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
周亚夫(?—公元前143年),沛郡沛县人(今江苏徐州沛县)人,西汉文景时期名将、军事家,被封为条侯,官至太尉、丞相。
周亚夫的父亲周勃是西汉开国功臣,被封为侯。周勃去世后,长子周胜之袭爵,后因杀人罪被剥夺爵位。刘恒前元二年(公元前162年),汉文帝刘恒因周勃对国家有功,且周亚夫有贤德,封当时任河内守的周亚夫为条侯。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举兵6万直逼京城长安,汉文帝任命宗正刘礼、祝兹候徐厉、河内守周亚夫三人为将军,驻军上、棘门、细柳,以御匈奴。汉文帝因周亚夫治军严谨而对其大加称赞。匈奴撤军后,汉文帝任命周亚夫为中尉,负责京城治安,兼领北军。刘启即位后,任命周亚夫为车骑将军。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七国之乱,汉景帝让周亚夫以中尉代行太尉职务,统兵东征。周亚夫知人善任,有勇有谋,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但因不救后梁得罪了刘武。汉景帝更加倚重周亚夫,封他为太尉。前元五年(公元前152年),周亚夫升任丞相。后来,在汉景帝欲废刘荣刘荣、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及封降汉的匈奴人为侯等事上,周亚夫与汉景帝意见不和,再加上梁孝王的挑唆,周亚夫受到景帝猜疑,称病引退。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周亚夫被免去丞相职务。后元元年(公元前143年),刘启以周亚夫的儿子私买皇家葬器为由,将周亚夫下狱,交廷尉处理。周亚夫绝食五日,呕血而亡。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和晚清政治军事家曾国藩认为,周亚夫治军严明,勇智过人。周亚夫改变了以车骑为主的战术,为刘彻彻底扫除侵边的匈奴奠定了基础,以少胜多平定七王之乱。他知人善任,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中表现出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他为人刚直不阿,坚持原则,敢于直言逆上,未得善终,令人叹息。
人物生平
袭爵封侯
周亚夫是将门之后,周亚夫的父亲周勃是西汉开国功臣,官至太尉、丞相,被封为绛侯。周亚夫少年时代就喜读兵书,且为人谦虚谨严,智谋过人,诚实稳重,左右皆称其贤。周亚夫以自己的才智担任河内郡(治所在怀县,今武陟县西南)的郡守。刘恒前元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周勃病逝,长子周胜之袭爵。六年后,周胜之因杀人罪而被剥夺了爵位。周亚夫担任河内守期间,著名的女相师许负曾给周亚夫相面,说三年之后周亚夫将封侯,再过八年为将相,之后九年饿死,周亚夫不相信许负的说法。后元二年(公元前162年),汉文帝顾念周勃功高于国,决定在周勃的儿子中另选一位继承爵位,享有贤名的周亚夫被选中为绛侯的继承人,周亚夫被封为条侯。
驻军细柳
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冬,匈奴出动六万大军进攻中原,大举侵扰上郡、云中郡一带,沿途杀略甚重,直逼长安。时任河内守的周亚夫被刘恒任命为将军,驻军细柳(今陕西省秦都区渭滨乡),与驻在霸上的刘礼、驻在棘门的徐厉两位将军共同守卫长安,三路大军成鼎足之势,守卫长安,以逸待劳,迎击进犯之敌。这三路大军关乎首都的安危,所以汉文帝非常重视,亲率文武大臣前往巡营慰劳。在霸上和棘门的军营时,汉文帝的车驾都是长驱直入,将领们下马迎送。而在周亚夫的细柳营,军中将士都身披甲、剑拔弩张,戒备森严,纪律严明,汉文帝的先遣官都进不去营地。先遣官说皇帝就要来了,军门的都尉回答说周将军有令,在军营里只听周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刘恒的车架到了细柳营门口也被挡住,于是汉文帝派人持符节进营通报皇帝前来劳军,周亚夫才传令打开营门。军门都尉向皇帝的随从人员宣布了军营中的规定,不得在军营中驱驰。于是文帝让车驾缓慢行走。到了军中营帐,周亚夫身披甲胄带着佩剑对汉文帝做了一个长揖,解释说因为自己身穿甲胄不方便跪拜,请准许以军礼对文帝致礼。汉文帝肃然起敬。劳军仪式结束后,汉文帝离开军营,周亚夫未曾相送,仍然关闭营门,严肃整齐一如往常。
众大臣对周亚夫的这一系列举动非常惊讶,都替周亚夫捏着一把冷汗,但刘恒不仅没有责怪周亚夫,还对周亚夫严厉治军的行为加以赞赏,说周亚夫这样的才是真正的将军。至于霸上和棘门的驻军,戒备松弛,如同儿戏,如果遇到偷袭,他们很容易就会被俘虏,像周亚夫这样严于治军,敌人怎么敢来侵犯。过了一个多月,匈奴军队退回了塞外,汉文帝也将三支驻军撤回,随即任命周亚夫为中尉,负责京城治安,兼领北军。
周亚夫以治军严明深得皇帝赏识。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六月,汉文帝病重弥留之际,叮嘱太子刘启,将来国家一旦有了危难,可任命周亚夫统帅军队。文帝去世后,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他任命周亚夫为车骑将军,这个职位已经进入了国家军队的核心层。
七国之乱
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七国的诸侯王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这次叛乱的导火线是御史大夫晁错所提出的削藩政策。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削减一部分诸侯的封地划归中央直接管辖。于是吴楚七国以“诛晁错”的名义,发动了叛乱。刘濞聚集了二十余万人,起兵于广陵(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北渡淮河,会合楚军,围攻忠于中央政权并控制着中原战略要地的南梁;另外派遣数万兵力进攻下邳(今江苏邳县东),北指城阳(今河南濮阳市东南),攻势锐利。刘启起初想让步妥协,将晁错处斩,恢复诸侯国原来的封地,以为就此能兵不血刃地平息叛乱。但当汉景帝杀了晁错后,七国不仅不罢兵,而且吴王刘濞公然对汉朝的使臣宣称他已为东帝,汉景帝遂决心以武力镇压叛乱。
临危受命
汉景帝于是任命周亚夫以中尉代行太尉职务,统率三十六位将军,发兵东征,平定叛乱。周亚夫受命于危难之际,临出发前向汉景帝请示方略,因吴楚等国蓄谋叛乱时日已久,手下豢养了不少骄兵悍将,如今敌人正是气焰嚣张,如果汉军与其硬碰,恐怕难言必胜,叛军的目标是进犯京师,如此则必须经过梁王属地,可以利用梁国来迟滞叛军的行动。叛军远道而来,输送粮饷的道路至关重要,再派出精兵设法断其粮道,那样就能一举制敌。刘启同意了周亚夫的建议。周亚夫立即率部起程,前往平叛。
知人善用
周亚夫并没有与大部队一起行进,而是先带了少量随从出发前往河洛。刚走到霸上,有一个叫做赵涉的士人拦道求见。周亚夫亲自接见了赵涉。赵涉向周亚夫进言说,将军此行责任重大,胜则聂氏宗祠安,不胜则天下危。周亚夫见赵涉谈吐不凡,忙从马车上下来,非常恭敬地向他请教。赵涉见周亚夫以太尉之尊能如此礼待自己一介草民,也就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吴国向来富裕,此次更是招揽了不少亡命之徒,现在吴王知道周亚夫前去对付他,必然会在周亚夫将经过的淆、渑等险要之地设置伏兵。建议周亚夫向右绕行,走蓝田县,出武关,抵洛阳市,直入武库,虽然路途上多走一两天,却出敌意料,可收奇效。周亚夫觉得赵涉所言有理,荥阳市是关东要地,控制南北交通,东阻吴、楚,北拒齐、赵,西屏渭河平原,是兵家必争之地。控制了荥阳,不仅占有武库之器,据有敖仓之粮,保证了军队后勤物资的供给,而且遏制了通往京师的大门。周亚夫接受了赵涉的建议。等到平安抵达洛阳之后,周亚夫派兵搜索赵涉所说的敌军可能埋伏的地点,果然发现了吴王设置的伏兵。周亚夫十分欣赏赵涉的才能,当即请他担任护军。
在进军途中,周亚夫还招纳了洛阳市侠士剧孟。剧孟因为行侠仗义而名扬诸侯。周亚夫认为,欲战胜七国叛军,光靠军事征讨是不够的,还要与叛军争夺人才,特别要笼络像剧孟这样交游很广又很有号召力的人物。
拒不救梁
周亚夫聚兵荥阳,三十六位将军的队伍也纷纷赶到,周亚夫明确了先取守势的作战方略,他下令大军在昌邑安营扎寨,要求深沟高垒,坚守不出,采取以逸待劳的方针,静观吴楚叛军与梁国的交战情况。当时吴楚联军攻打后梁,梁国危急,梁王数次派人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置之不理。刘武忧心如焚,转而派使者进京,直接向刘启求援。汉景帝虽然此前已经答应周亚夫以梁委吴的策略,但是派人持自己的诏书去命令周亚夫出兵救援。然而周亚夫知道梁国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关头,为了战争全局,周亚夫坚持不执行诏命,一面坚守营垒,一面按照既定方针暗派精锐骑兵抄到吴楚联军的后方,截断了吴楚联军运粮的通道。
梁国在救援无望的情况下,只得依靠本国力量拼死抵抗,在韩安国、张羽两位能攻善守的将军率领之下,居然抵住了吴楚大军的强劲攻势,使其不得越梁国而西进。刘濞眼看不能再短期之内攻下梁国,而己方粮道被断,已经出现粮饷不继的局面,无奈之下,刘濞转而想与周亚夫决战。刘濞的吴楚联军多次挑战,指挥大军去进攻周亚夫的营寨。周亚夫对此早有准备,他严令部下不许出营与敌会战,只是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强弓硬弩打退敌军的一次次强攻,双方的战事就此进入胶着状态。
平定叛乱
周亚夫闭门坚守期间,有一天夜里,汉军军营里突然发生骚乱,士兵们互相攻击,骚乱甚至一直闹到了周亚夫的帐下,周亚夫不以为意,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骚乱便平复了下来。
两军对峙了月余,吴楚军队进攻不得,粮饷的转运也越来越困难,军心开始有了动摇的趋势。刘濞决定孤注一掷,精心策划了一次夜劫汉营的行动。当夜,大批叛军进攻汉军营寨的东南方向,周亚夫下令调集重兵埋伏在军营的西北面。不久之后,叛军的主力进攻汉军军营的西北面,由于周亚夫判断准确,叛军夜袭劫营没有得逞。刘濞见进攻无门,士卒疲乏,缺少粮草,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引军后撤。
周亚夫见时机成熟,亲率大军,奋力追击。吴楚军队军心已失,无心恋战,被汉军一举击溃。刘濞丢弃了大部队,只带领着几千亲随逃到江南丹徒,汉军乘胜追击,全部俘虏了吴军,收复了吴国所占领的郡县。楚王刘戊战败自杀。周亚夫对吴王发出千金的悬赏,一个月后,刘濞被当地人斩杀。其余几个诸侯国的叛乱也很快被平定。周亚夫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七国之乱。周亚夫所建立的功勋,使刘启对其更加器重,诸侯众将对其敬佩不已。
升任丞相
平定了七国之乱后,周亚夫率军回京,被朝廷正式任命为太尉。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周亚夫被任命为丞相。景帝废刘荣刘荣为临江王,改立刘彻为太子。然而周亚夫坚持认为栗太子并没有什么过错,不能随便废黜。虽然周亚夫没有成功,但是他多次与汉景帝争执,汉景帝心里对周亚夫十分不满,开始逐渐疏远他。刘武刘武是汉景帝的亲弟弟,同为窦太后所生,两人关系亲密,入则侍帝同,出则同车游猎。窦太后对梁孝王也非常喜爱,赏赐不可胜道。梁孝王对周亚夫在七国之乱中不派兵救梁之举一直耿耿于怀,每次入京朝见时,总在窦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
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三月,窦太后建议刘启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汉景帝征询丞相意见,周亚夫持反对意见,说高皇帝刘邦曾经约定,非刘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王信没有功勋是不能封侯的。景帝遂未封王信为侯。但是等周亚夫死后,汉景帝便把王信封为了盖侯。
后来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汉,汉景帝准备封他们为侯,以招降匈奴人,周亚夫表示反对说,他们背叛主人,投降皇帝,陛下封他们为侯,以后又如何谴责人臣不守节、不忠心呢。刘启拒绝采纳周亚夫的意见,说道,丞相的建议不可用。于是,刘启将徐卢、陆疆等人全部封侯。让汉景帝没想到的是,周亚夫竟然因此而称病不上朝。中元节三年(公元前147年),周亚夫被免去丞相职务。
绝食而亡
前元元年(公元前143年),汉景帝召见周亚夫,赐其饮食,但席上只放了一大块没有切开的肉且没有放置筷子,周亚夫没有经过皇帝的允许就直接令主管酒席的官员为自己取筷子,汉景帝笑问周亚夫是否不如意,周亚夫自知失礼,脱帽跪下谢罪后快步离开,显出怏怏不乐的样子。汉景帝认为周亚夫桀骜不驯,担心自己死后儿子刘彻难以驾驭周亚夫,因此产生了除掉周亚夫的想法。
不久之后,周亚夫的儿子购买了皇家的葬器铠甲和盾牌五百套,准备作为父亲的陪葬物品,雇人搬运,却不付工钱。由于他对待负责搬运的雇工苛刻,这些雇工把他偷买违禁物品的事情向朝廷告发,向朝廷诬告说周亚夫的儿子谋乱。周亚夫被牵连其中。刘启将案件交给有关官员查办,官员责问周亚夫,周亚夫感到委屈,拒绝回答问题,刘启知道后,怒骂道,这还需要什么口供,他命人逮捕周亚夫,押送廷尉。抓捕的人赶到周亚夫家中,周亚夫准备自杀,被夫人阻止,周亚夫被逮捕后送到廷尉处。廷尉责问周亚夫,君侯何故要造反,周亚夫回答,所购买的是陪葬用品,怎么说是要造反,有小吏插话说,即使不在地上造反,也准备在地下造反。在狱中,小吏不断欺凌周亚夫,周亚夫感到憋屈,以死明志,拒绝吃喝,五日后吐血而亡。
侯位续封
周亚夫死后,条侯的封地也被废除,爵位也就此中断。第二年,刘启为了延续绛侯周勃的爵位,改封周勃的儿子周坚为平曲侯,十九年之后,周坚去世,谥号为共侯。周坚的儿子周建德继承了平曲侯的侯位,官至太子太傅,后因罪被免官、除爵,废除封地。刘衎元始二年(公元2年),汉平帝复封周勃的玄孙之子周恭为绛侯,食邑千户。
施政举措
严于治军
周亚夫驻军细柳,严于治军,为保卫首都长安免遭匈奴铁骑的践踏而做出了贡献。
平定七国之乱
周亚夫指挥平定七国之乱,粉碎了诸侯王企图分裂和割据的阴谋,维护了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周亚夫为巩固西汉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声东击西
周亚夫声东击西,布疑兵于山西省、河北省,主力却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使匈奴首尾不能相顾,一战将其击溃,为后来刘彻彻底扫除侵边的匈奴奠定了基础,他改变了以车骑为主的战术,提出短兵、利刃、鲜护的方略,使之更利于迎战匈奴骑兵。
历史评价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周亚夫是真正的将军,还说周亚夫治军严明,勇智过人,比田穰苴还有过之,但他不知变通,行事耿直,守节不逊,终以穷困而死,让人感到悲哀。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记载,周亚夫有贤名,刘恒称赞他是真将军,在国有危难时可以委以重任。
前秦大将王猛评价周亚夫说,周亚夫不忠不臣,不拜迎接人主,那他是在沽名钓誉,这种事王猛自己干不出来。
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卷六·周亚夫》一文中谈到汉朝名将周亚夫时认为:《东观汉记》中评价周亚夫用兵老成持重。汉文帝称赞他治军有方,不可侵犯。但是他的军队发生夜间惊扰的事件,怎么能说他用兵持重。周亚夫的为人,班固、司马迁虽然没有明言,但这个人脾气不好,行事耿直,不懂变通。在细柳劳军时,皇帝是整个国家军队的最高统帅,却要听命于将帅,这不是做人臣的礼节。周亚夫傲睨皇帝的尊严,已经成了习惯,刘启看出了周亚夫的桀骜不驯,不可能成为将来他儿子的辅佐之臣,语气行事都已表露出来,周亚夫就是因为这些丢掉了性命,真是太可惜。
晚清政治军事家曾国藩评价说:周亚夫的刚正之气,已开后世言气节者之风。从细柳劳军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严明,凛然不可犯。到后来带兵平定七国之乱,不救梁王之急,不肯同意给王信封侯,也不肯同意给投降的匈奴王封侯,刚正不阿,坚持原则。后世西汉的萧望之、朱云,东汉的杨震、孔融等人,他们的风骨气节略与周亚夫相近。不得因为周亚夫死于非命而看不起他。只是周亚夫性格耿直,孤傲过甚,与诸葛恪相近,是取祸之道,后世的人们应该学他的刚正而去其傲气,才是君子之道。
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在1986年来到河南新乡市为周亚夫故里题词“治军严明,一统大业”。
家族成员
墓葬信息
陕西咸阳杨家湾周亚夫墓
周亚夫墓,在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是西汉长陵的陪葬墓,周勃墓也在此处。《水经注》里记载,周勃墓在咸阳县东北四十里,冢北有亚夫冢。1965年,在汉长陵的陪葬墓发掘中,学者根据出土文物以及《水经注》的记载,认为此二墓室周勃、周亚夫父子的墓。咸阳应是周周勃、周亚夫父子真实的墓地。1970年至1976年,在周勃、周亚夫墓前11个随葬坑内,挖出西汉彩绘兵马俑、步兵俑1965件,骑兵俑583件,此外,还有些少数乐俑。同时出土小陶盾410件,和一些车马饰件、弩机、铜镞等,这些兵马俑在葬坑内双双并列,宽约20米,前后5排,长约50米,是仅次于秦始皇兵马俑规模的兵马俑,有人称之为汉代兵马俑。
河北景县周亚夫墓
周亚夫墓位于景县城西1.3公里处,底周长600米,高约16米,占地面积7亩。1956年7月9日定位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亚夫死后,地军民撮土成冢,以志怀念,为衣冠冢。墓顶建有祠庙,墓旁有亚夫村。1974年,周亚夫墓重新立了标志牌。墓周有树木围绕,远远望去,青绿壮观。
江苏沛县凤城镇周庙村周亚夫墓
根据《沛县志》记载,沛县东北丁兰里有周亚夫墓,位置为现在张五楼乡周庙村北边一里左右的地方。相邻的两个墓是周勃和周亚夫的墓,周亚夫墓在绛侯之左。墓已湮没,所存墓碑是明重振元年(公元年)所立。周亚夫墓又称柏林冢,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由原武知县张祥重建。当时,原武知县张祥在原讲武城遗址东北七里地处,发现有三十余长的砖面,周围有看似年代久远的黄土,张祥经过调查,得知是西汉条侯周亚夫墓,便用自己的俸禄置地十亩,栽上柏树,树立墓碑,并在墓地四周立有石柱作标记。周亚夫墓位于原武镇小村南约二里余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周庙村中有周氏祠堂,飞垩流丹、金碧辉煌,颇有气势,至今有周氏后人居住,是可供参观之处。
河南原阳县周亚夫墓
周勃的祖先是卷县(今原阳县原武镇),河南原阳县原武镇的小村南,也有周亚夫的墓。墓冢高大,翠柏成林,俗称“柏林冢”。周亚夫祠在今磁固堤村。
轶事典故
许负相面:周亚夫在做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的太守时,曾遇到一个叫许负的著名女相师,给他相过一面,说他命相尊贵,再过三年后封侯,封侯八年后为将相,再过九年后因饥饿而死。周亚夫听了根本不信,对许负说,他父亲虽然贵为侯爵,但是他已经把但爵位传给了周亚夫的哥哥,即使哥哥有什么差池,也将由侄子来继承爵位,怎么可能轮到周亚夫呢,而且,如果真能像许负说道的那样封侯拜相富贵一时,又怎么可能会饿死呢,让许负给他指明是面相上的哪个特征显示了这个征兆,许负指着周亚夫的嘴巴说,你这里有一条纵纹蔓延至口里,这就是将来会饿死的征兆。过了三年,周亚夫的哥哥因为犯法被革除了爵位,刘恒顾念周勃的功劳,在周勃的子嗣中选择了素有贤能之名的周亚夫,封为条侯。之后,周亚夫的前景一如许负所相,最后因被刘启拘禁无食而饿死在了监狱。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周亚夫生平简介 周亚夫的结局如何?.历史网.2024-01-09
观厚重原武 感文化魅力——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原武镇的“前世真身”./sm.guoqing.china.com.cn.2024-04-02
2005年中国大陆电视剧《汉武大帝》,周亚夫 演员 徐祖明.电视猫.2023-09-10
2005年中国大陆电视剧《汉武大帝》.猫眼电影.2023-09-10
《美人心计 》(2010年,中国大陆,电视剧).豆瓣电影.2023-09-10
2011年中国大陆电视剧《大风歌》.猫眼电影.202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