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沼泽山雀

沼泽山雀

沼泽山雀(黑枕黄鹂普通亚种:Poecile palustris),又称为红子、小子伯、小豆雀、小山雀,是雀形目山雀科鸟类。其为小型鸟类,体形比大山雀(Parus major)稍小。体长为10~13厘米,体重为8~10克。头顶为黑色,头侧为白色,其虹膜为褐色,嘴为黑色。上体为砂灰褐色,腹面灰白色,中央无黑色纵带。飞羽与尾羽为灰褐色,脚为铅黑色。雌雄羽色相似。

沼泽山雀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在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日本和中国等地区均有分布。其主要栖息于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一般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树枝间。沼泽山雀的繁殖期为3~5月,孵化期为12~14天,育雏期为14天~16天。

沼泽山雀主要以昆虫为食,对农林业有益,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2000年,沼泽山雀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2016年,沼泽山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物种。

形态特征

沼泽山雀为小型鸟类,体形比大山雀稍小。体长为10~13厘米,体重为8~10克。沼泽山雀的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枕、后颈为黑色。虹膜为褐色,嘴为黑色。自嘴基经颊、耳羽以至颈侧均为白色而沾灰。背、肩为沙灰褐色,翅上覆羽为灰褐色,大覆羽羽缘较浅淡,飞羽为灰褐色,羽轴为黑色,外翻具黄褐灰色狭缘,外侧飞羽为灰白色。腰和尾上覆羽与背同色,但比背略黄。尾羽为灰褐色,除中央1对尾羽外,均具灰白色羽缘。颊、耳羽及颈侧均为白色而沾灰。颏、喉为黑色,下喉羽片具白色先端。其余下体为纯白色,仅两胁微沾棕色,腋羽和翅下覆羽为白色。虹膜为褐色,嘴为黑色,脚为铅黑色。幼鸟的羽色与成鸟相似,但较为苍淡。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沼泽山雀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在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乌克兰等地均有分布。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贵州省湖北省云南省、安徽省、四川省甘肃省等地方。

沼泽山雀有10个亚种,其中有2个亚种分布于中国地区。

栖息环境

沼泽山雀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地区,主要栖息于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冬季出现在果园和农田地边的树上。其喜欢在高大的树冠层活动,偶尔也到低矮的灌丛中觅食,在近水源的林区更易见到。

生活习性

沼泽山雀一般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树枝间,冬季时会结成小群活动,有时与大山雀煤山雀(Periparus ater)等混群。其体型小,身体灵活,能在树林中多层次取食。其主要以直翅目(Orthoptera)的蚱蜢鳞翅目(Lepidoptera)的斑峨、膜翅目(Hymenoptera)的蚁和蜂、双翅目(Diptera)的蝇等为食,也吃少量植物种子。在繁殖期内几乎完全啄食昆虫。沼泽山雀的鸣叫声因性别而异,雄鸟的鸣声似“子黑”,雌鸟鸣声似“子黑黑”、“子子黑黑、于子”。当受到惊吓时,雄鸟通常会连续急促地发出“子黑,子黑”声,而雌鸟则似“子子黑……”或单纯的“黑……”声。

生长繁殖

求偶行为

沼泽山雀的繁殖期为3~5月,其一般在4月初开始配对,这期间主要活动于林缘、灌丛、稀疏的林地、沟谷及林窗处。雄鸟求偶时,常站在枝头大声鸣叫,其声经久不息,并时而仰头东张西望,时而低头翘尾,以吸引雌鸟,当雌鸟走近时即可配对。沼泽山雀是一夫一妻制。

筑巢行为

在求偶结束后,沼泽山雀的雌雄鸟会共同筑巢。沼泽山雀是次级洞巢鸟,通常营巢于天然树洞中、树的裂缝以及啄木鸟科废弃的树洞。主要用细草茎、树皮纤维等筑巢,内垫兽毛和羽毛等。在树洞的选择上,沼泽山雀选择的树洞多是高度低、洞口小、树龄低及较浅的树洞。

产卵孵化

沼泽山雀一般在4月中下旬产卵,窝卵数为4~6枚,卵为乳白色,缀有红褐色点斑,钝端较密,孵化期为12~14天。通常是雌鸟产完最后一枚卵即开始孵化,孵化由雌鸟承担。雄鸟则停于巢址附近负责警戒,遇惊扰发出惊叫。在孵化前期,雄鸟一般于洞外给雌鸟喂食,后期因孵化需要,会入洞喂之。孵化期为12~14天。

育雏发育

沼泽山雀幼鸟具有晚成性,在出雏的前两天,雌鸟会坐巢暖雏,在此期间,雌鸟的恋巢性极强,由雄鸟捕食喂雏及雌鸟。之后,雌鸟暖雏的时间会逐渐缩短,由双亲共同育雏。在雏鸟出飞前,雌、雄亲鸟常衔食来巢附近,鸣叫引飞。当幼鸟听到双亲的叫声后,先站巢口,等亲鸟喂食后,骤然飞出,一般先飞落到灌木丛或地面,经亲鸟多次领飞和自己练习飞行后,才跟随亲鸟一同离去。沼泽山雀的育维期为14天~16天。

雏鸟体质量和跗生长最快,在12日龄左右时幼鸟就已经接近发育成成鸟的平均体质量了,而跗跖在出飞前几乎达到成鸟的长度。但由于幼鸟出飞后仍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并且刚出飞的幼鸟飞翔能力弱,只能靠发育较好的双脚在灌丛中及低枝上窜行,捕食能力也较弱,因此在此期间,亲鸟会给予幼鸟一定程度的照料。

人工饲养

沼泽山雀因地区不同其叫音也有不同,比如“岐岐红、岐岐汪汪、唧唧棍......”等,一般有5个“音”以上的沼泽山雀属上品。它们是鸟类中能讲外语”的一种鸟。沼泽山雀通常可作为百灵云雀黄雀的“教师鸟”,因此,在饲养百灵、云雀、黄雀的人中受到喜爱。饲养沼泽山雀有特制的笼。饲料可用点颜粉,平时可喂食少量的昆虫,冬季可补充核桃仁或花生仁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沼泽山雀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015年,沼泽山雀在欧洲的繁殖种群为291~574万对,相当于583~115万只成熟个体。欧洲的种群数量约占全球范围的55%,全球种群数量估计为1060~2090万成熟个体。

生存威胁

由于林地成熟导致栖息地结构发生不利变化,而城市化、农业集约化导致沼泽山雀的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从而威胁到沼泽山雀的种群繁殖。沼泽山雀不会选择长期定居,这意味着其需要尽可能地寻找合适的栖息地。另外,捕食者压力的增加和其他动物的竞争也可能会影响该物种的生存。

保护级别

主要价值

沼泽山雀主要以昆虫为食,其中包括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落叶松鞘峨(Coleophora dahurica Falkovitsh)等重要森林害虫,对农林业有益,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

种间关系

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与红隼(Falco tinnunculus)会攻击沼泽山雀,是沼泽山雀的天敌。沼泽山雀、大山雀与普通鳾(Sitta europaea),在长期种间互相作用下形成了独有的生态位,通过不同的取食位置降低生态位重叠,减少种间竞争,协同进化。沼泽山雀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上层以及中外侧取食,大山雀主要集中在地面、树冠中上层以及中外侧取食,而普通鳾主要集中在树干、树冠中下层以及中内侧取食。

参考资料

沼泽山雀.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4-08-22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01-22

..2023-01-18

沼泽山雀.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1-18

..2023-01-18

..2023-01-18

..2023-01-18

..2023-01-18

..2023-01-18

《伯尔尼公约》时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2023-01-18

..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