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甲基硫菌灵

甲基硫菌灵

甲基硫菌灵,又称甲基托布津,化学分子式为C12H14N4O4S2,是于1969年由日本曹达公司开发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具有广谱性内吸、低毒、低残留的特点,被用于防治86种作物的186种病害,比如蔬菜、果树、水稻、小麦、油菜、花卉及其它作物各种病害。

甲基硫菌灵的特点为当被喷施于作物表面时,可迅速被植物所吸收,在植物体内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转化为多菌灵,干扰病原菌的细胞分裂,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从而达到杀菌效果。

简介

甲基硫菌灵纯产品是无色结晶,化工产品通常是微黄色结晶,其分子式为C12H14N4O4S2,CAS登录号为23564-05-8,化学名称1,2-二(3-甲氧碳基-2-硫脲基)苯。

类型

甲基硫菌灵为农药。市场常见剂型主要有50%可湿性粉剂、70%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等。其中,悬浮剂喷施于作物表面后,耐雨水冲刷,比可湿性粉剂药效更高,持效期更长。

生产方法

氯甲酸甲酯硫氰酸钠经硫化后,再与1,2-苯二胺缩合制得甲基托布津。原料消耗定额:甲醇400kg/t、氯气1100kg/t、硫氰酸钠740kg/t、邻苯二胺420kg/t。

1、氯甲酸甲的制备 甲醇与光气于5~15℃合成氯甲酸甲酯,由于光气遇水易分解,因此要注意干燥,温度过高易生成副产物碳酸二甲酯

2、异硫氰基甲酸甲酯的制备 以丙酮溶剂,氯甲酸甲酯与硫氰化钠作用制得。要控制好反应温度,若温度过高,异硫氰酸酯易分解,温度较低不易发生异构化,一般以45~59℃为宜。注意在滴加氯甲酸甲酯时,温度过高,极易暴沸溢出,以38℃为宜。

3、甲基硫菌灵的合成 1,2-苯二胺与异硫氰基甲酸甲酯于15~40℃加成制得甲基硫菌灵,严格控制原料配比1:2。

理化性质

密度:1.45g/cm3

熔点:172℃

沸点:478.4℃

折射率:1.709

外观:无色棱状结晶

蒸气压:\u003c1.3 x 10-5 Pa (25 °C)

溶解性: 溶于丙酮甲醇三氯甲烷乙腈,不溶于水,在碱性介质中分解

计算化学数据

表面电荷:0

复杂度:407

原子数量:22

氢键供体数量:4

氢键受体数量:6

同位素原子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互变异构体数量:15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65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6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89.32

等张比容(90.2K):682.6

表面张力(dyne/cm):79.0

极化率(10-24cm3):35.40

摩尔体积(cm3/mol):228.9

产品优势

低毒

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75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u003e10000mg/kg,对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作用,在试验条件下无慢性毒性,对鸟类、蜜蜂亦低毒。

混用性好

甲基硫菌灵在中国登记的复配剂产品有245个,通过混配或复配,不仅能够扩大药剂的杀菌谱,同时还能起到相互增效和减缓病原菌对药剂抗药性的作用。

使用方式多样

甲基硫菌灵可叶面喷雾、拌种、浸种、灌根等;还可作为保鲜剂,用于苹果、香蕉、柑橘、菠萝、哈密瓜、甘薯等的防腐贮存。

杀菌谱广

甲基硫菌灵可被用于防治80多种作物、180多种病害。

内吸性强

甲基硫菌灵是通过转化为多菌灵来发挥作用,但甲基硫菌灵的内吸性比多菌灵更强。

作用机理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多菌灵前体化合物,当被喷施于作物表面时,可迅速被植物所吸收,在其体内转化为多菌灵,干扰病原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病菌无法正常分裂,从而起到杀菌作用。它对褐斑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灰霉病、黑斑病等多种真菌病害均具有预防和治病作用。

防治对象

蔬菜病害

甲基硫菌灵防治黄瓜白粉病、炭疽病、茄子、葱头、芹菜、番茄、菜豆等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在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防治莴苣灰霉病、菌核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

花卉病害

甲基硫菌灵对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海棠花灰斑病,君子兰叶斑病都有一定防效。一般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83-125克,兑水常规喷雾,共喷3-5次。

果树类病害

甲基硫菌灵防治苹果轮纹病、炭疽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葡萄褐斑病、炭疽病、灰霉病、桃褐腐病等,可用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柑橘属贮藏中的青霉、绿霉病,在柑桔采摘后立即用40%胶悬剂400-600倍液,浸果实2-3分钟,捞出晾干装框。

其他作物病害

甲基硫菌灵防治烟草、桑树白粉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300-400毫克/公斤的药液喷雾;花生叶斑病,在病害盛发期,可用50%可湿性粉剂200-250毫克/公斤药液喷药,间隔2周,施药3次;甘薯黑斑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500-1000毫克/公斤药液浸种薯10分钟。

麦类病害

麦类黑穗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200克加水4公斤拌种100公斤,然后闷种6小时;三麦赤霉病,始花期喷药1次,5-7天后喷第二次每次每亩可用50%可湿性粉剂75-100克。

复配方案

白粉病特效配方

甲基硫菌灵+三唑酮,是一种具有较强内吸性的杀菌剂,具有双向传导功能,是防治白粉病的特效药剂,每亩用60-100克,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可快速控制白粉病的危害。

轮纹病特效配方

甲基硫菌灵+福美双,可迅速地渗入植物组织,阻止病菌侵入,从而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耐雨水冲刷、持效期较长,对苹果树的轮纹病防效好,使用时可用50%甲硫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10天喷一次,即可有效控制轮纹病的发生。

黑星病特效配方

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可抑制细胞壁甾醇的生物合成,阻止真菌的生长,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对黄瓜、梨树等黑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发病初期可用4000-5000倍液喷雾,对黑星病防治效果突出。

果树腐烂病特效配方

甲基硫菌灵+萘乙酸,具有封闭伤口、防止水分散失、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对伤口复发,提高果树抗病能力有一定效果,通常将病斑完全刮除,并使削口略大于病斑,木质上的坏死组织及褐色、黑色病变痕也应清除,然后在整个伤口上充分涂布本药剂,即可有效控制腐烂病的扩展。

注意事项

甲基硫菌灵不能与碱性及无机铜制剂混用,长期单一使用易产生抗性并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有交互抗性,应注意与其他药剂轮用。药液溅入眼睛可用清水或2%苏打水冲洗。

安全措施:

1.当使用此农药时,切勿吸烟或饮食。

2.拌药时的安全守则:配戴护面罩(至少配戴眼镜)。此药剂对眼睛有刺激性,如溅入眼内,立即用水冲洗,参看急救措施;还应戴橡胶手套,此药剂对皮肤有刺激性,若皮肤沾染,立即擦掉,并用清水冲洗。

3.喷药时的安全守则:尽量避免与喷雾接触;当使用喷雾器时,应配戴面罩,覆盖口鼻。

4.喷药后的安全守则:施药后应洗澡,更换及清洗工作服。

5.农药包装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或自行处置,及时交回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施药后剩余药液不得随意倾倒;水产养殖区、河塘等水体及附近禁用;鱼或虾蟹套养稻田禁用;施药后的田水不得直接排入水体;鸟类保护区及附近禁用;播种后应立即覆土。

6.为避免病菌耐药力和抗性的增长,建议与其他作用机理杀菌剂交替使用。

7.避免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接触本品。

储存和运输方法

1.本药剂密封后储存于避光、阴凉、通风处。

2.置于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并加锁。

3.不能与食品、饮料、粮食、饲料等物品同贮同运。

4.远离火源或热源。

参考资料

苯并咪唑类“万能”杀菌剂甲基硫菌灵潜力依然巨大.农博生物.2024-08-03

甲基硫菌灵:续写不老的杀菌传奇.农药快讯信息网.2024-08-03

这个药可治100多种作物病害,而且许多配方都是特效药.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202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