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紫荆(学名:Bauhinia variegata)为云实科(Caesalpiniaceae)羊蹄甲属(Bauhinia)落叶乔木,又名羊蹄甲、红紫荆、红花紫荆、弯叶树等。在世界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南部热带地区。洋紫荆性喜光,是典型的阳性树种,不耐寒,忌水涝,耐干旱,萌蘖力强,喜温暖湿润、多雨、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偏酸性砂质壤土中。

洋紫荆的树皮为暗褐色,近光滑;枝广展,硬而稍呈之字曲折。叶近革质,广卵形至近圆形。总状花序侧生或顶生,极短缩,多少呈伞房花序式,少花,总花梗短而粗;花大,花蕾纺锤形;萼佛焰苞状,被短柔毛;花瓣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具瓣柄,紫红色或淡红色,杂以黄绿色及暗紫色的斑纹。荚果带状,扁平,具长柄及喙;种子10-15颗,近圆形,扁平。花期全年,3月最盛。

洋紫荆树干通直美观,树冠散圆,花大且颜色艳丽,并伴有特殊香气,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可用于园林观赏、植物造景、插花艺术、盆景栽培等方面。洋紫荆树皮含单宁,可作料和染料,其木质坚硬,可作木材用于制作农具、工艺品等。

命名由来

洋紫荆属于羊蹄甲属植物,该属植物叶形奇特,常先端2裂呈羊蹄状,瑞士植物学家卡尔?冯?林奈取其兄弟同心之意,将其属名定为Bauhinia,用以纪念瑞士裔法国植物学家Baulhim兄弟。洋紫荆的花瓣颜色多样,以粉红色为主,其种加词variegata意为杂色的、变色。

形态特征

洋紫荆为落叶乔木。

树皮暗褐色,近光滑;幼嫩部分常被灰色短柔毛;枝广展,硬而稍呈之字曲折,无毛。

叶近革质,广卵形至近圆形,宽度常超过于长度,长5-9厘米,宽7-11厘米,基部浅至深心形,有时近截形,先端2裂达叶长的1/3,裂片阔,钝头或圆,两面无毛或下面略被灰色短柔毛;基出脉(9-)13条;叶柄长2.5-3.5厘米,被毛或近无毛

总状花序侧生或顶生,极短缩,多少呈伞房花序式,少花,被灰色短柔毛;总花梗短而粗;苞片和小苞片卵形,极早落;花大,近无梗;花蕾纺锤形;萼佛焰苞状,被短柔毛,一侧开裂为一广卵形、长2-3厘米的裂片;花托长12毫米;花瓣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4-5厘米,具瓣柄,紫红色或淡红色,杂以黄绿色及暗紫色的斑纹,近轴一片较阔;能育雄蕊5,花丝纤细,无毛,长约4厘米;退化雄蕊1-5,丝状,较短;子房具柄,被柔毛,尤以缝线上被毛较密,柱头小。

果实与种子

荚果带状,扁平,长15-25厘米,宽1.5-2厘米,具长柄及喙;种子10-15颗,近圆形,扁平,直径约1厘米。

物种分布

洋紫荆在世界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如越南印度及中南半岛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海南省等南部热带地区。

生态习性

洋紫荆性喜光,是典型的阳性树种,不耐寒,忌水涝,耐干旱,萌蘖力强,喜温暖湿润、多雨、阳光充足的环境,可在0℃以上的地区正常生长,在中国北回归线以南的绝大部分地区均能开花结实。洋紫荆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偏酸性砂质壤土中,其生长速度较快,5年胸径就可达5厘米以上。洋紫荆花期全年,3月最盛。

栽培技术

播种

5-6月洋紫荆果实成熟时,集中采果,而后曝晒果实,并翻动荚果使果荚裂开,得到新鲜种子。播种前清洗种子,并进行表面消毒,再用温水浸种。播种后用河沙盖好种子,保持苗床湿润,10-20天即可发芽。

扦插

采集一二年生的洋紫荆半木质化枝条做插穗,每个插穗保留两片叶,然后立即放入清水中保存。插时先将插穗放入生根剂中浸泡,用木签在基质上先插孔,再放入插穗,并及时喷水,一般20天左右扦插苗开始生根。

田间管理

选择排水良好、地势相对平缓、交通方便的圃地或农林用地作为洋紫荆种植地,洋紫荆移栽前需先修剪2/3-3/4的树枝,并按幼苗基径的8-10倍挖好土球,包扎结实,移栽后需浇足水。待苗木成活后,每株每季可追施复合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当洋紫荆出现偏长时,应及时立柱扶正,幼树时期及时修剪整形,保持树姿美观。

病虫害防治

洋紫荆的常见病害有角斑病、叶枯病等。角斑病发病时可喷洒多菌灵代森锰锌代森锌等药液杀菌,预防叶枯病可在展叶后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发病时需及时喷施必菌杀、喷克菌等药剂。

洋紫荆的常见虫害有大蓑蛾蚜虫、褐边绿刺蛾等。防治大蓑蛾需及时摘除并烧毁虫囊,美国白灯蛾盛期喷洒晶体敌百虫辛硫磷乳油药液。蚜虫发生时,可采用吡虫啉喷雾防治。防治褐边绿刺蛾卵,可在幼虫发生期喷洒杀螟松乳油或巴丹可湿性粉剂

用途

园艺观赏

洋紫荆树干通直美观,树冠散圆,花大且颜色艳丽,并伴有特殊香气,是重要的蜜源植物,而且开花持续时间长,常用于城市行道、庭院风景及公园观赏等。此外,由于洋紫荆具有耐修剪、萌芽能力强等优点,还可用于植物造景、插花艺术、盆景栽培等方面。

工业原料

洋紫荆树皮含单宁,可作鞣料(即能使兽皮变柔软的物质)和染料,其木质坚硬,可作木材用于制作农具、工艺品等。

主要变种

物种对比

紫荆与紫荆(Cercis 黑枕黄鹂马来亚种)在名称上易混淆,但是品种区别较大,其形态特征不同点如下。

相关研究

营养成分研究

有研究者对3种花色的洋紫荆花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发现3种花色的洋紫荆花的氨基酸种类一致,粉花洋紫荆中铁的含量极显著低于红花和裂褶菌,锰和维生素c的含量显著高于红花和白花。并且用3种花色的洋紫荆花乙醇浸膏小鼠进行灌胃,发现3种均无毒。

抗氧化活性研究

有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洋紫荆花瓣花色的抗氧化活性,发现其花色苷提取液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延伸文化

紫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当代诗人席慕容在《羊蹄甲》散文中借洋紫荆来表达自己的细腻情感,她把紫荆满树繁花描绘成“像是笼罩着一层粉色的烟雾”,借洋紫荆感慨历尽沧桑的人生长路。洋紫荆对称的两片叶似形影不离的朋友、兄弟。在中国古代,诗人文学家以洋紫荆为素材作文,描写骨肉亲情,晋代诗人陆机在《豫章行》中写道“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描写的是田氏三兄弟分家,家中一株洋紫荆树因而枯萎,而后三兄弟重归于好而洋紫荆又重新复活的故事,唐代诗人李白对此也感慨道“田氏仓促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此外,洋紫荆还是思乡情怀的寄托,作家秦牧在《彩蝶树》中讲述了一位北上的抗日革命烈士喜爱洋紫荆,其亲人去南方省亲时,都要采下洋紫荆的叶和花,夹在书里带回北方,为的是让烈士在天堂中感受到家乡的气息。并且,由于洋紫荆在仲春、暮春时节依然花繁叶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还是青春活力、繁荣进取的象征。

参考资料

宫粉羊蹄甲 (gōng fěn yáng tí jiǎ).植物智.2023-05-16

..2023-05-19

宫粉羊蹄甲.自然标本馆.2023-05-16

..2023-05-19

Cercis chinensis.植物智.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