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一书是林同济所著作品集,2004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林同济是“战国策”派中的一员,其实,这位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博士,是现代中国难得的才子型学者:他是政治学家,也是哲学家,又是莎士比亚戏剧研究专家,其“雄辩式英语”连钱锺书先生也颇为赞许。作为一位柏林所说的“狐狸型”学者,其深的思想印证了中国知识人心灵的丰富和复杂。

本集收录林同济一生所著之主要文章和其他学人对他的评价和缅怀文章,希望从林氏的心路历程中,丈量出现代中国思想的某种深度和广度。

目录

林同济的三种境界(代序)

一、文化形态史观

战国时代的重演

第三期的中国学术思潮———新阶段的展望

年来中国思想的转变

战国重演到形态史观

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一个历史形态的看法

文化的尽头与出路———战后世界的讨论

文化形态史观·卷头语

二、士大夫文化批判

大政治时代的伦理———一个关于忠孝问题的讨论

中饱与中国社会

士的蜕变———由技术到宦术

大夫士与士大夫———国史上的两种人格型

官僚传统———皇权之花

三、“力”的学说

力!

中西人风格的比较———爸爸与情哥

萨拉图斯达如此说———寄给中国青年

柯伯尼宇宙观———欧洲人的精神

阿物,超我与文化

疾恶如仇———战士式的人生观

我看尼采———《从叔本华到尼采》序言

四、中国的思想与心灵

寄语中国艺术人———恐怖·狂欢·虔恪

民族宗教生活的革创———议礼声中的一建议

请自悔始!

中国心灵:道家的潜在层(吴晓真译)

中国思想的精髓(丁骏译)

五、文学艺术

李贺诗歌集需要校勘

两字之差———再论李贺诗歌需要校勘

Sullied之辨———《哈姆雷特》一词管窥(张韧弦译)

莎士比亚在中国:魅力与挑战(丁骏译)

中国的第二次解放:论思想和文学的发展近况(丁骏译)

朱屺瞻《浮想小写》十二图后

丹麦王子哈姆雷的悲剧·例言

唐宋诗词英译14首

古体诗作5首

六、其他

日本对东三省之铁路侵略:东北之死机·序言

弗里德里希·尼采萨拉图斯达的两种译本(书评)

优生与民族———一个社会科学家的观察

学生运动的末路

思想检讨报告

附录一 忆林同济大学

“洗出人间一点真”———悼念林同济教授(曾敏之

学富五车虚怀若谷———悼念林同济教授(陈若曦)

“根不能拔”———怀念林同济老人(韩美林

真情常在———怀念林同济教授(孙道临

忆林同济先生和杨必女士(贾植芳

“蛋头”教授林同济(陆谷孙

“我家才子,一生命苦。可叹!”———与同济一起的日子(林同奇撰 丁骏译 陆谷孙校)

附录二

林同济传略(李琼)

林同济学术大事年表(李琼)

后记(许纪霖

参考资料

天地之间.豆瓣网.2016-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