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中国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属于雅令,没有诗词基础的人难以参与,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飞花”一词出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诗句“寒食”。
古人行飞花令时选用的诗、词或曲,句子必须含有相对应的关键字,对该关键字出现的位置有着严格的要求,一句一般不超过七个字,行令人当场作诗或背诗,作不出诗或背错时罚酒。还可按照座次或年龄来玩飞花令。
河北电视台《中华好诗词》栏目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用于两位选手间的对抗赛,之后《中国诗词大会》等诗词综艺栏目也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赋予了飞花令新内涵、新生机,借高频字眼来以点带面,对熟稔[rěn]诗词,传承古代文雅酒令大有裨益。
历史渊源
飞花令是中国古人宴饮助兴的一种方式,是众多酒令当中一种文雅的行令游戏,输者罚酒。它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属于雅令。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诗句“寒食”。飞花,引申为依次传递、轮回的意思。飞花令可以检验行令人诗词的背记能力,所以这种酒令就成了文人墨客们喜爱的文字游戏。在唐代,带有“飞花”二字的诗句不少,如武元衡的“飞花寂寂燕双双”,顾况的“飞花檐卜檀香”,薛稷的“飞花乱下珊瑚枝”,薛曜的“飞花藉藉迷行路”等。而只有“春城无处不飞花”被公认为“飞花令”的缘起,一是因为诗人韩是李适李适欣赏的诗人,其二是诗人韩翃本人是好酒之人,其诗作中不少都和酒有关。
游戏玩法
基本玩法
一、行飞花令时可选用的诗、词或曲,句子必须含有相对应的关键字,一句一般不超过七个字。
二、所选诗词曲句和行令人吟出的诗词曲句格律一致,对该关键字出现的位置有着严格的要求,如甲说一句第一字带有“花”的诗词,如“花开堪折直须折”;乙要接续第二字“花”的诗句,如“落花时节又逢君”;丙可接“春江花朝秋月夜”,“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丁接“人面桃花相映红”,“花”在第四字位置上,以此类推,当花在第七个字位置上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
三、所选诗词曲句可背诵前人诗句,也可临场现作。
四、当作不出诗,背不出诗或作错、背错时,则由酒令官命其喝酒,算是一个小小的惩罚。
其他玩法
直接说一句带“花”字的诗,“花”字在诗中的位置对应到某客人,此客人再接,如果正好对应到自身,则罚酒。或行“飞花令”时,诗句中第几个字为“花”,即按一定顺序由第几个人喝酒。按照座次或年龄来玩飞花令,行“飞花令”时,诗句中第几个字为“花”,即按一定顺序由第几个人喝酒。如巴金的小说《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淑英说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又该下边的淑华吃酒。”
“飞花令”的关键字不局限于“花”字,诸如“月”“酒”“江”等在古诗文中出现的高频字都可以成为“飞花令”的关键字。
继承与发展
现代改良飞花令游戏,一般是出一个关键字,以名词居多,参与者依次说出含有这个字的诗句,该字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受限定。说出诗句的时候,一般要求说出相邻的句子。如果是律诗,除了要求说出含有该字的句子之外,还要说出相连的出句或对句。
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栏目首先采用改良的“飞花令”形式的对决;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引进改良版“飞花令”。《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改良后,“飞花令”的关键字不再仅用“花”字,拓展了“飞花令”的外延,增加了“云”“春”“月”“夜”等古诗文中高频字。诗句包括五言诗、七言诗、词、曲等,对字眼在诗句中的位置要求也没有那样严格,只要背诵出含有关键字的句子即可过关。但要求上下联句要同时说出,比如只说出“侬今葬花人笑痴”不行,还得加上“他年葬侬知是谁”。每场比赛设一个关键字,由场上选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团答题第一名,轮流背诵含有这个关键字的一联诗句,直到有一方背不出,则另一方获胜。获胜者直战擂主。
另有临时定位飞花令,用转盘游戏的方法,指针指向的数字就是所飞的字的位次。某省卫视的一档诗词节目玩的就是“圆周率飞花令”,就是按照圆周率的数字给参与飞花令游戏的人确定所飞的字在诗句中的次序等玩法。
文化价值
飞花令原是古人饮酒时的助兴游戏之一,热闹酒宴的气氛,体现文人雅士的文采和才华。改进版给“飞花令”赋予了飞花令新内涵、新生机,借高频字眼来以点带面,对熟稔诗词,传承古代文雅酒令大有裨益。
相关文学作品
参考资料
趣味盎然“飞花令”.今日头条.2023-08-19
诗词大会火了,“飞花令”究竟是什么?.今日头条.2023-08-20
飞花令:古代文人的烧脑游戏_凤凰资讯.凤凰资讯.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