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学院(英文名:Wuhan City College),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境内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民办高校。

学校前身为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2002年7月。2011年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成为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后于2021年2月,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正式更名为武汉城市学院。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武汉、红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1763.54亩,校舍建筑面积59.45万平方米,专任教师599人。学校设有8个学部,开办37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截至2023年5月,学院共7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门省级重点培育专业,1门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4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专业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在校生19827人,其中本科生13747人,专科生6080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为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2002年7月。2011年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成为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

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正式更名为武汉城市学院。

学校规模

学部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有9个学部,37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文、理、工、医、管理、艺术等7大学科门类。

师资队伍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599人,外聘教师542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9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87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教师514人。3个团队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4个教学团队获评为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4个团队入选为湖北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院有7个专业获批为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培育专业,4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专业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精品课程5门。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17门。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武汉城市学院有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对外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与境外24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向英、法、美、日、韩、马来西亚等国和台湾地区高校派遣交流生。已有学生实现了海外就业,分布在日本、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阿 联酋等国家,学校护理专业还与德国海斯特曼护理学校合作进行订单班人才培养, 毕业学生在德国医疗机构就业。学校先后与英国的密德萨斯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诺森比亚大学,美国的华圣本大学、贝佛大学,澳大利亚的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日本的久留米大学、神户国际大学、长崎外国语大学,韩国的启明大学、 建国大学、韩国大邱加图立大学,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台湾的朝阳科技大学、育达商业科技大学等结为姊妹学校,在专业设置、教材建设、学术交流以及互派教师、 互派学生、互认学分,互发毕业证书,互通教学情报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办学协议, 韩国的韩国建国大学还在我校设立了华中第二家办事点。目前已有500多名学生赴英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和西班牙、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留学。

学校护理学专业与多家三甲医院形成实习就业共建关系,其中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于2015年获批“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提供了优厚的校外实训条件,打造出实习实训基 地的品牌特色。其它各本科专业分别在长、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武汉“8+1” 城市圈等地区建立了一批有合作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3年12月,武汉城市学院图书馆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2300多个。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58.67万册,电 子图书81.6万册,电子期刊7.47万册,学位论文354.27万册。

科研中心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建有77个校内基础及专业实验实训室,17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科研成果

2021年至2023年5月,学校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科研课题5项、教研课题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横向科研课题25项;校级科研课题63项、教研课题98项;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学校排名

2023年在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武汉城市学院位列第61位。

2024年在上海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武汉城市学院位列第91位。

校园文化

校徽

校训

学校校训是励志修德、勤学创新。其意思是“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校园道路

路一:迎雁路;路二:学院路;路三:樱花路;路四:雁南路(分东、中、西);路五:雁栖路;路六:知行路(分南、中、北);路七:雁北环路(分东、西、南、北);路八:修德路;路九:成德路;路十:明德路。

现任领导

校区情况

主校区

学校主校区位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管理区黄家大湾特1号 。主校区有本科及专科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 ,城建学部,信息工程学部,机电工程学部,外语学部,医学部,艺术学部

红安校区

学校红安校区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觅儿镇金山大道18号 。红安校区有本科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 ,城建学部,信息工程学部,机电工程学部,外语学部,医学部,艺术学部

学校荣誉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获全国民办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湖北省委组织部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评“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市十佳平安校园”、连续五年获评“武汉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参考资料

武汉城市学院章程.武汉城市学院章程.2024-05-30

2022年武汉城市学院湖北招生代码查询.武汉城市学院招生网.2024-05-30

信息名称: 2011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4-13

学院概况.武汉城市学院.2024-05-07

武汉城市学院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武汉城市学院.2024-05-27

校园文化.武汉城市学院.2024-05-27

现任领导.武汉城市学院.2024-05-07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同意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武汉城市学院的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3-16

学部简介.信息工程学部.2024-05-27

学部简介.经济与管理学部.2024-05-27

招生专栏.城建学部.2024-05-27

学部简介.机电工程学部.2024-05-27

学部简介.外语学部.2024-05-27

学部概况.医学部.2024-05-27

学部简介.艺术与设计学部.2024-05-27

精品课程.武汉城市学院.2023-06-19

我院一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武汉城市学院.2024-05-27

我校获批两个“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武汉城市学院.2024-05-27

打造一流实验实训条件 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武汉城市学院.2023-06-15

武汉城市学院.软科.2024-05-07

习近平为青年指明方向:勤学、创新、志存高远.央广网新闻.2023-06-09

学院教师集思广益 为校内道路命名.武汉城市学院.2023-06-19

武汉城市学院2023年招生章程.武汉城市学院.2023-06-19

武汉城市学院2022年分专业招生计划.武汉城市学院.2023-06-19

武汉城市学院(红安校区)2022 级本科新生入学 报到须知.武汉城市学院.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