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黄属
藤黄属(学名:Garcinia Linn.)属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侧膜胎座目 (Parietales),藤黄科(Guttiferae),别名:山竹子属,福木属,多为乔木或灌木,其全球共有 450 余种,其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 非洲南部和波利尼西亚西部。在中国有 22 种,其中的云南藤黄(Garcinia yunnanensis)、怒江藤黄(Garcinia nujiangensis)等14 种藤黄属植物为中国特有种。其在海拔 300-1800 m 的地方均有分布,在热带原生林生长良好。
藤黄属,通常具黄色树脂。叶革质,对生,侧脉少数,稀多数。花杂性,稀单性或两性;同株或异株;萼片和花瓣通常4或5,覆瓦状排列;雄花的雄蕊多数,花丝分离或合生,1-5束,通常围绕着退化雌蕊,有时退化雌蕊不存在;花药2室,稀4室,通常纵裂,有时孔裂或周裂;雌花的退化雄蕊(4-)8-多数,分离或种种合生;子房(1-)2-12室,花柱短或无花柱,柱头盾形;胚珠每室1个。浆果,外果皮革质,光滑或有稜。种子具多汁瓢状的假种皮。
藤黄属中部分植物是我国沿海地区营造防风林的理想树种;具有观赏价值,常被用作园林树木;种子富含油脂,木材坚韧耐用,可供建筑和家具制品;多数种果实可食用;药用藤黄也是一种“中药材”。
藤黄属的金丝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保护等级为易危(VU)。双籽藤黄(Garcinia tetralata)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版)》,保护等级为二级。印度藤黄(Garcinia indica)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保护等级为易危(VU)。
分类
亲缘关系
研究通过 ITS 序列探求部分东南亚藤黄属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发现在系统发育树中,分布于亚洲和美洲的藤黄属物种基本能够分开,这说明不同的地理环境使藤黄属产生了不同的进化方向。目前,藤黄科植物的起源中心尚无定论,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藤黄科与山茶科(Theaceae)和多籽果科(Bonnetiaceae)有一定亲缘关系,并共同起源于山茶科的祖系,与原始性状较多的第伦桃科(Dilleniaceae)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分类历史
在藤黄科创立之前,瑞典学者卡尔?冯?林奈于1735-1753 年就创立了藤黄科中包括藤黄属的 6 个属,并进行了描述和绘图,为后来的学者所沿用。藤黄属( Garcinia Linn. ) 来自人名 Garcin, 最早由林奈 ( Linn. Gen. pl. ed. ) 创立。至1860 年止,先后发表的异名多达12个,但未被分类学家所采用。1874 年,在系统整理亚洲热带的藤黄属植物时,仍采用了最早的属名,并根据花的 4 基数和 5 基数将本属划分为两个亚属。1916 年将若干种类再次重新组合。 经过多年的调整、改动,至此,藤黄属(Garcinia Linn. )的名称及其下等级的归属基本为各学者普遍承认并采用。
主要类群
藤黄属(Garcinia)在系统分类上属藤黄科(Guttiferae)、藤黄亚科(Clusioideae Engl.)、藤黄族(Garcinieae Engl.)。藤黄科主要产于热带,但有两属即金丝桃属(Hypericum)和三腺金丝桃属(Triadenum)为温带分布;中国有8属87种,分别隶属于3亚科,即金丝桃亚科(Hypericoideae Engl.)红厚壳亚科(Calophlloideae Engl.)和藤黄亚科(Clu-sioideae Engl.)。藤黄亚科有2族,共18属,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其次在大洋洲及南非;中国仅有藤黄族藤黄属Ⅰ族Ⅰ属,分布于华中地区,华南及西南各地。
下级分类
藤黄属全世界约 450 种,中国有21种。藤黄属可分为九组,分别为:五萼组(Sect. Xanthochymus Roxb.)、座柱组(Sect. Plinthostigma Pierre.)、拱柱组(Sect. Anisostigma Pierre) 、大花组(Sect. Mangostana Ramph.)、盾柱组(Sect. Peltosigma Planch. et Triana.)、盘柱组(Sect. Discostigma Pierre)、裂柱组(Sect. Depastigma Pierre)、尖果组(Sect. Oxycarpus Lour.),瘤柱组(Sect. Hebra. dendron (Grah.) Planch. et Triana)。
特征
藤黄属,多为乔木或灌木,通常具黄色树脂。
叶
叶革质,全缘,对生,常无毛,侧脉少数,稀多数,疏展或密集。
花
花杂性,稀单性或两性;同株或异株,单生或排列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萼片和花瓣通常4或5,覆瓦状排列;雄花的雄蕊多数,花丝分离或合生,1-5束,通常围绕着退化雌蕊,有时退化雌蕊不存在;花药2室,稀4室,通常纵裂,有时孔裂或周裂;雌花的退化雄蕊(4-)8-多数,分离或种种合生;子房(1-)2-12室,花柱短或无花柱,柱头盾形,全缘或分裂;胚珠每室1个。
果实和种子
浆果,外果皮革质,光滑或有稜。种子具多汁瓢状的假种皮。子叶微小或缺。
分布
分布范围
藤黄属,全球有 450 余种,藤黄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 南非和波利尼西亚西部。在中国有 22 种,其中尤其以云南省南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分布较为集中。
生境
不同藤黄属植物适宜分布的海拔条件不同,其在海拔 300-1800 m 的地方均有分布。藤黄属是热带原始生态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热带原生林生长良好。
生态
部分藤黄属植物具有一定生态价值,如菲岛福木根部巩固,枝叶茂盛,能耐暴风和怒潮的侵袭,是我国沿海地区营造防风林的理想树种。且树型美观,易于种植,现已作为园艺植物广泛栽培于南方各地。
保护
保护等级
藤黄属的金丝李(Garcinia paucinervis)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版)》,保护等级为二级。
金丝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保护等级为易危(VU)。
藤黄属的双籽藤黄(Garcinia tetralata)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版)》,保护等级为二级。
藤黄属的印度藤黄(Garcinia indica)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保护等级为易危(VU)。
物种现状
藤黄属共包括 405 种公认的物种,对比藤黄属植物在全球分布的大家族而言,在中国分布的藤黄属植物( 包括引种栽培种) 仅为 22 个种,且基本都处于野生或者半野生状态。种类少,分布的区域也十分局限和狭窄。
藤黄属的各种间及种内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遗传多样性,这些都是导致藤黄属植物种类较少、分布区域狭窄的重要因素。中国分布的藤黄属植物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例如金丝李多生长于石灰岩山上,种子不易着生发芽,自我更新不良,已逐渐陷入濒危状态。
致危因素
藤黄属植物属于构建热带原始生态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属植物的种子无融合生殖,自身生长困难,天然更新缓慢,加之生态环境 遭到严重破坏,使得这些原本存在热带原生林的种 类日益受到生存威胁,个别物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保护措施
藤黄属植物保护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封开县广东封开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将其列为为重点保护植物。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严格的保护管理方式,保护着藤黄属植物的自然资源繁衍及自然生境。保护区内含有地带性生物物种基因库和生态系统平衡观测实验室,多年来,有众多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的考察和科学研究。
栽培
人工繁殖
目前藤黄属植物的繁殖工作主要集中于组织培养,尤其对莽吉柿(Garcinia mangostana)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最深入。
组织培养
MS 培养基一般是胚胎发生、幼苗增值和生长培养的最适培养基。通过胚胎发生培养的微繁增殖是种苗生产的最好方法。以藤黄属植物莽吉柿为例。将种子切片培养在只添加细胞分裂素和加入生长素(NAA)的 MS 培养基上,可直接诱导高频率的苗增殖。
嫁接繁殖
藤黄属也可以使用嫁接繁殖的方法。例如,莽吉柿具有五种嫁接繁殖方法分别为:嵌木芽接、贴皮芽接、劈接(顶端劈接)、裂腹接和茎插条。一般,嵌木芽接的成活率高于贴皮芽接 。将藤黄属植物播在砧木旁,当幼苗长到一定粗度时,与砧木进行靠接。愈合良好的嫁接苗,切去砧木上部,保留幼苗根条,嫁接成活率高,嫁接苗活力旺盛。
选地与整地
不同藤黄属植物的生态习性不同,需综合考虑适宜该物种的地形地貌、土壤环境状况及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园地选择。以莽吉柿为例,其园地应选择在天然屏障较好,坡度小于20°的半山坡、缓坡地及平地种植。园地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壤结构良好,排灌方便,具有满足灌溉的稳定水源。
水肥管理
藤黄属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段生长迅速。栽培土质以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为佳。不同藤黄属施肥情况不同。幼株每年多施次肥,充足浇水,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成年树每年施1次肥即可生长良好,需要经常除草,适当增加施肥量。花果期施加壮果肥,开花前控制水量,适时灌溉。
病虫害管理
藤黄属病虫害较少。山竹缘蝽有时会造成危害,山竹缘会吸取幼嫩部分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衰弱,严重危害时,可致嫩竹立枯,植株死亡,可使用敌百虫晶体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用途
观赏用途
藤黄属植物也是重要的观赏植物,如大叶藤黄(Garcinia xanthochymus)和木竹子(Garcinia multiflora)树形优美,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珍贵的园林绿化树种和美形美叶植物。
工业原料
藤黄属多种果实都可食用,种子富含油脂, 多种的木材坚韧耐用,可供建筑和家具制品。如,木竹子(Garcinia multiflora)和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因其种子含油,可用于制作肥皂和机械润滑油。木竹果种子含油量较高,可从中提炼工业用油。岭南山竹子树皮含丰富的单宁,可供提制胶。金丝李(Garcinia paucinervis),心材与边材界限明显,结构细致均匀,材质坚实耐用,成为建筑梁柱、车辆船舶以及家居家具等制造业的理想用材。
食用营养
藤黄属多数种的果实都可食用,如,莽吉柿(Garcinia mangostana)被称为“热带水果 皇后”。傣族、黎族等长期采摘大叶藤黄(Garcinia xanthochymus)、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和版纳藤黄(Garcinia xishuanbannaensis)的果实当作水果和食物调料。云南藤黄(Garcinia yunnanensis)、尖叶藤黄(Garcinia subfalcata)和山木瓜(Garcinia esculenta)等植物,果实汁多,味酸甜可口,可食用。
医学药用
药用藤黄也是一种“中药材”。藤黄(Garcinia hanburyi)可攻毒,消肿,祛腐敛疮,止血,杀虫脒,主治痈疽肿毒,溃疡,湿疹,顽癣,跌打肿痛,创伤出血及烫伤。
代表物种
莽吉柿
莽吉柿(Garcinia mangostana)为藤黄属模式种。小乔木,高12-20米,分枝多而密集,交互对生,小枝具明显的纵稜条。叶片厚革质,具光泽,椭圆形或椭圆状矩圆形;叶柄粗壮,干时具密的横皱纹。雄花2-9簇生枝条顶端,花梗短,雄蕊合生成4束,退化雌蕊圆锥形;雌花单生或成对,着生于枝条顶端;果成熟时紫红色,间有黄褐色斑块,有种子4-5,假种皮瓢状多汁,白色。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生于山坡疏林或密林中,沟谷边缘或次生林或灌丛中。原产马鲁古,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中国台湾、福建省、广东省和云南省也有引种或试种。
大叶藤黄
大叶藤黄(Garcinia xanthochymus),乔木,高8-20米,胸径15-45厘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和嫩枝具明显纵稜。叶两行排列,厚革质,具光泽;叶柄粗壮,基部马蹄形,微抱茎;花两性,5数;萼片和花瓣3大2小,边缘具睫毛;雄蕊花丝下部合生成5束,先端分离;子房圆球形,通常5室,花柱短。浆果圆球形或卵球形,成熟时黄色,外面光滑。种子1-4,外面具多汁的瓢状假种皮,种皮光滑,棕褐色。花期3-5月,果期8-11月。产于云南省南部和西南部至西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广东省有引种栽培。生于沟谷和丘陵地潮湿的密林中。
金丝李
金丝李(Garcinia paucinervis),乔木,高3-15(-25)米,树皮灰黑色,具白斑块;幼枝压扁状四稜形,暗紫色,干后具纵槽纹;叶片嫩时紫红色,膜质,老时近革质;雄花的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有花4-10朵,总梗极短;花梗粗壮,微四稜形;花瓣卵形,边缘膜质,近透明;雄蕊多数(约300-400),花药长椭圆形,2室,纵裂;雌花通常单生叶腋;果成熟时椭圆形或卵珠状椭圆形,基部萼片宿存,顶端宿存柱头半球形;种子1。花期6-7月,果期11-12月。多生于石灰岩山较干燥的疏林或密林中,海拔300-800米。产中国广西西部和西南部,云南省东南部。
参考资料
藤黄属 (téng huáng shǔ).植物智.2023-04-10
藤黄属植物苯甲酮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知网.2023-04-11
邱园——藤黄属.邱园.2023-06-06
藤黄属植物中二苯甲酮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中国知网.2023-04-11
中国藤黄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分类与可持续利用.中国知网.2023-04-11
基于ITS+matK序列探讨部分藤黄属植物的种间亲缘关系.中国知网.2023-04-11
云南省藤黄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区系特征.中国知网.2023-04-11
藤黄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中国知网.2023-04-11
中药大辞典——藤黄.中药大辞典——藤黄.2023-04-11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3-05-28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05-28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藤黄属.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3-06-06
藤黄属植物(Garcinia)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中国知网.2023-04-11
中国藤黄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分类与可持续利用.中国知网.2023-04-11
COL——藤黄属.COL Catalogue of Life.2023-06-06
中国产藤黄属植物中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中国知网.2023-04-1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藤黄属详细信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3-06-06
广东封开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概括.百度学术.2023-06-06
山竹子建园与定植后的栽培管理.中国知网.2023-04-11
中国藤黄属植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知网.2023-04-11
徐宏喜:开拓藤黄属植物活性成分及药理机制研究的领跑者.中国知网.2023-04-11
藤黄属.多识.2023-05-29
Garcinia mangostana.植物智.2023-05-29
Garcinia multiflora.植物智.2023-05-29
Garcinia xanthochymus.植物智.2023-05-29
Garcinia paucinervis.植物智.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