了解彼此的估计价值时,这种形式将给卖方带来更高的预期收益。2020年10月12日,因其在“对拍卖理论的改进和新型拍卖形式的发明”方面作出的贡献获得2020年诺贝尔奖。
研究成果
对拍卖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贡献
保罗·R·米尔格罗姆开创性地拓展了维克里和迈尔森的研究成果,其博士论文《竞争性投标的信息结构》(Milgrom,1979a)揭示,拍卖是一个非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从而成功地解决了拍卖理论中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拍卖如何正确聚集竞标者拥有的私人信息。随后,保罗·R·米尔格罗姆与马克斯·韦伯发表了极具影响力的题为《密封拍卖中的信息价值》一文,首次提出了具有私人价值信息和共同价值信息的附加价值模型,为拍卖理论贡献了基础性结论。保罗·R·米尔格罗姆不仅贡献了启发性和奠基性的拍卖理论文献,而且在将拍卖理论成功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他设计了简洁且不失严谨的同步增价多轮拍卖,也称同时多轮拍卖,这一拍卖模式被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成功地应用于多个无线电频谱牌照的拍卖中。
对组织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贡献
委托-代理理论
保罗·R·米尔格罗姆和霍尔姆斯特伦引入规范的数学分析研究了代理人的多维任务问题。还进一步地扩大了激励措施的研究范围,并强调了不同激励措施之间的相互作用。
组织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保罗·R·米尔格罗姆与罗伯茨将博弈论和激励设计引入组织理论中,聚焦组织理论中的互补性议题(互补性是指,有数项活动中任何一项活动获益能力增加会提升其他每项活动的边际获益能力)。保罗·R·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构建了一个模型,聚焦影响活动对组织成本的影响。
信息经济学
保罗·R·米尔格罗姆在信息经济学中引入“有利”(favorableness)这一新概念:对于所有努力、能力、质量等相关变量的先验信念(belief,一种概率估计)。如果观察(observation)X的后验条件信念一阶随机占优于另一观察Y的后验条件信念,则X比Y更“有利”,即X出现的概率大于Y出现的概率。保罗·R·米尔格罗姆凭借“有利”概念和相关信息结构的“单调似然性”推导出了信息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结论:从委托-代理问题中的最优激励契约性质到拍卖理论中的“赢者诅咒”等。保罗·R·米尔格罗姆创新的“有利”概念和“单调似然性”的观点使得经济学模型的分析和解释都更简洁。
对博弈论的贡献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保罗·R·米尔格罗姆重视概率理论在博弈论中的应用,对非合作博弈中的新分支理论——声誉博弈、重复博弈、超模博弈、说服博弈、博弈学习等模型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保罗·R·米尔格罗姆与罗伯茨合作的几篇开创性论文,从信息不对称和博弈论视角发展了产业组织中的一些核心思想,构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全新框架并使之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主流思想。保罗·R·米尔格罗姆与罗伯茨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论文表明:掠夺性定价、限制性定价、说服广告等都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行为主体的理性策略行为。保罗·R·米尔格罗姆运用信息不对称和博弈论框架改写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逻辑基础,指明了产业组织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对其他经济领域的贡献
如市场经济、经济学方法等。
主要作品
书籍
论文
参考资料
人物事件
2020年诺贝尔奖被授予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 R. Milgrom)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B. Wilson),以表彰他们“对拍卖理论的改进和新型拍卖形式的发明”。两位获奖者改进了拍卖理论,发明了新的拍卖模式,使全世界的卖方、买方和纳税人受益。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保罗·R·米尔格罗姆和威尔逊提供的拍卖理论是理解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今年的经济学奖得主从基础理论开始,后来将其研究结果用于实际应用中,这些应用已遍及全球。他们的发现对社会大有裨益。(诺贝尔奖项委员会主席彼得·费吉森评)
保罗·R·米尔格罗姆和威尔逊不仅研究了拍卖的运作方式,还为难以以传统方式出售的商品和服务(例如射频)设计了新的拍卖形式。他们的发现使世界各地的卖方、买方和纳税人受益。(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评)
参考资料
保罗·米尔格罗姆对当代经济学的贡献.凤凰财经.2023-09-02
拍卖理论与实战经济学——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澎湃新闻.2023-09-02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特聘教授保罗·米尔格罗姆获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3-09-02
PaulRMilgrom.斯坦福大学.2023-09-02
解锁拍卖理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一槌定音”.百家号.2023-09-02
“拍卖理论”折桂,斯坦福两教授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百家号.2023-09-02
价格的发现.豆瓣读书.2023-09-02
经济学.组织与管理.豆瓣读书.2023-09-02
拍卖理论与实务.豆瓣读书.2023-09-02
【学术前沿动态】诺贝尔经济学奖相关论文分析.武汉大学新闻网.2023-09-02
Paul R. Milgrom学术文献.Paul R. Milgrom.202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