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1935年5月30日—2022年7月3日),香港特别行政区作家。原名倪聪,字亦明。1935年出生于上海市,籍贯为浙江宁波镇海。与金庸蔡澜黄霑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1951年倪匡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受训结束后参军,后被分配到苏北和内蒙古自治区工作。1957年,倪匡来到香港,次年开始以笔名“倪匡”发表文章,展开小说创作生涯。倪匡在写作之初的作品多为武侠小说,代表作有《南明潜龙传》《女黑侠木兰花》《六指琴魔》等。1963年,倪匡开始连载《卫斯理》系列小说,并于次年出版小说《蓝血人》,标志着卫斯理系列小说走向科幻之路。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倪匡开始担任电影编剧,在此期间,倪匡创作了600多个剧本。1972年,倪匡担任《精武门》的编剧,成功为李小龙塑造了“陈真”这一经典的电影角色形象。1981年,倪匡开始进行“原振侠”系列小说的创作,1991年原振侠整个系列正式完稿。在此期间,倪匡不仅亲自参演多部电影,还曾担任节目主持人。如:1990年,倪匡与黄霑蔡澜共同主持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2004年,倪匡出版了卫斯理系列的封笔之作《只限老友》。除了小说创作之外,倪匡也曾撰写专栏散文、杂文等等,作品包括《沙翁杂文》《倪匡说三道四》等。

倪匡不仅塑造了卫斯理、女黑侠木兰花、原振侠等经典角色,还开创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科幻小说的新纪元,更是被读者称为华人科幻小说祖师爷。而他创作的卫斯理系列小说《卫斯理科幻小说系列之蓝血人》更是在2000年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倪匡后来成为了香港文坛上通俗文学的领军人物,倪匡本人及其作品甚至构成了“倪匡现象”。1987年,倪匡与梁小中、哈公、黄维梁等人共同成立香港作家协会,担任会长。2012年,倪匡获得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获得编剧会银禧荣誉大奖。2022年7月3日,倪匡因病逝世,享年87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5年,倪匡出生于上海市。1937年抗战爆发,倪匡被家人送到故乡浙江镇海的乡下避难。童年时期,倪匡就博览群书。他自称在十二岁以前就差不多看遍了中国传统小说,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聊斋》《红楼梦》等。倪匡到中学时广泛阅读了国外的许多翻译小说,如夏洛克·福尔摩斯系列和亚历山大·普希金的短篇小说等等。

初中毕业之后,1951年,倪匡偶然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被送去苏州市受训三个月。受训结束后参军,后被分配到苏北和内蒙古自治区工作。1957年,倪匡在内蒙古工作时因破坏公共交通设施被怀疑为“反革命”,因此,被关进一所房子里等待审判。随后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逃亡,之后辗转上海市广州市、澳门等地,最终偷渡到香港。

创作及跨界经历

初期

1957年,初到香港的倪匡在工厂里做杂工。同年九月,他花费一下午的时间尝试写了第一篇小说《活埋》投给《工商日报》,一个月后顺利刊载,并赚到了90元稿费。此后倪匡又给《真报》《新闻天地》等报刊投稿,都被录用了。这让倪匡充满动力,开始写作投稿挣钱,正式开启了他的写作生涯。后来倪匡得到《真报》的社长陆海安赏识,被聘用为助理编辑及杂役,并用笔名“衣其’’ 撰写政论专栏“虻居杂文"及影评专栏“观影随笔”。1958年,倪匡进入联合书院夜校学习,在这期间,倪匡与李果珍相识并于次年结婚。也是在1958年,《真报》副刊有位叫做司马翎的武侠小说家突然断稿,倪匡续写他的小说并广受好评,因此陆海安请倪匡另开新篇,他便以笔名“岳川”连载武侠小说《七宝双英传》。这部小说连载后一个月内,倪匡收获了来自四家报社邀稿请求。同年,他开始以笔名“倪匡”在环球出版社社长罗斌创办的《新报》发表文章,自始展开小说创作生涯。

高峰期

自上世纪5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倪匡通过各种各样的报刊杂志大量发表了武侠、科幻、官能、鬼怪等不同类型的小说,并撰写多个专栏,作品数量丰富,类型全面。

倪匡最主要的合作报刊是环球出版社及明报集团。倪匡在写作之初通过环球连载及发表了多部作品,包括《六指琴魔》《女黑侠木兰花》等。1963年,倪匡开始在《明报》连载《卫斯理》(曾于1973年至1978年停载),1964年,倪匡的第四篇小说《蓝血人》出版,标志着卫斯理系列小说走向科幻之路。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倪匡通过《明报》 发表了多部武侠小说,并连载了大量科幻、奇情小说,包括《年轻人与公主》《非人协会》等,又在该报连载改编自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紫青双剑录》。除了小说之外,倪匡也在《明报》撰写专栏散文,包括专栏“沙翁杂文”“鱼斋清话”和“皮靴集’’等,针对时事发表个人意见。同期,倪匡开始担任电影编剧,香港特别行政区著名武侠电影导演张彻于60年代邀请倪匡亲自改编独臂刀王的故事,电影于1967年7月上映后,打破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票房纪录,倪匡因此获得“百万编剧”的美誉,此后倪匡与张彻两人频繁合作。在60-70年代,倪匡共创作了600多个剧本。1972年,倪匡担任《精武门》的编剧,成功为李小龙塑造了“陈真”这一经典的电影角色形象。

1981年,倪匡开始在《东方日报》进行“原振侠”系列小说的创作,至1991年原振侠整个系列正式完稿。在此期间,倪匡也曾在《清新周刊》撰写专栏散文并创作科幻小说;并在《翡翠周刊》连载《亚洲之鹰罗开》。此外,在80-90年代,倪匡不仅亲自参演多部电影(包括电影《原振侠与卫斯理》《群莺乱舞-粤》等),还在1987年与梁小中、哈公、黄维梁等人共同成立香港作家协会并担任会长。1990年,倪匡跨界担任主持人,与黄霑蔡澜共同主持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在整个创作高峰期,除了小说之外,倪匡也曾撰写专栏散文、杂文等等,作品包括《沙翁杂文》《倪匡说三道四》等。

晚期

1992年,倪匡停止在《明报》连载《卫斯理》,改与勤+缘出版社签定合约,直接推出《卫斯理》的单行本,并在同年移居美国。直到2006年回港,长达十四年的时间里倪匡作品寥寥无几,并坦言已经写不出任何文学作品了。仅在2004年发表了《只限老友》, 正式为“卫斯理系列”划上句号。

2006年,倪匡回港,后受到蔡澜邀请撰写专栏文章,共创作了30多篇杂文评论金庸小说的最新修订本,随后倪匡意犹未尽,再于2008年1月4日开始以《倪租界》为名,于该报断断续续发表了许多散文,同年再通过明窗结集成书推出《倪匡吾写又写》,共有4集。2007年-2009年间,倪匡接受香港特别行政区免费报纸《Am730》的邀请,以倪匡口述、记者笔录的方式发表文章,后来集结成《与倪匡对谈》《与倪匡对谈2》。2014年,明窗出版了由倪匡口述、江迅撰写的《倪匡传:哈哈哈哈》,讲述了倪匡的平生经历。倪匡还与蔡澜在2016年于微讯主持直播节目,名为“倪匡蔡澜155会客室”,获得较高的热度。

因病逝世

倪匡晚年病痛缠身。2018年10月,金庸去世,倪匡在接受采访时曾说,"金庸、黄霑张彻林燕妮、我。五个人,四个人去世了。只剩我一个了。很寂寞的,真的。我身体差到极点,百病丛生,举步维艰……"此时84岁的倪匡身体经常受病痛的折磨。2019年7月,倪匡出席香港书展的专题讲座时,精神状态还不错。他还曾为自己撰写墓志铭:“多想我生前好处,莫说我死后坏处。”2022年7月3日,倪匡逝世,享年87岁。倪匡去世后,娱乐圈诸多名人对其表示悼念,如林青霞写了《顽皮孩子倪匡》一文纪念倪匡,她认为倪匡的生活具有情趣,倪匡永远是一个纯真乐观的人;刘德华接受媒体采访悼念倪匡,表示自己对倪匡的尊重和对他逝世的遗憾,并且安慰其家人节哀。

主要作品

倪匡作品数量繁多,种类丰富,包括武侠小说、科幻小说、官能冒险小说、冒险奇情小说、爱情科幻小说、杂文、书评等。因倪匡作品数量繁多,在此每种类型仅列举一些代表作品。

书籍作品

编剧作品

参演电影

参演纪录片

参加综艺

创作特色

幻想性大于科学性

倪匡对于小说中的科学性、幻想性和故事性有着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他重点突出了作品的幻想性,科学性则是为了完善故事情节的发展,科幻元素被淡化,故事性相对较强。如《原子空间》,描绘了三个时间段的人同时出现在一艘载人飞船经历。再如《失魂》叙述了王妃的灵魂来到海边,一个明星对她一见钟情。小说并未解释灵魂的来源,脱离躯体的原因,只是借此引出故事情节。

结构特色

结构简单

倪匡在写作时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传奇小说的一般写作方法,在小说的结构安排方面较为简单。倪匡写作的故事一般按照单线发展,以时间或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层层推进。他的一部分作品身在在结构上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公式:“世上之所以有……那是因为…… ’’。如《心变》中描写:“世上有宗教,那是因为外星人来到地球后沉睡不醒。需要唤醒以拯救人类”;《迷路》中描写:“世间所以有“借尸还魂”之事, 那是因为“频遭”相同或相似的人错收了由“电渡”组成的灵魂”;《搜灵》中描写:“天空中所以有“不明飞行物,那是因为外星人放出了收集人类灵魂的器物”等。

重视故事铺叙

倪匡作品的结构虽然过于简单,甚至程式化,但他在故事讲述方面精心安排,呈现出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环环相扣的情节效果,趣味性十足。如倪匡将多个故事发生的地点设置在非洲丛林 、东部沙漠、南洋荒岛等常人难以企及的地方,营造奇诡的氛围,读者往往被带进幽秘的氛围中,深入到有趣生动的故事中。

语言特色

倪匡的小说语言较为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倪匡的作品在句式上多采用常用句式,句子简短、口语化,结构上多采用省略句;段落也较为简短,一般是2-4行组成一个段落,超过五、六行的段落并不常见;甚至作品的标题也较为简短,如卫斯理科幻小说全集中有90部题目为2个字,13部为3个字,其他10多部分别为4-6字。

从表达手段看。倪匡的科幻小说大量使用叙述,较少使用描写、抒情。议论大都借人物之口间接抒发。运用对话和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对话描写十分普遍,是主要的表达方式,对话内容也接近生活,就像街坊邻居的谈话,感觉自然亲切。如作品《头发》中关于欺诈的描写就简单易懂:“欺诈可能是地球人最易犯的一种邪恶。如果有哪一个地球人站出来大声说,我一生之中,从来没有犯过欺诈,那么这个人一定就是最邪恶的欺诈者。”

人物描写

具有个体性色彩

倪匡每部作品中人物较少,且关系简单,便于读者理解。但同时,他笔下人物的经历又具有传奇色彩,比较倾向个体性,他塑造的主要人物都是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者,他们坚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解决难题,离群索居,社会联系薄弱,对人类群体不抱有期望。如《卫斯理系列》小说中卫斯理就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能力出众的人物,他武艺高强,重情重义,同时知识渊博、懂得多种语言,能够运用各种新技术手段,甚至认识外星人。如在《贝壳》和《将来》中,连原振侠都要离群独处。

以男性为主体

同时,他的作品还透露出以男性为主体,用女性来陪衬男性的正义的色彩。例如原振侠系列中的黄娟为了追求权力而放弃感情,沦为情妇。但倪匡后期作品中,女性形象也渐趋完美。如在卫斯理的早期作品中白素还不如卫斯理那样博学,后来则变成了“卫斯理行的白素一定行,卫斯理不行的白素照样行”。

性格雷同

倪匡的科幻小说人物性格渐趋雷同,首先,作品塑造的奇人从表面看都极有个性,但性格较为相似,除了职业不同外,几乎都具有性情夸张、充满激情、沉迷于自己的研究事业的性格特质。如卫斯理和原振侠的性格就颇多相似之处。其次,次要人物形象模糊。作者把主要笔墨都用来塑造主要人物,其他人物只是陪衬,性格特征不够丰满。如在《自杀阴谋》中,老刀和小刀父子相争时,作者可以随意安排美姬(老刀、小刀共同的情人)自杀以推动情节发展,对这一人物本身着墨较少。

作品思想

倪匡的科幻小说往往在奇幻的科幻世界背景下对人性的善恶进行探讨和追问。倪匡并不避讳展露出人性之恶,他在作品中无情地揭露了人性的种种邪恶,以至那些有着高度的科技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外星人不止一次地将地球人视为 “低等,是一种近乎白痴的极度的低等”。但他并不因人性之恶而悲观绝望,在揭露批判人类恶行的同时,也对人性中美好善良的一面进行了进行了赞美和肯定,表现出对美好人性的期盼与呼唤。如作品《雨花台石》中描写嗜杀成性的不知名生物来到地球并分别侵入了一位高僧和黑人班纳身上,试图控制和利用他们来让人类不停厮杀,但这位高僧和班纳引火焚烧了自己,牺牲自己保卫地球,他们的英勇无畏和自我牺牲精神正是人性之善的有力表现。

在对人性善恶的探讨和追寻中,倪匡展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他的许多作品最终都是人性之善战胜人性之恶,正如倪匡在《假太阳》中所说的: “随着一代一代的进步,善也将替代恶。”“随着时代 的发展,人总是迈向文明,脱离野蛮。虽然速度十分缓慢,道路极其曲折,甚至三步退两步半,但人类总是走向光明,追求善,摆脱黑暗,摆脱丑恶,人类是在进步之中。”

成就影响

文学方面

倪匡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数量据说是全港第一,类型包括小说、杂文、散文、文学评论等等,其中小说的题材尤为多元,武侠、科幻、奇情、官能等一应俱全。倪匡能够能快捷准确地掌握消费者的喜好,创作大量迎合市场需求的作品。他的《女黑侠木兰花》《六指琴魔》《地底奇人》及《原振侠》等作品更是多次掀起阅读热潮。此外,倪匡不仅塑造了卫斯理、女黑侠木兰花、原振侠等经典角色,还开创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科幻小说的新纪元,更是被读者称为华人科幻小说祖师爷。而他创作的卫斯理系列小说《卫斯理科幻小说系列之蓝血人》更是在2000年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

倪匡后来更是成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坛上通俗文学的领军人物,倪匡本人及其作品甚至构成了“倪匡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文地区通俗文学作家作品如何成型,香港地区大众文化的基本状态以及通俗文学生产、传播的一般规律。

1987年,倪匡与梁小中、哈公、黄维梁等人共同成立香港作家协会,并担任会长。2001年,为了表彰倪匡在科幻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促进中文科幻小说的创作,由台湾台湾交通大学、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办、台湾科幻作家叶李华担任主持人,倪匡、张系国、叶言都担任评委的首届“倪匡科幻奖”创办,这是一个专为中文科幻小说面对全球华人而设立的奖项。该奖项自第四届起与国科会科普奖合办。第一至第十届得奖作品,已结集出版为《上帝竞赛》、《百年一瞬》、《笨小孩》与《死亡考试》四本书。

影视方面

倪匡的作品被大量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等文化商品,深受全球华人消费者支持。

在电影方面,早在60年代,倪匡就受导演张彻邀请担任电影《独臂刀》的编剧,这部电影于1967年7月上映后,打破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票房纪录,倪匡因此获得“百万编剧”的美誉。随后倪匡、张彻与演员王羽共同获誉“武侠电影金三角”。单单在60-70年代,倪匡就创作了600多个剧本。此外,1972年,倪匡担任《精武门》的编剧,成功为李小龙塑造了“陈真”这一经典的电影角色形象。在80-90年代,倪匡更是亲自参演多部电影,包括电影《原振侠与卫斯理》《群莺乱舞-粤》等。为了表彰倪匡为香港电影事业做出的贡献,香港电影金像奖于2012年向倪匡颁发特别贡献奖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又于 2018年向他颁发银禧荣誉大奖。

在电视剧方面,中国的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以及新加坡等地的电视台都曾改编倪匡的小说为电视剧。台湾地区的中华电视台于1983年率先拍摄“卫斯理”系列电视剧,其中《少年王卫斯理》获得了2003年年度收视率冠军。香港无线电视台于1992年拍摄的《原振侠》电视剧,开创了偶像的先河。近年来,网剧《冒险王卫斯理》更在中国内地、香港及马来西亚同步播出。“卫斯理”IP成为电视剧收视率的保证。

荣誉奖项

人物关系

人物评价

作家夏祖焯曾在朋友圈里发文:倪匡先生祖籍宁波镇海。近年讲当代通俗小说文脉我会经常提到他。浙江籍作者在上世纪中后期香港电台、海外华文文学中地位卓著,通俗类型小说仰仗金庸、高阳、倪匡、亦舒几位卓然成峰。先生千古。

武侠小说家金庸曾称赞倪匡说:“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

作家蔡澜也曾评价倪匡:“倪匡不是人,是外星人,他的脑筋很灵活,他想的东西都很稀奇和古怪,所以跟他讲话非常愉快,我们常常哈哈大笑。”

人物轶事

代写《天龙八部

金庸有段时间要去往欧洲,但连载作品《天龙八部》不能断更,他便让倪匡代写这部作品。出发前,倪匡答应他不会将人物写死。但金庸回国后,却发现倪匡把《天龙八部》中的阿紫眼睛写瞎了。他可惜之际,倪匡却说,这是为了成全她和游坦之之间的爱情。

下笔神速

倪匡曾同时为12部连载小说创作,为了提高写作速度,他不仅专门在书房拉绳子,方便写完稿就将其挂在上面,还专门将笔折断,为其减轻重量提高速度。倪匡除了小说创作速度惊人,其剧本创作速度也很迅速,他最快可以三天完成一个剧本。就因为其创作速度快,还曾被制片方怀疑剧本质量不好。

倪匡与古龙

倪匡与古龙在1976年相识,随后很快成为好友。古龙48岁去世,倪匡深感惋惜,并为其写下讣文。倪匡曾说自己一生当中写过最好的文章就是这封讣文:“只有三百来字,很多人看了之后,争着要我为他们写讣文。”倪匡曾向好友讲述古龙去世后的一件怪事:古龙去世后,倪匡买了48瓶酒为他陪葬,并在灵堂把酒都打开了,但古龙的尸体突然喷出几口鲜血,后来还请了殡仪馆的医生来确认古龙是否真正死亡。倪匡评价古龙:“古龙很好玩,很有趣的一个人,悲剧人物。不过不要紧,只要他自己过得快乐就行。”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

香港著名作家倪匡去世,享年87岁.中国作家网.2023-10-24

港媒:倪匡去世,终年87岁.澎湃新闻.2023-10-24

倪匡:我唯一可以谋生的手段就是写作.艺术中国.2023-11-20

倪匡[港] (?—).中国作家网.2023-10-24

作家倪匡逝世,曾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新京报.2023-11-02

“香港四大才子”倪匡的影视版图:一个剧本捧红李小龙,卫斯理IP火足30年.网易.2023-11-02

“香港四大才子”倪匡:人生匆匆 且大笑而过.中华网文化.2023-11-02

倪匡封笔之作 只有老友能懂.环球时报.2023-11-02

倪匡去世,享年87岁!他曾说,写得最好的文章,是悼念古龙的….澎湃新闻.2023-11-20

林青霞撰文「悼念倪匡」忆初次见面:带给人间快乐的顽童.中时电子报.2023-11-02

卫斯理全系列(连载时间).豆瓣.2023-11-02

原振侠.豆瓣.2023-11-02

新武器.豆瓣读书.2023-11-02

非人协会.豆瓣读书.2023-11-02

浪子高达.豆瓣.2023-11-02

女黑侠木兰花.豆瓣读书.2023-11-02

亚洲之鹰.豆瓣读书.2023-11-02

冒险王卫斯理之无名发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12-25

冒险王卫斯理之蓝血人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12-25

冒险王卫斯理之支离人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12-25

硬碰硬.猫眼电影.2024-09-09

六指琴魔.猫眼电影.2024-09-09

卫斯理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12-25

猫眼验证中心.猫眼电影.2024-01-03

十三密杀令.猫眼电影.2024-09-09

猫眼验证中心.猫眼电影.2024-01-03

少年卫斯理II之圣女转生.猫眼电影.2024-09-09

原振侠 原振侠 (1993).豆瓣电影.2024-01-03

少年卫斯理之天魔之子.猫眼电影.2024-09-09

雪山飞狐.猫眼电影.2024-09-09

义胆群英 义胆群英 (1989).豆瓣电影.2023-11-02

书剑恩仇录 书剑恩仇录 (1981).豆瓣电影.2023-11-02

五郎八卦棍 (1984).豆瓣电影.2023-11-02

再世英雄 (1981).豆瓣电影.2023-11-02

目无王法 目无王法 (1981).豆瓣电影.2023-11-02

少林搭棚大师 少林搭棚大师 (1980).豆瓣电影.2023-11-02

通天小子红枪客 通天小子红枪客 (1980).豆瓣电影.2023-11-02

踢馆 (1980).豆瓣电影.2023-11-02

烂头何 烂头何 (1979).豆瓣电影.2023-11-02

疯猴 疯猴 (1979).豆瓣电影.2023-11-02

南少林与北少林 南少林与北少林 (1978).豆瓣电影.2023-11-02

冷血十三鹰 冷血十三鹰 (1978).豆瓣电影.2023-11-02

少林三十六房 (1978).豆瓣电影.2023-11-02

肥龙过江 肥龙过江 (1978).豆瓣电影.2023-11-02

功夫小子 (1977).豆瓣电影.2023-11-02

楚留香 (1977).豆瓣电影.2023-11-02

洪熙官 (1977).豆瓣电影.2023-11-02

天涯明月刀 (1976).豆瓣电影.2023-11-02

陆阿采与黄飞鸿 陆阿采与黄飞鸿 (1976).豆瓣电影.2023-11-02

流星蝴蝶剑 流星蝴蝶剑 (1976).豆瓣电影.2023-11-02

神打 (1975).豆瓣电影.2023-11-02

洪拳小子 (1975).豆瓣电影.2023-11-02

方世玉与洪熙官 方世玉与洪熙官 (1974).豆瓣电影.2023-11-02

刺马 刺马 (1973).豆瓣电影.2023-11-02

仇连环 仇连环 (1972).豆瓣电影.2023-11-02

吉祥赌坊 吉祥赌坊 (1972).豆瓣电影.2023-11-02

精武门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11-02

马永贞 马永贞 (1972).豆瓣电影.2023-11-02

报仇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11-02

唐山大兄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11-02

铁手无情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11-02

银姑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11-02

独臂刀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11-02

倪匡的全部作品 (581).豆瓣.2024-01-05

火并 火并 (1971).豆瓣电影.2024-01-08

拳击 拳击 (1971).豆瓣电影.2024-01-05

无名英雄 无名英雄 (1971).豆瓣电影.2024-01-05

影子神鞭 (1971).豆瓣电影.2024-01-05

战北国 战北国 (1972).豆瓣电影.2024-01-08

武侠60: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猫眼电影.2024-09-09

香港笔迹.猫眼电影.2024-09-09

斑马在线.猫眼电影.2024-09-09

煮酒话金庸.猫眼电影.2024-09-09

今夜不设防.猫眼电影.2024-11-28

台湾科幻大事记.中国科普作家网.2023-11-20

倪匡 Kuang Ni 获奖情况.豆瓣电影.2024-04-07

“如今外星人走了”| 关于倪匡的9件小事.凤凰网文化.2023-11-20

我们学不来的“亦舒女郎”们.澎湃新闻.2023-11-02

倪匡一门皆名人 妹妹亦舒儿媳周慧敏.搜狐网.2023-11-02

作家倪匡去世,你的青春里是否也有过一整套的《卫斯理》.钱江晚报.2023-11-02

倪匡去世:出生于上海,创作《精武门》、《卫斯理》.澎湃新闻.2023-11-02

纪念 | 倪匡带着他的“科幻世界”走了.澎湃新闻.2023-10-24

听倪匡、蔡澜聊过去的故事.中国作家网.2023-11-02

护宝者.猫眼电影.2024-09-09

卫斯理 卫斯理 (2003).豆瓣电影.2023-11-02

少年王卫斯理 (2003).豆瓣电影.2023-11-02

卫斯理之蓝血人 卫斯理之蓝血人 (2002).豆瓣电影.2023-11-02

卫斯理传奇 (1998).豆瓣电影.2023-11-02

卫斯理之霸王卸甲 卫斯理之霸王卸甲 (1991).豆瓣电影.2023-11-02

卫斯理传奇 卫斯理传奇 (1987).豆瓣电影.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