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纳米布沙漠

纳米布沙漠

纳米布沙漠(Namib Sand Sea)主要位于非洲的纳米比亚国内。是世界上最古老、干燥的沙漠之一,有着8000多万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世界唯一可以看见亚洲象犀牛,狮子和长颈鹿等大型哺乳动物的沙漠。它处于非洲西南部,大部分位于形似直角三角形地纳米比亚国家的西南海岸,濒临南大西洋,长约190千米,宽130-160千米,占地50000平方千米,北边紧挨安哥拉国南部,向南至奥兰至河。形成了大西洋与红色沙漠合影的独特景观。

该沙漠也处于纳米布-诺克卢夫特公园(Namib Naukluft Park)内,其内有世界上最高沙丘之一的索苏维来(Sosussvlei)沙丘,拥有一望无际的锈红沙丘和形似白色平底锅的死亡谷国家公园(Deadvlei)及最知名和最具吸引力景点之一的苏斯丝黎(Sossusvlei)红沙漠。

2013年6月纳米布沙漠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是纳米比亚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址。2022年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选为全球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之一。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纳米布沙漠地处非洲西南部,位于纳米比亚国家西部边陲,濒临南大西洋沿岸,北起安哥拉南部的纳米比和纳米比亚边界,向南至纳米比亚与南非国境边界的奥兰治河

气候

纳米布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干旱,由大西洋而来的本格拉寒流,使空气变得干燥并冷却下沉,形成干旱气候。纳米布沙漠年降水量一般不足50毫米,而沿岸的年降水量不到25毫米,由沿海到内陆逐渐增加,冬季降雨则是由西南向东北地区逐渐递减,相对夏季降雨的局部雷阵雨,冬季降雨小而稳定。受本格拉寒流与非洲热空气液化作用影响,大西洋吹向该地区的空气形成大量海雾,由沿海到内陆逐渐递减,可笼罩深入内陆80千米以上的范围,成为纳米布沙漠生物生存的主要水源。纳米布沙漠受海岸气候效应的影响,自西向东温度上升明显,东部地区夏季经常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温度高达40℃,冬季则出现严寒天气,西部则很少,沿海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平均气温10-15℃,一年变化基本不大,以及其常年大风加剧了干旱气候。

地质

纳米布沙漠是由地质板块运动构成的沿海沙漠,数亿年前受本格拉寒流影响,与非洲大陆干燥的热风作用下经过数百万年的侵蚀风化,将岸上山中岩石为细沙与粉尘,从而形成沙漠。其主要基岩为变质沉积岩和变质火山石,分别形成于6亿-9亿年前和10亿-15亿年前,这些岩石处于酸性环境下,形成了大面积贫瘠的土壤以及不同气候形成的荒漠景观。沙漠北部沙丘之下有经过100万年的砾石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矿床。沙丘下更是埋藏有世界上最富饶的铀矿资源,铜矿和钻石。

地貌

纳米布沙漠为带状海岸沙漠,其主要地形包括流动沙丘、古冲积平原、干三角洲冲积扇湖积平原季节河等,沙漠最宽达160千米,最窄为10千米,地势由沿海向内陆逐步升高,海拔不超500米。它由两个沙丘系统组成,古老的半固结系统被活跃的沙丘覆盖,由凯塞布河将其分成南北两面,北面多为砾石平原分散在群山之间,以大沙丘田作为点缀,南面则是浩瀚沙海,多为流沙,有新月形、笔直状以及星形的沙丘,靠近沿海呈黄灰色,内陆则呈现铁锈红色。

水文

纳米布沙漠常年几乎无雨,其水系零散分散,主要由内地高原流入纳米布沙漠,在凯塞布河以北只有库内内(Cunene)河和橘河水源不断,而在斯布(Kuiseb)河和橘河之间则是小溪流,溪流末端呈大水塘(盐沼或淤泥滩),其它小溪则在内地高原降雨充沛时才能恢复水流,但一年之中仅有几天有水流动。

生物多样性

纳米布沙漠处于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内,有着丰富的植物物种和大量的哺乳类、鸟类、爬行纲及昆虫,纳米布沙漠主要植被为低矮灌木,其中有260种维管植物,常见的有骆驼刺金合欢树、纳拉灌木、箭筒树、纳米比亚火绒草百岁兰等;有76种哺乳类动物,常见食草动物,如大林羚跳羚长角羚瞪羚非洲草原象犀牛、斑马等,常见食肉动物如,猎豹、非洲狮、棕鬣狗猞猁南非狐胡狼等,常见洞穴小型动物,南非草兔、纳米布金鼹鼠、沙丘沙鼠等;有418种鸟类,大多数为候鸟,而沙漠云雀是纳米布沙漠特有,以食物作为水的唯一来源;有71种爬行纲,8种为特有物种,具有重大保护意义的是荒漠雨蛙、低山蝰蛇青鞭蛇等;有昆虫种类1388种,包含131种拟步行虫科鞘翅目、19种缨尾目、138种蜘蛛目等,108种昆虫为特有物种;还有565种脊椎动物;纳米布沙漠的生物多样性,在于独特的海岸沙漠环境以及气候地形地貌的综合作用,为世界极端干旱环境下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

主要景点

纳米布沙漠为世界自然遗产,是纳米布-诺克卢夫特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占地50000平方千米,以自然风景为主,主要景点有纳米布-诺克卢夫特公园、索苏维来沙丘、苏斯黎丝红沙漠、死亡谷国家公园、45号沙丘等。

纳米布-诺克卢夫特公园

纳米布-诺克卢夫特公园(Namib Naukluft Park)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从纳米比亚中部高原至纳米布沙漠的盆地,以远方紫蓝色山脉映衬着红色沙丘的宽阔空间,显现出独特美丽和平的景色,公园内索苏维来沙丘(Sosussvlei)和塞斯里姆(Sesriem)是主要亮点,而塞斯里姆则是通往纳米布沙漠的开阔门户。

索苏维来沙丘

索苏维来(Sosussvlei)沙丘位于纳米布沙漠的纳米布-诺克卢夫特公园内,是世界上最高沙丘之一,以数十座世界最高(三百多公尺)的红色沙丘群闻名,有着一望无际铁锈红沙丘,更有漂白的平底锅样子的死亡谷国家公园和扭打在一起的枯树。

死亡谷

死亡谷(Deadvlei),Deadvlei意为死去的沼泽,是一个被沙丘包围的干枯盆地,由于河流的改道,盆地失去地下水的的灌溉,于是造成了骆驼树的成批死亡,而极干之地的分解缓慢,于是这些枯木许多世纪以来便一直矗立在这里,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是精神世界中不一样的生机。

苏斯黎丝红沙漠

苏丝斯黎(Sossusvlei)红沙漠位于纳米布沙漠的纳米布诺克鲁夫国家公园内,距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500公里,面积23000平方千米,有着8000万年古老红色沙丘,是纳米比亚国家最知名和最具吸引力的景点之一,其中有著名的45号沙丘以及死亡谷旁的世界最高之一的大爸爸沙丘(BigDaddyDune),高达325米,有着日落柔美曲线光影的切换;相对死亡谷国家公园的干枯,苏丝斯黎谷则表现为顽强茂盛,意味着“沼泽的尽头”,苏斯黎丝红沙漠特有的氧化红在清晨与黄昏之中尽显妖艳。

45号沙丘

45号沙丘是苏斯黎丝红沙漠中著名景点之一,以45号沙丘独特45°角度,距公园大门45公里闻名,80米高,不陡峭,窄窄的沙丘脊切割出来明暗两面一半红一半黑,给视觉产生巨大冲击,独特的景色成为摄影必去之地,也是世界上镜次数最多的沙丘。

其他看点

仙女圈

纳米布沙漠有个神奇的现象,称之为“仙女圈”,有着一片片被草环绕的圆形荒地;但是这些圆圈并不是永久性,其生命周期为30-60年,在这之后便会被草覆盖;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方面认为这是沙白蚁创造而来,另一方面则是植物竞争理论,该理论认为是植物沿着圆的边缘最大限度获取资源,导致水分向边缘流去而来。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68-1986年,纳米布沙漠自然景区的纳米布诺克鲁夫特保护区扩大,政府将从诺克鲁夫山脉、苏丝斯黎、斯陵峡谷在内的一系列地区的私人农场主手中收购土地,成立为国家公园。1990年纳米比亚政府政府加大建设宾馆、饭店、温泉等旅游基础设施,促进了纳米比亚的旅游业同时也正式开始了纳米布沙漠的旅游发展。2012-2017年,纳米比亚政府投下巨资铺设6000多公里光缆,通信卫星连接覆盖全境,主要的城镇及旅游景点均有电话和FAX

保护

2013年6月纳米布沙海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是纳米比亚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址。

2017年中国国家林业局、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以及WWF(WWF)和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在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分别举办两场面向在非中国公民的部长级宣讲会,旨在提升其野生物保护意识,远离野生动植物的非法贸易。

2018年11月纳米比亚普氏野马基金会呼吁政府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挽救纳米布沙漠中的野马种群,包括将它们转移至更加适合的地域生活。

2022年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选为全球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之一。

参考资料

纳米布沙海.世界遗产公约.2023-04-26

纳米布-诺克卢夫特公园.纳米比亚旅游局官网.2023-04-26

纳米比亚的基本概况.OSGeo中国中心.2023-04-26

沙•海•传奇.中国国家地理.2023-04-26

苏斯丝黎红沙漠.纳米比亚中国旅行社官网.2023-04-26

你知道吗.纳米比亚旅游局官网.2023-04-26

世界自然遗产——纳米比沙海.宣讲家网.2023-04-26

多国加强地质遗产保护与开发(国际视点).人民网.2023-04-26

神秘的“仙女怪圈”,居然是一场植物间的“资源争夺赛”.百家号.2023-04-26

纳米布沙漠.陕西科技报.2023-04-26

纳米比亚 | 三明治湾沙海交响: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纳米比亚中国旅行社官网.2023-04-26

中国联合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共同遏制非法野生物贸易.中国日报中文网.2023-04-26

纳米比亚沙漠野马濒临灭绝.百家号.2023-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