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东省妇幼保健医院

广东省妇幼保健医院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又称广东省妇产医院、广东省儿童医院,是一所集保健、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及技术指导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现任院长为刘国成。

医院创建于1944年,几经分合,1984年迁到广州市广园西路13号。1993年被授予爱婴医院。2021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被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定为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截至2023年8月,医院拥有番禺区越秀区天河区清远市4个院区及1个分支机构——广东省脐血库。总占地面积282亩,建筑面积21.96万㎡,共有编制床位1025张,开放床位1163张。年最大门急诊量266万人次,出院量6.56万人次,住院手术量7.51万人次,分娩量1.66万例。设置科室42个,其中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级特色示范专科3个、中国妇幼健康中医妇科重点专科1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专科3个。设置专业学科24个,其中广东省医学(临床)重点学(专)科10个、“十二五”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硕士、博士培养点各1个。医院职工2579人,含卫生技术人员237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36人,硕博学历88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人,省医学领军人才2人,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2人。

此外,医院是广东省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中心,妇幼危重症救治网络覆盖广东省。拥有中国产前诊断技术师资和骨干培训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等8个国家级专项技术培基地(中心),并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资格认定及国家辅助生殖技术PGD、AID项目认证。医院也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10余所部、省属高校的教学医院,并与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在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级,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排名妇产组第12名。2021年度广东省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第1名,中国省级妇幼保健院综合实力前三名。在2021年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华南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位列第五。在2021年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学科排行榜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科学位列74名。

历史沿革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44年12月,是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大型三级甲等妇幼保健医疗机构。1984年迁到广州市广园西路13号。1993年医院被授予爱婴医院。1997年由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和广州市天河诺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广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并于2001年获国家卫生部批准设置、2006年获得《血站执业许可证》。2011年番禺院区建成,随后又于2013年增挂广东省妇产医院、广东省儿童医院两块牌子。2020年5月,清新区人民政府与省妇幼保健院签订合作协议,把清远市清新区妇幼保健院、清远市清新区中医院交由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托管,共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2022年2月,天河院区正式开业。医院共建成有番禺、越秀、天河、清远4个院区及1个分支机构——广东省脐血库,是集保健、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及技术指导于一体的区域医疗“中心”。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有番禺区越秀区天河区清远市4个院区及1个分支机构——广东省脐血库。总占地面积282亩,建筑面积21.96万㎡,共有编制床位1025张,开放床位1163张。职工2579人,含卫生技术人员237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36人,硕博学历88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人,省医学领军人才2人,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2人,任职国家级、省级学术机构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职务100多人次。年最大门急诊量266万人次,出院量6.56万人次,住院手术量7.51万人次,分娩量1.66万例。设置科室42个,专业学科24个。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拥有进口乳腺摄影机(含三维立体定位穿刺系统),乳腺彩色高频超声,普查用便携式B超,微创乳腺外科活检系统,乳管内视镜,前哨淋巴结检测仪、巴德空心针穿刺活检枪等专业乳腺诊疗设备。手术设备包括Olympus多套腹腔镜设备及ERBE肝脏手术数码工作站、Johnson \u0026 Johnson数字超声刀、MMs荷兰全消化道测压仪设备等。

院区分布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有番禺区越秀区天河区清远市4个院区及1个分支机构——广东省脐血库。

番禺院区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兴南大道521号。院区拥有妇科学产科学、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等36个科室。院区配置多种设备,包括:血液生化免疫、多种基因检查等设备、内镜检查(消化内窥镜、鼻内窥镜)和影像设备(3.0磁共振检测仪、乳腺专用MRI、64层螺旋CT扫描仪、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高频X线乳腺摄影、D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头颅彩色多普勒超声等)、肺功能检查、多导联心电图、脑电图、听力筛查、眼底镜等。

越秀院区

位于广州市广园西路13号。院区拥有妇科、产科、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产前诊断等28个科室。

天河院区

位于广东省天河区沙太南路163号。院区拥有妇科学产科学、产前诊断、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等22个科室。

清远院区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太和镇春安路1、3号。占地面积88.34亩,建筑总面积76000平方米,规划病床数量500张,建设总投资5.79亿元。截至2022年,清远院区门诊开设儿内科、儿外科等21个相对应的辅助科室。住院部现开放妇科、小儿科2个病区。清远院区投入使用的检验检查设备有:3.0T MR、64排CT、双板DR、乳腺DR、X线造影机、骨密度仪、E8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E10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同时配套健全的体检、健康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广东省脐血库

广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于1997年由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和广州市天河诺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2001年获国家卫生部批准设置,2006年获得《血站执业许可证》,并通过每三年一次的再执业验收;是通过血液与生物疗法促进协会(AABB)认证的专业机构。广东省脐血库坐落在广州市黄埔区,是国家批准设立的7家脐血库之一,是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分支机构。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广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已累计应用出库3813份脐血,公共库3331份,自体447份,救助人数达3081人。拥有符合GMP标准的洁净室和专业液氮储存库,设有细胞计数、血型检测、微生物检验、病毒检验、HLA分型、干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检测、消毒室等专业科室,配备了SEPAX血细胞分离机、AutoXpress自动化细胞分离系统、MVE液氮储存系统、程控降温仪、PCR仪、快速凝胶电泳仪、梅里埃全自动细菌培养监测系统、Thermo Versa TREK微生物培养仪、BD全自动细菌培养系统等仪器设备。严格执行原卫生部下发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技术规范(试行)》,建立完善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质量。

科室设置

重点科室

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新生儿科)、国家级特色示范专科3个(更年期保健专科、孕产期保健专科、新生儿保健专科)、中国妇幼健康中医妇科重点专科1个(中西医结合妇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专科3个(新生儿专业、小儿外科、妇幼保健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新生儿科

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妇幼保健系统的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之一,1995年获广东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为“广东省危重新生儿护理抢救中心”;2006年获广东省卫生厅设立为“广东省新生儿ICU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07获广东省“十一五”医学重点专科;2023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后陆续成为或获广东省妇幼安康工程“广东省危重新生儿抢救指导中心”、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最强科室推荐”、中国第一批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

科室跨三个院区、病房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开放床位220张,医生47人,护士183人,省级以上专科学会担任委员以上职务9人,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占40%,博士硕士学位者占90%。设有呼吸、营养、感染、黄疸和代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泌尿6个专科,可开展多种模式呼吸机辅助通气、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动脉性肺动脉高压、重度窒息后亚低温治疗、支气管镜检查、腹膜透析、血浆滤过、母乳库、换血疗法、激光光凝术或玻璃注药等多项诊疗技术,进行小早产儿的综合救治,并可救治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动脉高压、感染性休克、严重黄疸、窒息、早产儿视网膜病等新生儿科危重症,年收治新生儿7000人次以上。此外,作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救治中心和新生儿ICU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下设36家分中心及专科联盟,建立了辐盖广东全省的新生儿双向转诊救治网络体系。

国家级特色示范专科

更年期保健专科

专科是国家级更年期保健特色专科,主要服务内容包括:1)围绝经期综合征咨询筛查指导。2)骨质疏松症筛查干预。3)激素替代治疗监测指导。4)月经问题咨询干预。5)更年期体重干预管理。6)更年期常见疾病筛查。7)更年期心理问题评估及干预。8)更年期睡眠障碍干预管理。9)更老年盆底松弛评估及干预。

孕产期保健专科

专科提供主要服务包括:1)孕前医学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甲状腺、心肺、肝脏、脾脏、四肢脊柱等检查;生殖系统检查。2)孕前医学检查:包括有血常规、尿常规、阴道分泌物、血型、血糖、肝肾功能、传染病、甲状腺功能、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病毒、梅毒螺旋体等检验;妇科学超声、胸片等检查。3)孕前医学指导:包括风险评估、健康指导,如异常则及时予以干预。4)孕前营养指导和体重管理;5)孕前心理咨询指导;6)早孕和妊娠结局跟踪随访。

新生儿保健专科

即新生儿科。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始建于1993年,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

中国妇幼健康中医妇科重点专科

中西医结合妇科

科室以内镜微创治疗技术为特色,2011年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同时也是广东省广州市两级宫颈癌筛查及防治技术指导单位、广东省生殖健康安康工程项目指导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拥有高级职称医师3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科室70%以上为硕士学历以上,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4人,硕士30人。专科设备齐全,内镜中心拥有宫腔镜、腹腔镜设备;宫颈疾病中心拥有液基细胞薄片制片系统及宫颈癌筛查方法人类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系统;此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是华南地区首家微波治疗月经过多的医院,在广东省内首先开展诺舒阻抗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手术时间平均90秒。

全部科室

医学成就

医学贡献

发明V型双层补片修补完全性房室管畸形

2022年5月17日美国《胸心血管外科杂志》(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JTCVS)发表孙善权主任团队的论文:《V形双层补片法治疗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一种新的手术技术》,“V形双层补片法修补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更加符合血流动力学原理,手术方法简洁、易于掌握,适用于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所有临床类型。Carl L.Backer教授对此发表评论《单片法,双片法,V形补片法》(One-patch,Two-patch,V-patch),评论指出:“V”形补片法的出现打破传统手术方式,持续已久的“改良单片法vs双片法”之争论该结束,完全性房室管畸形手术治疗可能进入了新的时期。

建立亲本污染检测方法证明常规IVF体外受精冷冻胚胎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2年9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刘风华教授团队联合亿康基因团队在《Reproductive BioMedicine Online》(IF:4.56)期刊发表有关人受精胚胎一项询证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存在潜在亲本污染的IVF受精胚胎开展PGT的风险较低,PGT-A可适用于常规IVF受精的冷冻胚胎,从而提高了胚胎的利用率。

医疗实践

运用MaReCs技术帮助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家庭孕育健康宝宝

2019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刘风华副院长团队首次运用MaReCs技术,即一种能够实现“脱染”的试管婴儿技术(采用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结合二代测序技术进行遗传学检测分析,准确区分平衡易位携带状态的胚胎完全正常的胚胎,从而精准阻断染色体平衡易位向子代传递),帮助一位40岁的平衡易位携带者家庭终结了长达十年的不孕不育,成功生育华南地区首例“MaReCs宝宝”。

系列研究与临床推广新生儿单肺通气技术

2023年4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胡祖荣副院长牵头的“单肺通气技术在低体重儿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项目获批为广州地区临床特色技术。此技术根据不同外科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为低体重新生儿探索系统、精准的单肺通气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低体重新生儿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安全,促进低体重新生儿的快速康复和精准医疗。

中国首例针对单入口多出口型膜部瘤室间隔缺损患儿的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植入术

2023年7月6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孙善权主任、许伟滨医生,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智伟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中国首例针对单入口多出口型膜部瘤室间隔缺损患儿的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植入术,增添了此类疾病的诊治方法。

教育科研

教育

教学培训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10余所部、省属高校的教学医院,并与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作为暨南大学妇产科学的博士学位培养点、广州医科大学妇产科学产前诊断专业方向的硕士学位培养点,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2人。

医院拥有中国产前诊断技术师资和骨干培训中心、国家级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国家级宫颈癌防控技术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含妇产科、小儿科、医学遗传科、儿外科、麻醉科、检验医学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口腔科等9个专业基地)、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示范基地、卫生部母乳喂养培训基地等8个国家级专项技术培基地(中心)。

此外,医院还设立广东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广东省儿童重症救治培训基地、广东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广东省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等10余个省级技术培训中心(基地)。住培协同单位2家: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佛山市妇儿医院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住培带教师资420余人。设有面积为810㎡的独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有模拟产房、模拟手术室、内镜模拟训练室、外科基础技能实训室和急救技能训练室等,定期开展住培技能培训进阶课程,针对核心技能强化培训。

关联院校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10余所部、省属高校的教学医院,并与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暨南大学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是暨南大学妇产科学的博士学位培养点、广州医科大学妇产科学产前诊断专业方向的硕士学位培养点。暨南大学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1946年迁回上海市,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市重建,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中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2月,学校入选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学科齐全,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设有37个学院,58个系,27个直属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10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6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2种;有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有番禺区越秀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7.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65万平方米。下设25个教学机构、27个研究机构、14所附属医院。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大学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32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3个市(厅)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0个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位居中国高校第72位。学校拥有24个国家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94个省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学科齐全,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17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中山大学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办学格局,在广州市珠海市深圳市扎根办学。广州校区重点提升文、理、医传统优势学科,珠海校区重点发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群,深圳校区着力发展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各校区统筹规划、错位发展,三校区五校园共同支撑中山大学发展。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38个、省部级平台243个。中山大学有70个院系,在招本科专业94个,专任教师4801人,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2496人,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4个,专业学位类别43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校园5个:广州校区(含南、北、东三个校园)3个珠海校区,1个深圳校区1个,附属医院10家,国际合作学院1所,国家级研究机构35个,省部级科研机构235个,地方研究院10家,重大平台10个(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

科研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科研人员中有硕博学历共881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人,省医学领军人才2人,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6人。获得科研立项43项,其中包括国家级3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6项(广东省产前筛查与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厅局级29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市中医药局)多项高层次课题。在中国和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共283篇,其中发表SCI收录论文65篇,总影响因子175.91,在影响因子>5分的国外期刊发表学术文章5篇,在中华系列杂志发表学术文章33篇。共获得国家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共获得省级科技成果认定3项。

重点学科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重点学科为宫颈疾病诊疗中心和乳腺病防治中心。

宫颈疾病诊疗中心

成立于2006年,是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重点学科,多年来一直从事宫颈癌筛查与治疗、宫颈癌基础与临床研究,以及相关教学与培训工作,“宫颈癌筛查和早诊早治网络管理”研究获200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年11月,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评审,获国家级“宫颈癌防控技术培训基地”称号。

乳腺病防治中心

成立于1998年,是以乳腺科为主体,整合内科、影像诊断、乳腺病理、乳腺筛查等构建的多学科协作诊疗中心,致力于乳腺病预防、诊疗、转化医学和教学工作,2006年成为医院重点学科。乳腺病防治中心有省厅级科研项目18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在中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编写乳腺专著《乳管内视镜检查彩色图谱》《现代乳腺肿瘤学》《乳腺肿瘤微创与功能治疗学》和《乳腺癌筛查与诊断技术手册》等7部。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拥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一个。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机构于2017年5月15日首次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批准专业7个。2018年7月和2020年5月分别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系统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平台成功备案,2022年10月31日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平台变更备案新增药物专业6个,于2023年1月16日新增药物专业首次检查通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为刘国成院长,下设药物临床试验科(机构办公室)、机构档案室、GCP中心药房(药物储藏室)以及各专业组。药物临床试验科设工作人员5名,有13个药物GCP专业正在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有23个专业进行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机构成立以来,全院已有800余人次研究人员完成各级GCP培训并取得证书;已完成立项项目120余项,其中结题项目40余项,实现成果转化14项。

声誉排名

2018年12月7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8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 (番禺院区)被命名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在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级,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排名妇产组第12名。2021年度广东省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第1名,中国省级妇幼保健院综合实力前三名。

在2021年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学科排行榜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科学位列74名。

在2021年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华南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位列第五。

2023年9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荣获2020—2021年度广州市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先进单位。

院内专家

刘国成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广东省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主任、妇产科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10项,参与“863”重大课题一项,发表论文70余篇,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5项,参与编写妇产科专科统编教材。

擅长:围产医学,产科学危重症救治,妇产科复杂手术,研究方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机制研究,FGR的表观遗传研究,复发性流产及早产防治研究等。

尹爱华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工程中心主任、广东省遗传病创新转化基地负责人。主持国家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重点专项2项(资助金额160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6项,广州市科技局重点研发计划2项(资助金额200万),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在“Nat.Commun”、“EBioMedicine”“ProcNatl Acad Sci”等SCI期刊发表文章近50篇。

擅长:胎儿医学、遗传病产前诊断等临床、科研多年。尤其在遗传咨询、胎儿异常的评估、地中海贫血诊断、常见及罕见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黄水清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二级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完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计划项目2项。2006获首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7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7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8年获广东省科学进步二等奖。

擅长:儿童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危重新生儿抢救和诊疗,危重新生儿转运,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

刘风华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经历生殖中心学科带头人,药物临床试验人员,规培导师,广东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专业特长:对不孕症妇科学内分泌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性流产等的诊治经验丰富,擅长个体化促排卵治疗及各种辅助生殖技术。

擅长:PGS/PGD、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反复种植失败、复发性流产等。

罗喜平

教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妇科学科带头人,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待殊津贴获得者。

擅长:妇科肿瘤、生殖道畸形、月经病宫颈疾病诊治。

资质认定

2016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通过国家辅助生殖技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和供精人工授精(AID)项目认证。

2017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资格认定。

2021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被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定为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参考资料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简介.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省妇产医院、广东省儿童医院).广东省卫健委.2023-07-18

刘国成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喜讯】零突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2022年度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修招生简章.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刘国成:精建学科 福祉妇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28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卫健委.2023-07-18

科室介绍.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年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招收简章.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023-07-18

2021年医院排行榜.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2023-07-17

top100.北协和医学信息研究所.2023-08-28

广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简介.广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2023-07-18

省妇幼保健院清远分院落户清新,力争2021年底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2023-08-29

天河院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8-28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病防治中心.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8-28

小儿普通外科.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8-28

院区科室.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28

我院体检科已开展VIP便民服务,欢迎体验!.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8-28

清远院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8-28

清河院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8-28

广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技术情况.广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2023-07-18

新生儿科.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更年期保健专科.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妇女保健科.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头条】广东首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荣获第一批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27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介绍.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新技术】我院心脏中心推出的“V型补片法”走向国际,让“袖珍宝宝”焕然“心”生.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27

科研】PGT应用新方向 | 对常规IVF受精胚胎PGT-A检测,有效利用冻存胚胎——“一代试管可以转三代试管”.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27

【快讯】这家医院应用MaReCs技术帮助近百个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家庭生育“脱染宝宝”!.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8-28

【喜讯】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胡祖荣团队临床技术获批广州地区临床特色技术项目.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27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心脏中心团队成功应用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完成一例单入口多出口型膜部瘤室缺封堵术.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27

科研教学面上项目.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住培招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简章.粤妇幼.2023-07-18

学校简介.暨南大学.2023-07-06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2023-07-06

学校简介.华中科技大学.2023-07-06

学校简介.中山大学.2023-07-06

乳腺病防治中心.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招生简章】第十一期广东省宫颈癌防控技术培训基地招生简章.粤妇幼.2023-07-18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关于表彰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卫健委网站.2024-02-18

关于命名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决定.中国共青团.2024-02-17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2021年度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通报.广州市人民政府.2024-03-05

尹爱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黄水清.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刘风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罗喜平 教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

热烈祝贺我院生殖医学中心顺利通过PGD和AID项目试运行.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