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拉丁学名:Oryzias latipes)又称观背青鳉、弹鱼、米鳉、稻田鱼,怪颌鲤齿鳉科青鳉属动物。青鳉的体长为20~50毫米,体重为0.2~0.3克。体形侧扁,背部平直,腹缘略呈圆弧状。头中等大小,较平扁。眼特别大,眼间距宽而平。口小,横裂,向上翘起。下颌稍长于上颌。头部及身体被圆鳞。体背上部较黑,下部呈白色。体背侧呈淡灰色,体侧及腹面呈银白色。臀鳍及尾鳍散布着黑色的小斑点,其他各鳍均为淡色。
青鳉分布于中国、朝鲜、越南、韩国及日本。青鳉喜栖息于水生植物浓密、水质清澈的静水或缓流的中上层,其是广温广盐性鱼类,生存范围极广。
2018年,青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等级为无危(LC)。因食蚊鱼与其竞争生存空间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截止到2022年,青鳉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青鳉是世界上首批被用于研究胚胎在太空环境下发育的鱼类之一,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毒性实验的标准用鱼之一。此外,在光线照射下,青鳉的眼睛呈现出湛蓝色,身体呈现出微微的淡黄色,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形态特征
青鳉的体长为20~50毫米,体高为5~15毫米,头长为5~15毫米。体重为0.2~0.3克。体形侧扁,背部平直,腹缘略呈圆弧状。眼径为2~5毫米,吻长为1~4毫米,眼间距为2~8毫米,尾柄高为2~5毫米,尾柄长为2~5毫米。
青鳉的头为中等大小,较平扁。眼特别大,眼间距宽而平。口小,横裂,向上翘起。下颌稍长于上颌。鳃膜在眼后相连而不与峡部连接。胸鳍位置高,呈圆刀形。腹鳍短。臀鳍长,起点与尾鳍基和眼的距离几乎相等。背鳍距离头很远,起点距离尾鳍基较臀鳍起点更近。背鳍尖端可达尾鳍。尾鳍近截形,中间凹陷。青鳉的头部及身体被圆鳞,纵列鳞27~30片。无侧线。体背上部较黑,下部呈白色。体背侧呈淡灰色,体侧及腹面呈银白色。臀鳍及尾鳍散布着黑色的小斑点,其他各鳍均为淡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中国分布
在中国,青鳉从辽河到广东省,西到云南省均有分布,广泛分布于长江、珠江及东南、华南水系。
栖息环境
青鳉喜栖息于水生植物浓密、水质清澈的静水或缓流的中上层,常栖息于湖泊、水库、坝的岸边以及稻田、水塘、沟渠。其是广温广盐性鱼类,生存范围极广,在0~40摄氏度的环境中均能生存,在盐田中也能生存。
生活习性
研究发现,青鳉会在淡水和海洋之间双向洄游,但与其它溯河洄游性鱼类不同的是,其洄游不以繁殖为目的。青鳉属杂食性鱼类,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如血虫、孑孓(蚊子的幼虫),偶尔也食用藻类。鱼苗阶段摄食原生动物界及萼花臂尾轮虫等,逐步转吃小型浮游甲壳动物、藻类及其他碎屑。青鳉性活泼,喜集群,一般成群在水体表面游动,且青鳉能够分辨出其它个体。
生长繁殖
发情期
性成熟
青鳉经过2~4个月的生长,体长达到20毫米左右时开始性成熟。性成熟时,雌雄鱼有明显的外形差异:雌鱼体较肥胖,腹部膨大,产卵季节时腹鳍与臀鳍之间常附着若干粒受精卵;雄鱼体较细长,背鳍的后两鳍条之间有明显的凹陷且臀鳍较长,臀鳍和腹鳍上聚集着大量的小黑点,比雌鱼相应部位的颜色深。
亲鱼发情迹象明显,雄鱼开始表现出领地占有特性。发情盛期雄鱼开始紧跟雌鱼后游动,围着雌鱼头部做圆周运动,在雌鱼身下慢慢往上游以及穿梭于雌鱼当中并与雌鱼交配。交配时,雌鱼位于雄鱼上方,二者身体平行,彼此泄殖孔部位相互接触,雄鱼将腹部向着雌鱼方向向上提起。交配持续大约4秒左右,然后分开,雌鱼游向水面,短暂停留后,开始进行下一次交配。至雌鱼排卵前,其可进行多次交配。
产卵期
青鳉属卵生鱼类,通常在淡水中产卵。一般全长17毫米左右的个体怀卵量约为180~250粒。天然产卵时间在4~9月之间,6~8月为产卵高峰期。产卵温度范围在16~29摄氏度之间,以21~26摄氏度最为适宜。青鳉为分批产卵,每日产卵一次,产卵时间为早晨6时至10时。每次产卵数在1~70粒不等,一般在20~30粒之间。受精卵上有许多丝状物,使卵粒互相缠绕在一块,附着在腹鳍和臀鳍之间的泄殖孔外。约2小时后逐渐脱落。一尾正常雌鱼在生殖季节能产出3000粒卵。
孵化
成熟的卵呈透明状,具有众多油球,油球数目在40~100个之间,直径为0.02~0.4毫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油球逐渐合并。卵直径约1毫米,吸水后膜径为1.1毫米,卵间周隙较小。卵膜上具有长短二类丝状物,短丝数目多,均匀分布于整个卵膜上;长丝䰶约有20余条,集中于一处,形成一束。当水温25摄氏度左右时,卵经过8~9天孵化。
发育期
仔鱼出膜时全长为4.2~4.6毫米,头长为0.8毫米。口前位,下颚能活动;鳔已形成;身体很透明;血液循环较为健全。胸鳍大,尾鳍褶的后腹侧可以看到雏形的鳍条。仔鱼孵出后即可游动,进入海水中觅食和生长,几个月之后又返回到淡水中继续生长。仔鱼长到约4.5毫米时,鳔的体积继续增大,脊索末端向上弯曲,下面形成3条不分枝的鳍条,头部下缘形成锯状突起,肠内充满食物。全长约6毫米时,脊椎骨已经形成,尾鳍条出现分节,鳍褶的背鳍和臀鳍部位尚未形成鳍条,腹鳍也尚未形成,身体仍很透明,和孵出时一样;鳃瓣形成分枝,起主要的呼吸作用。全长约8毫米时,各鳍除腹鳍为芽体外,其他各鳍均出现了鳍条,沿椎体中央有一纵列的黑色素,沿臀鳍上方也有一纵列线状的黑色素,腹腔有较大辐射状黑色素。全长10毫米以后,体色变淡。
养殖技术
水质管理
水族箱、玻璃缸和其它水槽均可用来饲养青鳉。用前先用洗洁精洗刷、自来水冲洗干净。水的pH值保持在7左右,溶解氧充足,而且不能含有毒物质。为防止水分过量蒸发导致盐分升高,容器可以加盖,或补充适量的蒸馏水。容器大小与水的体积视青鳉的数量多少而决定。
鱼苗培育
鱼苗孵出以后,将不同日龄的幼鱼分别放在培养皿中,在保温盒内培育,每天换新鲜的水。刚孵化的幼鱼,每天中午投喂一次,待幼鱼慢慢长大后,再增加投喂次数。孵化后20天左右,就可以将鱼苗移至带有水循环系统的养殖箱内进行培育。青鳉一般不易生病,如果发现生病的鱼苗,及时将病鱼捞出,将其余健康的个体换到一个新的养殖箱。病鱼可以用药物浸泡,也可将感染不太严重的鱼苗放入1%的盐水中浸泡1~2天。在正常饲养管理的条件下,幼鱼在4~6周内可长至15毫米。此时就可以按照成年鱼进行饲养管理。青鳉的寿命可达4年以上。
成鱼饲养
成鱼的饲养不要求太大的空间,但密度过大也容易引起疾病。一般50升的水族箱放养100尾成年青鳉较为合适。青鳉的食性较杂,凡用以喂养热带鱼的饵料也可作为青鳉的饵料。每天要喂食两次,每次喂的量要适宜,不然会恶化水质。此外,在繁殖期间,每周应喂2~3次活食,如小型枝角目等。每天用虹吸管将缸底沉积物清除干净,换入部分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截止到2022年,青鳉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在其原产地日本,因杂交品种的泛滥导致纯种青鳉的数量下降。2005年,中国广州的野外青鳉就处于濒危状态。
致危因素
物种竞争
在自然环境中,青鳉与食蚊鱼占有相同的生态层次且具有相同的食性,在生存空间上就产生了剧烈的竞争。由于食蚊鱼生存能力强,胎生的繁殖方式优越于青鳉卵生的繁殖方式,这种在繁殖方式上的优胜劣汰,致使青鳉在大自然中的数量减少。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农药,致使稻田水中药物残留量过大,毒杀了生活于其间的青鳉。除此之外,人类修建围堰使得江河湖泊的潜水区消失,缩小了青鳉的生存空间,导致其种群结构和数量趋于减少。
保护举措
2003年,日本环境部将青鳉列入濒危鱼类行列,加强对其的保护。在中国广东省,2019年设立石窟河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对其栖息地进行保护。在欧盟,青鳉被禁止销售。
保护级别
主要价值
科研价值
由于青鳉的卵为透明状,并且卵粒较大,因此被广泛用于进行胚胎发育研究。青鳉是世界上首批被用于研究胚胎在太空环境下发育的鱼类之一。1994年,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将青鳉带入太空,青鳉成功实现了太空育种。在太空出生的青鳉长大后的体形与在地球上出生的同类类似,而其他很多实验动物则出现了畸形。青鳉是一种重要的脊椎动物模型,截止到2020年,已拥有高质量的基因组序列,以及大量可用的遗传学技术手段。
2018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将青鳉带入太空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实验,目的是观察微重力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希望通过微重力作用于青鳉骨骼的研究,探索发展一种有利于人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疗法。
环境科学
日本、中国等多个国家将青鳉用作水生毒理学的实验材料,用于监测水质污染。利用青鳉对于水质的感受度,在3小时内即可从鱼体不正常反应中获得水质污染报告,而在一般的水质过滤系统中则可能要在事发后15小时才会得到警告。青鳉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为毒性实验的标准用鱼之一。在美国有专门的商店出售青鳉,供作实验材料。
观赏价值
在光线照射下,青鳉的眼睛会反光,呈现出湛蓝色,身体呈现出微微的淡黄色,在群游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青鳉因其个体小、在室内水族箱中易于饲养和繁殖,日本从十七世纪起就养殖青鳉作为水族箱观赏鱼类。
物种对比
青鳉与食蚊鱼栖息环境相同,且食性也相同,存在种群竞争关系。它们之间的区别为:
参考资料
青鳉.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2-11-09
Genetics, Genomics, and Biological Resources in the Medaka, Oryzias latipes.springer.2024-09-12
Oryzias latipes.IUCN.2024-08-28
青鳉.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2022-11-09
青鳉.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2-11-09
Japanese Rice Fish (Oryzias latipes): Care Guide.fishlaboratory.2024-10-21
Oryzias latipes.seriouslyfish.2024-10-21
青鳉.中国自然标本馆.2022-11-09
Oryzias latipes.Fishbase.2022-11-09
国际空间站十大炫酷试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2-11-09
青鳉.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2-11-09
牛坑里找到灭绝物种.新浪网.2022-11-09
蕉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蕉岭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的通知.梅州市人民政府.2022-11-09
屠强研究组发表青鳉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转录及调控动态图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022-11-09
在太空中养鱼,都有什么体验?.人民日报社.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