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齐景公

齐景公

齐景公(不详-公元前490年),本名吕杵臼,别名姜杵臼,是齐国第二十五代国君。他出生于临淄区(今淄博市),父亲为齐灵公,兄长为齐庄公,母亲是穆孟姬

齐景公元年(公元前547年),齐景公被齐国权臣崔杼推上国君之位,国家大权被右相崔杼和左相庆封把控。后来,崔杼被庆封设计逼死,庆封又被田氏、鲍氏、慧贤皇贵妃和栾氏所灭。庆封死后,齐国大权逐渐被田氏、鲍氏、高氏和栾氏把控。后来,他们内部又发生斗争,田氏和鲍氏胜出,在晏婴的帮助下,齐景公获得了栾氏和高氏的土地、财产,才逐渐掌握起国家大权。齐景公十二年(公元前536年),齐景公攻打燕国,最终两国讲和,齐景公娶了燕国进献的燕姬。齐景公十九年(公元前529年),齐景公参加晋国主持的平丘之会。三年后,齐景公与、莒、徐国签署盟约,并接受了这三个国家进献的甲父之鼎。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齐景公派兵与鲁国在炊鼻(今山东省字阳县境)大战,因鲁国坚守不出而无功而返。齐景公四十七年(公元前501年),齐景公与卫国一起与晋国在夷仪(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南十二里)开战,并占领了夷仪。第二年,齐景公主持夹谷姓之盟,并将郓、、龟阳的土地还给鲁国。齐景公五十八年(公元前490年),齐景公因病去世,其子姜荼继位为齐国国君。

齐景公知人善用,依靠晏婴等贤臣维持了齐国的稳定。但他又生活骄奢,喜爱华美的宫殿,并对百姓施行苛税严刑。晏婴认为齐后庄公既有贤良的臣子,也有奸的臣子,所以齐景公无法成为一个圣贤的君主,仅仅只能做到不亡国而已。

人物生平

幼年继位

齐景公的母亲是穆孟姬。齐庄公六年(公元前548年)齐庄公因为与大臣崔杼妻子东郭姜厮混而被崔杼杀死。次年,崔杼拥立齐庄公同父异母的弟弟杵臼继位即齐景公。他登基后,分别将崔杼和庆封封为右相、左相。由于年幼,齐景公只能当作这两位权臣的傀儡。

崔庆之乱

齐景公元年(公元前547年),崔杼儿子崔成犯了罪,其继母东郭氏的儿子无咎与弟弟东郭偃便想赶紧处置他,崔成想让他们放过自己,但被拒绝。于是崔成恼怒,与兄弟崔疆将这件事告诉庆封后,回到家中杀了无咎和东郭偃,家人纷纷逃跑,崔杼周围没有可以用的人,便乘车跑去了庆封那里避难。庆封以帮助崔杼平乱为名,杀死了崔成和崔疆,并趁机杀了崔贵妃所有人。崔杼无路可走,便自杀而亡,从此之后,庆封独揽大权。庆封掌权后,日益骄奢,大权都交由自己的儿子庆舍来掌握。齐国的田氏、高氏、鲍氏和栾京庐想要谋害庆封,于是庆舍派兵护卫庆封的住宅,但是仍旧被田氏、高氏、鲍氏和栾氏的士兵攻破。庆封回来后。发现家已经回不去了,便逃去了鲁国。当鲁国因收留庆封而被齐国责备时,庆封又跑去了吴国。吴国君主把朱方邑送给了庆封。庆封就让家族都在这里居住,生活依旧富裕。赶走庆氏后,田氏、鲍氏等也逐渐掌握了齐国的大权。

濡水会盟

齐景公九年(公元前539年),齐景公派遣晏婴出使晋国,将先君的女儿送给晋平公作姬妾。同年,燕简公燕国内乱而逃往齐国避祸。齐景公十二年(公元前536年),齐景公又亲自前往晋国会见晋平公,请求他同意齐国征讨燕国。晋平公同意了。十一月,齐景公攻打燕国,打算把燕国简公送回去再当国君。第二年,一月,燕国应齐国要求讲和,二月,齐国与燕国在滦河易县西北之北易水)边结盟。燕国人把燕姬嫁给了齐景公,还赠送给他瑶瓮、玉椟、有耳的玉斝。齐景公就撤回了兵。后来,齐景公又把燕简公送入燕国的唐邑。

栾高之乱

齐国的栾京庐、高氏权势很大,他们喜爱饮酒,常聚在一起喝酒。同时,他们又比较偏信夫人的话。他们厌恶鲍氏和陈氏。齐景公十六年(公元前532年),有人告诉陈氏的田无宇与鲍氏的鲍文子,栾氏、高氏想要除掉他们。他们吓得连忙备好兵甲,然后趁着栾氏、高氏喝酒作乐的时候发起进攻。当这四个家族相互攻伐的时候,齐景公让晏婴进宫伴驾等候等待结果。后来,陈氏、鲍氏获得胜利,他们再晏婴的劝说下,将栾氏、高氏的家产送给了齐景公。

会晋伐徐

齐景公十八年(公元前530年),齐景公与卫灵公郑定公东晋朝见新继位的姬夷。第二年,齐景公到平丘(今河南省封丘县)参与晋昭公主持的平丘会盟。齐景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26年),齐景公命令齐国军队进攻徐国,但蒲隧(今安徽省泗县),还没到徐国境内,徐国国君就遣使求和。紧邻徐国的郜、莒二国担心徐国臣服后,齐军会转而攻击自己,于是也向齐景公求和。齐景公与这三个国家的国君在蒲隧会盟,还接受了他们送的甲父之鼎。

访鲁礼宋

齐景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22年),齐景公到鲁国郊外打猎,顺便与晏婴一起拜访鲁国的礼制。这一年,卫国发生叛乱,国君卫灵公逃往死鸟(古地名,具体位置不详)。齐景公派公孙青去卫国访问。半路上,公孙青得知卫国发生动乱,他便回去请示齐景公该如何做。齐景公说卫灵公还在卫国境内,公孙青应该按照礼节去访问卫灵公。

养病打猎

这一年,齐景公生了疾,又患痁病,一直没有痊愈,诸侯都派人过来询问他的病情。大臣梁丘据与裔款对齐景公说他久病不愈,诸侯会认为是齐国对鬼神不够尊敬,干脆杀了祝史,来向诸侯解释。齐景公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于是就又去询问晏婴。晏婴说一两个人向鬼神祈祷健康也抵不过万万人向鬼神诅咒。因此,齐景公要想早点好,应该采取措施减轻民众的负担,这样万千民众都向鬼神祈祷、祝愿齐景公健康。同年年底,齐景公在沛地(今江苏徐州市沛县附近)打猎,用弓箭召虞人过来,但没有人过来。齐景公一怒派兵将虞人抓了过来问他们为何不来。虞人解释说按照先君旧例,弓箭是用来召唤士的,皮冠才是召唤虞人的。他们没有看到皮冠,就不敢贸然过去。

攻莒伐鲁

齐景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20年)春天,齐国的北郭启率领军队攻打莒国,但被打败。于是,齐景公派兵攻打莒国。莒国国君莒庚舆求和,并与齐国在稷门外签订盟约。

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齐景公接纳了为了躲避季氏之乱来到齐国的鲁昭公。齐景公想将两万五千家封给鲁昭公,但被大臣子家劝阻。在鲁昭公的请求下,齐景公派兵攻打鲁国,并攻下了郓城县让鲁昭公居住。次年,齐景公派遣公子鉏率领军队与鲁昭公前往鲁国讨伐季氏。齐鲁两国军队在炊鼻(今山东省字阳县境)大战,但因鲁国军队坚守不出,无功而返。同年秋天,齐景公在陵(大致在今山东郑城县东北)与莒、、杞、鲁昭公等小国会盟。

担忧天象

齐景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6年),彗星出现,齐景公忧愁不已,因为他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大臣们都因为齐景公的忧伤而哭泣,唯独晏婴大笑。齐景公有些生气质问晏婴为何如此。晏婴认为大臣们过于谄媚了,所以自己才笑。齐景公说彗星出现,意味着齐国将要分崩离析了,可否祷告让灾难退去。晏婴趁机劝他要减轻赋税,缓解百姓的生活压力,这样百姓们就会感恩戴德与君主一起祷告,可以让灾难退去。

会盟反击

齐景公四十五年(公元前503年)秋天,齐景公与郑国在鹹(今河南濮阳市东南60里)会盟,又与卫侯在沙(今河北省大名县东)会盟。第二年春,鲁国两次派兵袭击齐国。夏天,齐景公派大将国夏高张攻打鲁国,但由于鲁国得到了晋国的及时驰援,这次攻打无功而返。

收逆伐晋

齐景公四十七年(公元前501年),从鲁国逃到齐国的鲁国大臣阳虎想要齐景公派兵帮他攻打鲁国的国君,齐景公在鲍叔牙的劝谏下,没有答应阳虎的请求,还把他囚禁起来。但不久,阳虎寻得机会逃去晋国。同年秋天,齐景公在卫国的帮助下,攻下了晋国的夷仪卫灵公想要去五氏(今赵都西),途径中牟县国,中牟国想要进攻卫灵公,但卫褚师圃逃亡在中牟,劝中牟国国君说卫军有国君坐镇,很难击败,但齐国刚刚获胜,正是放松警惕的时候,而且他们军队主帅地位也不高,不如攻打齐军。果然齐军不敌被打败。为了感谢卫国在夷仪之战中为齐军提供帮助,齐景公把齐国靠近卫国的、媚、杏三地送给卫灵公。

夹谷之盟

齐景公四十八年(公元前500年),齐景公与鲁定公夹谷山会盟,齐景公采纳了大臣鉏的建议,让莱人为两国国君奏乐,然后趁机抓住并杀死鲁定公。但这件事被孔子识破,孔子杀死了莱人,齐景公也被孔子用礼法教训了一番,最终齐景公因羞愧而归还了郓、讙、龟阳的土地给鲁国,然后离开。

伐晋得城

齐景公五十五年(公元前493年),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叛乱,遭到了晋国国君的猛烈攻击,他们跑到齐国向齐景公求情援助粮食给他们。齐景公听信了想要谋反的大臣田乞的话,给范氏、中行氏提供粮食。

齐景公五十六年(公元前492年)春天,齐景公派遣国夏卫国军队一起攻打晋国的戚邑。第二年秋天,齐景公派遣陈乞、弦施与卫国宁跪率军攻打援救晋国范氏。齐景公又派国夏进攻晋国,最终攻陷了晋国邢、任、栾、鄗、逆畴、阴人、盂、壶口瀑布八个城池。

人物离世

齐景公五十八年(公元前490年),齐景公夫人燕姬的嫡子去世。齐景公想立宠妾芮姬年幼的儿子姜荼为太子,但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但齐景公仍强令姜荼为太子。同年冬天,齐景公去世后,姜荼继位为齐国国君。

人物评价

《论语·季氏篇》认为齐景公不得民心。

齐国国相晏婴认为齐景公既有贤良的臣子,也有奸佞的臣子,所以齐景公无法成为一个圣贤的君主,仅仅只能做到不亡国而已。

史记》认为齐景公喜好华美的宫殿,爱好养马斗犬,施行严苛的刑法和沉重的税负。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春秋左传人物谱》作者方朝辉认为齐景公是春秋晚期中原地区霸主之一。对外方面,齐景公一直都在挑战晋国的威权,但他比较有耐心,一边联合周边诸侯国,“围攻”晋国,一边等待时机伐晋掠城,最终在中原地区树立起了齐国霸主地位。再内政上他能够虽然能够接受晏婴的劝谏,但能犯下了两个致命的错误,导致齐国在他去世后走上分崩离析的道路。一个是没有协调好齐国公族之间的关系,致使陈氏(即田氏)一族做大,最终成为国君。二是沉溺于美色,立姜荼为继任者,导致他死后,齐国立马陷入内乱,为陈氏掌权创造机会。

顾德融,朱顺龙著的《春秋史》中认为齐景公从帮助燕简公攻打燕国时起,就已经有了取代晋国成为霸主的愿望。

家庭情况

为政举措

重贤任德

齐景公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田氏通过仁政来获得民心,齐景公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为此他任用一批有贤德的人来帮助自己施行德政、仁政。例如,他任用贤相晏婴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同时通过晏婴提倡以礼治国,试图将田氏控制在士大夫的位置上,控制他们企图篡权的野心。除了晏婴,齐景公还启用了越石父、御者等一批敢于直谏的大臣,确保自己在施政的过程中不会出大的差错。同时也任用田穰直为军事将领,确保齐国军事力量的强势。虽然,姜齐已经到了将要倾覆的边缘,但齐景公知人善用,通过晏婴等一批有贤德的人并施行以礼治国的措施,虽然没有恢复齐国的霸主地位,但也确保了他在位这58年齐国没有被篡权,自己能够寿终正寝。

外交统战

在外交上,齐景公善于审时度势,但晋楚两个争霸、晋国衰落之际,齐恒公在去晋国恭贺新君继位的时候,特意在投壶时候表露自己想成为盟主的野心,以此来试探晋国的反应。然而,在平丘之会中,面对姬夷强劲主持会盟的时候,他又收敛锋芒,接受了晋国的“霸主”地位,以防止晋国内部形成合力打压齐国。紧接着,他又联合郑国卫国形成同盟共同对抗晋国。当晋国内部智氏、韩桓惠王、魏氏与范氏、中行氏争权的时候,齐景公又趁机拉拢中行氏和范氏,以确保晋国的国力在内斗中被不断消耗。对于鲁国,齐景公没有一味打压,而是即斗又拉拢,确保鲁国不会与晋国一心针对齐国,减轻自己的东方边境的压力。另外,齐景公还通过攻徐、伐营、纳卫、击吴等一连串动作,既提升了齐国在周边诸侯国中的威望,也形成了一个比较广泛的针对晋国的联盟。齐景公已经是中原地区的霸主了。

轶事典故

问政孔子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孔子指出,君主应尽君主之责,臣子需履行臣子职责,父亲要承担父亲角色,子女需要完成子女本分。晋景公深表认同,认为若君主、臣子、父亲、子女都不能尽到各自职责,那么即便拥有丰收,自己也难以真正享用。

为孺子牛

齐景公对其幼子姜荼十分宠爱,经常陪伴他一起游戏。某次,齐景公模仿牛趴在地上,口衔绳子供姜荼骑乘。姜荼不慎从“牛”背上摔落,导致齐景公口中的绳子折断了他的牙齿。

景公哭哀

景公在游览菑地(今河南省民权县附近)时,得知晏婴去世的消息,于是急忙搭乘马车赶回。他觉得马车行驶得太慢,便下车跑步,但后来意识到跑步还不如乘车快,于是又重新上车。在抵达首都的过程中,他总共四次下车跑步。景公一边走一边哭泣,来到晏子的家中,看到晏子的遗体,悲痛欲绝,哭诉说没有了晏婴,以后谁会告诉他的过失,齐国也会变得岌岌可危。

天寒不冷

景公在位时,连续下了三天雪,天气仍未转晴。晋景公身穿狐属腋下白皮毛制成的皮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晏子进去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感叹虽然下了三天雪,但一点都不冷,十分奇怪。晏婴反问景公,问他真的感觉不到寒冷么。景公笑了笑不说话。晏子继续说道,贤明的君主吃饱的时候,还惦记着有人挨饿,穿的暖的时候,还担忧有人穿不暖。听了晏子的话,景公表示认同。

相关作品

影视

文学

后世纪念

齐景公墓

齐景公墓位于临淄区齐都镇崖头村一带,墓室南北长26米,东西宽23米,墓道长18米,宽度为12米。室位于墓室中央位置,南北长8米,东西宽7米。因墓室早年已被多次盗掘,陪葬品也都被盗走了。只余下墓室东、北、西三处东周殉马坑保存完好。殉马坑东、西处均长达70米,北面殉马坑为75米,这三个殉马坑宽度均为5米。

经专家鉴定,这些殉马都是战马,大多数年龄在5-7岁之间。这些马分两行,前后叠压,昂首侧卧,四足呈奔跑样的卷曲状。根据考古研究,这三条殉马坑共殉葬了的马匹数量已达到600匹以上。

参考资料

东周列国·春秋篇 (1996).豆瓣电影.2023-06-05

孔子 (2010).豆瓣电影.2023-06-05

孔子春秋 (2010).豆瓣电影.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