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新,男,汉族,1966年12月生,研究生,工学硕士,无党派。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浦东新区政协副主席(不驻会),区工商联主席,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他在高中时期曾荣获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一等奖。2003年9月,他创建了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并担任首席执行官。2022年,赵立新以40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728位。
人物经历
1985.09-1990.07 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本科生
1990.07-1993.07 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
1993.07-1995.09 清华微电子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1995.10-1998.06 新加坡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Senior process engineer
1998.06-2001.12 美国ESS印孚瑟斯技术 Senior product engineer
2001.12-2003.09 美国先进通讯设备公司 Design manager
2003.09开始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CEO
2021.11开始 浦东新区工商联执行委员会主席、区总商会会长
荣誉奖项
● 2009-2010年度 上海市“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科技标兵
● 2001-2010年度 上海集成电路行业杰出贡献奖
● 2011年度“中国2011年度电子成就奖”年度最佳创新人物奖
创业历程
萌芽
与大多数海归一样,赵立新创业之前是一名工程师,先后在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公司、美国ESS公司、UT斯达康从事传感器相关工作。工作期间,在美国获得了多项高端图像传感器领域专利,2003年带着这些专利回国创业。当时国内市场环境和国际相比差距较大,于是赵立新转做基带研发,再次遭遇挫折,决定切入低端传感器领域。
成长
赵立新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是来自于高中同学主动投资的200万美元。有了同学的资助,招到了第一批员工,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他白天见客户,谈合作伙伴,到工艺线上和工程师沟通,晚上回公司带徒弟,帮助年轻人解答技术问题。赵立新的努力很快迎来了一个机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当时想做图像传感器,试图和一些厂商合作,技术优势让格科微电子入围候选合作伙伴之一。格科微帮助中芯国际建立硅片生产工艺线,中芯则负责其研发费用。在中芯国际的平台上,格科微试验了40 多次的MPW,做出了成功的产品,其他在中芯国际投片的图像传感器公司都失败了。因此,中芯国际将研发资金集中投入了格科微。
发展
2005年,很多同行专注于手机市场,根本无法顾及市场份额较小的PC市场,而格科微则抓住了被同行们忽视的机遇,从PC市场切入。格科微的第一个订单就是PC图像传感器芯片,卖出了1600万颗芯片,销售额达到600万美元,实现盈利。2006年,格科微电子拿到了华登国际和红杉资本的投资,2007年格科微转向手机图像传感器领域的研发。2008年,格科微选择升级产品,降低成本,推出低于竞争对手20%的新产品,迅速占领了低端传感器市场。
财富排名
2022年3月,赵立新、曹维夫妇以330亿财富位列《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第647名。2022年,赵立新以40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728位。2022年,赵立新、曹维夫妇以180亿人民币财富位列《2022年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319位。
参考资料
赵立新:让世界看见中国的创新.今日头条.2024-04-18
科创筑梦1979|科技创新,开启了他的“半导体人生”.今日头条.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