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象( 638 — ?),字号不详。唐太宗李世民嫡孙,恒山王李承乾长子,唐朝宰相李适之的父亲。贞观十七年正月(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安天下之心立李象为皇太孙。贞观十七年四月(公元643年),李象被废去皇太孙之位。李治时期,下令封李象为怀州别驾。逝世后,其子李适之上疏唐玄宗李隆基,请求将父亲迁到昭陵。之后,玄宗追封李象为越州都督、郇国公,将其墓迁于昭陵。

人物生平

李象出生于贞观十二年(638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嫡孙,恒山王李承乾长子。李象出生的时候,李世民东宫设宴,宴请五品以上官员。

贞观十七年正月(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因听闻,天下读书人以太子李承乾有脚病,加之魏王李泰聪明机智,常跟在太宗身边出游,就产生了废太子李承乾更立魏王李泰的言论,还有侥幸之徒附和这种言论。李世民召集群臣下令道:太子虽有脚病,但并不影响走路且没有大的过错,今废之,更立太子,恐天下动荡,且《礼记》道:嫡子死,立嫡孙。现皇孙立象已经五岁,今立皇孙李象为皇太孙,以安天下之心。

贞观十七年四月(公元643年),李承乾因齐王李祐谋反一事受到牵连,被人向李世民告发有谋反之意,而后被废去太子之位,流放黔州,同时一并废去李象的皇太孙称号。

李治时期,李象为怀州长史李厥为鄂州别驾。

李象逝世后,其子李适之上疏李隆基,请求将自己父亲李象的墓迁到昭陵,可以陪伴太宗皇帝李世民,之后唐玄宗李隆基下令将追封李象为越州都督、郇国公,将其墓迁于昭陵。

家族成员

后世纪念

昭陵从葬墓

李象墓位于今礼泉县烟霞镇东周新西村,为昭陵从葬墓,据金石著录和历年发掘资料得知昭陵从葬者有李冲李承乾、李象、李规李珍、纪国先妃、马载忠、唐嘉会、宇文姓崇嗣、姜柔远姜简、豆卢贞松、萧业尉迟宝琳、豆卢承基等十五座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