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安村镇

安村镇

安村镇隶属于蓝田县,位于蓝田县白鹿西北部,鲸鱼沟北岸,鹿塬水库旁边,距县城8公里。安村乡代码:610122205,辖巨东、安村、吴庄、府庄、宋嘴、东代寨、腰道、康偏、韩寺、东王庄、支尚、府君寨、偏白、郭村、田家坡、寇坡、上白、下白、巨西、杨刘坡、洩湖、龙村、牟家、邵寨、新华、杨孔寺、马沟27个行政村。

蓝(关镇)汤(峪)公路和沿山公路过境。乡西南边是鹿塬上有名的鲸鱼沟,鲸鱼沟河水向西流入鹿塬水库在流入西安河,这里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蓝田县有名的小康乡,耕地总面积28905亩,其中:基本农田9878亩、有林地42895亩(经济林9945亩、用材林32950亩)。坡地,塬地,水地种类较全.该村绿化较好,村民住房条件不错。

历史沿革

宋设安道里。

清设乡。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为联保。

1949年后,设鹿走乡。

1958年,成立光明公社,驻地吴庄村。

1961年,改称安村公社。

1984年,改设安村乡。

2011年7月,改设安村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安村镇地处蓝田县城以南,白鹿塬东部。东和蓝关街道相接,南连前卫镇,西与孟村镇为邻,北接洩湖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0.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8千米,总面积43.9平方千米。距县城7千米。

地形地貌

安村镇地处白鹿塬东部、灞河河畔,地势平坦。

气候特征

安村镇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3℃,极端最低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43.3℃。无霜期年平均211天。境内全年主导西北风,平均风速1.6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年平均降水量833.3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占全年降水量58.4%。

水系水文

安村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河,境内流长4千米。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辖吴庄、安村、府庄、宋家嘴、腰道、东代家寨、康、韩寺、府君寨、上白、下白、杨刘坡、龙村、新华、邵家寨、马沟、杨孔寺、郭村、田家坡、寇家坡、东聚仙、西聚仙、支尚、东王庄、偏白、野狐、牟家27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安村镇辖27个行政村;

下设121个村民小组。

区划现状

截至2020年6月,下辖21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巨东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安村镇辖区总人口3.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050人,城镇化率19.2%。另有流动人口1120人。总人口中,男性19385人,占52.7%;女性17415人,占47.3%;14岁以下6500人,占17.7%;15—64岁23200人,占63%;65岁以上7100人,占19.3%。总人口以汉族为主。2011年,安村镇人口出生率13‰,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38.3人。

截至2018年,安村镇户籍人口39930人。

政治

经济发展

以5年为一个创业周期,通过努力,力争收入达到1亿元,创业人数达到1万人,创业老板达到1000人,创业示范户达到100户,创业明星达到10人。村上主要党员干部5年内每人自己至少要办一个企业,村“两委会”主要干部每人必须能带出10个明星创业户。这是蓝田县安村镇提出的全镇农民创业目标。

安村镇积极实施“能人带动”战略,激活农民创业热情,一个“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新创业热潮正在兴起。近一个多月来,全镇农民投入创业的资金接近千万元。在实施“能人带动”战略中,安村镇积极搭建“西安白鹿原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西安白鹿原文化研究院”和“安村镇民营企业协会”等三个平台,动员安村籍在外企业家、创业能人回乡创业。安村镇支尚村回乡农民曹建民投资百万元的现代生态立体养猪场正在加快兴建,而与之相配套的饲料厂也在加快论证当中。

干部不会富,难当好干部;带领群众富,才是好干部。安村镇各村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共同致富的热情不断高涨。已投资近百万元建现代养殖场的巨东村村主任阎北平,专门到武功县考察土布生产,准备在土布这个现代城市人时髦的用品上,挖出财富“金娃娃”。他说,土布市场前景好,属于劳动密集型项目,有利于农民就业,再说风险也小,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方法,让广大农村妇女也能参与到家庭创业中。安村镇偏北村一组组长王升新与本村村民张满霞实施资金与场地优势互补,办起了规模养兔场。在村干部牵头下,吴庄村村民合股投资百余万元兴办的金鹿湾生态休闲度假区正在建设,农民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在沟沟坎坎处找到了无限商机。

2008年,安村镇党委、政府结合安村镇实际,把加快私营企业发展作为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振奋精神、乘势而上,狠抓落实、敢为人先,使私营企业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截止2008年,全镇2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已达33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营企业集群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强镇战略,安村镇隆重召开了“安村镇私营企业发展促进会”,成立了“西安白鹿原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安村镇私营企业协会”。60多名私营企业主和安村镇集镇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西安市原政协副主席胡剑虹、县政府副县长白安选及县经贸、环保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为“西安白鹿原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安村镇私营企业协会”揭牌;各私营企业主就如何搞好企业发展进行了认真交流;6名私营企业代表就进一步做大做强私营企业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会议确定了安村镇文化经济产业发展立体战略布局,即“一带两线”、“六大板块”、“八大行业”、“十三大项目”,提出了“三强化四重点五突破”的工作思路,选举产生了“西安白鹿原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安村镇私营企业协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业务干部、集镇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安村镇私营企业发展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为私营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会上,副县长白安选指出:在省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之际,安村镇召开私营企业发展促进会,这是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以实际行动促进民营经济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安村镇党委、政府围绕争创经济强镇目标,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大胆探索、敢于创新的具体体现。私营企业促进会的召开,既切合安村镇发展实际,又符合安村镇私营企业率先发展的心声和愿望。对蓝田县新时期搞好乡镇工作具有先导性和示范性,值得认真总结、研究和推广。白安选副县长要求,安村镇党委、政府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县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搭建平台,发挥优势,以协会凝聚人心,以协会促进工作,以协会提升形象,以协会推进和谐,努力实现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

综述

2011年,安村镇财政总收入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9.6%。2011年,安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680元。

2018年,安村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24个。

第一产业

2011年,安村镇耕地面积3.5万亩,人均0.9亩,林地面积1.3万亩。2011年,安村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4%。

种植业

安村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2011年,安村镇粮食生产3680吨,人均1000千克。其中小麦2100吨,玉米1580吨。安村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等。2011年,安村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000亩,产量80吨。

林业

截至2011年末,安村镇累计造林1.6万亩,其中经济林100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5万株,林木覆盖率30%。2011年,安村镇水果种植面积6000亩,产量13500吨,主要品种有大杏、核桃、柿子等。

畜牧业

安村镇畜牧业以饲养牛、生猪、羊为主。2011年,安村镇生猪饲养量1.5万头,年末存栏0.8万头;羊饲养量443只,年末存栏552只;牛饲养量20头。2011年,安村镇生产肉类32098吨,其中猪肉30000吨,羊肉2098吨;鲜奶70吨;畜牧业总产值592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6%。

第二产业

生产条件

截至2011年末,安村镇有大型农业机械130台。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截至2011年末,安村镇商业网点100个,从业人员750人。2011年,安村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7亿元,比上年增长9.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邮电通信

截至2011年末,安村镇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5千米,乡村通邮率100%。业务收入18万元。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3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0%;移动电话用户9000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100%,比上年提高10%;互联网端口总数3000个,已占用端口总数2900个,宽带接入用户2900户,比上年增加8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5万元。

2017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0.7亿元,增长9%;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7.7%。

201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3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亿元,增长10%。

2017年,全县电子商务企业达22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35家。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4.83亿元,同比增长15.3%。

交通

2011年,安村镇县乡(镇)级公路2条,总长44千米。截至2011年末,安村镇镇区道路总长度4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57米。

社会

教育

截至2011年末,安村镇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1030人,专任教师45人;小学16所,在校生1100人,专任教师13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940人,专任教师13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安村镇文化艺术团体10个,成员230人;文化专业户5个,文化中心1个,文化从业人员30人。1958年开通有线广播,以后逐步发展为无线广播、电视。2011年,安村镇广播电视用户9000户,其中数字化电视用户82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卫生医疗

截至2011年末,安村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个,其中村级医疗卫生院1个,村级医疗站27个;其中公办卫生机构床位90张。专业卫生人员135人。2011年,安村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8000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安村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户,人数46人,支出12.1万元,比上年增长6%,月人均220元,城市医疗救助1人次,支出0.1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461户,人数1230人,支出116万元,比上年增长5.5%;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6人,支出5.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57人次,支出19.8万元;农村临时救济3人次,支出0.8万元,比上年增长10%。2011年,安村镇自然灾害受灾人口56人,倒塌房屋15间,直接经济损失35万元。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安村镇镇区自来水厂1个,铺设干线水管1千米,生产能力3350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1千米。截至2011年末,安村镇镇区拥有10千伏变电所1座,主变压器1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1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2%,供电可靠率99.7%。

社会活动

在新农村建设各项优惠政策的鼓舞下,在安村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引导下,2008年来,众多在外创业成功的农村能人,以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纷纷回乡投资农业,带领乡亲们致富,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地处白鹿原中心地带的安村镇农民,素有出外经商、创业的传统,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长期在外创业、经商、打工的人员就有1万多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也需要资金,那么资金从哪里来?安村镇党委、政府除以优良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争取国家和上级的资金支持外,还进一步开拓思路、挖掘潜在资源,把目光集中在了安村镇在外的“能人”身上,激发他们回报桑梓的情感,发挥他们在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创造优良的条件,促进他们回乡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文化

地名由来

宋代以安姓居蓝关至白鹿塬间的古道口,得名安道里,后简称今名。

代表人物

安村镇马沟村村民叶宽放,是该村出外创业成功人士之一,其创办的西安蓝鑫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008年拥有资产超过了600万元,成为该村有名的富裕户。叶宽放富了,但他时刻不忘乡亲,多次掏钱支持村上的文化、体育事业。为了让乡亲们也能和他一样尽快致富,他决定首期投资200多万元,开发村上的300多亩荒坡地,将其建成集生态、旅游、休闲、农家乐于一体的生态区,让村上的人家通过土地入股、直接经营农家乐等方式,享受开发建设的收益。据不完全统计,安村镇2008年像叶宽放一样回乡投资再创业的能人,已有30多人,他们中有带动乡亲搞养殖的、有搞设施农业的、有搞土布编织的,为当地带回投资数千万元,不少人还被村民选为了村干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邓晔,西汉末年农民起义英雄,在讨伐王莽东汉年间历次征战中战功显赫。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