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叮咚》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儿童片,由石晓华执导,张瑞芳主演,张飞、牛犇参演,于1982年上映。
《泉水叮咚》灵感源于真实故事,讲述一位退休工人陶奶奶创办家庭幼儿园,与孩子们之间纯真的情感。。
《泉水叮咚》是20世纪80年代儿童电影中的一个代表,1982年影片上映后,获得了第三届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儿童故事片奖、1983年意大利第13届季佛尼国际儿童电影节“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奖”,1983年葡萄牙第12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等13项中外电影大奖。
剧情简介
退休的陶奶奶(张瑞芳 饰)原是一位幼儿园教师。她和侄女雪莉(张翎飞 饰)刚搬进新村不久,就接到教育局邀请她去海滨疗养的通知。雪莉是在音乐学院学习的学生,听到消息非常高兴,打算跟姑母去海滨谱写自己的毕业作品,于是她再三鼓励一直想见到大海的姑妈早日去海滨。
刚建成的新村基础设施不完备,托儿所还没建起来,好多双职工家庭孩子没人带,许多家庭在照顾小孩上都遇到了困难:拆迁户大刘(牛犇 饰)家孩子无人照顾,只得把两个孩子锁在家里,任其哭闹;老侯(陈裕德 饰)家是双职工,溺爱着独生子小侯(陈磊 饰),游荡在外时常闯祸受伤;沈工程师(凌之浩 饰)的孙女(屈蕴真 饰)的父母都在国外,而他对娇生惯养的孙女束手无策。
邻居们的这些困难,深深地触动了陶奶奶,看着被锁在家中的冰冰(方超 饰),她决定放弃海滨疗养,腾出家里一些地方,办了一所义务幼儿园,主动承担起教育幼儿的重任。而雪莉因自己的打算落空,对此事十分不满。
面对各式各样对家庭问题,陶奶奶因材施教。大刘的女儿喜燕(王佳莹 饰)过度思念亡母,无法融入到新家庭中,性情孤僻,人称"木头"。在陶奶奶慈母般的关怀和教育下,喜燕与继母消除了隔阂,又恢复了活泼伶俐的天性。淘气的小侯带着冰冰和喜鹊在墙上乱画,让母亲对幼儿园心生怨气,禁止小侯上幼儿园;小侯在陶奶奶的帮助下重回幼儿园。
但陶奶奶开在家中的幼儿园已经影响到了雪莉的正常生活,她时常赶走在家中玩闹的小朋友。一次,小侯和小胖打翻了墨水瓶,弄脏了雪莉借来的资料和苦心构思的作品手稿,致使雪莉负气离家。适逢大刘的儿子冰冰在玩闹中不小心跌伤手臂,进了医院。陶奶奶思虑万千,来到年年接送孩子们的地方,回首往事,十分感慨。
陶奶奶病倒了,孩子们来看望她,问长问短,有的给捶背,有的倒茶水,还有的装孙悟空、猪八戒逗老人高兴。雪莉也在里委主任(宏霞饰)的劝导下回到了姑母身边,看到有这么多孩子在关心j's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创作缘起
20世纪80年代,中国儿童电影逐步复苏,《泉水叮咚》是石晓华第一次独立导演电影,编剧吴建新也刚出校门。此前,在电影《啊!摇篮》中,石晓华作为当时著名导演谢晋的副手,负责导演孩子戏,真实又成功地演绎了战争年代马背上的孩子的生活情状,《啊!摇篮》拍摄完成后,谢晋跷着大拇指说:“石晓华完全可以独立导演孩子戏了。”适逢上海电影制片厂老一辈导演开始筹备接班人,石晓华便在谢晋的鼓励下开始筹备自己的作品。
《泉水叮咚》灵感源于真实故事: 复旦大学几位教授的夫人看到校园内双职工家庭里的小孩放暑假在家里没人管,就自发组织了一个暑期托儿所,把这些双职工的小孩接到她们家里来,照顾他们。吴建新和石晓华认为这个题材可行,迅速出了一个剧本,上海制片厂看到后立即决定投产。二人后来到很多幼儿园采访取材,剧本磨了几乎一年。
摄制组刚开始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石晓华当初是新导演,有人质疑是不是要换人。石晓华得到了前辈颜碧丽的力挺,度过了这个危机。选择拍摄这个题材和石晓华小时候的切身经历有很大关系;当时多拍、拍好为三亿儿童服务的影片,是广大电影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这个认识,石晓华接受了拍摄儿童影片《泉水叮咚》的任务。谢晋也对《泉水叮咚》帮助良多。
剧作
为了追求戏剧效果,剧组起初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顽皮儿童,把调皮的事件写得淋漓尽致。比如把猫放进钢琴里,在猫的尾巴上系上一串鞭炮,惊得猫楼上楼下乱窜这种剧情。在有关领导的意见指导下,剧组意识到如果照这样的分镜头本拍出影片,儿童很难从中受到美的教育。
《泉水叮咚》是描写一批学龄前儿童生活的影片,这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是他们的身心正处在开始发展阶段,善于吸收外界事物,喜欢模仿大人的活动,但他们的判断能力有限,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行动。带着这个问题又一次深入生活后,考虑着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剧组重新改写了剧本。如幻灯片中小侯模仿陶奶奶刷墙一系,就表现了孩子爱模仿的特点,更主要的是教育了孩子要善于思考,勇于改正错误。
表演家张瑞芳也曾帮着一起修改剧本。石晓华回忆,张瑞芳在创作时,总是留心把不贴近人物的文学化语言改成生活气息浓郁的口语。
石晓华认为儿童影片必须以追求健康的、浓厚的儿童情趣来吸引小观众。比如影片开头,要介绍几家人家和十多个人物,我们抓住面人担,让各家孩子围在面人担前面看、笑、争论,把面人担和介绍出场人物结合起来。
选角
当年张瑞芳已经64岁,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的团长,她在剧中扮演陶奶奶,一位热爱孩子的退休教师。《泉水叮咚》是张瑞芳生前参演的最后一部电影,在导演石晓华眼中,张瑞芳是个慈祥的电影前辈,她从来没想过能够请张瑞芳出演片中的角色,没想到张瑞芳看完剧本后非常爽快地答应扮演“陶奶奶”这一角色。
原定由龚雪扮演雪莉,但因她被谢晋选去试演秋瑾一角,临时来不了。摄制组已经到了福建省外景地,于是就地取材,选了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的毕业生张翎飞来顶替。
石晓华在挑选儿童演员时注重儿童形象的特点和个性色彩。不管孩子是好看还是不好看,关键是要有一股能吸引人的“味道”,使人一看就难忘。
苓苓的人选确定:剧组在寻找喜燕扮演者时来到了一个幼儿园,此时正值新生在跳舞,石晓华注意到一个圆圆的身体、圆圆的脸、圆圆的眼睛,有着小翘鼻子的女孩子。石晓华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跟着她转。尽管有人认为圆脸上镜不好看,但最终剧组还是确定了屈蕴真作为苓苓的扮演者,而实际上她的父亲也在美国留学,母亲是南京大学的研究生,她从小就寄住在外公外婆家,外公是个严肃的老知识分子,正好跟苓苓的情况有些相同。
小侯的人选确定:起初电视台杜若英为小侯这个角色物色了一个调皮的演员,经过她的训练,小演员的表演不错。男孩虽说不上漂亮,形象非常端正大方,演过电视片,有在摄影机面前表演的经验。可是,导演石晓华总觉得这孩子的形象还没能让人第一眼看上去就象个调皮鬼。因此又兵分几路去找小侯。终于在一个幼儿园,看到了站在墙角的一个瘦瘦的男孩——陈磊,很有猴相,形象有特点。
为了找到喜燕合适的扮演者,剧组跑遍了上海的幼儿园和小学校,在对众多人选失望后,剧组把目标集中在一个脸色苍白、面孔瘦长的小女孩身上。一开始,王佳莹的表演放不开,但王佳莹看别人的表演特别认真,听我们分析角色时注意力非常集中,所以每一次表演总有一点进步,很符合喜燕的内在气质。
拍摄
《泉水叮咚》于1982年3月在福建三明市开拍,三明的4月份就很热,山区里空气不流通,5、6月份下了雨更闷热。福建体育会的雨也比较多,剧组经常因为下雨,无法拍摄外景而无事可做。后张瑞芳提出在仓库内拍摄原本安排在上海的内景戏,剧组便在不通风、焖锅似得仓库里完成了内景拍摄。6月在厦门市继续拍外景,厦门宾馆的外景就是影片中的音乐学院,影片中的一片原野则取景与厦门园林植物园。
谢晋曾提出,陶奶奶作为一个基层角色,与常年作为革命英雄出镜的张瑞芳有一定距离,需要演员放下身上的敬畏感,努力来缩短这个距离。而张瑞芳也在拍摄过程中感觉到她和这个角色的差距,并努力克服着。在造型、服饰上极力要求普通,剧组还曾想给她烫个头,漂亮一点,但她说头发不要做任何修饰,只剪了一个很平常的短发。
当时的制片厂剧组十分规范,是很正规的团体,化妆师、灯光师都穿制服。
后期制作
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徐桑楚厂长考虑到石晓华是个新导演,剧组的摄影、美工也比较年轻,便找了上影厂剪辑室的负责人韦纯葆给《泉水叮咚》剪辑。韦纯葆也在拍摄过程中帮石晓华把关节奏,他带有创作的剪辑让整部电影看上去非常流畅。
影片合唱部分由上海人民广播电视台少儿合唱团、上海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录制,歌曲由王永吉指挥,上海爱乐乐团演奏。
荣誉奖项
《泉水叮咚》部分奖项
数据截至2023年3月23日
《泉水叮咚》上映后,广受好评。20世纪80年代中期,柏林电影节主席到中国选片,听说《泉水叮咚》后,专程从北京鸭首钢篮球俱乐部赶到上海观看完影片,后选送国际电影节,《泉水叮咚》因此还获得了“金熊奖”提名奖。
石晓华回忆参加柏林电影节的经历:当时改革开放不久,国内年轻导演对电影参加国际展演不熟悉,制片厂本委派张瑞芳前往电影节,但主演张瑞芳提议要培养年轻人,让石晓华作为导演亲自出席电影节。在放映期间,国外小孩还因片中家长打小孩一情节被吓哭。
影片评价
《泉水叮咚》对儿童生活作了更多的加工提炼,从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提炼出很多富有儿童特征的艺术细节,场面凝炼,情趣更浓。稍感不足的是,与孩子形象相比,陶奶奶形务略有苍白之感,缺乏经过精心提炼、凝炼有力的笔触。——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编审、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江俊绪 评
以现在的视角来看,当时被看成一部标准儿童电影的《泉水叮咚》更像是一部歌颂幼教老师陶奶奶的作品。围绕表现陶奶奶的美好心灵,展现出儿童们纯洁而多彩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把握了儿童的特点,将儿童的性格和情趣表现得真实自然。同时从侧面描写了双职工家庭子女入托难的社会话题。除了小童星方超的加入,还为日后培养出一位大明星陆毅。——《齐鲁晚报》倪自放 评
参考资料
泉水叮咚 (1982).豆瓣电影.2023-03-20
Mtime时光网.时光网.2023-03-20
泉水叮咚 (1982).电影网.2023-03-23
《泉水叮咚》编剧新作:大陆富家子爱上台湾女孩.中国新闻网.2023-03-23
秦怡忆张瑞芳:《渔光曲》歌词记了几十年.中国新闻网.2023-03-23
石晓华 女导演的初心情怀.今日头条.2023-03-23
导演谢飞和他的同学们“回望”纯真年代 寄语青年电影人.今日头条.2023-03-23
36年前“金鸡奖”就与厦门结缘 在鼓浪屿举行第三届评选.今日头条.2023-03-23
陆毅:怀念那时规范的圈子,现在有点混乱.中国新闻网.2023-03-23
《泉水叮咚》片头字幕.爱奇艺.2023-03-23
泉水叮咚 获奖情况.豆瓣电影.2023-03-20
红缨枪·红领巾·红孩子.大众网大众数字报.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