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寿公主(别称:固伦公主)(1854-1924),是载入《清史稿》的最后一位公主。爱新觉罗·旻宁六子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长女,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初二日(2月28日)巳时,苏完瓜尔佳·幼兰所出。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1862年1月8日),两宫皇太后宣布将恭王长女抚养于宫中,晋为固伦公主。同治三年正月初二日(1864年2月9日),两宫皇太后正式册封恭王长女为固伦公主。同治四年九月(1865年10—11月),固请撤去长女“固伦”名号,两宫皇太后准奏,改封为荣寿公主。同年九月初六日(10月14日),长女荣寿公主由慈禧太后指婚于固伦额驸景寿之子志端。同治九年九月初七,正式下嫁志端。次年十月志端死,再次被慈禧接进宫。1908年,光绪与慈禧先后在两天内去世,对于慈禧的丧礼,荣寿忙前忙后尽心尽力,并敦促爱新觉罗·载沣成立专门的治丧委员会。民国初年,清代遗老群体举办的诸多活动,但凡一些重要场合,都会邀请荣寿公主前来参加,面对荣寿公主,老臣们也是十分恭敬。而荣寿也会时常拿出钱来接济一些生活潦倒的满清贵族,这也让她始终保持着很好的名声与威望。1924年去世,终年71岁。公主死后葬于雷桥村,1937年被冀东保安队盗发。1961年,地方上以修水库为名,将公主坟彻底拆毁。
1881年,皇太后懿旨:封其为固伦公主。1894年正月,皇太后懿旨:赏食固伦公主双俸(约800两白银)。
人物生平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1862年1月8日),爱新觉罗·奕詝病逝,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和爱新觉罗·奕訢发动“辛酉政变”。当慈禧独揽政权时,为表达谢意,封爱新觉罗·奕訢为议政王和军机大臣等职位,7岁的奕䜣女儿荣寿被慈禧接到宫中收为养女,并破除“祖宗之法”,将其册封为皇帝嫡女才能拥有的“固伦公主”的称号,这在大清朝数百年间从未发生过,自此荣寿公主进入宫中。
同治四年九月(1865年10—11月),固请撤去长女“固伦”名号,两宫皇太后准奏,改封为荣寿公主。同年九月初六日(10月14日),长女荣寿公主由慈禧指婚于固伦额驸富察·景寿之子志端。同治九年九月(1870年10月),正式下嫁志端,五年后志端死,荣寿公主备受打击,从此一生都未再嫁人,此时的荣寿不过才17岁。慈禧眼见荣寿与自己一样,年纪轻轻便开始守寡,命运堪怜,便再次把她接入宫中,让她陪着自己。1908年,光绪与慈禧先后在两天内去世,对于慈禧的丧礼,荣寿忙前忙后尽心尽力,并敦促爱新觉罗·载沣成立专门的治丧委员会。
中华民国成立后,但荣寿在遗老遗少群体中“荣寿公主”的身份与地位却没有丝毫改变。荣寿不仅受到这些老臣子的尊敬,就连她时常打交道的外国公使夫人,也称赞荣寿是中国女性中数一数二的人物。民国初年,满清遗老群体举办的诸多活动,但凡一些重要场合,他们往往都会邀请荣寿公主前来参加,面对这位荣寿公主,这些老臣也是十分恭敬,仿佛是见到了当年的老佛爷一样。而荣寿也会时常拿出钱来接济一些生活潦倒的满清贵族,这也让她始终保持着很好的名声与威望。1924年,71岁的荣寿公主在北京去世。公主死后葬于雷桥村,1937年被冀东保安队盗发。1961年,地方上以修水库为名,将公主坟彻底拆毁。
轶事典故
17岁守寡长相显老
同治五年(1866年),公主12岁出嫁富察氏,同治十年(1871年),额附志端就因病去世。她17岁时,做了寡妇,没有生育。按照清代对公主“管制”,公主的子嗣肯定很少甚至没有。清制是这样的:公主出嫁当日,就没有所谓的花烛之夜。大约行完大礼,就各回各的府邸。以后驸马每天早上晚上都要去公主府请安,请安完毕就回自己的府邸——除非公主宣召他,他才可以留宿,之前还有诸多的规矩。清宫老太监说:经常看到荣寿公主独自在院子里骑马玩。
慈禧看她年轻守寡,便把她接到宫中。慈禧自己也是年轻守寡,亲王的女儿中,若有守寡而无子的,慈禧都叫她们进宫里来,包括后来的隆裕太后和端康皇贵妃。荣寿公主面容老相,孀居后,更不穿任何花哨衣服,不做任何妆饰打扮,“虽二十许人,望之若妪媪也。”老太监说,从后面看,经常跟光绪帝的隆裕皇后混淆。隆裕皇后面色枯黄,牙齿微龅,瘦高而干枯,因为高得不好意思,经常抱歉地扭歪着身子。荣寿公主大约正面比她好看一点,行坐端正,看上去更具威严。
当面批评慈禧打扮妖冶
荣寿公主沉静低调,对慈禧一片忠心。皇宫是她从小生活的最熟悉的地方,除了讨厌李莲英,她跟宫里的任何人都处得很好。她是亲王的女儿,慈禧的养女,熟知贵族和皇宫礼仪,王公大臣的夫人拜见慈禧太后,莫不先经过她的安排;就是外国使节的太太进宫,也需要她接待作陪。而且,荣寿公主自学花鸟画,跟瑜贵妃的山水画,并称“宫闱二妙”。
在后宫,慈禧万分信任她,也只有她,敢当面劝告慈禧太后。荣寿公主很少进言,但只要进言,慈禧多半肯听从。王公大臣知道她的分量,对她都很敬畏,连慈禧太后也怕荣寿公主三分。慈禧喜欢穿艳丽奢华的衣服,荣寿公主看了就不高兴,说话很直率很不中听:“这么靡费做什么?你不过是清朝的老寡妇而已,还有心情打扮得妖妖冶冶的,给人家落话柄……”一通唠叨,慈禧太后怕了她,每次荣寿公主来见,慈禧就挑一件相对朴实的衣服穿,妆也不敢化得太过分,珠宝首饰也不敢多戴。
有一次,太后偷偷做了一件极其华丽的袍子,是江南的工匠用织锦精工做成,花费不少银两。慈禧嘱咐左右人说:“这事儿不要让荣寿公主知道。”谁知荣寿公主还是知道了,见到慈禧就不开心地唠叨:“我对您老人家不好么?我天天都想着母亲喜欢什么,喜欢穿什么,喜欢用什么,喜欢吃什么,然后告诉其他人,让他们去办来。母亲可倒好,偷偷地做一件衣服来穿,叫别人知道,当我们娘俩是什么人呢?……”说得慈禧太后赶紧转移话题,跟左右人乱说了一气。等荣寿公主一走,慈禧就埋怨左右人:“一定是有人去告诉荣寿公主了,不然我怎么会受她一通劝告!都怪你们,多嘴多舌的!”
年轻时骄横跋扈仗势欺人
年轻的固伦荣寿公主并不是这样稳当的,她骄横跋扈,仗势欺人,所有人都怕她。爱新觉罗·旻宁、咸丰年间大学士柏俊之孙崇彝所著《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对固伦荣寿公主的作风有详细的记载。说公主出行大排仪仗,所有人都回避,马车停下来让路,骑马的都跑到街巷里躲避。有一次她的车队和锡尚书的车队相遇,尚书的顶马没有控制住,冒犯了公主的车队,公主将其车夫等关押,使其无法前行。后来经过协调,锡尚书在公主轿前叩头请罪,才被放行。固伦荣寿公主作疯狂肆,朝野侧目,达官显贵对这位“粉侯”尚且有所畏惧,世人更是退避三舍。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荣寿公主的脾气好了很多,越来越“广结善缘”。
努力调和光绪与慈禧的矛盾
荣寿公主与光绪帝相处得很好。据说,载湉即位后,恭亲王一家对他很嫉妒。但荣寿公主却能顾全大局,与载湉相处得很好。在慈禧晚年,荣寿公主更是没少调和慈禧和光绪帝的矛盾。虽然慈禧立载湉为皇帝,但非常不喜欢他。这个文弱害羞而胸有大志的年轻人支持变法,更令慈禧大怒,几欲将他置于死地。荣寿公主常常对人说:“皇帝很可怜,五岁入宫,再也见不着亲娘,咱们应当辅助他才对。”光绪帝知道荣寿公主是慈禧的心腹,不敢过于接近,但荣寿公主对他怜悯,私下照顾颇多。
光绪帝变法失败后,慈禧欲传旨,在乾清门前宣布祖训废掉光绪乱棒打死,珍妃听说后因替光绪求情也即将被慈禧赐死。此时,荣寿公主正在去热河省亲的路上,慈禧正好趁荣寿公主不在宫中的时候处置光绪帝。有人探得这个消息,报告了荣寿公主。听说此事,便连夜赶往西苑,跪着请求太后息怒。这样,光绪帝才得以暂保帝位和性命,在瀛台被软禁起来,珍妃也没有被赐死。事后,慈禧太后觉得荣寿公主来得这样快,定是有人告密,还追查了一气。
其实受荣寿公主暗中照顾最多的,是光绪帝宠爱的珍妃。珍妃长得明艳妩媚,很出众。因很多的原因,珍妃跟慈禧有很深的矛盾。除了光绪帝,没有人敢对珍妃好。只有荣寿公主暗中关照她。珍妃也经常向荣寿公主哭诉,说万一有什么大变故,请荣寿公主一定要相救。到了八国联军攻入京城时,慈禧携光绪西逃,临走时,命太监将珍妃推入故宫的井中。此时,荣寿公主早已出宫避难。慈禧也算趁着荣寿公主不在的时候,将珍妃弄死。荣寿公主后来回宫,得知珍妃已死,非常难过,经常对人说:“我对不起珍儿。”
一手安排皇室大丧
光绪帝驾崩,慈禧太后也驾崩,二人死讯前后只差一天。荣寿公主哭着去吊唁时,看见皇帝和太后的尸体一左一右,停在床板上,还未装殓。屋子里竟然没有一个人,那些王宫大臣们都在忙着立嗣的事,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太监们一片慌乱一通瞎忙,但不知丧葬礼仪又没有主心骨,不知道该听谁的,该忙些什么。荣寿公主找来太监管事的,训斥他们道:“你们这些人简直没有体统!皇帝太后死了,连一个人手都找不到!今天的事情,如果我不出面,还有谁能出面呢?!”
她立刻驱车去找溥仪的父亲,一进门就勃然大怒,高声叱责他:“今天你大喜了!你儿子做皇帝了!你做摄政王了!两宫太后对你不好么?现在帝后死了,大丧在即,你倒很悠闲淡漠,在家也坐得住!”摄政王很是害怕,赶紧召集王公大臣,商议成立“治丧委员会”。人手稍稍齐了一些,荣寿公主就开始布置任务,调动人员,安排各种礼仪。一直到下葬,宫内都是井然有序的。皇后怯懦不谙事体,摄政王散淡撒手不管,皇帝只有三岁,什么也指望不上。大臣太监各怀心思,要不是荣寿公主出面,利索地安排一切,简直连丧礼都乱七八糟不成样子。
满清倒台出资帮助亲族
民国建立之后,荣寿公主深居简出,但并未在社交场合消失。尤其是在大清遗老的心中,她还是荣寿公主,地位没有丝毫改变。清代遗老群体举办的诸多活动,但凡一些重要场合,他们往往都会邀请荣寿公主前来参加,面对这位荣寿公主,这些老臣也是十分恭敬,仿佛是见到了当年的老佛爷一样。而荣寿也会时常拿出钱来接济一些生活潦倒的满清贵族,这也让她始终保持着很好的名声与威望。蒙古亲王的妻子爱新觉罗氏40岁的生日宴上记录。因为荣寿公主的到来,人们的注意力全都变了,荣寿公主成了主角。看她吃饭的排场和习惯,倒是很有慈禧太后的遗风。虽然已是民国,但她一举一动,都熟稔而严格保持着宫廷风度——说是腐朽可笑的风度也可以,但对于她,是深入到骨髓里的风度,与生俱来,终身保持,并不能说是刻意摆谱。据说清代倒台后,不少生活无着的人去投奔荣寿公主。她仁厚和蔼,拿出一些本钱开银庄做生意,收留和帮扶了不少人。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电视剧中的张夫人美艳、聪慧、善良、豪爽,这与历史上的固伦荣寿公主距离很大。不过,通过史料记载,真实固伦荣寿公主无论是其地位出身之尊荣还是处事应对之干练,在公主序列中是很少见的。就连骄横跋扈的慈禧,对这位在满清亲贵中享有盛誉的荣寿公主也是又敬又怕。固伦荣寿公主和李莲英是慈禧身边最有影响力的两个人物。——青年周末评
文艺影视
参考资料
历史上真实的荣寿公主:慈禧也要让三分(组图) .中国新闻网.2024-06-03
历史上真实的荣寿公主:慈禧也要让三分(组图)(2).中国新闻网.2024-06-03
历史上真实的荣寿公主:慈禧也要让三分(组图)(3)——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4-06-03
历史上真实的荣寿公主:慈禧也要让三分(组图)(4)——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4-06-03
满清十三皇朝之血染紫禁城.猫眼电影.2024-06-23
戏说慈禧.爱奇艺.2024-06-23
戏说慈禧.豆瓣电影.2024-06-23
欢喜游龙.猫眼电影.2024-06-23
天下第一丑.腾讯视频.2024-06-23
一生为奴.猫眼电影.2024-06-23
德龄公主.猫眼电影.2024-06-23
苍穹之昴 (2010).豆瓣电影.2024-06-23
苍穹之昴.爱奇艺.2024-06-23
红墙绿瓦.猫眼电影.2024-06-23
宫锁秘史41.优酷.202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