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兴亚人
罗兴亚人(Rohingya people),或译洛兴亚人、罗辛亚人或罗兴迦人 ,是缅甸若开邦阿拉干地区的一个穆斯林族群(集中在若开邦)。罗兴亚人主要是19世纪英国控制缅甸之后,作为英国殖民当局"以夷制夷"的帮凶移居到缅甸的南亚人与当地部分土著融合后形成的混血民族,此后又融入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后逃入缅甸的孟加拉国难民。
截至2019年,约有110-120万罗兴亚人生活在缅甸。他们自称是古代到孟加拉湾经商的阿拉伯人后代,早在公元7世纪就已在缅甸居住。尽管已在当地生活了几代,却无法拥有缅甸国籍,且罗兴亚人与当地的佛教徒长期存在矛盾。
罗兴亚人与缅甸占多数的佛教徒之间的关系一直十分紧张,即便是同样信奉伊斯兰教的一些缅甸邻国(如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也经常不愿收留罗兴亚难民。这几十年来,成百上千的罗兴亚人或是走水路,或是走陆路,逃亡到了邻国地区。
历史沿革
种族起源
“罗兴亚 ”一词最早起源于 “Roang/Rohang/Roshang”(若开的旧称),因此他们以前被称为若开人, 但罗兴亚人自称他们是摩尔人、阿拉伯人、波斯商人、印度西北国境阿富汗人、莫卧尔人、土耳其人和孟加拉士兵及移民的后代。历史上罗兴亚穆斯林在若开邦的定居可被划分为五个阶段。最早到来的一批是一些阿拉伯商人和穆斯林神秘主义者。
历史发展
通过孟加拉湾繁盛的洲际贸易所带来的海上联系,一小部分穆斯林移居始在若开出现。第二波和第三波定居者则分别出现于1430年复辟的若开王室时期和16世纪左右吉大港(Chittagong,孟加拉国东南地区省份 )的被占时期。
1824年英缅战争之后,缅甸战败并与英国签订了 《杨达波条约》,根据该条约缅甸割让了阿拉干、阿萨姆邦和德林达依省,若开邦等地并入英属印度下的孟加拉省。据缅甸前文化部历史研究司副司长敏登的考证,罗兴亚这个民族是在1824年英缅战争后从孟家拉吉大港地区移居到若开地区的印度穆斯林教徒。
直到1947年缅甸独立前夕, “罗兴亚”一词都尚未被使用。1948年若开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后,共同居住在若开地区的若开族佛教徒与信仰伊斯兰教的罗兴亚人从18世纪初就开始了争斗。1948年颁布的《缅甸联邦入籍法》和《缅甸联邦选择国籍条例》领取身份证的罗兴亚人成为了非法侨民。1951年3月,缅甸国防军对罗兴亚武装发起了进攻,1952年11月占领了罗兴亚武装总部,恢复了对若开北部的管辖,而罗兴亚武装余部被迫退往孟加拉地区(当时称东巴基斯坦)。
1954年11月,国防军在布帝洞、貌都地区发动了"冒洞战役",罗兴亚武装损失惨重。从1955年到1958年,罗兴亚人的分离活动陷入低谷,但成立了一些合法政治组织。其中罗兴亚学生协会(RSA)成立于1955年,联合罗兴亚组织(URO)组建于1956年。
1987年,努由尔·伊斯兰姆派与罗兴爱国阵线的残余人员联合成立了若开罗兴亚伊斯兰阵线(ARIF)。
苏貌执政时期1988年,苏貌接管国家政权之后,进一步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对罗兴亚人进行更为严厉的限制。1989年,缅甸政府要求所有公民申领新的身份证,绝大多数罗兴亚人被排除在以上三类公民之外,他们几乎不能取得以上三种颜色身份证中的任何一种。
1989 年底,苏貌政府强制在若开邦北部的穆斯林聚居区兴建佛教徒定居点,这个政策又一次导致大批罗兴亚人逃离了缅甸。
1991-1992年间,缅甸政府在罗兴亚人聚居区对罗兴亚团结组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清剿行动,再次导致约25万罗兴亚人逃至孟加拉国避难。
1993-2008年间,丹瑞颁布和推行了多项针对罗兴亚人的限制政策,对若开北部的罗兴亚人的自由流动、婚姻、人口出生以及日常生活的其它方面进行了限制。
登盛执政以后在 2011 年吴登盛执政以后,政府多次在公共场合用"孟加拉人""所谓的罗兴亚人"或者"Kalar"(音译为嘎啦) 来指代罗兴亚人。
种族分散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近百万的罗兴亚人逃离缅甸。
自2012年以来,已经有超过168,000罗兴亚人逃离了缅甸。根据国际移民组织的统计,自去年暴力冲突爆发以来,已经有超过87,000罗兴亚人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7月期间逃亡到了孟加拉国。
据联合国估计,东南亚地区大约有42万罗兴亚难民。此外,还有12万在本国流离失所的罗兴亚人。同时据路透社援引联合国消息,8月底缅甸西北部爆发的暴力冲突,已经导致58000罗兴亚人越过边境逃到了孟加拉国,另外还有一万人滞留在两国交界的无人区。
分离运动
暴乱损失
2012年5月28日,一名若开族妇女遭抢劫、强暴和杀害,当地若开族居民认定凶手是罗兴亚人。6月4日,大约300名若开族人误以为凶手藏身一辆从丹兑开往仰光的长途客车,把10名罗兴亚族乘客强行拉下车,活活打死,大客车遭焚毁。一些罗兴亚人8日袭击若开族居民,焚烧房屋,若开族人随后实施反报复。孟都、布帝洞两地当天开始实行宵禁,但没能控制局势。官方统计,骚乱导致100多人伤亡,2230多间房屋被烧,14座宗教建筑被毁,6万多当地居民无家可归。
2012年10月,若开邦再次发生骚乱,据缅甸国家电台26日晚说,若开邦在过去几天里发生的骚乱导致67人死亡,95人受伤,2818间房屋被烧,18个宗教建筑被破坏。
2017年8月25日,罗兴亚救世军(ARSA)袭击了缅甸30余座边防警局后,招致缅安全部队大规模的反击与清剿,当地暴力冲突不断,导致大量罗兴亚难民逃亡孟加拉国。
反抗运动
1962年,吴奈温上台后否决联邦宪法、取消边境区编制,推行大缅族主义政策,激化了罗兴亚人的对抗情绪,导致罗兴亚人在1964年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叛乱,同年,缅甸政府取消了马由边境特别行政区,宣布罗兴亚青年协会(Rohingya Youth Organization)、若开穆斯林协会(Arakan Muslim Association)和若开穆斯林青年组织(Arakan Muslim Youth Organization)等一些罗兴亚组织为非法组织。
1965年10月,缅甸政府广播电台的罗兴亚语节目被取消。1973年,罗兴亚人组建了罗兴亚爱国阵线(Rohingya Patriotic Front),呼吁奈温政府停止对罗兴亚人的缅族化行动,并在阿拉伯穆斯林世界广泛宣传罗兴亚人的处境。
1974年,若开解放党成立,并试图使若开脱离缅甸,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加上此时期若开地区穆斯林经济实力逐渐强大起来,奈温政府在得知若开解放党意图的同时,也开始怀疑穆斯林支持缅共反对缅甸政府,为了加强对边境地区的控制,同年,政府制定完成了《1974年紧急移民法案》(1974Emergency Immigration Act)。
1978年2月11日,缅甸政府发动了代号为“龙王计划”(Dragon King)的军事行动,在若开的布帝洞和孟都地区展开移民调查。此项调查号召公民登记入册并检举告发非法移民,致使大量若开邦的罗兴亚人被拘留、逮捕,甚至遭到迫害,导致20—25万罗兴亚人沿着那弗河逃难至孟加拉国。
1982年,奈温政府颁布了新的《缅甸公民法》,从法律层面剥夺了罗兴亚人的公民权,这又一次激起了罗兴亚人的强烈不满,他们在同年组建了罗兴亚团结组织(Rohingya Solidify Organization),目的是建立罗兴亚自治邦(Rohingya Autonomous State),并按伊斯兰教法进行管理。
1988年,苏貌接管国家政权之后,进一步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对罗兴亚人进行更严格的限制。90年代,缅甸军政府加强了对罗兴亚人聚居区的军事行动,试图清剿罗兴亚团结组织,再次加剧了罗兴亚人的逃亡。军政府在1991—1992年间所开展的清剿行动,共导致约25万罗兴亚人逃至孟加拉国避难。
经过缅甸政府军的多次大规模清剿,罗兴亚人和罗兴亚团结组织已经失去了对抗缅甸军政府的能力,剩余的反抗组织和武装力量经过多次整合于1998年合并,成立了若开罗兴亚民族组织(Arakan Rohingya Nationality Organization),其对抗缅甸军政府的根本目标没有改变。
人口与分化
人口统计
截至2012年,约有80万罗兴亚人生活在缅甸。
截至2020年,生活在缅甸境内的罗兴亚人约为70万,在缅甸5500万人口规模中仅占1.2%。而占据人口65%的缅族才是缅甸的主体民族。
罗兴亚人(Rohingya people),在世界总人口占了将近2百万人口(0.00025%)其主要群体大多居住于孟加拉国。罗兴亚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他们也是一个穆斯林族群。
难民问题
在孟加拉国科克斯巴扎尔难民营的罗兴亚人正在面临被武装团伙非法逮捕和杀害,难民每天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及家园的安全担忧。
2023年的前三个月,科克斯巴扎尔多达14名罗兴亚难民遇害。据报道,在今年2月份有2人遇害,进入3月份又有10人遇害,遇害者皆为男性。
从2017年至今年3月25日的近六年间,共有200多名难民在难民营中丧生。目前有100万罗兴亚难民在孟加拉国避难,作为试点项目,政变集团计划在4月接受其中的1000多人返回缅甸。
宗教信仰
若开与伊斯兰教的首次接触可能是在19世纪通过穆斯林水手来完成的。17~18世纪时期若开王室的孟加拉文学也有过相关的记载,“自八九世纪以来,早在边境地区穆斯林王国建立之前,伊斯兰教便传播至梅克纳东岸 。
语言文字
罗兴亚人信奉伊斯兰教,说孟加拉语的一种方言,从体貌特征以至文化上与孟加拉人相差不大。因为民族习惯不同等多种复杂的原因,其中的激进派成立反政府武装,不断与缅甸发生冲突。
发展现状
过去六年里,孟加拉国已经吸纳了约96万名罗兴亚难民,他们绝大多数均集中在缅孟边界的库图帕朗难民营,这里显得拥挤、混乱。库图帕朗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聚集地”,它面积超过1220公顷。大多数难民的“住所”建在高速公路旁。
罗兴亚难民最害怕季风来临。库图帕朗难民营部分建在陡峭的山坡旁,每当降雨量过度,极易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
由于缺乏生计来源,九成以上的罗兴亚人买不起开斋节的封斋饭(Sehri)和开斋饭(iftar)。2023年6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削减了口粮预算,分配给罗兴亚难民的钱从每人每月12美元减至8美元。
国际态度
昂山素季
昂山素季是缅甸实际意义上的领导者,拒绝深入讨论罗兴亚人问题,而是将若开地区的暴力事件和随后的军事镇压归咎于“恐怖主义”。
4月,昂山素季意外接受了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表示,用“种族清洗”这种词汇来形容若开目前的局势未免“过于夸张”。说:“我不认为存在什么种族清洗,我认为用种族清洗这种表述来形容当下所发生的一切未免太过严重了。”
2016年9月,她委托前联合国主席科菲·安南(Kofi Annan)来寻求解决该地区长期以来的分裂问题的办法。
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认为那些擅自越界、就地扎营的人大部分属于“非法入侵”,孟加拉国一直以来都试图阻止罗兴亚难民跨越国界。
2022年8月17日,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向来访的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表示,生活在孟加拉国的数十万罗兴亚难民必须返回缅甸。
国际社会
国际社会已经给罗兴亚人贴上了标签——“世界上最受迫害的少数族群。”
西非国家冈比亚2019年11月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缅甸政府“实施和纵容迫害罗兴亚人行为”,违反了《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冈比亚同时请求国际法院下达紧急措施指示,以便在法院作出最终判决之前,保护罗兴亚人的权利。
参考资料
罗兴亚人简介.今日头条.2023-08-15
缅甸罗兴亚人的状况及历史.今日头条.2023-08-15
国际法院裁决要求缅甸紧急保护罗兴亚人.澎湃新闻.2023-08-15
缅甸罗兴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族群?.今日头条.2023-08-15
罗兴亚民族历史由来.今日头条.2023-08-15
民族 | 罗兴亚人的困境:分离、归顺、还是逃离?.360个人图书馆.2023-08-15
没有国籍的民族:罗兴亚人,为什么成为缅甸的“全民公敌”? .搜狐网.2023-08-15
科普:《被抛弃的民族:罗兴亚人》.搜狗搜索.2023-08-15
在孟加拉国难民营的罗兴亚人面临生命威胁.网易.2023-08-15
“活着”:全球最大罗兴亚难民营纪录.今日头条.2023-08-15
孟加拉国称必须让罗兴亚人回国,印度“变脸”后也欲将其驱逐.今日头条.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