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国家天文台主办,于2006年10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普文化期刊。
该杂志自2006年10月创刊以来,杂志以天文与人文结合为办刊理念,全方位展示了天文学及相关科学的发展和最新成就。创刊次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成为该杂志特邀顾问。之后,二十余位中科院院士及造诣精深的文学家、艺术家陆续担任该杂志的编委及顾问。
截至2023年8月,该杂志纸刊年订阅量超过十万,官方新浪微博和微信订阅用户超过300万,曾先后荣获中国科协颁发的“典赞·2019科普中国十大科普自媒体”“2020年中国优秀科普期刊”“中国科普博览最具品质媒体合作伙伴”“新浪2019最佳科学传播媒体奖”等奖项和荣誉。
历史发展
创刊
2006年11月28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招待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中国国家天文》已正式创刊,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等多位知名科学家、天文学家、科普专家受聘出任该杂志科学顾问。
发展
2007年6月,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接受成为该杂志的特邀顾问。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该杂志陆续吸引了二十余位中科院院士及造诣精深的文学家、艺术家担任编委及顾问,聚集了一支采编出版团队,形成了稳定的文字和摄影作者群,该杂志先后成为《航天员》杂志战略合作伙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特约合作媒体、美国《天空与望远镜》杂志中国独家版权合作伙伴等。
栏目设置
杂志现状
人才队伍
网络媒体平台
读者定位
中国国家天文》的读者定位为社会广大公众,拥有多年龄段、多阶层的读者群,即包括天文爱好者群体的倾情支持,也包括
更多的崇尚科学、追求时尚的社会各界人士。所有流连于太空梦想的人,都将是目标读者。
所获荣誉
相关事件
2023年8月15日,《中国国家天文》杂志官方微博称曾收到视觉中国电话,被索赔照片侵权费用。后续,天津市网信办成立工作督导组进驻视觉中国网站,进行全面督导检查。《人民日报》也发表文章《质疑,是为了更好保护版权》指出视觉中国与国内媒体及自媒体人发生不少纠纷,提出“图片版权市场是否有‘黑洞’?”“是否存在碰瓷式维权的问题?”“创作者、平台和使用者等各方的权利边界到底在哪?”等知识产权保护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资料
中国国家天文.豆瓣读书.2023-08-19
《中国国家天文》杂志创刊 集天文与人文为一体.中国新闻网.2023-08-19
中国国家天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23-08-18
李政道担任《中国国家天文》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2023-08-19
期刊天空网.归期刊天空网.2023-08-19
中国国家天文.新浪微博.2023-08-19
摄影师使用自己的照片被通知侵权需赔偿 视觉中国再陷版权风波.南方网.20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