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暗褐飘拂草

暗褐飘拂草

暗褐飘拂草(学名:Fimbristylis fusca)为莎草科飘拂草属下的一个变种,无根状茎,秆丛生,高20-40厘米,具根生叶。叶线形,两面被毛,长5-15厘米,宽1-3毫米,顶端急尖。

形态特征

暗褐飘拂草无根状茎,秆丛生,高20-40厘米,具根生叶。叶线形,两面被毛,长5-15厘米,宽1-3毫米,顶端急尖。苞片2-4枚,叶状,长8-35毫米,被毛,基部甚宽,向顶端渐狭,顶端具短尖。长侧枝聚花序复出,有多数被毛的辐射枝;小穗单生于辐射枝顶端,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0毫米,上端渐狭,最下面的2-3片鳞片内无花;有花鳞片厚纸质,卵状披针形,顶端有硬尖,长4-5毫米,被粗糙短毛,褐色或近似黑棕色,有时边缘膜质,白色,中脉1条,略隆起;雄蕊3;花柱长4-5毫米,基部膨大,柱头3。小坚果倒卵形,三稜形,几无柄,长约0.9毫米,淡棕色或白色,有疣状突起。花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暗褐飘拂草生长在海拔100-230米的山顶、草坡、草地、田中,常和知风飘拂草( Fimbristylis 画眉草属 Hance) 混生。

分布范围

暗褐飘拂草产于广东省海南岛福建省、台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分布于马来亚、印度泰国越南缅甸及喜马拉雅山区。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