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仔
红果仔(Eugenia uniflora L.),桃金娘科(Myrtaceae)番樱桃属(Eugenia)植物,又名番樱桃。红果仔为灌木或小乔木,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寒旱,宜生长在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的疏松的沙质土壤中。红果仔原产于巴西,在中国四川、云南省、福建省、台湾等省区均有分布,在中国南部有少量栽培。
红果仔株高可达5米,全株无毛,其枝条纤细,稍下垂。红果仔叶片纸质,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呈圆形或微心形,叶上面为绿色,叶下面则颜色较浅,两面均无毛,具无数透明腺点,叶柄极短。红果仔花呈白色,稍具芳香,单生或数朵聚生于叶腋;萼片呈长椭圆形,外反。红果仔果实为球形浆果,具8棱,成熟时呈深红色,具种子1~2颗。一年中,红果仔除冬季稍有落叶外,其余三季均在不断开花结果。
红果仔的果实饱满多汁,可制成品质较高的葡萄软糖、果酱、果酒、果露等产品进行销售。红果仔株形优美,枝干苍劲曲,叶色浓郁;果实形状奇特美观、味道鲜美,是作为园林绿化、庭院观赏的优良树种,同时也是中国岭南地区重要的观果树种。
形态特征
枝
红果仔为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可达5米,全株无毛,其枝条纤细,稍下垂。
叶
红果仔叶片纸质,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2~4.2厘米,宽2.3~3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钝头,基部呈圆形或微心形,叶上面绿色,发亮,叶下面则颜色较浅,两面均无毛,具无数透明腺点,具5对稍明显的侧脉,以近45度开角斜出,距边缘约2毫米处汇成边脉;叶柄极短,长约1.5毫米。
花
红果仔花呈白色,稍具芳香,单生或数朵聚生于叶腋,短于叶;萼片4片,呈长椭圆形,外反。
果实与种子
红果仔果实为球形浆果,直径1~2厘米,具8棱,成熟时呈深红色,具种子1~2颗。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红果仔原产于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等国家。后在巴哈马伯利兹贝宁百慕大开曼群岛,中非,中国等国家均有引种栽培。
中国分布
红果仔在中国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福建省、台湾等省区,在中国南部有少量栽培。
生长习性
红果仔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寒旱,生长适温约为23~30℃,萌芽能力强,宜生长在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的疏松的沙质土壤中,盆栽土壤可用园泥土、木糠、腐熟鸡粪混合使用。红果仔在阳光充足或半阴的环境中均可生长。一年中可多次开花,主花期为2~3月,花后5~6周果实成熟,采收期持续到9月。
繁殖方式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播种前将种子与土壤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种子晾干后即可播种。播种宜在春、秋季进行,播种后需保持土壤湿润,并加强田间管理。
扦插繁殖
插繁殖宜选择当年生的健壮母树上的枝条作为插穗。将插穗植于排水良好的泥炭土或疏松的沙质土壤中,插后进行遮阳处理并浇透水,之后每天都需浇水,直至插穗生根。
压条繁殖
在红果仔的生长期选择枝条的适宜部位进行环状剥皮,之后将酸性土壤装入薄膜中包在环剥处,浇水保持环剥处的土壤湿润,待其生根后可剪下进行地栽或盆栽。
栽培技术
盆植管理
红果仔宜置于阳光充足、通风适宜的环境中养护,可使其枝繁叶茂、花色鲜艳。同时红果仔需适时修枝整形,促进侧枝生长,使其更具观赏性。待观赏期过后,需摘除残果并重新修枝整形,使其更好地恢复生长趋势。
水肥管理
红果仔浇水应根据不同情况适时浇水。生长期和干旱时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花芽分化期和冬季则要控制浇水量;多雨时需及时排水,避免发生水涝。红果仔不宜多肥,追肥宜少量多次进行。生长期以氮肥为主;花芽分化期则适当追施磷、钾肥;花果期则以复合肥或饼肥为主。
病虫害防治
红果仔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煤烟病、蚜虫、介壳虫等。染病后可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治疗,如:百菌清、多菌灵、吡虫啉、速扑杀乳油等药剂。喷洒时以染病处为重点,其余部位也需适量喷洒。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红果仔的果实饱满多汁,微酸可食用,可用于制成品质较高的葡萄软糖、糕点、脆饼、醋、果酱、果酒、果露等产品进行销售,鲜果可食用或用作调酒装饰。树叶可用于驱赶仙客来菌蝇,在巴西和苏里南,红果仔树叶提取物可药用,健脾解热或用于制药工业;树皮中含有的单宁则可用于制革业。
观赏价值
红果仔株形优美,枝干苍劲虬曲,叶色浓郁;果实形状奇特美观、味道鲜美,同时具有观赏和食用价值的优良花木。红果仔作为园林绿化、庭院观赏的优良树种,同时也是中国岭南地区重要的观果树种。
食用价值
红果仔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甘油、纤维、灰份、维生素B2、烟酸、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采摘后掰开果实,以去除没药树味,待树脂味散去后,可撒少许糖放入冰箱后冷藏,食用口感更佳。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Eugenia uniflora L.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24
Eugenia uniflora L..世界植物在线.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