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鹰(1956年10月28日~1991年10月29日),原名黄海明,又名黄明,笔名卢令,出生于北京,原籍广东中山,是中国香港出版界、电影界等享有盛名的“灵异推理派”作家和编剧。

黄鹰童年的时候到香港读书,14岁的时候开始在出版社以卢令之名给不少武侠小说画封面。18岁时,黄鹰代笔创作古龙的小说《血鹦鹉》未完成的部分,并得到了大众广泛的好评。代笔成名后,黄鹰便接着写完了古龙《惊魂六记》余下的五部。后来他又发表了代表作《沈胜衣传奇》系列小说。70年代末黄鹰被萧若元邀请到香港丽的电视台(亚洲电视前身)。1979年,黄鹰编剧的《天蚕变》在丽的电视台播出,迅速赢得观众青睐。同年,黄鹰创作了电视剧剧本《银剑杀手沈胜衣》。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黄鹰相继创作了电影剧本《贼赃》《鬼打鬼》《粉骷髅》《天蚕再变》《洪拳大师》,以及电视剧剧本《大侠沈胜衣》。1985年,黄鹰创作的电影剧本《僵尸先生》获得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同年黄鹰首当导演,自编自导了电影《摸错骨》,后续又自编自导了电影《茅山学堂》《魔高一丈》。1990年,黄鹰以编剧身份参与了徐克导演的电影《笑傲江湖》的创作,该片获得了第27届台北金马影展最佳剧情(提名)。1991年,黄鹰去世,官方给出的死亡原因是死于脑出血,后经披露黄鹰因拍摄“僵尸电影”借了高利贷,被债主打成重伤死在家里。

黄鹰传承了后古龙风格,在其作品的叙事风格和人物形象描写中,添加了推理,灵异,悬疑等特点,把悬疑、恐怖、武侠这几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黄鹰所著的《沈胜衣传奇》《惊魂六记》《天蚕变》等多部作品,风靡了大陆、香港电台马来西亚等各地,并且多部武侠作品被改拍成电视剧、电影作品,影响力颇大。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黄鹰1956年10月28日出生于北京,童年的时候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并在香港读书。他在读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小试牛刀,在14岁的时候就已经发表了武侠作品,当时的他在出版社学习画配图,以卢令之名给不少武侠小说画封面。

代笔成名

1974年,黄鹰18岁时,因远在台湾的古龙的《血鹦鹉》的续稿没有到,出版社老板多次催稿亦无效,又不想扫读者的兴致,于是找黄鹰捉刀代笔继续写下去。黄鹰原本就读过不少武侠小说,是个不折不扣的武侠迷,自身也有武侠小说写作基础,文笔不错,又因为长期给武侠小说做配图,已经熟读过了《血鹦鹉》古龙所著的前五章,在全面掌握书中人物的性格后,便开始根据自己个人的构思去续写剩下的《血鹦鹉》一书。自此,黄鹰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之路,在写完《血鹦鹉》后,印成单行本,此书得到了大众广泛的好评。代笔《血鹦鹉》成名后,黄鹰便接着写完了《惊魂六记》余下的五部。《血鹦鹉》的前五章为古龙所写,《惊魂六记》剩下的五部半都是黄鹰所写,并且在黄鹰所写的剩下几部当中,在气氛渲染和细节描写上甚至反超古龙。后来他又发表了《沈胜衣传奇》系列首篇《银剑恨》等,并陆续创作此系列小说共28部,这也是黄鹰扬名立万的代表作。

影视创作

70年代末黄鹰被萧若元邀请到香港丽的电视台(亚洲电视前身)。1979年,黄鹰编剧的《天蚕变》在丽的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妖魂》窜红后,邵氏兄弟也火速将其改编成电影。该剧也成为了日后亚洲电视的武侠经典及回放次数最多的剧集之一。同年,黄鹰创作了电视剧剧本《银剑杀手沈胜衣》。1980年,黄鹰相继创作了电影剧本《贼赃》《名剑》《鬼打鬼》,次年又创作了电影剧本《粉骷髅》。1984年分别创作了电影剧本《天蚕再变》《洪拳大师》,以及电视剧剧本《大侠沈胜衣》。次年,黄鹰自编自导了爱情恐怖喜剧电影《摸错骨》,并创作了电影剧本《僵尸先生》,黄鹰凭借该片获得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1986年,黄鹰先后创作了电影剧本《甜蜜十六岁》《僵尸翻生》,自编自导了电影《茅山学堂》;并于次年创作了《义本无言》,并自编自导了电影《魔高一丈》。1990年,黄鹰以编剧身份参与了徐克导演的电影《笑傲江湖》的创作,该片获得了第27届台北金马影展最佳剧情(提名)。

去世

1991年1月1日,黄鹰投资拍摄的电影《僵尸至尊》上映,该片由刘伟强指导,骆泽芝担任编剧,林正英钱小豪黄斌吴家丽等主演。黄鹰在拍摄该片时因资金不济借了高利贷,由于20世纪90年代僵尸片热已经基本退潮,该片票房不佳,导致后来血本无归。同年10月,黄鹰被债主打成重伤死在家里,直到尸体发霉才被发现。

1993年,黄鹰编剧的电影《天蚕变之再与天比高》上映。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沈胜衣系列

惊魂六记系列

云飞扬传奇系列

大帝王传奇系列

大幻天传奇系列

其他作品

此外,黄鹰还著有云飞扬系列的《天龙诀》、僵尸惊笑系列的《中国第一具僵尸》《僵尸番生》《借尸还魂》、魔幻妖邪系列的《魔界》《火龙》《阴魔》《天魔》《幻魔》、以笔名卢令创作的《剑士雄风》《仙剑屠龙》《格杀勿论》、以及《武侠聊斋》等作品,另外还有两部伪作《凤凰谷(武陵樵子)》《一剑风流》。

电影剧本

电视剧剧本

导演作品

创作特色

叙事结构

虚化故事背景

黄鹰的武侠小说没有所谓的时间年代背景的,他往往会有意无意的去虚化小说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他用自己超强的想象力去构造了一个“去历史化”的武侠世界,并在这样一个虚化的武侠世界中演绎着每一个故事。比如《天蚕变》一书,翻遍整本书会发现,黄鹰在这本书的处理上并没有进行明显的朝代背景限制。男主人公云飞扬在六岁的时候丧母,便被武当派掌门人松柏带上山,他在武当山生活了十三年,从一个地位卑微的杂役,一路忍辱负重,历尽千辛万苦,最终练就“天蚕神功”,战胜逍遥谷傅玉书、傅天帝,打败武林第一高手无敌门门主独孤无敌,成为一代大家,武林第一人。现实存在的武当派和作者虚构出的逍遥谷、无敌门之间的恩恩怨怨,可以看出黄鹰在故事背景描写上,刻意的在虚化故事发展背景,两者虚实相结合。

悬疑与推理

黄鹰的武侠小说带有浓浓的推理破案元素,形成了以悬疑和推理为特色的武侠侦探式小说,如《沈胜衣传奇》《惊魂六计》等。在他的设计下,故事不再是平铺直叙,而是对结构布局有意识的进行安排,巧妙的利用各种阴谋制造扑朔迷离的悬念。悬念,亦称“紧张”,它是小说创作中使情节引人入胜,维持并不断增强读者兴趣的一种主要手法,黄鹰是一位极其擅长与制造悬念的高手,而悬念又往往是情节展开的一大助力,他的故事开篇经常会对故事发生的地点进行环境描写,事先烘托出一股悲凉、诡秘、悬疑的氛围,设下悬念。

黄鹰被世人称为灵异推理派作家,他为了制造悬念,很多时候会把小说情节安排的离奇得近乎荒诞,甚至带有一丝鬼神气息,像《惊魂六记》系列、沈胜衣系列中的《死亡鸟》《画眉鸟》就是这种艺术风格的代表作。黄鹰在创作武侠小说时,也常常不厌其烦的运用鬼神元素营造小说神秘恐怖的气氛,以此为噱头,吸引读者兴趣。《血鹦鹉》的开头:“十万神魔,十万滴魔血,化成了一只血鹦鹉。据说这只鹦鹉不但能说出天上地下所有的秘密,而且还能给人三个愿望。”这两句令人如堕云里雾中,感到十分疑惑。并将鹦鹉的传说与富贵王府的宝库失窃案关联起来,让读者一时辨不清为了这件事而来的人到底是为了案子,还是宝库里的珠宝。黄鹰在疑似鬼力作怪的事件中一次又一次的运用了科学的推理手法,在破案的过程中一步步的揭露了事情的真面目。只有等到故事真相大白之后,才能发现黄鹰在整篇故事前面营造的这一切怪诞之处都是在为了迷惑读者,所有关于血鹦鹉的鬼神传说都是唬人的,整个事件都是人为手段所为。

为了引出案件的发展,黄鹰往往会大量运用反问句,形成一种惊悚悬疑的氛围,留下层层疑团,这样的做法既可以吸引到读者的注意力,引发读者的一系列疑惑和一探究竟的欲望,使读者迫切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主人公会有怎么样的奇遇,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联想的机会,又为下文的侦查推理而埋下伏笔。而突变则是另一种常用在侦探小说中的情节设置,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然而这并不是意味着小说为了剧情的反转而可以肆意使用突变,但黄鹰在小说中运用的突变是拥有情感基础和逻辑支持的,通常是在故事发展的前期就已经埋下了伏笔。这也是黄鹰武侠小说充满魅力的地方,往往是那些令我们感到摸不清楚头脑、奇绝难解开的谜题,而到了最后却总是能做到故事结尾的合情合理,不禁会使人有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

叙事语言

注重对话交流

黄鹰的武侠小说语言中的有一大特点,即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简单化的语言交流设计,充分带动故事紧张刺激的节奏。在《黑蜥蜴》中,黄鹰借由龙飞和萧立两人之间的对话便把如此复杂的计划、实施过程,以及关于萧立、丁鹤两家的陈年往事、隐藏于其后的种种隐秘呈现给读者。这一松一驰的两个状态形成了鲜明刺激的对比,让读者通过两个人你来我往的对话中了解事件的发展经过,一边回想前文剧情细节一边思考,逐步揭露案件的真相。

黄鹰在对武术打斗和武功招式的描写上,另辟蹊径,通过人物间的语言交流来呈现。在《天蚕变》中,武当派青松道长与人论剑,这样一场高手与高手之间的对决,竟然不费两人吹灰之力,只是单纯的经由两人对话方式,将武当派与峨眉派之间的武功对决过程和武打效果,徐徐道来。此处无招胜有招,读者可以跟随青松道长和管中流的嘴上论剑经过,进入到两人的“传奇”武斗现场。

文本语言优美

黄鹰的小说中字里极具美感的文本语言不仅给读者阅读上的享受,在对人物塑造和意境的烘托上也都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诸如:“雨轻轻,梨花院落,风淡淡,垂柳池塘。”这样的句式构建了一个个浪漫旖旎富有美感的意境,可以说既是散文又是诗,既有诗歌的留白式风格又具有散文形散而意凝的美感。黄鹰将散文独有的叙事技法巧妙地融入到武侠小说中,运用散文化的语言,将一个故事片段连续组合起来,从而达到形散而文不散的散文特点,极大的提高了读者阅读武侠小说时的审美感受。黄鹰擅长写对话、场景、细节、动作,他的文字极具画面感,空间感,往往让人历历在目,如临其境。《风神七戒》一文中对湖中央的湖心亭到湖岸边的苏小墓的描写,由远及近,娓娓道来,极具层次感和空间感。

留白式语言

欧内斯特·海明威“冰山”原则的影响下,加之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的写意传统,共同造就了黄鹰武侠小说诗歌化的留白式语言特色。

海明威“冰山”原则体现在黄鹰武侠小说的开头与结尾处。在每个故事的开头处,黄鹰总会用简短的语句对环境进行描写,如在《无翼蝙蝠》的开篇:“残秋。古道,洛阳城外十里。黄昏将近,西风渐紧,落叶纷飞,天地间说不出的苍凉。”用极少的文字就勾勒出一幅生命形象的图画。简单几句就渲染出了一个空灵而悠远的意境,奠定了整部小说的精神气貌。黄鹰在结合古典诗词的传统写意手法后,他的文字更是处处流露出一种孤寂的美感,用极少的文字就勾勒出一幅生命形象的图画,黄鹰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溶于文字之中,使之极具哲理与浪漫,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被黄鹰的文字所打动,这正是黄鹰独到的语言境界,再借这种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让人物在读者的感悟中更加饱满与现实。黄鹰武侠小说的语言中往往会出现较多的短句和长句交替出现的情况,视觉上有一种说不出的舒适感。

黄鹰在学习古龙语言的过程中却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的武侠小说中都会大量的引用诗歌或者据典,小说当中的很多文字也比较诗情画意,甚至于他的武侠作品中有不少的诗歌都是自己原创。因为深受古代文学的影响,黄鹰的武侠小说当中也出现了不少的人名古诗化,或者引用典故,有一种说不出的意境美,虽然未见其人,但先见其人的名字,已经能在脑海中勾勒出了其人的形象气质。比如《沈胜衣传奇》中男主角沈胜衣的名字,黄鹰小说中就引用了典故。在沈胜衣传奇系列小说中,沈胜衣一名便是出自于宋代“苏轼”苏轼之《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

创作思想

黄鹰的小说注重人性的描写,写出了丰富复杂的人性,充分的彰显现代化的思想内涵。黄鹰在小说在描写男女恋情上较为大胆开放,在小说中可以看到貌美的女子主动向自己喜欢的男人投怀送抱,或是出卖自己的肉体来达到某种目的。而且黄鹰在小说中不再固守封建门第观念,在男女情爱上突破授受不亲的礼教大防,建立新的情爱观,蕴含了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和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追求。

黄鹰在小说中也经常会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导向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注重人的生物性一面,描写人的欲望、本能,强调人的独立性和自我性;在肯定人的生存价值的基础上激发和宣扬生命的珍贵和对人生的热爱。黄鹰在小说中塑造的主角对独立人格有着迫切的追求,虽然他们在大是大非上坚持正确的立场,但他们都不是之前武侠小说塑造的那些完美无缺的大侠,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私信和欲望,他们在飘泊无定的生存状态和寂寞痛苦中,仍坚持自我的完善和人格的独立。

影响成就

黄鹰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版界、电影界、电视界及漫画圈内均享有盛名的作家和编剧家,同时也是香港少有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小说80余部。黄鹰传承和发展了古龙武侠小说风格,他与西门丁龙乘风合称“香港武侠三剑客”。他所著的《沈胜衣传奇》《惊魂六记》《天蚕变》等多部作品,风靡了大陆、香港电台,并且多部武侠作品被改拍成电视剧、电影作品走进读者的生活,影响力颇大。

黄鹰编剧的《天蚕变》是香港科技探索史上首部由剧本改篇为小说的长篇武侠电视剧,全剧共60集,由丽的电视于1979年7月晚上8时黄金时段首播。该剧播出后迅速赢得观众青睐,首播大获全胜,平均有超过百万观众收看。《妖魂》窜红后,邵氏兄弟也火速将其改编成电影。该剧也成为了日后亚洲电视的武侠经典及回放次数最多的剧集之一。该剧曾经于1990年,1993年及2004年重播,它创造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电视史上自创武侠剧的先例,一度红遍香港。后续拍摄了续集《天龙诀》(小说名为《天蚕再变》)及《天蚕变之再与天比高》。黄鹰的小说在东南亚等地也颇欢迎,如泰文报纸《每日新闻》翻译转载了黄鹰执笔的《吸血蛾》,泰国翻译家沃·纳孟龙翻译了黄鹰的《沈胜衣系列》。

黄鹰的小说钟情于鬼神,其“僵尸系列”作品,与余无语并列“鬼王”。其编剧的《僵尸先生》以其“鬼才”风靡了大江南北,成为香港僵尸片中具有开创意义的经典之作。该片上映后观众趋之若骛,票房狂收2000万港元,列当年十大卖座影片的第五位,成为香港电影史上僵尸片的最好成绩。次年黄鹰编剧的《僵尸翻生》也获得成功,使得港台片商掀起了争拍僵尸片的热潮,仅1986年下半年就有近十部跟风之作上映。

个人荣誉

人物评价

黄鹰是极好鬼神的,尽管《惊魂六记》中这所谓的无稽之谈屡屡被否定,但他的小说却屡屡钟情于此,不厌其烦的运用“鬼神”为噱头吸引受众,其“僵尸系列”小说,与余无语并列“鬼王”;一手操刀电影《僵尸先生》以其“鬼才”风靡了大江南北。(豆瓣评)

黄鹰是和古龙齐名的武侠小说名家,代表作有《沈胜衣》系列、《天蚕变》系列。古龙拟写的《惊魂六计》当初只完成了《血鹦鹉》这一部,后来的《罗刹女》《无翼蝙蝠》等全部由黄鹰执笔,极尽奇绝诡异之能事。(《香港电影的文化历程1958-2007》评)

“‘仿古’之徒在台湾有温瑞安薛兴国、申碎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有黄鹰、龙乘风等人”,“江湖大业唯靠温瑞安的《神州奇侠》系列和黄鹰的《大侠沈胜衣》系列,勉撑残局。”(《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林保淳评)

在梁、金之后,黄鹰曾走红一时,文字风格酷似古龙,作品曾改编成电影,黄鹰本人亦曾亲任导演。(《文化色彩》评)

相关争议

关于黄鹰的死亡原因,官方消息称是死于脑出血。时隔七年后,1999年萧若元接受周刊采访时揭出真相——90年代,黄鹰拍摄“僵尸电影”资金不济借了高利贷,后来却血本无归,因而被追债的人打死在家中。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文隽,也证实了其借高利贷被打致死这一说法。

参考资料

黄鹰.1905电影网.2024-03-06

黄鹰.豆瓣电影.2024-02-24

摸错骨 (豆瓣).豆瓣电影.2020-12-05

黄鹰.豆瓣.2024-08-15

银剑杀手沈胜衣 (1979).豆瓣电影.2024-03-06

黄鹰 作品.豆瓣.2024-08-15

黄鹰作品.豆瓣.2024-08-15

僵尸先生.豆瓣.2024-08-15

茅山学堂.1905电影网.2024-08-15

笑傲江湖.豆瓣.2024-08-15

僵尸至尊 (1991).豆瓣电影.2023-12-05

白蜘蛛.豆瓣.2024-08-17

黄鹰.豆瓣.2024-08-17

银狼.豆瓣读书.2024-08-17

玉蜻蜓.豆瓣读书.2024-08-17

碧血幽灵.豆瓣读书.2024-08-17

雷霆千里.豆瓣读书.2024-08-15

沈胜依传奇-风雷引(上).豆瓣读书.2024-08-22

沈胜依传奇-血蝙蝠(上).豆瓣读书.2024-08-22

沈胜依传奇-骷髅杀手.豆瓣读书.2024-08-22

沈胜依传奇-七夜勾魂.豆瓣读书.2024-08-22

沈胜依传奇-天刀.豆瓣读书.2024-08-22

沈胜依传奇-追猎八百里.豆瓣读书.2024-08-22

沈胜依传奇-销魂令(上).豆瓣读书.2024-08-22

风神七戒 .豆瓣读书.2024-08-15

沈胜依传奇-相思夫人.豆瓣读书.2024-08-22

沈胜依传奇-鬼箫.豆瓣读书.2024-08-22

血鹦鹉(上).豆瓣读书.2024-08-22

吸血蛾.豆瓣读书.2024-08-22

惊魂六记之黑蜥蜴(上).豆瓣读书.2024-08-22

惊魂六记之无翼蝙蝠(上).豆瓣读书.2024-08-22

惊魂六记之水晶人(上).豆瓣读书.2024-08-22

粉骷髅.豆瓣读书.2024-08-22

天蚕变.豆瓣读书.2024-08-15

天蚕再变.豆瓣读书.2024-08-22

飞龙引.豆瓣读书.2024-08-17

封神劫.豆瓣读书.2024-08-17

大帝王传奇-御用杀手(上).豆瓣读书.2024-08-22

大帝王传奇-九月奔雷.豆瓣读书.2024-08-22

大帝王传奇-雁血飘香(下).豆瓣读书.2024-08-22

大帝王传奇-碧血溅京华(上).豆瓣读书.2024-08-22

五毒天雷.豆瓣读书.2024-08-17

大幻天传奇-天魔(上).豆瓣读书.2024-08-22

大幻天传奇-骷髅帖(上).豆瓣读书.2024-08-22

大幻天传奇-贼赃(上).豆瓣读书.2024-08-22

大幻天传奇-妖魂(中).豆瓣读书.2024-08-22

大幻天傳奇-天下第一刺客.豆瓣读书.2024-08-22

大幻天传奇-毒连环(上).豆瓣读书.2024-08-22

妖魂.豆瓣读书.2024-08-15

魔刀.豆瓣读书.2024-08-15

碧血幽灵.豆瓣读书.2024-08-15

名剑.豆瓣读书.2024-08-15

飞虹无敌.豆瓣读书.2024-08-15

水晶人.豆瓣读书.2024-08-17

勾魂金燕.豆瓣读书.2024-08-22

黄鹰.古龙武侠网.2024-08-28

黄鹰.中华武侠网.2024-08-28

黑蜥蜴.豆瓣.2024-08-17

妖魂.豆瓣.2024-08-17

水晶人.豆瓣.2024-08-17

茅山学堂.豆瓣.2024-08-17

赌王.豆瓣.2024-08-17

魔高一丈.豆瓣.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