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力,男,出生于1962年11月,安徽省桐城市人,毕业于日本爱媛大学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理学系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医学院医学人事人才办主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

黄志力的研究方向包括睡眠觉醒调控的神经环路与分子机制、失眠的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神经精神药理学。黄志力在睡眠与失眠机制研究、药物开发和评价、论文发表和专著出版、睡眠科普等方面做出了贡献。1980年,黄志力开始在皖南医学院求学,直到1988年他在该学校攻读完药理学硕士学位,结束了在该校的求学历程。1988年至1997年,黄志力在皖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1年至2005年,黄志力担任Dept Mol Behav Biol,Osaka Biosci Inst研究员、研究副部长 。2011年,黄志力发表了论文《西红花有效成分的神经药理学研究进展》。2016年,黄志力担任《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主编。2021年,黄志力担任亚洲睡眠医学会常务理事。2022年,黄志力出席了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四届全国学术年会。2023年8月5日,黄志力发表了研究论文《Ventral pallidal glutamatergic neurons regulate wakefulness and emotion through separated projections》。

黄志力于1992、1997年两次获笹川医学奖学金赴日本留学。他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人物经历

1962年11月,黄志力出生。1980年至1985年,黄志力在皖南医学院成教院攻读临床医学学士,1985年至1988年,黄志力在皖南医学院攻读药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7年,黄志力在皖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黄志力于1992、1997年二次获笹川医学奖学金赴日本留学。1997年至1999年,黄志力在日本爱媛大学医学部攻读药理学博士学位。

1999年至2001年,黄志力为日本文部省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博士后)。2001年至2005年,黄志力担任Dept Mol Behav Biol,Osaka Biosci Inst研究员、研究副部长 。2005年,黄志力担任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系主任。2006年,黄志力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0年,黄志力成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11年,黄志力发表了论文《西红花有效成分的神经药理学研究进展》,论文的关键词包括西红花、活性成分、神经药理学。

2012年,黄志力获得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睡眠研究杰出贡献奖。2016年,黄志力担任《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主编。2017年,黄志力担任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2018年,黄志力担任《Front Neurosci》《Sleep Breath》《Sleep Biol Rhythms》杂志(SCI)副主编。2019年,黄志力担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2021年,黄志力担任亚洲睡眠医学会常务理事。

2022年,黄志力出席了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四届全国学术年会,并发表了开幕致词。2023年8月5日,黄志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李亚东团队联合在Cell Press旗下交叉学科期刊i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Ventral pallidal glutamatergic neurons regulate wakefulness and emotion through separated projections》。2025年3月,黄志力针对“入睡困难怎么办,褪黑素是否能助眠”的话题发表了观点。他认为褪黑素虽是人体自身分泌的激素,但不当使用会引起副作用,长期依赖外源性褪黑素可能影响自身分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不宜连续使用超过3个月。

研究结果

黄志力的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首次报道组胺H1受体控制睡眠向觉醒的时相转换;发现五种内源性物质和药物能调控组胺神经元活性,调控影响睡眠或觉醒行为;纠正睡眠界关于咖啡因促觉醒由腺苷A1受体介导的观点,确立A2A是关键受体。 (2) 模拟人发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开发了失眠、抑郁症、癫痫、慢性病理性神经痛等动物模型,用于评价治疗药物的临床前药效。 (3) 创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度自动化动物的睡眠觉醒行为解析平台,筛选数百个候选药物,发现和厚朴酚西红花醛等天然物中提取的单品有生理性睡眠诱发作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

人物成就

综述

黄志力专攻睡眠与失眠机制,在中国国内建立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动物睡眠觉醒解析平台,发现腺苷受体调控睡眠机制及神经环路、确立腺苷A2A受体是调控睡眠的关键蛋白质,可能成为干预睡眠障碍的药物靶点。在睡眠与失眠机制研究、药物开发和评价、论文发表和专著出版、睡眠科普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研究方向

黄志力的研究方向包括睡眠觉醒调控的神经环路与分子机制、失眠的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神经精神药理学

学术成就

黄志力的学术成就包括:(1)发现五个调控睡眠觉醒新核团(尾壳核、腹侧苍白球、伏隔核、吻内侧被盖核、嗅结节等)及神经环路;(2)阐明咖啡因阻断腺苷A2A受体促觉醒机制,系统性研究了腺苷作为内源性睡眠物质调控睡眠的作用与机制;(3)丰富和发展组胺能及Orexin能神经系统调控觉醒的作用和机制;(4)发现光照调控睡眠觉醒的作用特点和神经环路;(5)研制九种睡眠障碍动物模型,用于失眠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从天然产物中筛选镇静催眠成分。

基金项目

黄志力的基金项目包括牵头科技创新2030国家脑计划重大项目,主持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重点、国家杰出青年、重点国际合作、创新群体、面上项目等)、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重点攻关及优秀学科带头人等纵向项目。承担国内、外制药企业委托等横向科研项目。

主要作品

发表论文

黄志力以中、英、日三种文字发表研究论文与综述100多篇,其中SCI杂志收录80篇,包括Nature 神经科学,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PNAS,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

书籍著作

社会职务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培养成果

黄志力课题组联合培养博士后2名。

学术交流

黄志力多次应邀赴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乌拉圭、新加坡、印度、泰国、韩国等国家作学术报告。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注以上为部分奖项

相关事件

2025年3月,黄志力针对“入睡困难怎么办,褪黑素是否能助眠”的话题发表了观点。他指出,虽然商家可能会对其过分包装,但使用褪黑素需要考虑剂量,剂量过大可能会引起头晕、发晕、第二天工作效率降低等副作用。此外,褪黑素本身不会导致依赖性,但长期依赖外源性的褪黑素调节可能会影响自身褪黑素的分泌。他建议,一般情况下,褪黑素的使用量如果超过2毫克,应得到医生的许可。保健品中褪黑素的含量一般在0.3~1毫克,但有些产品可能已经超过3毫克,甚至超过处方药的剂量。他还提醒,褪黑素不能连续使用超过3个月,否则会对人体内分泌产生反馈抑制,导致内源性褪黑素分泌减少,建议间断性使用。

参考资料

中国药理学会.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2025-03-23

黄志力.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2025-03-23

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四届全国学术年会圆满召开!.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03-23

黄志力.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2025-03-23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国科协 科技部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评选全国创新争先奖推荐工作的公示.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03-23

西红花有效成分的神经药理学研究进展.中国知网.2025-03-23

黄志力/李亚东团队iScience:调节抑郁相关异常觉醒的新神经环路机制.澎湃新闻.2025-03-23

专家:大错特错!这些人不适合吃→.搜狐网.2025-03-23

黄志力课题组.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2025-03-23

黄志力.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2025-03-23

Roles of the Basal Ganglia in Physiological SleepWake Cycles and Sleep Disorders of Parkinson's Disease》.中国知网.2025-03-23

..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