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tán]庐地震带是郯庐断裂带上多发地震的一部分,近北东向分布。在地震活动性研究中,将郯庐断裂带区域范围称为郯庐地震带。郯庐断裂带南起湖北武穴地区,向北经安徽、江苏省山东省,跨越渤海,经东北三省,进入俄罗斯境内,在中国境内长达2400多公里。因最初发现时认为其北起山东郯城,南至庐江县而得名。

历史上,郯庐断裂带活动区域发生过众多强烈地震,其中,1668 年郯城8.5级地震是中国东部发生的有历史记载的最强烈地震。

地震带起源争议

业内普遍认为郯庐断裂带形成于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挤压过程中,之后水平位错出露有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大别和苏鲁造山带达400余公里,并且郯庐断裂带在其南端突然神秘终止。前人基于航磁、古地磁、地质(例如近地表变形、岩石分布、地质年代学)等数据提出了多个关于郯庐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模型,但仍存在较大争议。部分学者主张郯庐断裂带起源于华北克拉通与扬子板块碰撞之后的晚中生代,多数学者认为断裂带起源三叠纪碰撞造山过程之中,属于同造山构造。

地震带特征

地质背景

郯庐断裂带最醒目的现象是将大别与苏鲁造山带北界左行错移约400km,但是其南端又截然中止在大别造山带的东南角,且华北板块北界的错移仅约150km。空间上的平移距离分布与南端的中止均显示明显的不协调,指示其应具有独特的起源方式与多期的活动历史。

分布情况

按照断裂活动性特征,郯庐断裂带在我国境内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区段:鹤岗市— 铁岭段、下辽河—莱州湾段、潍坊市—嘉山段和嘉山—广济段。不同分段上,地震活动特征存在不同表现。

鹤岗—铁岭段

中小震活动为主。

辽河莱州湾

地震发生频率高强度大,渤海1548年、1597年、 1888年和1969年的多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以及1975年海城7.3级地震都发生在该段。

潍坊—嘉山段

地震活动集中,相对地震发生频率较低,历史地震包括公元前70年安丘7级地震和1668年郯城8.5级地震,但郯城地震强度高,为历史罕见。

嘉山—广济段

中小震活动为主。

地震记录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带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

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莒[jǔ]县—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近年来的地震:

2015年1月4日00时02分,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北纬33.2度,东经119.0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2015年5月17日10时11分,天长市仁和镇(北纬32.6度,东经119.1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2015年5月20日04时24分,金安区(北纬31.7度,东经116.6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全市震感强烈。

2015年8月4日12时25分,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北纬40.5度,东经122.4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2016年1月8日0时38分19秒,山东临沂市临沭县[lín shù xiàn](北纬34.957度,东经118.576度)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2018年1月19日21时23分,安徽合肥市庐江县(北纬31.17度,东经117.30度)发生2.5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2018年5月28日01时50分,宁江区(北纬45.27度,东经124.71度)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2020年2月4日14时01分,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1.93度,东经117.64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0年2月18日17时07分,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北纬36.47度,东经116.64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2024年9月14日,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发生3.9级地震。9月18日20时08分,肥东县(北纬31.98度,东经117.60度)再次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肥东县处于郯庐断裂带南段,自2024年以来已发生多次有感地震。

相关研究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后,郯庐地震带中南段强震危险性被多数专家关注,主要原因是郯庐带中南段本身具有发生强震的构造和地震活动背景,其中某些段落的地震活动背景与龙门山断裂有一定相似性,而5·12汶川地震前后该段及其附近地区出现了多项跨断层形变和流体等前兆异常,特别是2009年以来郯庐带南段在较大范围内地震活动显著平静的情况下,出现了地震活动显著增强现象。

2019 年之后中国地震局进行地震趋势综合分析,明确提出“苏鲁皖交界至南黄海”为全国重点危险区之一,未来郯庐地震带中南段地震危险性有升高趋势。

相关知识

地震带

地震带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依据近代以来仪器记录的震中来绘制。

世界上最活跃的两条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在这两条地震带内发生约占全球85%的浅源地震,全部的中深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受这两个地震带的影响,在我国内部也分布着多个地震带。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5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中西部和云南省中西部;

③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山脉燕山一带、山东省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省福建省等地。

断裂带

地球最外层是岩石圈,七大板块之间的边界就是大型的断裂带,天然地震就发生在断裂带上。

类似板块的概念,地球科学家在板块内部发现了更为细分的块体,称之为地块。在地块边界上,也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断裂带。相比板块边界的断裂带,板块内部断裂带的规模和相对滑动速率要小一些。但是长时间的应力积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可以使板块内部也发生7级乃至8级以上的大地震。

参考资料

..2023-08-07

郯庐地震带穿过辽宁 境内有多条断裂带.人民网.2023-08-07

江苏再次地震,会是大地震的前兆吗?.今日头条.2023-08-07

中国科大在郯庐断裂带结构成像及其形成和演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中国科大新闻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2023-08-07

..2023-08-07

..2023-08-07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5年01月04日0时2分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有感)(东经119.00度,北纬33.20度) 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安徽省地震局.2023-08-07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2015年05月17日10时11分18秒发生3.1级地震.今日头条.2023-08-07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2015年05月20日04时24分21秒发生3.3级地震.今日头条.2023-08-07

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15年08月04日12时25分26秒发生4.2级地震.今日头条.2023-08-07

山东临沂市临沭县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新华网.2023-08-07

安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8年01月19日21时23分在安徽合肥市庐江县(东经117.31度,北纬31.17度) 发生2.5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安徽省地震局.2023-08-07

5月28日1时50分吉林松原市宁江区发生5.7级地震.应急管理部.2023-08-07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发生2.9级地震.第一财经.2023-08-07

2020.02.18 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发生4.1级地震.青岛市应急管理局.2023-08-07

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新华网.2023-08-07

#安徽肥东处于郯庐断....新浪微博.2024-09-19

..2023-08-07

..2023-08-07

“断裂带”&“地震带”,傻傻分不清楚?.上海科普网.2023-08-07

断裂带:地震的“老巢”.今日头条.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