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泰和县

泰和县

泰和县,中国江西省吉安市下辖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南侧,吉安市西南部,县域总面积249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泰和县总人口为578656人。

泰和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东西高、中间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庐陵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始有泰和地名。1949年7月28日,泰和县人民政府成立。截至2022年10月31日,泰和县辖15个镇、6个乡。

泰和县地处井冈山革命遗址井冈山市南大门,赣中南吉泰盆地腹地,赣江傍城而过主要景区有楠木林、蜀口村。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庐陵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口城遗址、槎滩陂。

泰和县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商品牛基地县,也是中国泰和乌鸡的发源地。2021年,泰和县生产总值235.28亿元,同比增长9.2%。2022年,泰和县被评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历史沿革

名称来历

泰和古称西昌,东汉末年建县,已有1800年历史,因“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得名。

秦朝至隋朝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属庐陵县,为县治。东汉建安四年(199年)析庐陵县设西昌县(含泰和县),属庐陵郡,为郡治。建安九年至二十年(204~215年),析西昌市地设永新县。三国吴天纪年间(277~280年),析西昌县设东昌县,属庐陵郡。晋,属庐陵郡。太康元年(280年),庐陵郡治从西昌县徙石阳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年),以地产嘉禾、为和气所生由西昌县改称泰和县。

唐朝至清朝

唐武德五年(622年)设南平州,辖泰和永新、广兴、东昌县,州治泰和县;八年(625年)废南平州,泰和县改称太和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太和县为州,属吉安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复县,太和县复名泰和县,属吉安府。清道光六年(1826年),辖6乡、70都。

中华民国

1926年,辖6区1镇26乡。

1940年,取消区建制,设置1镇26乡。

1949年7月28日,泰和县人民政府成立,辖7区、55乡,隶属吉安分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增设永昌区。

1953年,县城区更名澄江镇,马市区更名马市镇。

1958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设31公社。

1961年5月,设9区,分辖58公社。

1968年2月,属井冈山市专区。

1979年7月,属吉安地区

1984年,实行乡村建制,设2镇、23乡。

1988年,调整为5镇、20乡。

1990年,增设文田乡。

2000年5月,属吉安市

2001年12月,撤销上田、文田镇,并入澄江镇,撤销栖龙乡,并入马市镇,撤销樟塘乡,并入万合镇。

2005年,辖16镇、6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泰和县辖15个镇、6个乡。县政府驻泰和县新行政中心。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泰和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南侧,赣中南吉泰盆地腹地,吉安市西南部,井冈山市南大门,介于东经114°17'~115°20',北纬26°27'~26°59'。东与青原区永丰县相邻,南与万安县赣州市兴国县相连,西与井冈山市、永新县遂川县毗邻,北、东北与吉安县、青原区接壤。县域总面积2495平方千米。

地质

泰和县境属粤褶皱带中南部的一部分,北邻江南古陆。在地形上一般为山地和山间盆;地热不高,以北北东走向较为普遍,也有东西与北西向的;境内历经晋宁运动、加里东、海西、印支和燕山造陆、造山运动等多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颇为复杂。褶皱、断裂较发育。境内岩浆岩活动不甚剧烈。未出露较大面积的火成岩岩基;只有少量零星脉岩出露。多以辉绿岩咏、脉石英及其它岩脉侵入,侵入地层为寒武系、泥盆纪、石炭系及白垩系上统,以白垩系地层出露较多,均属燕山期产物。

地形地貌

泰和县地处罗霄山脉与武夷山余脉交接地带,吉泰盆地腹地;泰和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东西高、中间低。山地、丘陵、河谷平原面积各占16%、54%和30%,境内东西长约105公里,南北宽约57公里,境内最高点十八排主峰位于东南部边境水槎乡,海拔1176米;最低点昌家洲位于万合镇昌家村北,海拔45米。

气候

泰和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结冰期短,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9℃,1月平均气温7℃,极端最低气温-6℃(1991年12月29日);7月平均气温29.7℃,极端最高气温41.5℃(2003年8月2日)。年平均日照时数1574.9小时,年总辐射30千米/平方厘米。最多达180天(2002年),最少为123天(2003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319.9毫米(2002年),极端年最少雨量920.4毫米(2003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6月,6月最多。

水文水利

泰和县水系属赣江流域,赣江贯穿中部,过境流程约45千米,宽600~800米。主要河道有一级河流禾水、蜀水等2条,总长130千米,流域面积476.4平方千米;二级河流珠林江、仙槎河、枫山水等3条,总长169.8千米,流域面积1284平方千米;三级河流缝岭水、六七河等4条,总长182千米,流域面积795平方米千米。境内大小河流共10条,总长度501.8千米,流域面积4055.8平方千米。河网密度0.38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12亿立方米。赣江为境内最大的过境河流,从南至北流经境内马市、塘洲镇、澄江、沿溪、万合等乡镇,境内长45千米,流域面积1947.4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114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禾水、牛吼江、六七河等。

泰和县有6座大型水库,分别为老营盘水库南车水库、洞口水库、芦源水库、缝岭水库。

土壤

泰和县有5个土类,分别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红壤、黄壤。

自然灾害

泰和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暴、冰冻灾害等,其中水灾和旱灾危害最严重,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权损失最大。水灾为县内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最严重的一年发生在1969年8月7~9日,境内老营盘公社降雨量358.3毫米,引起山洪暴发,境内赣江以东地区全部受灾。旱灾主要出现在夏秋之交,大旱平均13年1次,最严重的一年发生在2003年,降水量仅920.4毫米,分别出现伏旱、秋旱。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9年12月31日,泰和县有耕地51739.98公顷;园地5247.32公顷;林地164143.61公顷;草地2655.2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4482.5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122.85公顷;湿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0020.82公顷。

矿产资源

泰和县境内地下矿藏有25种,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种,主要为钨、石膏石灰岩、铸型用砂建筑用石料、瓷土、盐矿、矿泉水等。年产精钨0.04万吨。石膏储量451.3万吨,位于南溪、马市等处,矿区面积256平方千米,年产量17.7万吨。石灰石储量1亿吨,位于武山和水槎茶芫等地,矿区面积约527平方千米,年产量142万吨。

生物资源

泰和县有野生植物211科2500余种,列入国家一、二、三级保护的珍稀树有1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银杏、南方红豆杉、伯乐树3种;野生动物500余种,列入国家一、二、三级保护的珍贵品种有1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鹤、大鲵属2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獐、水鹿水獭亚科、豺、大灵猎、小灵猫猕猴鳞甲目白尾鹞苍鹰、短耳鹗、草鹗、鸳鸯、虎纹蛙等14种。

水资源

泰和县有地表水年均总量399.7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的有21.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4.01亿立方米,其中可开采利用0.69亿立方米。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泰和县总人口为578656人,其中城镇人口215018人,乡村人口363638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6.82‰,人口死亡率为0.9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5‰。在总人口中,男性303687人,占总人口的52.48%;女性274969人,占总人口的47.52%;男女性别比为110:100。泰和县主要以汉族为主,还有、苗、蒙古、壮、回、满、布依族、藏、维吾尔、彝、朝鲜、土家、佤、仫佬族仡佬族、瑶、侗、独龙族、白、塔吉克族达斡尔族、京、傈僳族

政治

经济

综述

泰和县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商品牛基地县,也是中国泰和乌鸡的发源地。主要盛产花生、红瓜子百合竹篙薯车前等经济作物。2021年,泰和县生产总值235.28亿元,同比增长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08亿元,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113.74亿元,同比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92.47亿元,同比增长8.9%。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3.72∶46.43∶39.85调整为12.36∶48.34∶39.3。

第一产业

泰和县粮食作物以水稻、红薯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鸡、家禽为主;渔业青鱼草鱼、鲤鱼等鱼类为主。 泰和乌鸡是独特的种质资源,全县拥有乌鸡加工企业10多家,涵盖酿酒、制药、食品加工等产业,先后研发出泰和乌鸡产品8大系列130多个品种。2021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6%。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9661公顷,同比增长0.76%。全年粮食产量499000吨,同比增长1.4%;油料产量27992吨,同比增长6.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33886吨,同比增长3.34%。年末生猪存栏36.16万头,同比下降1.01%;全年生猪出栏60.5万头,同比增长36.41%;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65.44万千瓦,同比增长2.8%。

第二产业

泰和县工业形成了以食品、建材、医药、化工、电子、机械、冶炼为主的工业体系。2021年,全县工业增加值99.47亿元,同比增长10.1%,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2.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7.1亿元,同比增长11.2%;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园区基础设施投入19.88亿元,同比增长28.16%;全县本地注册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9家,完成总产值164081万元,同比增长13.9%;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6.59亿元,同比增长10.4%。

第三产业

泰和县有综合超市、专卖店、连锁店等新型商业,国光、甘雨亭、今日购物等省内外商业企业连锁店落户境内。202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57亿元,同比增长18.8%。旅游总收入62.01亿元,同比增长32.84%。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9.95亿美元,同比增长45.68%。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88亿元,同比增长11.2%。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8.38亿元,同比增长13.4%。

人文

文物古迹

泰和县有白口城遗址、槎滩陂、杨士奇墓、爵誉古村、快阁等文物古迹;其中白口城遗址、槎滩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士奇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口城遗址,位于塘洲镇洲头村境内,北临赣江,距泰和县城1千米。总面积25万平方米,分内外城,是江西省保存较好、面积较大一座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古城址。

槎滩陂,位于禾市镇张家村南,距泰和县城26千米。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坝长407米,坝顶宽7米,平均高9米,渠36条,是江西省较早较大的水利工程。

杨士奇墓,位于县城西北杏岭北山坡上,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墓的朝向为坐西向东,东西长约100米,南北长约50米,占地7.5亩,墓道的两边立有石俑、石马、石牛、石狮、石旗杆。

爵誉古村,位于螺溪镇西北角,距泰和县城25千米。始建于南唐,宋代由朝廷赐名;村中祠堂、牌坊、书舍、店铺、古桥、古物保存完好。

快阁,位于县城东南隅。始建于唐乾符元年(874年);1973年,被龙卷风摧毁,1986年,重建。快阁占地400平方米,通高20米,3层翘角重檐,四周3米回廊,阁体由36根圆柱栋负栋而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和县有庐陵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泰和白凤仙子传说、泰和虾蚣灯、泰和华盖双狮舞、泰和王家坊迎神赛会、泰和提线木偶戏、泰和蜀口茶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庐陵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和白凤仙子传说、泰和虾蚣灯、泰和华盖双狮舞、泰和王家坊迎神赛会、泰和提线木偶戏、泰和蜀口茶制作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庐陵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一个重要分支,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在布局、结构、构造、装饰上的共同特点,但又结合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做法,如天井院式的建筑布局、鹊巢宫式屋顶、清水砖的马头墙、鎏金木雕装饰的木构架等等。

地方特产

泰和县地方特产有泰和乌鸡、乌鸡罐头、竹蒿薯、蜀口茶、酱菜等。

泰和乌鸡又名白凤乌鸡,原产于江西省泰和县武山。和泰和鸡具有复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腿、五趾、乌皮、乌肉、乌骨十个特征。2004年,泰和乌鸡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5年,泰和乌鸡获得原产地保护;2007年,列入世界地理标志产品名录。

泰和鸡系列滋补罐头,是由泰和县罐头食品厂独家生产,品种有原汁乌鸡罐头、香菇乌鸡罐头、白莲乌鸡罐头、板栗乌鸡罐头4种。系选用泰和乌骨鸡,配以优质保健辅料香菇、白莲、板栗以及胡椒、精盐、味精、白砂糖等调味品精制而成。

竹蒿薯主要产于万合、塘洲镇、沿溪等地。在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县里有人采用山区野生山药,经过长期选育培养而成。薯长1米左右,形如小竹篙,有地下人参之称。

蜀口茶产于马市镇蜀口洲。茶叶色白茸毛而有光泽,茶味浓香,清代曾为贡品,为省内名茶。

酱菜主产地澄江镇。有酱萝卜、酱藠头、什锦菜、多味酱多个品种。特别是甜酸青萝卜为最佳,集甜、酸、辣、鲜、脆为一体。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泰和县共有普通中学38所,小学学校189所,特殊学校一所,幼儿园263所。有7所高中江西省泰和中学、泰和二中、文田中学、六合中学、七曜中学、山谷中学、黄冈学校。

文体事业

截至2021年末,泰和县共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有县级广播电视台1家,电视入口覆盖率为100%,有线电视用户4.76万户。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20万册。

卫生事业

截至2021年末,泰和县共有卫生机构515所,其中医院8所、卫生院24所。卫生机构床位数2485张,其中医院1644张、卫生院701张。年末执业(助理)医师982人,注册护士1225人。其中泰和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救、康复、亚健康体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泰和县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防保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泰和县妇幼保健院是集医疗、保健、预防、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专科医院。

社会保障

2021年末,泰和县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25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6.98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34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368人。全县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3个。

交通

综述

泰和县在千里赣江傍城而过,是江西省“水陆空”立体交通的枢纽,泰和县城距井冈山机场15公里。截至2021年末,泰和县县域铁路里程97.48公里,公路里程3175.801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66.81公里,水运航道里程91.5公里。营业性汽车拥有量4633辆,其中载客汽车60辆,1589客位;公交车125辆,4995客位;卡车4448辆,68017吨位。

公路

泰和县有昌吉赣高铁, 105、319国道,大庆-广州高速公路、泰井、泉南高速公路纵横立交,实现了村村通三级公路。

铁路

泰和县有京九、衡茶吉铁路等;京九铁路贯通泰和县65千米,在县境内设有3个车站,是一个位于县城新区的火车站,且是京九线上较大的县级站;还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市、南京、广州市深圳市厦门市海口市成都市等11条航线。

风景名胜

泰和县有牧歌滩尾、桃源度假村、楠木林、蜀口洲、武山、天湖山、紫瑶山、玉华山、古樟树林、白云山等景区;其中国家级景区有楠木林、蜀口洲、牧歌滩尾处;省级风景区有武山、天湖山、紫瑶山、玉华山、古樟树林、白云山等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有白鹭湖1处。

滩尾自然村,位于苏溪镇模山村东南部,又称新滩尾,含村老滩尾、宋家,全村共50户220人,距县城18公里。

桃源度假村,地处江西省泰和县郊区风景地带,高速公路出入口及319国道旁边,度假村占地265亩,是一家集住宿餐饮、度假休闲、娱乐的旅游景区。

楠木林景区,位于泰和县桥头,地处井冈山市脚下,泰井高速公路和井冈山铁路旁,距吉安市市区87公里,是集漂流、划船、休闲、购物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319国道线贯穿景区,距井冈山机场20公里,赣粤高速公路40公里,县城46公里,泰和火车站50公里。景区总面积3000公顷,其中原始天然成片楠木林面积300多亩。

蜀口村景区,地处泰和县城西南面,距泰和县城8公里,泰和火车站15公里,离所在马市镇6公里,总面积12.85平方公里,包括蜀江古村景点、金沙滩景点、大洲上景点、生态农业采摘区以及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等五个主要景点,是一个集古村文化、生态观光、度假休闲、水上娱乐、农家体验、岛上垂钓于一身的旅游景区。

爵誉古村,始建于南唐,村名为明朝朝廷赐名,占地面积186000平方米,有汉白玉石砖、皇帝圣旨、古床古琴、古聂氏宗祠古建筑等文物。

人物

荣誉

参考资料

崛起中的泰和欢迎您.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16

泰和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2-21

2021年泰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1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1

昌赣高铁泰和火车站7月16日凌晨正式启用.中新网江西新闻.2023-03-12

泰和县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1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2-21

庐陵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22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2-22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国政府网.2023-02-22

泰和荣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2021年泰和水质信息第11期(含水库).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1

泰和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1

孙英剑.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曾向荣.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杨艳晖.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王志宏.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领导之窗.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9-02

擦亮泰和乌鸡名片 重振泰和乌鸡雄风——关于推进泰和乌鸡产业纵深发展的意见建议.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泰和县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在线招商!泰和一大批项目欢迎您来投资!.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龙腾狮跃闹元宵.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22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江西省人民政府.2023-02-22

传统技艺“庐陵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吉安市人民政府.2023-02-22

泰和县政府信息公开.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武山鸡.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乌鸡罐头.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泰和县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补充规定.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泰和县人民医院.有来医生官方网站.2023-02-22

泰和县中医院.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3-02-22

泰和县妇幼保健院.好大夫在线.2023-02-22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3-02-22

泰和天湖山.吉安方志馆.2024-05-01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发布全省A级旅游景区名单的公告.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2-22

牧歌滩尾景区(国家AAA级景区).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桃源度假村(国家AAA级景区、省AAAA级乡村旅游点).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吉安市人民政府.吉安市人民政府.2023-02-22

楠木林景区.吉安市人民政府.2023-02-22

蜀口洲风景区.吉安市人民政府.2023-02-22

江西蜀口生态岛:生态资源化为富民资本,念活“致富经”.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爵誉古村.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罗钦顺.泰和县人民政府.2023-02-22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