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宪章条约》(Energy Charter Treaty)是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条约,于1991年12月17日在荷兰海牙订立。该条约旨在建立国际能源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原则和规范。它的成员包括来自欧洲亚洲的多个国家、欧盟以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等组织。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和准备,该条约于1998年4月正式生效,标志着其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能源宪章条约》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地区能源供应,并为跨国能源公司,尤其是涉及化石燃料的公司提供法律保护。根据该条约,能源公司被授予权利,即当东道国政府的政策对其投资造成损害时,它们有权对该政府提起诉讼并追求赔偿。这一权利确保了投资者在能源领域的权益得到保护,同时为跨国能源公司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可预测的经营环境。

中国于2001年成为能源宪章代表大会的观察国,并于2002年派遣观察员到宪章秘书处工作。2015年5月20日至21日,在荷兰海牙举行的能源宪章(能量 Charter)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正式签署了新的《国际能源宪章宣言》,意味着中国由原本作为受邀观察员国的身份转变为签约观察员国的地位。

发展历史

发展背景

最初《能源宪章条约》的设立是为了解决苏联解体和东欧国家巨变之后西欧国家在能源供应安全方面面临的问题。由于缔约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学基本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传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冲突以及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的矛盾相互交织,导致某些事项未能达成共识。

条约确立

《能源宪章条约》于1991年12月17日在荷兰海牙订立。该条约于1994年签署,并在1998年生效。是国际能源领域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条约,该条约的成员包括多个欧洲亚洲国家、欧盟以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等组织。

修改谈判

2019年7月15日,欧盟理事会批准了一项决议,授权欧盟委员会对《能源宪章条约》(ECT)进行现代化谈判。这一谈判的目标是对条约的各项条款进行补充和修订,以适应可持续发展和气候目标的要求。修订的重点包括更新投资保护标准,改进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争端解决机制,并将条约纳入与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转型相关的内容。欧盟旨在通过修订《能源宪章条约》,以可持续的方式促进对能源部门的投资,提高法律确定性,并确保高水平的投资保护。在修订过程中,欧盟将着重推动将条约纳入与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转型相关的内容。

多国退出

意大利在2015年宣布退出了《能源宪章条约》,但即使退出条约,能源公司仍有权利追究其20年内的投资行为所涉及的相关权益。在2022年8月,意大利被判决需向英国石油公司勘探公司Rockhopper赔偿近2亿欧元,以弥补该公司因意大利政府禁止其在沿海地区开采石油而遭受的损失。此判决后不久,在同年10月,波兰西班牙荷兰法国德国相继宣布退出《能源宪章条约》。

退约呼吁

欧盟宣布实施碳中和目标并采取逐步淘汰化石能源的措施后,一些跨国公司利用《能源宪章条约》(ECT)中的投资者诉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向荷兰、德国、西班牙等国政府提起仲裁申请,要求获得赔偿。这些公司声称,这些国家的政策举措对其投资造成了不利影响。

为了防止《能源宪章条约》相关条款对欧盟的绿色转型目标构成威胁,一些成员国,以法国为首,呼吁欧盟考虑退出该条约。他们认为,由于欧盟正在努力实现能源转型,因此被这些公司起诉是难以理解的。如果在2021年的修约谈判中没有取得决定性进展,这些国家主张欧盟应该选择退出《能源宪章条约》。对此情况,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瓦尔季斯·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如果各方在合理的时间内未能取得突破,欧盟委员会将考虑采取其他选项,包括退出该条约。

2023年,欧盟执行副主席蒂默曼斯表示,通过《欧洲绿色协议》,欧盟正在重塑能源和投资政策,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考虑到《能源宪章条约》不符合欧盟的气候法和《巴黎协定》承诺,欧盟现在正考虑退出该条约,并将重点放在建立高效和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上,以促进和保护可再生能源投资。

条约内容

《能源宪章条约》旨在在互补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能源领域长期合作的法律框架。该条约涵盖了能源贸易、能源投资、能源跨境输送和能源效率四个主要支柱,并设立了争端解决机制。作为目前唯一专注于能源国际贸易、投资保护、跨境输送和能源效率等事项的多边国际条约,该条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能源投资方面,该条约具备类似于双边投资保护条约的功能,旨在促进和保护外国投资。通过提供稳定、可预测的投资环境,该条约有助于吸引和维护国际能源投资。同时条约设立的争端解决机制为从事国际能源投资的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途径。

《能源宪章条约》的最终文本包括8个部分、14个附件、5个大会决定以及无数的“谅解”“宣言”和ECT大会主席所做的解释性陈述。这使得该条约成为一个既包含“软法”又包含“硬法”的混合体。由于其规则极为繁琐,适用关系异常复杂,该条约被认为是一项“使用者不友好”的国际条约。

条约意义

《能源宪章条约》旨在确保地区能源供应,并为跨国能源公司,特别是涉及化石燃料的公司提供法律保护。根据该条约,能源公司被授予权利,即当东道国政府的政策对其投资造成损害时,它们有权对该政府提起诉讼并追求赔偿。这一权利确保了投资者在能源领域的权益得到保护,同时可以为跨国能源公司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可预测的经营环境。

社会意义

《能源宪章条约》作为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条约,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该条约的签署和实施对于推动和促进能源领域的贸易、投资和运输活动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该条约是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首个涵盖投资保护和贸易的法律约束力多边协定,它的出现引起了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关注,为国际能源合作提供了具体的法律框架。

其次,该条约的突出之处在于首次将过境运输规则应用于能源网络。这意味着条约为能源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框架,确保了能源的安全供应和可靠运输,促进了能源市场的发展和互联互通。

成员国

自1991年成立以来,能源宪章已有53个签约成员国及成员组织:

以上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THE ENERGY CHARTER TREATY (WITH INCORPORATED TRADE AMENDMENT) and Related Documents.europarl.2023-07-07

面临能源公司诉讼 荷兰将退出《能源宪章条约》.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7-07

能源宪章.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2023-07-07

能源宪章条约ECT.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治理创新学院.2023-07-07

马克龙宣布法国将退出《能源宪章条约》.中工网.2023-07-07

能源宪章.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网.2023-07-11

陈臻 杨卫东:《能源宪章条约》的现代化、争端解决机制 与中国的选择.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2023-07-11

能源宪章条约.中国能源网.2023-07-07

欧盟理事会授权欧委会启动《能源宪章条约》修订谈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07-07

欧盟据称将退出《能源宪章条约》,意味着什么?.凤凰财经.2023-07-11

法媒:德国追随法荷,退出《能源宪章条约》.百家号.2023-07-16

多国呼吁欧盟退出《能源宪章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07-11

怕被化石燃料行业报复,欧盟计划抛弃《能源宪章条约》.新浪财经.2023-07-11

结束28年国名争端 希腊批准前南马其顿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UnitedNations.2023-07-12

Welcome to the Energy Charter Treaty interactive website.the Energy Charter Treaty.202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