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
张海迪,女,汉族,中共党员,出生日期1955年9月,山东文登区人,吉林大学哲学硕士,曾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1983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获“八十年代新雷锋”和“当代保尔”两个称号。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后因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中学课程。之后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市农村,给孩子当教书先生,同时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两年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此后张海迪历任山东莘县广播局工人,聊城地区文联、济南市文联创作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作家等。
著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生命的追问》《美丽的英语》等,译著《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达尔文的蚯蚓》。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还获得了中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此之前,这个奖项还未颁发给散文作品。张海迪曾获中国奋发文明进步奖、中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1983年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2008年担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荣获中国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三八红旗手、中国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人物关系
人物经历
童年时期
张海迪的出生
张海迪,于1955年9月16日出生在山东济南,刚出生时邻居因张海迪健康伶俐为其起名叫“玲玲”。张海迪父母家乡在山东临海的文登区,因此他们喜爱大海,且在五十年代有部著名电影《白夜》和一首著名歌曲《尼罗河之声》。于是他们深情地说:“莫斯科的‘白夜’、尼罗河的歌声是迷人的,祖国渤海之滨的笛声也应该是令人神往的,女儿就叫“海迪”吧。”张海迪的名字由此而来。
不幸降临
张海迪上幼儿园的时候,格外精神,两条腿可正常站直。但是在五岁那年,她患上了脊髓血管瘤。这场病使她严重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全部失去知觉,此后,张海迪再也站不起来了。
可怜父母心
张海迪的父母,为了救助自己女儿,付出非常多的努力。为了抚慰张海迪的心灵,爸爸给她买来了收音机,妈妈给她订阅了《小朋友》,许多叔叔阿姨花钱给张海迪买玩具,尽管人们的关怀温暖着她的心,但这远远不能补偿瘫痪给张海迪带来的痛苦。看到同龄的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她羡慕那些能够上学的人,她想要读书。
为了读书,张海迪从七岁起,一直报名上学。前三次,老师因她双腿瘫痪而拒绝。在十岁那年,张海迪第四次报名,老师因其病情好转而同意入学。但在入学的第二天,张海迪的病再次复发,她的妈妈只能带她到北京治病。因病情逐渐加重,张海迪动了几次大手术,术后,她不能随意活动。因肌肉发力伴随着神经疼痛,她只能吞服止痛片来锻炼腿脚。
成长时期
张海迪在知道无法入学后,选择拜自己的妹妹为师以学习拼音。张海迪学习速度很快,她深有体会地说:“真正的学习,总是需要自己先动动脑筋,理解到一定程度,请别人验证一下,别人肯定了你的理解,学习的劲头就越来越高了。”张海迪以此方法,不依赖别人,独立思考,踏上了自学之路。
1970年春天,张海迪跟随父母从济南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公社尚楼大队插队劳动。张海迪遇到一个生病的孩子去世了,这件事对张海迪的触动很大,使她决定当医生为人治病。她买来了医学书、体温表、听诊器等。张海迪对照书本在自己身上练针灸,学习解剖学和神经系反射原理。几年的时间,张海迪读完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针灸学》《内科学》等十几种医学书籍。三年后,张海迪在县城医院工作。这期间,张海迪因一位老同志找她翻译进口药的说明书,在此后学习了英语、日语、世界语和德语,翻译了《世界狗类百科全书》的资料。
求学创作
1976年张海迪学译英文版小说《月亮宝石》。1982年春天,她开始翻译英国作家希拉·道格拉斯所著的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同年十月翻译完成,并将译稿送到了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83年4月出版。1984年张海迪翻译出版了英国女作家安妮·迪格比的小说《丽贝卡在新学校》。张海迪从1985年开始投入创作《轮椅上的梦》,直到1990年在中国出版。
1991年,张海迪的鼻部出现黑色素癌。在经历了第6次大手术后,张海迪身体状况差到了极点,但她坚持就读吉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研究生课程。两年后,她成功获得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哲学硕士。1997年张海迪的散文集《生命的追问》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同年12月,张海迪开始长篇小说《绝顶》的创作,并于2001年12月在济南完稿,2002年出版。2003年7月张海迪和王佐良合作,翻译出版了英国作家亚当·菲利普斯的小说《达尔文的蚯蚓》。2007年5月,张海迪应邀到德国班贝格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张海迪在那里的一个国际艺术家之家学习和工作。回国后,张海迪将这一年中,她的所见、所闻、所感做的详细的记录进行整理,编写为《我的德国笔记》。2007年7月张海迪创作的长篇小说《天长地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党政工作
2008年,张海迪当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此后于第五届中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二届中国残疾人展能节的开幕会上致开幕辞。2016年残奥委会,张海迪就任里约热内卢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2016年10月27日张海迪履职新一届康复国际主席。在2017年的2017上海“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上,张海迪发表了演讲,宣讲中国在推动国际残疾人事务发展方面所做出的成绩。2018的九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张海迪就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届主席团主席。2021年8月17日,第16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时隔五年,张海迪再任团长。在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中,张海迪为五名残疾人志愿者代表授旗。在2022年两会上,张海迪提交提案:建议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盲人的生活提供更好的帮助。2023年4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张海迪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和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第4届亚残运会组委会主席。
2024年12月31日,张海迪受聘担任康复大学名誉校长,名誉校长聘任仪式在青岛举行。
人物作品
文学
歌曲
相关作品
人物精神
百折不挠
张海迪未受过正规教育,5岁患病,后导致截瘫。但她以“即使跌倒了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的毅力和“死,我也要在大笑中死去”的乐观态度面对困境。
为人民服务
张海迪说:“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就要为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而奋斗!”十几年间她克服种种困难,学习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她为群众治病一万多人次,对社会尽责、为人民服务,做出了有益于社会、人民的成就。
人物影响
残疾事业
张海迪希望中国能够建设一所专门培养康复人才的大学,这个建议被纳入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
2022年两会,张海迪提交的提案是建议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盲人的生活提供更好的帮助。从199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开始,张海迪在全国政协已履职24年,每年两会,她的提案都与保障残疾人权益,改善残疾人处境有关。
榜样作用
张海迪与疾病斗争的过程极具教育意义,1983年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希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张海迪学习。
荣誉奖项
作品奖项
荣誉称号
社会活动
张海迪在当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后,就十分注重如今弱势群体的情况,在2015年到2018年期间,张海迪先是参加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互联网+残疾人服务共创未来美好生活”专题发布会暨网络助力残疾人创就业研讨会。并在出征里约热内卢前,对残奥运动员,做了动员,希望做到干净参赛、文明参赛、安全参赛,坚决杜绝使用兴奋剂,做坚守尊严的勇士。又参加了由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与威高集团共同主办的“威高爱·我的梦——首届中国无障爱公益晚会”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团结带领残疾人兄弟姐妹共奔美好小康生活》的工作报告。接着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30周年学术月活动中表示,中国残联将一如既往重视康复人才队伍建设,还要建设好中国康复大学。
之后在2019年到2020年,张海迪先是在康复大学落地山东揭牌活动中对康复大学做出了肯定。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建言,促进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产业和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明确辅助器具资助政策,让残疾人买得起、用得上。之后出席了“2019康复国际亚太区会议”在澳门威尼斯人会议中心的开幕仪式。在2020年又参加了,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起的《行动呼吁:赋能残疾妇女和女童,共创我们想要的未来》活动。并在发布仪式的演讲中表示,残疾妇女是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人类大家庭中最需要帮助的成员。在全国政协第22次议政性常委会上作《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问题》的书面发言,提出将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纳入精准扶贫目标,加大改造资金投入,提升改造内容和技术水平的建议。同年11月参加了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并提出了四个对残疾人有帮助的具体要求:建好康复大学,助力健康中国;推动康复医学成为一级学科;加快康复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对基层康复服务的指导。
人物评价
1983年五四青年节当天,邓小平为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王震说:“张海迪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的崇高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有了张海迪这样的雷锋式的好青年,我们的民族一定会兴旺,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强盛,我们的四化建设一定会成功。”
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丕显说:“她的榜样,为广大共青团员和青年同志指出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一个病残青年能够做到的事,亿万青年也一定能够做到。希望张海迪式的先进青年越来越多。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需要百万、千万、亿万个张海迪。”
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王兆国说:“她用青春的光和热实践了自己的人生诺言,为当代青年树立了一座人生的路标。张海迪的成长同样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结果。雷锋的精神,在张海迪身上得到延伸和发展。张海迪的革命精神和先进事迹,和雷锋一样,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
莘县一中退休教师王充允说:“在学业上,我曾传授给她知识,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她的坚毅精神却时时激励着我。”
郭梅尼曾说:“每个人都有困难,但你再困难,也达不到张海迪的困难程度,她面临着所有人面临的问题,却战胜了躯体和社会造成的重重障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山东画报社工作的李霞表示:“像张海迪这样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我觉得值得宣传。”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评)
张海迪精神是改革开放之初,指引一代青年人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的“雾海里的航标灯”,为一度迷茫的人们指明了为人民服务的前进方向。张海迪 精神,至今仍然是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南,我们仍然需要发扬张海迪精神。(中共沈阳市委党校 评)
人物轶事
“智取新书”
张海迪当时正处于十年动乱的年代里,因此想要得到一本书是很难的。一次,张海迪听说楼梯下的门洞里有被造反派锁起来的书,便让小雪去楼下玩毽子,在将值班看门的人注意力吸引后,将毽子踢到堆放书籍的楼梯门洞里。经过看门人同意后,小雪爬进窗子找毽子,顺带拿了两本书,从窗口爬出后便跑回家,将一本《林海雪原》和一本《苦菜花》送到张海迪手中。
“镜子书”
张海迪每次动大手术后,就只能躺着,连脖子都不能扭动,但她想要看书,于是让她的爸爸把书放在枕头边,在床头柜上支起一面镜子,调整好镜子的角度,她就从镜子的反射中看书。虽然镜子里的字和行序是反的,但张海迪依旧坚持阅读,用这种方法,张海迪读了《刘胡兰》《董存瑞》,知道了没有上过一天学却写出了《半夜鸡叫》的高玉宝,知道了严重病残却写出了《把一切献给党》的吴运,由此“镜子书”打开了张海迪的眼界。
人物风波
秦火火(实名秦志晖)在读到张海迪一篇在德国小住的文章后,便使用“炎黄秦火火”这个ID造谣,暗指张海迪有德国国籍,张海迪妹妹更改姓名、国籍,通过某公司高管身份承接残联工程项目。秦火火在明知新浪判定该信息不实、张海迪也微博澄清的情况下,再次散布消息,这严重损害了张海迪的名誉权。
2014年4月“秦火火”(实名秦志晖)因犯诽谤、寻衅滋事罪,朝阳法院一审判其数罪并罚合并执行共3年刑期。其中因诽谤罪获刑2年,因寻衅滋事罪获刑1年半,他归案后如实供述罪行,因此对其从轻处罚,共判3年。秦火火当庭表示不上诉。
参考资料
张海迪: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2-12-12
邓朴方、张海迪卸任,杨晓渡任中国残联名誉主席、程凯任中国残联主席.新京报政事儿-今日头条.2023-09-20
张海迪.中国作家网.2022-12-12
“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及事迹简介.人民网.2022-12-12
面对面丨专访张海迪:我们要为残疾人创造一切可能性 让他们过上好生活.央视网.2022-12-12
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武汉开幕(图).荆楚网.2022-12-12
里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 张海迪任团长.中国新闻网.2022-12-12
张海迪将履职新一届康复国际主席.央视网.2022-12-12
【我在现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残疾人有望共享优质康复服务.央视网.2022-12-12
中国残联七大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机构.新华网.2022-12-12
第16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新华网.2022-12-12
走近冬奥|张海迪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残疾人志愿者代表授旗.新华网.2022-12-1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4-18
中国残联原主席张海迪,有新职.新京报政事儿-腾讯网.2025-01-01
轮椅上的梦.中国青年出版总社.2022-12-12
《天长地久》.中国作家网.2022-12-12
绝顶.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12-12
美丽的英语.作家出版社.2022-12-12
《我的德国笔记》.中国作家网.2022-12-12
《走吧,莫——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中国作家网.2022-12-12
生命的追问(共和国作家文库•畅销经典书系).作家出版社.2022-12-12
这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书写别样的奋斗人生.人民网社会.2022-12-12
张海迪作词歌曲《在美丽的冰雪里》残联春晚上唱响.光明网娱乐.2022-12-12
全国助残日主题歌曲《一个也不能少》正式发布.央视网.2022-12-12
第12届冬季残奥会在韩国平昌闭幕.光明新闻.2022-12-12
《勇敢的心——中国残障儿童生存状况纪实》.中国作家网.2022-12-12
张海迪委员:让残疾老人生活得有尊严有幸福感.中国青年网.2022-12-12
张海迪.中国经济网.2022-1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张海迪.中国宁波网.2022-12-12
中国开通多终端“残疾人服务地图”助残疾人创业.中国新闻网.2022-12-12
第十五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结表彰大会举行.中国新闻网.2022-12-12
“威高爱·我的梦——首届中国无障爱公益晚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新闻网.2022-12-12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中国新闻网.2022-12-12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 将办学术月系列活动.中国新闻网.2022-12-12
中国残联等部门共同建设康复大学落地山东青岛.中国新闻网.2022-12-12
张海迪:明确辅助器具资助政策让残疾人买得起、用得上.中国新闻网.2022-12-12
“2019康复国际亚太区会议”在澳门开幕.中国新闻网.2022-12-12
维护残疾妇女和女童的平等权益中国残联发起“行动呼吁”.中国新闻网.2022-12-12
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改”受益面扩大助力脱贫攻坚.新京报网.2022-12-12
张海迪:推动康复事业可持续发展早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中国新闻网.2022-12-12
以青春之我 复兴伟大之民族——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词(下).中国青年网.2022-12-12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67:张海迪精神.中共沈阳市委党校.2024-08-02
“秦火火”案今日受审 曾造谣攻击张海迪雷锋.央视网.2022-12-12
“秦火火”获刑3年 诽谤信息转发次数均超500次.央视网.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