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M81星系团

M81星系团

波德星系星系团位于大熊座骆马豹座,包含著名的M81和M82等亮度较高的星系,以及一些其他星系。该星系团的质量中心距离地球约360万秒差距(相当于3.6 Mpc),使其成为距离本星系群最近的星系团之一。估计M81星系团的总质量约为(1.03 ± 0.17)×1012 M☉。M81星系团、本星系群和其他一些邻近的星系团都属于室女座超星系团(本地超星系团)。

正文

M81星系团是位于大熊座,包含著名的M81、M82和其他依些视亮度较高星系在内的星系集团,而集团大概的质量中心距离地球约360万秒差距,是距离本星系群最近的星系集团。估计 这个星系团的总值量约为(1.03 ± 0.17)×10M☉。 M81星系团、本星系群和其他依些邻近的星系集团都属于室女座超星系团(本超星系团)。

成员

下表中的星系经由I. D. Karachentsev 确认,都是属于M81星系团的成员。

注意:考虑到NGC、IC、UGC、和andPGC数字的使用会更容意参照,使用于上表的名称有些与Karachentsev 使用的名字不同。

M81

大熊座,有一个著名的美丽的旋涡星系,它叫M81,又名波德星系,以正面对着我们。M81是非本星系团的离我们最近的星系。在它北边大约2度的地方,还有一个星系,叫M82,它是隔着一片尘云以侧面对着我们的。在这两个星系中,爆发了一场引力战争。M82用引力的涟漪偷袭了M81,结果使M81的旋臂变大,恒星形成区变多,更具备反击的能力。无论怎样,10亿年后只有一个星系能存活下来。

M81(NGC3031)是一个经典的Sb型螺旋星系, 又名波德星系。在小型望远镜里,它是一个有明亮中心的大椭圆光球星等是+6.8。巴雷特-82重型狙击枪与M81相距0.5度。因为体积庞大的波德星系离地球较近, 并且拥有一颗活动星系核(其中包含了相当于约七千万太阳质量的超级黑洞) ,所以它在天文学研究上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此外,由于波德星系的星等较低(低星等意味着高亮度),此星系也是各天文爱好者所热衷的观测对象

发现历史

M81星系是由约翰·波得于1774年首先发现的,因此该星系又名“波德星系”。1779年,皮埃尔·梅香查尔斯·梅西耶再次确定了该星系的存在。此后夏尔·梅西耶将其记入了梅西耶星团星云列表。

尘埃喷射

大部分红外波段的放射线都来自星际尘埃。人们主要从该星云的螺旋臂中发现了这些星际尘埃,且其中的大多数都是星系形成时遗留下来的。据科学界现在最普遍的解释,该星云的螺旋臂上能探测到大量的红外辐射,是其中那些从星系形成时就出现的蓝色星体所造成的结果。这些短命的蓝色星体极其炽热,因此促进了红外线的辐射。

超新星

距今为止在波德星系人类只发现了一颗超新星。这颗超新星,名为SN 1993J,由西班牙科学家F. Garcia于1993年3月28日发现。当时,这是人类所发现的第二亮的超新星。该超新星的光谱特性不停变化。最初,它看起来是Ⅱ型超新星(由一颗巨星爆发所形成的超新星),因为从它的抛射物里探测到了大量的氢光谱。但后来氢光谱逐渐消失,而强烈的氦光谱出现了,使得这颗超新星看起来更像Ib型的。此外,该星频繁的亮度变化使它看起来并不像Ⅱ型超新星的亮度变化,反而像Ib型的。因此,人们把该星系归入Ⅱb型,一个介于Ⅱ型和Ib型的过渡超新星类型。研究表明与Ⅱ型超新星类似,Ib型和Ic型的超新星也是由一颗巨星爆炸所形成的。

天文爱好者的观测结果

波德星系位于天枢西北处约10°。人们可以通过小型望远镜或双目望远镜观测到M81和M82。虽然在理想的情况下一个老练的天文观测员可以不用任何器材观测到这两个星系,但通常情况下人们是无法用肉眼观测的。若要辨别出星系内部的结构,人们必须使用拥有至少8英寸光圈的望远镜。

M82

M82(NGC3034、雪茄星系)位于大熊座,是一个边缘朝向地球不规则星系,用6或更大的望远镜就能看到,它有一个奇特的垂直尘埃带切过它的核。其光度+8.4等。距离地球1200万光年。

M82是位于大熊座的特殊星系。距离1千2百万光年。它是一个不规则的星系,大量被电离的气体从星系中央喷射出来,那里还是强烈的射电源。在红外波段上,它是天空中最明亮的星系。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它受到邻居波德星系的影响的缘故。也许它们曾经或以后将相撞。在这个星系中,有很多超新星的遗迹。科学家相信,在它的中央附近会有一个巨大的黑洞。照片中明亮的区域是恒星诞生的地方,人们认为M82正在经历恒星生成高潮的时期。

NGC 2366

NGC 2366是位于鹿豹座的一个不规则星系。在星系可以看到一个恒星形成区NGC 2363。

NGC 2403

NGC 2403是一个位再鹿豹座的中间棒旋星系,距离地球8百万光年,有一个H II型的星系核。NGC 2403是首先再1788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属于M81星系团的成员之一,可以轻松的用10 × 50双目望远镜看到它。

超新星

2004年在NGC 2403里发现了两个超新星,分别是SN 1954J和SN 2004dj。

SN 2004dj

SN 2004dj是从SN 1987A开始到发现时为止最亮的超新星。

这颗II-P型超新星是由日本天文学家板垣公一于2004年7月31日发现的。在发现时,它的视星等为11.2,已过了亮度最高的时期。此超新星的前身星位于NGC 2403的一个年轻的致密星团中,它处于鹿豹座中。这个星团在艾伦·桑德奇1984年出版的星表在列在96位,因此前身星被称作“桑德奇96”。这个星团在基特峰国家天文台的照片中很容易看见,外观像恒星

NGC 2976

NGC 2976是位于大熊座的一个螺旋星系,属于波德星系星系团,位于M81西南部1° 20′处。它是在1801年11月8日由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首先发现,并在H I.星表中编号为285。

特征

NGC 2976的星系盘有明显的暗带结构,但并没有明显的螺旋状结构。哈勃空间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显示,NGC 2976外侧气体已脱离星系,而剩余气体则向星系内部倒塌。在星系外部的外侧恒星形成活跃区因此已经停止恒星形成,仅在星系内部区域有少数恒星诞生。

美国天文学家认为这种特征是因为NGC 2976在10亿年前曾与M81星系团发生交互反应,结果使得星系边缘的气体脱离,而剩下的气体则快速进入星系中心,因此也没有明显的螺旋状结构。

资料

NGC 4236

NGC 4236,也称为科德韦尔3,是位于天龙座的一个棒旋星系

星系群资讯

NGC 4236是M81星系团的成员之一,距离地球大约1,170万光年(3,600万秒差距)。这个星系团包含著名的螺旋星系波德星系和星爆星系M82。

资料

NGC 3077

NGC 3077是位于大熊座的一个星系。它的赤经为 103.3,赤纬为 68° 44′,大小 4.6′。

IC 2574

IC 2574是位于的一个星系。它的赤经为 102821.50,赤纬为 68° 24′ 41.00″,大小 0.100′。

交互作用

M81、巴雷特-82重型狙击枪和NGC3077彼此之间有着强烈的交互作用。引力间的交互作用从这三个星系中都剥离了一些氢气体,导致有些气体的丝状结构存在这些星系之间。甚至,还导致M82和NGC3077中心的一些星际介质因为交互作用而成线杂乱的情形,进而使这二个星系的中心成为星爆星系(有大量恒星形成的星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