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飞(1896年10月—1946年4月8日),男,汉族,小名运笙(运生)、荫生,字继仁,曾用名王度、雷音,参加革命深入敌后化名黄敬斋,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市(现安顺市西秀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曾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书记等职,是“四八”烈士。
青年时代,王若飞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运动。1922年夏秋,王若飞加入法国共产党,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豫陕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党委省农委书记,并作为中共代表团代表之一,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双十协定》。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飞机回延安市,因飞机失事于兴县黑茶山不幸遇难。2009年,王若飞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王若飞于1896年10月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市(现安顺市西秀区),小名运笙(运生)、荫生,字继仁,曾用名王度、雷音,由于自幼家境多变,7岁时被舅父黄齐生从安顺王家接到贵阳,8岁时进入贵阳达德学校读书。
革命岁月
1911年,15岁的王若飞在辛亥革命中投身革命斗争,后又在黄齐生的带领下参加了护国运动,并在参加革命深入敌后化名黄敬斋。
1917年,王若飞从达德学校毕业,考取官费留日学校资格。次年春,王若飞等8名贵州官费留日生和20名自费生,在黄齐生带领下,离开上海市抵日本东京。经过交涉,王若飞入明治大学,成为一名自修生。王若飞借着学校提供的住宿和报刊图书条件,努力学习日语,搜集有关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材料,研究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革命的经验、革命后的政治经济学形势,并初步接触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王若飞离日回国,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宣传工作。随后,他参加了其舅舅黄齐生领导的“贵州教育实业考察团”,于同年10月到达上海,正值蔡元培、李石曾等发起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王若飞抱着考察各国社会情况、寻求革命真理的愿望,随黄齐生等一起赴法勤工俭学。11月25日,王若飞等抵达马赛港。
1921年9月,在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及王若飞等组织和领导下,赴法勤工俭学学生抗议里昂中法大学负责人吴稚晖等拒招勤工俭学学生,发起占领里大校舍的斗争,王若飞是运动的负责人之一。
王若飞于1922年夏秋加入法国共产党,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3年3月18日,王若飞、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余立亚等人由巴黎赴莫斯科,3月底,王若飞等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就读。
王若飞于1925年3月下旬离开莫斯科回国。5月,中共中央相继派王若飞、唐际盛等到达开封市,着手建立地方党团组织。同年9月,王若飞出席中共中央四届二次扩大会议,汇报了河南省工作情况。10月中旬,王若飞主持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共豫陕区执行委员会(简称豫陕区委),以王若飞为书记,黄平万为副书记。豫陕区委隶属中共中央领导,同时接受中共北方区委的指导。
1926年2月中旬,王若飞离开河南到北京,向北方区委和李大钊汇报豫陕区党委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教训,参加了党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特别会议。3月下旬前往上海市,就任中共中央第一任秘书长。
1927年4月,王若飞随中央机关离开上海至武汉市,参加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6月,中央撤销江浙区委,分别成立江苏省和浙江省委,王若飞先后担任江苏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宣传部长、农民部长。
王若飞于1928年6月赴莫斯科参加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并在列宁学院学习。
1931年夏,王若飞结束了在列宁学院的学习,奉派回国。回国后,王若飞以中共西北特委书记的身份指导西北地区的革命斗争,在内蒙古地区开展工作。11月下旬,由于叛徒出卖,王若飞在包头市被捕。
1937年8月,在党组织营救下,王若飞出狱回到延安市,先后担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长、八路军延安总部副参谋长、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
1945年6月,王若飞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他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作为中共代表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0月10日,王若飞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在《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上签字。
人物牺牲
1946年4月7日,党中央决定王若飞在次日回延安向中央汇报政协工作,王若飞和周恩来连夜商议工作。第二天,王若飞与叶挺、邓发、秦邦宪、黄齐生等在飞返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于兴县黑茶山,被党中央追赠为“四八”烈士。
个人生活
1925年,王若飞与妻子李培之结婚。1938年,他们唯一的孩子王兴出生。1931年11月,时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的王若飞,因叛徒出卖被捕。1932年1月,王若飞写了封诀别信,托人转交给妻子李培之。
轶事典故
王若飞的身体不好,1931年,他被捕到监狱后,为了坚持对敌斗争,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王若飞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为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小时太阳。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此外,王若飞锻炼身体还有“冷水擦身”“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王若飞在狱中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决斗争。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害怕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死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获得荣誉
后世纪念
纪念遗址
王若飞纪念馆位于包头市东河区通顺街3号(原泰安客栈),这里曾是王若飞在内蒙古自治区从事革命活动时的秘密场所,也是他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的地方。
王若飞烈士故居位于安顺市中华北路174号,占地1900平方米,清代早期建筑,由正房、南北厢房和对厅房组成的明清四合院,院内铺以红板壁、木窗户、石级阶梯,设有石砌花坛、鱼池等,全屋属于木结构小青瓦建筑,故居匾牌由聂荣臻元帅题写,于2008年4月20日起正式对外免费参观。
影视形象
人物影响
对家人的影响
说到祖父(王若飞)对我们的影响,我的父亲今年已经73岁了,我觉得如果他参加这个访谈会有更多可说的东西。但是我父亲这个人没有我祖父那么辉煌的人生,但是他继承了(他的)父亲这种磊落、豁达、洒脱和乐观的精神。我父亲很有创造精神,当时自己家里做机床,把我们家几乎变成的一个车间,这个在北京小有名气。(王若飞之孙王强述)
对邓小平的影响
在蒙塔日逗留期间,邓小平结识了王若飞、郑超麟等革命青年,开始阅读一些进步书籍。年轻的邓小平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也了解到工人所受的残酷剥削,他与一批先进的中国留学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先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而走上了革命道路。
对傅作义的影响
1931年11月下旬,由于叛徒出卖,王若飞在包头市被捕,他在狱中写了大量的文章,以笔作刀枪,著文介绍中国共产党党史,宣传党的政策,写时评、书评等,还上书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希望他以民族大义为重,率部抗日,这对傅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王若飞之孙王强曾说:我祖父(王若飞)写了一些文章,但是很遗憾,文章找不到了。据说傅作义读完以后十分佩服,大为关注。傅作义非常敬佩我祖父,多次把我祖父从监牢里接出来一起探讨时局。在这种情况下,对傅作义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解放以后,傅作义曾经跟我奶奶说过一次,后来我在北平起义,走上这种革命道路,在绥远时,跟王若飞同志的接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王若飞在包头市被捕后,中国国民党连夜审讯,他宁死不屈:“‘招’字早就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你们只能抓到我一个人。”当被押赴刑场以“执行枪决”相威胁时,他泰然处之,平静地对刽子手说:“开枪吧!”时任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感佩于王若飞的胆略与气节,请他在自家客厅长谈,王若飞力陈抗日主张,并写下一份长达万言的“抗日救国意见书”。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941年2月,王若飞参加制定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并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几经易稿,于1942年1月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提高了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为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广大的民心。
人物评价
“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毛泽东 评)
“失掉了他,好像失掉一种力量,失掉一种鼓励,失掉了一个帮手”。(周恩来 评)
“若飞同志虽然在内蒙古工作的时间很短,但他对内蒙民族工作的开展,对军队工作、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的结合,指出了方向,影响是深远的。他对绥远地区党的工作做出了贡献。”(乌兰夫 评)
“那一种韧性的辩争,众口纷拿,屹然不动,虽有责难弗避,真不愧为民主战士的前导”。(沈钧儒 评)
“确有‘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的本领”“有‘说得出做得成’的才能”。(马寅初 评)
参考资料
致敬·缅怀·奋进丨贵州革命先烈之邓恩铭 • 王若飞.澎湃新闻.2024-12-01
【红色记忆 百年百人】王若飞: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澎湃新闻.2024-12-01
王若飞:为人民而死.人民网.2024-04-17
全国"双百"评选活动组委会公布"双百"获评名单.中国政府网.2024-10-21
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读王若飞给妻子李培之的告别信.光明日报.2024-10-21
党史大家讲|铁窗难锁钢铁心:革命先烈王若飞.常州高新检察-今日头条.2024-10-21
他早年投身革命,却与叶挺等人牺牲于一场空难,如今以他名字命名的奖励基金成立.钱江晚报-今日头条.2024-10-21
到安顺看王若飞故居.人民网.2024-10-21
王若飞:中共中央第一任秘书长,六大为陈独秀辩解受到批判,和叶挺邓发博古一起遇难.党史博采-今日头条.2024-10-21
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政协贵州省委员会.2024-04-17
新中国英雄模范人物:王若飞.共产党员网.2024-10-21
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人民网.2024-10-21
王若飞: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山西综合广播-微信公众平台.2024-10-21
党史中的贵州|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贵州人大网.2024-04-17
“我的父辈•英烈篇”——王若飞.老干部之家.2024-10-21
【红色故事】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微信公众平台.2024-11-20
建党100年·点亮包头红丨带您打卡“红色地标”(二)《王若飞纪念馆——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包头广播电视台-腾讯网.2024-10-21
黄齐生与王若飞.豆瓣电影.2024-10-21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 第27集.CCTV官网.2024-10-21
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双百”人物和时代先锋网上系列访谈.新华网.2024-04-17
邓小平的法兰西岁月.人民网.2024-04-17
王若飞:中共中央第一任秘书长,六大为陈独秀辩解受到批判,和叶挺邓发博古一起遇难.百家号.2024-04-17
税务青年学党史丨学习“若飞精神” :一切要为人民打算.国家税务总局-百家号.2024-10-21
王若飞:向死而生 向阳而斗争.陕西党史网.2024-04-17
弘扬抗战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2024-04-17
他在监狱里被关押五年多,却说自己是“世间最幸福的人”.共青团中央-百家号.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