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酥梨
秦酥梨,由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种,亲本为砀山酥梨和黄县长把梨。已在省内发展。是一个丰产优质、耐贮的品种。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31.8克。近圆形柱形。果皮绿黄。品质上等,果实耐贮藏,可贮至翌年5月。树势强,萌芽力、成枝力亦强。一般定植后5-6年结果,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较丰产稳产。
选育经过
秦酥梨系陕西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的优良晚熟耐贮梨新品种。
母本为汤山酥梨,父本为黄县长把梨。
1957年杂交,1978年正式定名。
陕西省把它列为推广品种。在甘肃省、辽宁省、北京市、山西省等省市均有栽培。
果实性状
果实近圆柱形,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86克,最大果重725克。果实绿黄色,果面平滑,蜡质少,果点密,中等大。果梗长,先端木质,梗洼深,中广。梗洼有锈,似金盖。萼片脱落,弯洼深。果心小,果肉白色,质地细而松脆,石细胞少,汁多味甜,外观好,品质上等。
含可溶性固形物12.2%,可溶性糖7.5%,可滴定酸0.15%,维生素C.3.05毫克/百克。果实最佳食用期极长,极耐贮藏,可贮至翌年5月份,抗贮藏病害
生物学特性
树姿半开张,圆锥形。
主干灰褐色,光滑。1年生枝暗褐色。叶片圆形,暗绿色,叶缘具锐锯齿。每花序5~6朵花,花冠白色。
(1)生长习性树势强,株型为普通型,8年生树高3.92米,冠径3.1米×3.3米,干周32.6厘米,1年生枝平均长54.3厘米,粗0.62厘米。萌芽率71%,成枝力高,一般剪口下抽生3条长枝。
(2)结果习性开始结果年龄较晚,5~6年开始结果,幼树以中长果枝及腋花芽结果为主,成年树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腋花芽结果能力强,约占28%。果台副梢连续结果能力弱,花序和花朵坐果率均高。采前落果轻,丰产,但管理不善易出现大小年现象。
(3)物候期在陕西杨陵地区,3月中旬花芽萌动,4月上旬开始开花,4月中旬落花,花期9天,果实10月初成熟,果实发育天数170天,11月下旬落叶,营养生长天数220天。在辽宁兴城地区,4月上旬花芽萌动,5月上旬为盛花期,果实9月下旬成熟,11月上旬落叶,果实发育天数138天,营养生长天数210天。
(4)抗性适应性较强,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抗轮纹病和腐烂病,不抗黑星病。抗旱力强,抗高湿能力弱,抗寒力中等。
农业技术特点
秦酥梨树冠较大,在乔化砧栽培条件下,栽植可较密,株行距多为3米×4米。整形方式采用小冠疏层形。
在矮砧栽培条件下,一般株行距以2米×4米为宜。采用细长纺锤形整形方式,高度密植栽培可采用1米×3.5米,以倒“人”字形整形修剪方法。
发展前景
秦酥梨具有果实大、外观好、品质优良、极耐贮藏的特点,是优良的晚熟耐贮新品种。由于它不抗黑星病,不耐高温,适宜在干燥冷凉地区和冷凉半湿区发展。
相关内容
蒲城县鑫秦酥梨专业合作社是在原鑫秦绿色果蔬发展协会的基础上成立的,资金雄厚,基础扎实,以张安吉在全省酥梨种植大户和农村科技能人中精选38名为核心会员注册的,入股资金一万九千万元。办公地址设在县城东蒲大路六号,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及七个分管部门。现合作社已发展到核心会员38名,非核心成员580户,一般成员800户,共建成绿色标准酥梨生产基地11000亩,辐射全县绿色酥梨生产基地11个。带动周边果农达2300多户,并聘请省绿办杨毅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存寿为顾问,培训技术人员15名,其中农艺师8人。
合作社07年正式成立以来,狠抓酥梨基地建设,在示范基地上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技术进行作物管理。3.3万吨,产值达到空前水平,基地标准化生产果园亩均产值高出普通果园1500元,社员人均增收500元以上,产品比上年提高,产值比上年增加。通过示范引导,带动社员致富,合作社承担风险,社员得到实惠。
蒲城县人杰地灵,早有“中国酥梨之乡的美誉”。酥梨更是农业的支柱产业。蒲城县鑫秦酥梨专业合作社响应党的号召,已食品安全为己任,生产出的“绿瑞安”牌绿色酥梨色泽黄亮、质脆多汁、肉细味美、营养丰富,是人民喜食的时令佳果,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作用。可清痰止渴、润肺解毒,还可加工果汁、梨干、梨脯等!
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
1.http://www.cqagri.govcn/detail.asp?pubID=21875
2.http://www.pcagri.gov.cn/Show_info.asp?id=215
3.http://gyj.tongchuan.gov.cn/admin/pub_newsshow.asp?id=1000044\u0026chid=100023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