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窦融

窦融

窦融(前16年-62年),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新朝末至东汉时期军阀、名臣,云台三十二将之一,西汉孝文窦皇后弟窦广国之七世孙。他出身于官僚世家,高祖父是西汉张掖市知府,从祖父为护羌校尉,从弟为武威市太守。

窦融生在西汉末乱世之年,王莽篡朝时,做过强将军王俊的司马,因军功封为建武男。王莽政权崩溃后,窦融率部向刘玄投诚,任巨鹿县(今河北平乡)太守。后被改派为张掖都尉,避居河西。窦氏家族常年经营河西,在河西一带素有影响力。刘秀称帝后,任命窦融为凉州牧,并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今益州公孙述天水市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即窦融无论偏向哪一方,都将打破均势,使形势发生很大变化,这便是“举足轻重”这一典故的由来。

后来,窦融因帮助东汉完成了西部统一大业,被封为安乐侯,其弟窦友被封为显亲侯。数月后,朝廷又加封窦融为冀州牧,继而晋升为司空。窦融活到78岁寿终正寝,朝廷加封谥号“戴侯”。

生平

世代仕官河西。王莽时参加镇压赤眉、绿林起义,拜渡水将军,后据河西,河西民俗质朴,窦融“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刘秀进攻陇右的隗嚣时,窦融率兵相助,平陇右后,窦融又上表要求放弃割据,于建武五年(29年)四月率领部下内附。窦氏一门贵宠,称“一公、两侯、三公主(窦穆尚内黄公主窦勋尚阳公主、窦固尚涅阳公主)、四二千石”,奴婢以千计,当时贵戚功臣都无法相比。

窦融子孙放纵声色,多行不法,窦穆、窦勋二人恃宠而骄,仗势欺人。永平二年(59年),从兄子窦林因罪处死,刘庄多次下诏责窦融,并“戒以窦婴、田蚡祸败之事”,令窦融归第养病。一年后,上卫尉印绶。五年,其子窦穆矫诏事发,窦氏族人被逐出京城洛阳。窦穆等人西至函谷关时,汉明帝下诏悉复追还。同年,窦融逝世,时年七十八,谥曰戴侯。

亲属成员

施政举措

政治方面

安内攘外

窦融至河西,依托西汉政治旧班底,成功汇聚汉族与少数民族势力,赢得广泛拥戴。他安抚豪杰之士,怀柔羌族部众,深得民心,使河西地区众望所归。窦融所倚重的梁统、库钧等旧臣,既是河西政治势力的核心成员,又多为关陇、河西籍人士。如库钧来自羌中,史苞出身茂陵,辛、梁两家则为陇西、定安地区的名门望族,窦融均与他们交情深厚,共同维系河西地区的安定与繁荣。

割据政策

窦融稳固政治根基后,随即确立割据方针。他注重集权,协同各方力量,以守护疆土安宁为己任。在“天下纷扰,归属难寻,河西孤悬,四周羌胡环绕,若不齐心合力,难以自守”的政治理念指引下,窦融设立大将军府,并被推举为河西五郡大将军,统领全局。

军事方面

窦融在军事方面致力于“修缮兵马,精进战射之术,明晰烽火警报系统”,以应对北匈奴对河西地区的侵扰。他强化了攻防能力,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战术策略,确保河西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经济方面

颁布农事法令

窦融颁布的“使秦胡、卢水士民畜牧田作”令,使河西农牧结合的经济优势得以进一步保持和发展。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积蓄经济力量,建武四年(28年)五月,还颁布东汉政府有关“毋得屠杀牛马”和“吏三百石、庶民嫁取毋过万五千。关内侯以下至宗室及列侯子聘娶各如令”的指令。

主要作品

窦融著有《上疏让爵土》《复遣长史刘钧上书归诚》《上书请隗嚣》《封皇子议》《与隗嚣书》等文章。

研究书目

《东观汉记·卷十二·传七》

《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第十三》

《资治通鉴·卷四十三·汉纪三十五》

《资治通鉴·卷四十四·汉纪三十六》

《资治通鉴·卷四十五·汉纪三十七》

参考资料

【溯源甘肃】窦融保据河西.澎湃新闻.2024-03-11

“十六国史新编”之《五凉史》连载五——凉州封建政治格局的奠定之最早的割据政权——窦融政权.澎湃新闻.2024-03-11

汉代河西名将窦融.贵州日报报刊.2024-03-11

【中国故事】举足左右 便有轻重.中国日报网.2024-03-11

五凉文化 | 河西地区最早的割据政权 — 窦融政权.澎湃新闻.2024-06-09

全后汉文-卷十六.汉典古籍.2024-06-09

东观汉记卷十二 传七.番茄小说网.2024-06-11

后汉书·卷二十三 窦融列传第十三.国学网.2024-06-11

《资治通鉴》卷四十三·汉纪三十五.历史春秋网.2024-06-11

《资治通鉴》卷四十四·汉纪三十六.历史春秋网.2024-06-11

《资治通鉴》卷四十五·汉纪三十七.历史春秋网.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