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清,1976年8月出生于江西省,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从复旦大学毕业后,邓海清就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研究室工作。2010年他来到国金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组,次年加盟宏源证券研究所。2015年至2020年间,邓海清先后任九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蚂蚁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华尔街见闻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随后又加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0年12月29日,他加入中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首席投资官,并于2021年末兼任副总经理。2023年2月,邓海清在凤凰网财经《封面直播》谈到年轻人抱怨收入太低不敢消费时表示是其自身能力不足,引发争论。同年11月19日,邓海清在《有识》栏目对出口、消费、物价、新房改等热点话题进行解读。
2013和2014年,邓海清均获固定收益最佳上榜分析师称号;2016年,被《第一财经》评为2016年度机构首席经济学家。
人物经历
邓海清于1976年8月出生于江西省,毕业于复旦大学,获金融学博士学位,后又获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曾经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研究室工作多年。2010年任职国金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组,2011年加盟宏源证券研究所,任固定收益部首席分析师、研究总监。2013年,他出版了《资产证券化 —变革中国金融模式》和《利率市场化:突围中国债务困局》。2014至2015年,任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
2015年6月,邓海清出版了《再造央行4.0》。这本书从主流经济学思想及相关货币政策实践为背景,对“新常态”下的中国人民银行及相关国家的结构货币政策经验进行概述和分析,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展开深入研究,提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完善的相关政策模式和建议。2015年至2018年6月,任九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2018年7月,任蚂蚁集团研究院副院长,负责国内外宏观经济、新金融与监管、金融科技等板块内容。同年12月,他加入华尔街见闻,任华尔街见闻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随后又加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自2020年12月29日起,加入中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首席投资官。2021年末担任中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3年2月,邓海清在凤凰网财经《封面直播》谈到年轻人抱怨收入太低不敢消费时表示是其自身能力不足,引发争论。同年11月19日,邓海清在《有识》栏目对出口、消费、物价、新房改等热点话题进行解读,认为如果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中国消费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社会活动
2016年10月16日,“复旦大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上海举行,邓海清出席并演讲。
2017年,邓海清参加新华网联合今日头条举办的“‘明规则、识风险’证券投资大讲堂”线上活动,为投资者展望四季度宏观经济,剖析债券市场新风向。2023年5月,邓海清参加由经济日报出版社、福建省政府、南平市政府等主办的2023第四届中国资产管理峰会,探讨数字化背景下,资管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
2023年11月19日,邓海清在《有识》栏目对出口、消费、物价、新房改等热点话题进行解读。他认为,政府投资和政府消费对GDP有拉动作用,比如近期增发的1万亿特别国债。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方面,他建议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鼓励居民生育二胎、三胎,在买车、买房方面提供税收优惠,刺激消费;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比例,稳定房价预期。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
相关荣誉
相关争论
2016年初,邓海清提出“偏执看空中国经济必犯大错”,“大宗商品周期归来”;在经历行业同仁的质疑、各类舆论批评后,该观点最终被市场广泛接受和认同。
2016年二季度,市场上开始流行“滞胀论”,认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超发,导致中国陷入滞胀。邓海清对此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发文章进行批判,最终2016年CPI仅为2%。2016年10月,邓海清提出“债市黑暗时代”。2017年初,他又提出“人民币汇率逆袭”的论断。邓海清文章发布后,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尤其是其对于证券行业潜在损失率和或有损失金额的计算。
2023年2月,邓海清在凤凰网财经《封面直播》谈到一些年轻人抱怨收入太低不敢消费时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真的很不像话,没有钱花了就觉得是父母给的太少,或者觉得企业、老板给的工资太低。他一方面指出,很少有年轻人去反思,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不够,所以才有那么低的工资;另一方面则进一步表示,对国内的很多的年轻人来讲,“其实你干的这点活,可能在泰国或者在越南,人家只要你的一半的工资就能干和你一样的活”。
在社交平台上,这番言论引发了强烈的舆论反弹。“年轻人工资低可能是能力不够”词条连续两天占据新浪微博热搜第一。引发热议的同时,也衍生出“在中国收入1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我们抱怨工资低有错吗”“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听专家建议”“建议专家别再建议了”“为什么专家会被群嘲”等相关话题。
参考资料
夸张还是实情?证券业或有损失5380亿高达净利3.4倍?券商股不涨是因信息透明度低、潜在风险多?.金融界.2023-11-20
基金公司高管称“年轻人工资低可能是能力不够”!网友怒怼:有没有可能是老板能力不足?.每经网.2023-11-20
邓海清_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2022-04-12
管理人员信息.中航基金.2023-11-20
邓海清.豆瓣.2023-02-02
大学教授建议对存款在50万以上人群征收利息税,专家怒批:拿弱势老年群体开刀.今日头条-九派新闻.2023-02-02
夸张还是实情?证券业或有损失5380亿高达净利3.4倍?券商股不涨是因信息透明度低、潜在风险多?.今日头条-财联社.2023-02-02
离职九州证券33天后,邓海清宣布:正式任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百家号.2023-11-20
邓海清已正式从九州证券离职:暂时停渡为更好扬帆.新浪财经.2023-11-20
三名高管齐落地,中航基金的“小基金公司”困境亟待改善.腾讯网.2023-11-20
极目快评|专家称“年轻人工资低可能是能力不够”,一家之言,何须破防.荆楚网.2023-11-20
凤凰周刊官微.新浪微博.2023-11-21
华源证券.华源证券官网.2023-11-20
泡沫的终结.豆瓣读书.2023-11-20
华尔街见闻邓海清任中航基金首席,曾任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0
《资产证券化:变革中国金融模式》.经济参考网.2023-11-20
邓海清:如何刺激消费?建议居民生育二胎三胎,政策鼓励买车买房 .百家号.2023-11-20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新浪财经.2023-11-20
邓海清.新华网.2023-02-02
邓海清微博.新浪微博.2023-11-20
基金高管两条言论热搜第一 称年轻人工资低是能力不够.新浪财经.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