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垃圾岛(Plastic island in the pacific),绰号“第八大陆”,别称为太平洋垃圾带(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也称太平洋垃圾涡旋,是北太平洋中部的一个垃圾带,即海洋垃圾颗粒的环流。太平洋垃圾岛形成是因为当整个太平洋的各洋流以顺时针方向运转时,涡旋能够将数千英里以外的垃圾“吸”过来,而这片区域正好处于“无风带”,被卷入“平静区域”的垃圾在此“定居”下来,越聚越多,最终形成一个“垃圾岛”。太平洋垃圾岛位于西经135°至155°和北纬35°至42°之间。截至2022年,其总面积达到1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英国面积的六倍。
1988年,研究人员发现海洋垃圾往北太平洋受洋流影响的区域聚集。1997年,查尔斯·摩尔发现了太平洋垃圾带。2009年8月,一支科学探险队伍前往太平洋垃圾岛进行考察。2010年,海洋航行研究所继续探险的科学工作,并做了原型清理设备测试;2012年7月-8月,该研究所再度勘查环流。2013年,非营利组织The Ocean Cleanup创立,他们开始研究太平洋垃圾岛中的塑料碎片。2018年,研究表明太平洋垃圾岛上正漂浮着超过7.9万吨海洋塑料。2019年,海洋清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回收系统测试。2021年,太平洋垃圾岛塑料垃圾有79万吨;2022年,塑料垃圾总量超过400万吨。
太平洋垃圾岛的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留存的时间较长,有的可达500年以上。每年有800万吨塑料垃圾冲入海洋,并因此造成100万只海鸟和海洋动物因吞食或被塑料和其他垃圾困住而死亡。微塑料会影响海洋微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能力,会进一步加速海洋氧气的流失。鱼类及人类食用的其他物种摄入的微小塑料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全球范围内所抽样的90%的食盐品牌都含有微塑料。
历史沿革
太平洋垃圾岛的首次提及,是在1988年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该描述基于1988年几位阿拉斯加州的研究人员所做的研究,他们对北太平洋的海面漂浮塑料进行了测量,他们发现大量的海洋垃圾往受洋流影响的区域聚集。
太平洋垃圾带是由海洋研究员查尔斯·摩尔在1997年发现的,并由海洋学家柯蒂斯·埃贝斯迈耶命名。1997年,查尔斯·摩尔在参加完跨太平洋帆船赛后,在穿越北太平洋环流返家途中,声称遇到了一大片漂浮的垃圾。查尔斯·摩尔创立的阿尔加利塔研究机构(Algalita Research)在随后的几年使用研究船出海作研究,提高了国际对垃圾岛的认识。
2009年8月,一支由各国科学家和志愿者组成的探险队伍,启程前往太平洋垃圾岛进行考察。2010年,海洋航行研究所进行了一次为期30天的远征,继续了2009年探险的科学工作,并测试了原型清理设备。2012年7-8月,海洋航行研究所再次开展科学探险。这次探险从旧金山出发,朝着北太平洋环流北部的东面边界航行,最终到达位于英属哥伦比亚省的列治文。在返程回旧金山时,又对环流进行了勘查。此次海上航行重点在于调查2011年日本东北太平洋近海地震后,日本产生的海洋废弃物的漂流范围。
2013年,非营利组织TheOcean Cleanup创立,他们开始对“太平洋大垃圾带”中的塑料碎片进行研究。2018年,据英国《自然》旗下《科学报告》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研究,太平洋垃圾岛上,正漂浮着超过7.9万吨海洋塑料,这一数字比之前估计的高了近16倍。该区域的废弃物中99.9%为塑料,其中至少46%为渔网。超过四分之三的塑料都大于5厘米,包括硬塑料、塑料片材和塑料薄膜。塑料微粒虽然只占塑料总质量的8%,却占漂浮在此区域的1.8万亿片塑料的94%。
2019年6月27日至2019年11月7日期间,海洋清洁组织在北纬33.0°至35.1°和西经143.0°至145.6°之间开展了一系列回收系统测试,在执行001/B系统作业期间,从NPGP收集了近海塑料垃圾回收后,进行系统的测试分析工作。2021年,太平洋垃圾岛塑料垃圾有79万吨。2022年,太平洋垃圾岛总面积达到1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日本大小,主要由塑料垃圾构成,总量超过400万吨。
形成原因
垃圾来源
太平洋垃圾岛的垃圾种类繁多,包括塑料袋、装沐浴露的塑料瓶、拖鞋、儿童玩具、轮胎、饮料罐、塑料泳池,以及直径仅有几毫米的微塑料等,既有来自陆地上丢弃的垃圾,也有来自废弃的渔具,比如渔网、渔篓和渔笼。航运也是一大来源。船舶产生的垃圾在最初的研究中大多被忽视了,但它却是太平洋垃圾岛形成的主要诱因之一。
科学证据表明,亚洲是太平洋垃圾带垃圾的主要来源地,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世界上这片最大海洋中工业化捕鱼活动的增加。根据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物品有三分之二带有日语或中文书写的文字——总共识别出了九种语言——而且最古老的一件垃圾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
形成原理
太平洋垃圾岛所在区域被北太平洋环流所环绕且是世界上五大海洋涡旋之一。北太平洋环流是一个由北赤道暖流、黑潮、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构成的顺时针环形系统。当整个太平洋的各洋流以顺时针方向运转时,涡旋能够将数千英里以外的垃圾大量地“吸”过来,而这片区域恰恰正好处于“无风带”,缺云少雨,就好像是龙卷风平静的中心。于是,被卷入“平静区域”的垃圾在此“定居”下来,不再继续随洋流漂移,越聚越多,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垃圾岛”。
产生影响
根据2014年一项研究,从钓鱼线到人字拖在内,地球的海洋上共漂浮着超过5万亿件塑料垃圾。而且,塑料垃圾在从南极到北极的洋面上广为分布。根据美国《广告周刊》报道中提供的数字,每年有800万吨塑料垃圾冲入海洋,并因此造成100万只海鸟死亡。海洋塑料垃圾不仅直接对动植物构成危害,还会以微粒的形式进入海洋生物体内,最终被人类食用。海洋专家担心,到2050年,海洋中的垃圾可能比鱼类的数量还要多。
太平洋垃圾岛带来了多方面危害。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留存的时间长,一般可达200—400年,有的可达500年以上。阳光和热量会导致其释放甲烷和乙烯——随着塑料分解成越来越小的碎片,释放速度越来越快。研究表明,微塑料会影响海洋微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能力。地球上至少有一半的氧气来自海洋,大部分由浮游生物产生。这些微生物还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碳,使我们的海洋成为至关重要的碳汇。微塑料会影响这些生物生长、繁殖和捕获碳的能力。而通过以微塑料为食,这些浮游生物可能会进一步加速海洋氧气的流失。
塑料类垃圾对动物界造成的损害难以估量。每年,成千上万的海洋哺乳动物和水鸟因把太平洋垃圾带中的物品误当作食物,或是被困在废弃的渔网中而死亡。2016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一份报告就曾对多达800种鱼类、甲壳亚门和软体动物门体内存在微塑料的情况发出警告。
太平洋垃圾岛的塑料严重影响了短尾信天翁,它们栖息在北太平洋的广阔水域。信天翁经常会在任何可以找到的地方抢食,这导致许多鸟类吞食塑料和其他垃圾,最终导致它们死亡。在与东部垃圾带部分区域相连的中途岛,信天翁每年产下50万只早成雏。其中有20万只死亡,其中许多是因为吃了父母喂给它们的塑料而死亡,因为父母误以为塑料是食物。总体而言,每年有超过一百万只鸟类和海洋动物因吞食或被塑料和其他垃圾困住而死亡。
人类的健康也可能成为海洋垃圾堆积的又一大受害者。鱼类及人类食用的其他物种摄入的微小塑料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例如,绿色和平组织与韩国仁川国立大学在201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全球范围内所抽样的90%的食盐品牌都含有微塑料。
治理措施
媒体呼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7年2月发起了全球运动,呼吁政府、行业和消费者减少塑料的生产和过度使用。该运动计划在2022年前消除海洋垃圾的主要来源:化妆品中的塑料微珠成分以及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过量使用。2017年7月《科技进展》杂志的一项研究曾称,自20世纪50年代,有大约50亿吨塑料被深埋在垃圾填埋场或累积在自然环境中,仅在2010年就有800万吨塑料进入海洋,而大多数塑料不会被生物降解,存续时间可达几百甚至上千年。
限塑措施
越来越多国家不断升级“限塑”措施,研发和推广可替代产品,持续加强政策引导,提升企业、公众对塑料污染危害的认识和参与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识,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2023年1月1日起法国快餐店须将一次性塑料餐具换为可重复使用餐具,这是继禁止使用塑料打包盒、禁止提供塑料吸管等要求后,法国在餐饮领域限制使用塑料制品的又一新规。在法国超市,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措施随处可见,商品标签指明分类回收方式,电子产品标注维修信息,自2021年起,黄瓜、橙子等30多种蔬果不再用塑料膜包装,超市鼓励散装销售。法国每年大宗商品包装重约550万吨,其中20%是一次性塑料包装,该国正逐步增加可重复利用包装产品份额,目标是2023年达5%、2027年达10%。
法国消费者协会指出塑料过度包装问题突出、回收比例待提高,制造商应减少过度包装,政府应完善垃圾分类系统和开展科普。法国加大“限塑”力度,通过《为循环经济反对浪费法》,规划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包装路线图,以5年为阶段量化调整政策,最终在2040年前将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率降至零。
泰国持续推进《管理塑料垃圾路线图2018-2030》应对塑料垃圾问题,秉持“少用、重用、再循环”原则加强公私合作。按路线图,泰国于2019年底禁止部分塑料产品,2022年停用多种塑料制品,2027年要实现塑料垃圾100%回收目标。2019年11月底批准“禁塑”议案,2020年1月1日起禁止主要场所提供一次性塑料袋。
公私合作是泰国“限塑”关键,2018年在相关计划下,各方共同管理塑料和废弃物,包括增加收集点、工业制造商建联盟处理生产中塑料垃圾、企业组成委员会与研究所合作环保实践并提升公众意识。泰国零售商协会与商家合作,通过活动减少塑料袋使用,“限塑令”后又推出活动停止提供塑料袋。泰国还将在2025年前分阶段禁止进口塑料垃圾,这是摆脱塑料垃圾的重要举措。
德国的超市退瓶机是空瓶回收政策的典型体现,顾客可凭回收瓶子获得代金券,这一政策是德国特色循环经济范例。
超市退瓶机回收的塑料瓶参与循环经济的方式多样,硬质塑料瓶可被饮料生产商重复使用约25次,软质塑料瓶则被加工成塑料颗粒用于制造新塑料制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瓶总体循环利用率达93.4%。德国空瓶回收率超98%,还催生新商业创新。德国塑料饮料瓶等多种物品包装使用可再生塑料。其塑料循环利用率提升,与环保理念普及和包装法案收紧有关,在能源价格高企背景下进程加速,德国在减少包装量等方面推动“限塑”,其举措成为欧盟重要标准。
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让中国的“限塑令”再次升级并作出实际行动。东亚海域和东南亚海域是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的“重灾区”,特别是处于起步阶段的东南亚海域的塑料垃圾治理面临资金不足、技术受限、政策分歧等一系列难题。中国协调区域内国家,启动实质性的多边治理行动,推动实施联合海上执法。
“太平洋岛国”计划
2022年3月9日,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GEF)发布消息称,14个太平洋岛国联合启动了“太平洋岛国”计划(ISLANDS Pacific),旨在避免2.8万吨海洋垃圾的释放,对720吨受污染材料进行安全处理,并减轻太平洋岛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汞造成的负担。
“太平洋岛国”计划的参与方包括库克群岛、斐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基里巴斯、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瑙鲁、纽埃、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图瓦卢和瓦努阿图。该计划得到了GEF提供的2000万美元和其他合作伙伴提供的9000多万美元的联合资助,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牵头,在总额达5.15亿美元的“在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岛屿)实施可持续低碳和非化学发展”项目的框架内执行。
“太平洋岛国”计划加强现有的地区行动,主要手段为支持集装箱存放立法、改进回收行动,以及打造重要废弃物的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包括报废车辆、废液压油和电子废弃物。“太平洋岛国”计划承诺在太平洋区域试点实施创新型解决方案。
海星计划
海星计划(Project Kaisei,kaisei来自日语海星,意思是海洋星球)是一项研究和清理太平洋垃圾带的科学和商业航海计划。这一项目目的是研究这些漂浮垃圾的范围和性质,以收集、解毒和回收这些漂浮垃圾。这一项目由海洋航行研究所(Ocean Voyages Institute),这个研究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是根据501(c)条款成立非盈利性组织,宗旨是海洋保护。
加强公众教育
海上航行的船员们不愿将垃圾带回港口,也不愿打捞起扔在海洋中的垃圾。因此一些船员选择将他们的垃圾丢弃在海上。加强海洋垃圾倾倒罚款,可以有效地阻止这一做法。例如在1993年美国豪华游轮"帝王公主号"因为倾倒20个垃圾袋到海里被罚款50万美元。这个水平的罚款对随意倾倒海洋废弃物行为具有威慑力。
相关事件
2017年,英国新闻娱乐出版机构LADbible和美国非营利组织“塑料海洋基金会”向联合国递交了正式申请,要求承认北太平洋垃圾岛为新国家。活动组织者甚至已经为这个新“岛国”设计了“国旗”、“货币”“废元”、邮票,以及用再生材料制作的“护照”。“国旗”图案是一只漂浮在海面上的塑料瓶,而“废元”和邮票上的图片则描绘了鱼类、绿海龟、海豹、鲸等海洋动物遭受漂浮垃圾困扰的状态。
参考资料
The plastic continent floating in the Pacific.www.iberdrola.com.2024-11-11
工业化渔业国家是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漂浮塑料污染的主要贡献者.pmc.ncbi.nlm.nih.gov.2024-11-11
太平洋大垃圾带.www.ecohubmap.com.2024-11-11
危害巨大,地球“第八大陆”正逼近我国 I 环境.腾讯网.2024-09-30
“第八大陆”:棘手的大太平洋垃圾带事件|中国.新浪财经.2024-11-11
Plastic & the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www.theconsciouschallenge.org.2024-11-11
探访太平洋垃圾大陆.探访太平洋垃圾大陆.2024-09-30
在太平洋垃圾漩涡中航行的感觉.www.fastcompany.com.2024-11-11
研究人员称塑料问题困扰太平洋.plasticsoupnews.blogspot.com.2024-11-11
太平洋垃圾主要来自国内,而非日本海啸.www.cbc.ca/news/canada/british-columbia.2024-11-11
这个“垃圾大国”,真是让我开眼了!.腾讯网.2024-10-01
太平洋垃圾带被称为“第八大陆”,漂浮超过7.9万吨塑料.澎湃新闻.2024-09-30
太平洋垃圾带成海洋生物栖息地,专家直呼大开眼界,后果或超想象.新浪财经.2024-11-11
北太平洋“垃圾岛”要独立建国.xinhuanet.2024-09-30
我们知道塑料污染很严重——但它与气候变化究竟有何关联?.www.weforum.org.2024-11-11
我们的历史.https://algalita.org/accomplishments/.2024-11-11
探访太平洋垃圾大陆:聚集700万吨全球垃圾.新浪科技.2024-11-11
海洋垃圾何去何从?.中国数字科技馆.2024-11-11
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爱护环境,不留白色污染!.台山市人民政府.2024-11-11
触目惊心!美国附近的太平洋垃圾岛已有三个法国那么大|界面新闻 · 天下.界面新闻.2024-09-30
环保人士要让太平洋“垃圾岛”建国,美国前副总统成荣誉居民.澎湃新闻.2024-09-30
多国持续升级“限塑”措施(国际视点).人民网.2024-11-11
十四个太平洋岛国启动海洋垃圾治理计划.今日头条.2024-10-01
【洋气|科普】太平洋垃圾岛.搜狐网.202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