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杜苏芮”
强热带风暴杜苏芮(Doksuri,国际编号:1206)为2012年太平洋台风季第6个被命名的风暴。“杜苏芮”一名由韩国命名,意为鹰,一种猛禽。
杜苏芮于2012年6月26日20时,于菲律宾宾马尼拉以东约102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4百帕,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6月30日02时30分前后,从广东省南水镇沿海登陆我国,随后迅速减弱为热带风暴。截至30日05时,杜苏芮的中心位于广东省台山市境内,具体位置为北纬22.3度、东经112.7度。最大风力为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预计杜苏芮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且强度将继续减弱;国家气象中心在6月30日06时解除了台风黄色预警,6月30日08时停止对杜苏芮的编号。
台风杜苏芮拥有移速快、路径较为稳定、结构不对称等特点,由于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杜苏芮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险情灾情。因此,国家防总在6月30日下午4时终止了对杜苏芮的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
命名由来
2012年第6号热带风暴“杜苏芮”(Doksuri)的名字来源于韩国,意为鹰鹫。根据国际气象组织规定,台风是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国海洋面上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台风命名是由国际气象组织的台风委员会负责,成员国提供一组名字,其中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柬埔寨、越南等国。实际的命名工作由日本气象厅负责,根据台风委员会提供的列表,在确定热带风暴强度时给予名字,并分配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例如1206,即2012年第6号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强热带风暴强度时,称为第6号强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台风强度时,称为第6号台风)
发展过程
生成菲律宾
2012年6月26日20时,杜苏芮在菲律宾宾马尼拉以东约102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就是北纬14.0度,东经130.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4百帕,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向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到我国台湾东南部一带海面靠近。6月28日早晨,杜苏芮加强为强热带风暴。6月29日凌晨,杜苏芮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11:00时中心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东南方大约39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北纬20.4度、东经117.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并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登陆我国
6月30日02时30分前后,台风“杜苏芮”的中心在广东省南水镇沿海登陆。随后迅速减弱为热带风暴。截至30日05时,台风杜苏芮的中心位于广东省台山市境内,具体位置为北纬22.3度、东经112.7度。最大风力为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预计杜苏芮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且强度将继续减弱。6月30日6时,台风“杜苏芮”已经减弱为热带低压,其位置位于广东省江门境内(北纬22.4度、东经112.4度)。最大风力为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8百帕。预计杜苏芮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且强度将进一步减弱。由于台风对我国的影响已经显著减小,中央气象台在6月30日06时解除了台风黄色预警。在6月30日08时,台风杜苏芮的中心位于广东省云浮市境内。由于台风持续减弱,中央气象台在6月30日08时停止对杜苏芮的编号。
持续影响
受“杜苏芮”残余云系的影响,6月30日08时至7月1日08时,南海西北部和北部湾仍将有5~6级的大风,部分海域阵风可达7~8级;广东中西部沿海、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和海南省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西南部和广西南部的局部地区将有大暴雨;广东中南部将出现瞬时大风,风力范围为5~8级,局部地区阵风风力可达9~11级;广东西南部、广西东南部和海南南部部分地区的降雨量为30~60毫米,局部地区可能达到70~96毫米。
台风特点
移速快
台风杜苏芮的移动速度较快,平均每小时30左右公里,超过南海台风一般的移动速度范围(15-20公里/小时)。这使得它被归类为快速移动的台风。
路径较为稳定
由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并向西伸展的原因,台风杜苏芮未来的路径较为稳定,将呈现西偏北的移动方向。这意味着它的移动路径相对较为可预测和稳定,给相关地区的防御和应对措施提供了一定的时间窗口。
结构不对称
杜苏芮台风的结构呈现不对称特征。强对流云系主要集中在台风的西南侧,而中心附近的对流不太强。这种不对称结构可能会对台风的影响范围和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预警预报
中央气象台
台风预警发布
中央气象台于28日早晨开始连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针对第6号强热带风暴“杜苏芮”。这表明台风的威胁已被重视,并向相关地区发布了相应的预警信息。
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于29日9时,中国气象局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国家气象中心进入Ⅲ级应急响应状态。这显示出对台风杜苏芮可能带来的灾害情况高度关注,并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
台风专题大会商
自6月28日下午开始,中央气象台进行全国台风专题大会商,对“杜苏芮”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会商和诊断。这表明专家团队对台风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判和分析,并为后续的预警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定位定强信息和交流合作
国家气象中心每小时提供一次台风定位定强信息,及时发布台风预警。同时,与广东省、海南省等省气象部门保持沟通,随时交换监测预报意见。这表明中央气象台与地方气象部门之间进行了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台风的威胁,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防范措施
广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海事局辖区在台风杜苏芮到来时采取了紧张有序的防范工作。他们于6月29日14:30启动了防热带气旋Ⅲ级应急响应,并全力做好防抗强热带风暴杜苏芮正面登陆的准备工作。广东海事局从杜苏芮形成的初期就开始密切跟踪,并及时关注最新动态和辖区海域的海况。他们加强了与气象和海洋部门的联系,利用海岸电台、VTS、VHF信号台、AIS系统、签证窗口、手机短信发布平台等多种手段向航行船舶、渔船、施工作业船等发布了超过5000条次的预警信息,并督促有关单位和船舶注意做好防御工作。
据了解,台风杜苏芮是一个非典型结构的台风,形状不规则,与一般台风眼在台风内不同,杜苏芮的台风眼在台风外,这是很少见的情况。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海事局采取了严密的准备措施,督促各分支局重点落实对“四客一危”船舶、大型油轮、沿海施工船舶、高速客船、无动力船舶、中小海轮、渡口渡船等船舶的防台措施,确保它们尽快进入防台水域和锚地。同时,他们加强对辖区水域的巡航检查,及时清理防台锚地和防台水域,确保其有效使用。他们还加强了对涉水(海)活动,如龙舟竞赛等的安全监管,并与地方政府和举办单位进行密切沟通和协调,密切关注天气情况,确保水上交通安全。
另外,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表示,广州港升挂了台风信号一号风球,港珠澳大桥等重点工程的施工船舶已陆续进入防台水域,汕尾市沉船打捞现场的施工船舶也已进入防台状态。大型海巡船"海巡31"已于6月29日上午离开高栏基地,在珠江口水域锚泊,做好应急值守工作。此外,广东全省已组织了51080艘渔船回港避风,17974名渔排人员上岸避风。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和湛江分公司已组织2,296人从海上石油平台撤离,珠江口各锚地共安排226艘运输船舶锚泊防台。
广西
在台风杜苏芮的影响下,北部湾和沿海地区风力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广西防汛部门建议海上航行和作业的船只及时回港避风,确保船舶和人员的安全。另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地区降水较为明显。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局部强降水以及由此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需要做好防御工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防灾措施,确保广西南部地区居民和财产的安全。
台风影响
台风杜苏芮将给华南沿海一带带来较大的风雨影响,包括强风和降雨,需要采取相应的防御和应对措施应对可能的风灾和水灾。
强风影响
台风杜苏芮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约为十级,给华南沿海一带带来较大的风力。在29日14时到30日14时期间,南海大部、广东省沿海及珠江口地区、海南省东部和北部沿海、琼州海峡、北部湾海面将受到68级的大风影响,阵风可达910级。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或地区的风力可达9~10级,阵风甚至可达11级。
降雨影响
台风杜苏芮带来的降雨主要影响台湾省南部和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等地。台湾南部将会遭受较大的降水,但随着台风向西移动,台湾的降雨逐渐减弱。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降雨量较大,其中广东中西部沿海局部地区可能会有大到暴雨。
险情灾情
由于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台风杜苏芮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险情灾情。因此,国家防总在6月30日下午4时终止了对杜苏芮的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
参考资料
台风黄色预警解除 粤桂琼等地有大到暴雨.中国天气.2023-07-19
今年第6号热带风暴“杜苏芮”生成.中国天气.2023-07-19
“杜苏芮”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险情灾情.中国政府网.2023-07-19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07-19
“杜苏芮”停止编号.中国天气.2023-07-19
【联合访谈】“杜苏芮” 成为今年登陆我国首个台风.中国气象局.2023-07-19
“杜苏芮”登陆广东珠海并迅速减弱为热带低压.中国天气.2023-07-19
广东海事局启动Ⅲ级响应 全面防抗台风杜苏芮.央视网.2023-07-19
受热带风暴“杜苏芮”影响 广西多地遭暴雨袭击.中国政府网.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