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范县

范县

范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濮阳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南依黄河,北枕金堤。介于东经115°21'~115°43'、北纬35°38'~35°55'之间,南北长约20千米,东西宽约42千米,总面积617平方千米。境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截至2021年末,范县户籍总人口60.3万人。范县有回族苗族壮族满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布依族侗族等少数民族27个。现辖8个镇、4个乡和1个办(筹)。县人民政府驻范县板桥路118号。

范县夏为昆吾地。商称顾国。周为丘,分属齐、鲁、卫三国。春秋为晋邑。秦属东郡,在此设亭,称秦亭。汉初设范县。1928年属山东省。1936年属聊城行政督察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范县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8年,改为范县。1968年属安阳市地区。1983年属濮阳市

范县林业、水稻、小麦、玉米等农副产品丰富,系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有“中原米乡”“莲藕之乡”之称。2021年,范县生产总值(GDP)232.62亿元,比上年增长7.4%。台辉高速与德上高速在范县境内交汇,西与大庆-广州高速公路G4,南与日东高速公路,北与青岛—兰州高速公路,东与济南—广州高速公路相连相通。黄河金堤河横贯县境,沿黄线长达47千米。是衔接融合环渤海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

地名来历

范县地名来历有二:

其一《范县志》载:西汉初置县(县治遗址在今张庄镇旧城东部黄河河道中),县城濒临古“范水”,故名。

其二春秋周定王封晋大夫士会士会于此,始建兹邑,以其姓氏为名。《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范县,北魏置,......以春秋晋范武子姓氏为名。”《太平寰宇记》卷之十四载“范县,本汉旧县,属东郡。春秋晋大夫士会之邑。”

历史沿革

夏朝至清朝

范县,商周时期,称顾国,为廪丘,分属齐、鲁、卫三国。春秋时期,为晋邑。

秦朝,属东郡,在此设亭,称秦邑

汉代,置县。因域内有“范水”而得名,沿袭至今。

三国时期,属魏。晋代,属东平郡南北朝时期,属北魏东平郡。北齐,县废。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县,属济北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范县改州。五年(622年)州废,复置县,属济州。贞观八年(634年),改属濮州

宋朝至明朝,属州。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于河,县治由旧城迁至今山东莘县古城。

清雍正八年(1730年),属濮州直隶州,十三年(1735年)改属曹州府。

中华民国

1914年,属东昌道。1926年,属曹濮道。1928年,属山东省。1936年,属聊城行政督察专区。1939年,属冀鲁豫边区。1940年,属鲁西行署。1941年,属冀鲁豫行署。1949年,属平原省濮阳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2年,平原省撤销,范县属山东省聊城专区

1956年,濮县、观朝县撤销,濮县全部并入范县,观朝县南部第三、四、五、六区的7个乡划归范县,将范县甘草堆乡划归寿张县,全县辖9区103个乡。县城迁至处于中心的樱桃园村。

1958年3月,撤区并乡,范县划为23个乡,辖861个自然村;同年9月,全县组成一个人民公社,下设10个管理区。同年11月,莘县撤销,除王奉、燕店两个区外,其余并入范县,范县划为16个公社,属山东省。

1964年4月,国务院为解决豫鲁两省水事纠纷,将范县及所辖金堤以南地区划归河南省,范县县城仍在距县界5千米外的山东省莘县樱桃园乡境内。

1968年,属安阳地区。

1983年12月,公社建制撤销,县下设乡,原12个公社除濮城公社改为濮城镇外,其余均改为乡。

1990年2月,城关镇成立。

1994年,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在金堤河以南十字坡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建设范县新城区。

1997年7月1日,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搬迁至新城区办公。

2005年12月,机构改革合并,孟楼乡并入龙王庄乡和城关镇。

2017年10月11日,范水办事处党工委、管委会筹备组成立。

2011年至2020年,龙王庄、高码头、王楼、辛庄、陈庄、张庄先后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31日,范县辖8个镇、4个乡和1个办(筹):城关镇、濮城镇王楼镇、辛庄镇、杨集乡、白衣阁乡、陈庄镇、龙王庄镇颜村铺乡陆集乡、张庄镇、高码头镇、范水办(筹)。县人民政府驻范县板桥路118号。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范县位于黄河下游、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东接台前县,西邻濮阳市,南与山东甄城县郓城县隔黄河相望,北依金堤河山东省莘县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15°21'~115°43'、北纬35°38'~35°55'。县境南北长约20千米,东西宽约42千米,总面积61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范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局部微有起伏,坡地、洼地地相间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渐低。平均海拔49.3米,最高处辛庄镇彭楼滩区海拔54.1米,最低处高码头镇大曹庄海拔44.5米。黄河自辛庄镇彭楼村入境,至高码头镇寇庄村出境,为南境自然分界线,北岸临黄大堤横贯全境。临黄堤以北至金堤河为滞洪区,面积467.05平方公里;临黄堤以南为黄河滩区,面积90.25平方公里;金堤以北为老城区,面积2.7平方公里;金堤以南2.5公里为新城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底,建成面积13.5平方公里。

气候

范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4.0℃,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极端最低气温-19.3℃(1971年12月27日);7月平均气温26.7℃,极端最高气温40.8℃(1972年6月11日)。最高月平均气温26.9℃(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1.7℃(1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8.6℃,最大日较差24.9℃。植物生长期年平均213天,无霜期年平均208天,最长达227天,最短为18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30.8小时。0℃以上持续期298.4天(一般为2月16日—12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55毫米。

水文水利

范县属黄河流域,河流、沟渠较多,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黄河金堤河、范水等。

黄河,自辛庄镇彭楼入境,至张庄镇旧城村出境,黄河(范县段)全长47千米。金堤河,自王楼镇宋海村入境,至高码头镇曹庄村出境,全长36.07千米,是上游滑县濮阳市及范县主要泄洪河道。

范水(原孟楼河),从白衣阁乡钱樊姜渡槽起,至高码头镇教场闸汇入金堤河,全长22.25千米,是境内最大的排水河道。范县地下水源充足,引黄灌区地下水埋藏深度为2—4米,含水层厚度在12至18米之间。水质除黄河背河区2千米以内为咸水区外,其余均为淡水区。

土壤

范县境内土壤大体分为沙土、沙壤土、壤土、重壤土和黏土、盐碱地六类,沙、壤、黏相间分布。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范县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煤炭、卤盐水等,其中,石油、天然气储量较为丰富。

林业资源

范县林地总面积27.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7.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90万立方,森林覆盖率32%,城区绿化覆盖率38.24%,人均公园绿地9.28平方米,林业总产值30.3亿元。林地主要集中在沿黄张庄、陆集、辛庄、杨集、陈庄和高码头等乡镇。

水产资源

范县境内水系纵横,坑塘众多,盛产各种淡水鱼和莲藕。县内种植优质荷藕逾万亩,是“河南省莲藕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水产养殖有小龙虾、鲤鱼、青鱼草鱼、鲢鱼、鱼、泥鳅等。

动物资源

范县境内野生动物有黄鼬、鼠、刺猬亚科、野兔等10余种。鸟类有白鹭、麻雀、喜鹊、水鸭、杜鹃、燕子、啄木鸟科等20余种。

人口

人口概况

截至2021年末,范县常住人口44.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3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8.2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6.72%,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4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30‰;死亡人口0.3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3‰;自然增加人口0.10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97‰。

民族构成

范县有回族苗族壮族满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布依族侗族等少数民族27个,系多民族融合地。

经济

综述

范县林业、水稻、小麦、玉蜀黍属等农副产品丰富,系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有“中原米乡”“莲藕之乡”之称。2013年,“范县大米”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范县莲藕、范县黄金鳅等20个产品被认定为有机产品。食用菌、温棚瓜菜、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特色种植五大产业不断发展。全县“六优”农产品种植面积36.7万亩,百亩以上设施农业园区59个。

2021年,范县生产总值232.62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3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104.50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102.79亿元,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9:44.9:44.2。范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7.2元,比上年增长10.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63.9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15.9元,增长11.2%。

第一产业

2021年,范县粮食产量40.03万吨,比上年下降3.8%。其中,夏粮产量21.67万吨,增长6.5%;秋粮产量18.36万吨,下降13.7%。小麦产量21.67万吨,增长6.5%。蔬菜产量9.88万吨,增长1.3%。

2021年,范县猪牛羊禽肉总产量3.34万吨,比上年增长31.1%。其中,猪肉产量2.41万吨,增长59.8%;牛肉产量0.12万吨,下降3.6%;羊肉产量0.23万吨,下降3.3%;禽肉产量0.58万吨,增长2.7%。禽蛋产量3.31万吨,下降8.3%。牛奶产量0.46万吨,增长12.7%。

第二产业

2021年,范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其中,轻工业增长60.5%,重工业增长1.2%,轻重工业比例为14.5:85.5。产品销售率97.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从高质量发展指标看,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3%,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39.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0.7%,占比9.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3.9%,占比5.3%。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4%。

第三产业

2021年,范县有资质建筑业企业在库1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92亿元,增长0.8%。在库有资质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2.29万平方米,增长55.4%。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1.96亿元,比上年增长51.5%。其中,住宅投资18.92亿元,增长53.8%。商品房销售面积44.18万平方米,增长15.2%。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31.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9%;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300万元。

交通运输

公路

范县地处中原腹地,台辉高速与德上高速在范县境内交汇,西与大庆-广州高速公路G4,南与日东高速,北与青岛—兰州高速公路,东与济南—广州高速公路相连相通。范县距郑州市济南市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均3小时路程。截至2021年末,范县干线公路里程150.119千米。其中,国道60.815千米,省道89.304千米。全县农村公路里程987.224千米。其中,县道145.39千米,乡道351.267千米,村道490.567千米;货物运输总量2860万吨,比上年增长13.3%。货物运输周转量12687万吨千米,增长18.2%;旅客运输总量96万人次,下降15.2%。旅客运输周转量1300万人次千米,下降10.1%。

铁路

瓦日重载铁路在范县过境,东至山东日照港口,与京九铁路相连;西至山西省境内,与京广铁路相接。在范县境内设有万吨级货运编组站河南丰利石化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末,范县公交公司共有职工200余人,车辆140辆,运营线路48条,覆盖574个行政村,年营运里程540.19万千米,年运输乘客178.3万人次。平均运营260天,单车日平均行驶里程为148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

2021年,范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1243人,在校生1442人,毕业生179人。普通高中招生4089人,在校生12261人,毕业生3918人。初中招生8151人,在校生22468人,毕业生6905人。小学招生8066人,在校生51160人,毕业生8703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80人,在校残疾儿童450人。补充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免学杂费)6076.25万元,免教科书907万元,两项共受益学生72650人;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发放796.75万元,受益学生18330人次。幼儿园在园幼儿22781人。

截至2021年末,范县学前教育幼儿入园率达92%以上,义务教育入学率100%,高中教育入学率达85%以上;有国家级乒乓球后备人才基地1个,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7所;省级、市级标准化管理示范校2所,省级、市级标准化特色学校3所。 其中,范县第一中学为省级重点公办高中。范县卓越中学为寄宿制民办高级中学。范县职业技术学校为省级重点公办职业技术学校。

医疗

2021年11月,范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成为濮阳市县域第一家“国家三级综合医院”。范县中医医院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范县妇幼保健院二级医院

截至2021年末,范县共有卫生机构590个,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52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772张,其中医院1822张,卫生院950张。卫生技术人员356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89人,注册护士1382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531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727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96人,妇幼保健院(所、站)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66人。全年总诊疗人次128.75万人次,总出院人数5.49万人。全年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600人次。

科技

截至2021年底,范县共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8个,其中省级4个。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其中省级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全年启动实施1个省重大科技专项,4个市重大科技专项。全年授权专利240件,有效发明专利63件。

文化体育

截至2021年末,范县共有文化馆14个(范县文化馆、濮城文化馆和12个乡镇文化分馆),公共图书馆13个(范县图书馆和12个乡镇图书分馆)。博物馆2个(范县刘家老院民俗博物馆(民营)、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范县)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范县)旧址、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个(四平调、罗卷戏)。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范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4686人。其中,参保职工30684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4002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623人。其中,参保职工18696人参保退休人员592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8619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3707人。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35.6万元,共保障城市低保人员1316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4090.7万元,共保障农村低保人员16608人。

人文

文化概述

西汉初置县,因范水穿城而过得名,迄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是范姓顾姓秦姓姚姓的起源地。古代晋楚“城濮之战”、齐魏“孙庞斗智”“二十四孝”中的“孝感动天”“子路负米”“芦衣顺母”“恣蚊饱血”等均发生在这里,有丹朱遗址、闵子骞墓士会墓等文化古迹。“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此任县令五载,留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千古佳句。范县先后开展板桥文化中国艺术节暨荷花节等系列活动,制作电视专题片《清风板桥》、拍摄46集电视剧《糊涂县令郑板桥》,板桥古镇建成投用,被命名为“河南省郑板桥文化之乡”。

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艺

四平调是流行于河南、山东省、安徽、江苏省接壤地区的一个地方稀有剧种,它由苏北花鼓戏演变而成。因四平调的基本板式平板取之于腰鼓的平调,兼有四省之意,故称四平调。主要传统剧目有《陈三两爬堂》《梅香》《三告李彦明》《绿牡丹》《珍珠衫》《小包公》《王宝钏》《杨八姐盗刀》等。

罗卷戏又称大笛戏、大笛子罗罗、罗子戏,是传统戏曲的鼻祖和活化石,它源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是流行于豫北、鲁西交界地区的古老剧种。罗卷戏拥有八大声腔体系,300多个唱腔曲牌,300余部剧目。

地方特产

景区

综述

范县有国家AAA级景区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68处,天福山起义纪念馆2个,省级廉政教育基地1个。先后成功举办9届中国·范县“最美荷花季”乡村游系列活动。

主要景区

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范县)旧址位于范县新区东6千米的颜村铺乡颜村铺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机关驻地,朱德、邓小平、杨勇、杨得志、黄敬、段君毅、曾思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生活和指挥战斗,有“边区小延安”之美誉。该旧址2002年被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同白衣阁乡革命旧址被濮阳市公布为两线一带红色旅游经典线路;2013年对旧址二期进行了修复(边区银行、战地医院、兵工厂旧址);2018年对旧址二期修复项目进行了展示利用,同年被河南省党史研究办公室公布为党史研究基地;2021年被河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白衣阁)革命旧址位于范县新区南3千米的白衣阁乡白衣阁村。1946年10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在白衣阁村西一大型农场内,召开团级以上军事会议,会议由邓小平同志发言,司令员刘伯承分析当时敌我形势及军事行动任务。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天险,挺进大别山,由此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该旧址2004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楼生态旅游区是国家级AAA景区,位于范县辛庄镇毛楼村,面积为1.5平方千米。主要特点是黄河湿地、生态种植养殖,主要景点有黄河奇观、听涛观澜、滨河赏月、五彩绿植、荷塘观莲、沙滩消夏等六大自然景观。

中原荷花园景区是国家级AAA景区,位于范县陈庄镇万亩莲鳅共作示范基地核心区,依托黄河以北地区最大的绿色莲藕生产基地,景区占地面积近千亩,培育有各类观赏荷花100余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夏日“豫北小江南”中原荷花园景区的真实写照,夏季周末每日游客可达2万人左右。

板桥古镇位于范县十字坡大道南段路东、范水河以北,核心区280亩。古镇以板桥文化为主背景,以范县本土文化和姓氏文化为辅助,是集合休闲旅游、民俗生活体验、研学教育、情景再现、公益博览、特色餐饮、宅院酒店等业态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中原地区“城市人文怀旧游憩中心”。已建成雁塔、县衙、三贤祠、国学堂、烟雨阁、板桥故居、四姓堂等文化旅游景点,配套建设有美食街、商业街等特色步行街区。

郑板桥纪念馆位于毛楼生态旅游区景区内,占地面积38亩。纪念馆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内设展厅、竹林、亭、碑廊、雕塑、假山、池塘、花草等景观。展厅主要展示了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2005年被濮阳市命名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012年 被河南省纪委监察委命名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

人物

荣誉

参考资料

范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2-12-10

范县概况.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1

2021年范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0

范县.河南省情网.2022-12-10

范县简介.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1

范县.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2-12-10

历史沿革.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0

行政区划.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1

地理环境.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1

民族.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1

经济.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1

范县交通.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1

范县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 绩效评价报告.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1

范县教育工作基本情况.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1

一中简介.范县第一中学.2022-12-12

卓越概况.范县卓越中学官方网站.2022-12-12

学校简介.范县职业技术学校.2022-12-12

范县人民医院简介.范县人民医院.2022-12-11

范县卫生事业发展综述.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1

四平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罗卷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河南省人民政府.2022-12-11

范县剧种.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1

特色名吃.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1

濮阳新增一个国家3A级景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12-12

文化旅游资源.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1

范县名人.范县网.2022-12-11

河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公布 31个地方入选.河南省人民政府.2022-12-11

2014年、2015年、2016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2-12-11

我县荣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1

我县顺利通过复审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县城.范县人民政府网.2022-12-11

正式命名!范县又获新称号.范县网.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