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一日,以旗鼓锣吹妓乐贾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馆内。至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彩杖鞭春,如方州仪。 ”据推测,台湾省的“牛犁”可能是“春牛”传至本省后,在农村与本地的歌舞小戏结合发展而成。
正文
牛犁阵又称“驶犁阵”或“驶牛犁”,其来源说法有三:第一种说法,相传昔日书生郑元和于赴京赶考途中,因迷恋名妓李娃而散尽盘缠,困顿潦倒之际,得一乞丐传授“牛犁阵”而赖以维生,并加以发扬,成为牛犁阵祖师爷;第二种说法,相传舜是一位勤奋孝顺的农民,尧将王位禅让给舜之后,鉴于农民之辛劳,每至夜晚,便集合全村农民欢乐歌舞,有扮“牛头”者,有扮“牛尾”者,另有扮“阿公”者,亦有扮“阿婆”者,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牛犁阵”;第三种说法,认为牛犁阵系台湾省农村自发性的地方歌舞小戏,为农民于农暇时之游艺活动,内容活泼逗趣,充分反映农村生活中轻松的一面。其中以第三种说法较为可信。
台湾的牛犁阵无文献资料可考,根据许常惠《台湾音乐史初稿》记载,认为似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小放牛”或“打春牛”有关,其表演方式是由一人扮牧童,两人扮采茶女,还有一条由两个人扮演的春牛。中国在宋代即有“春牛”一词,吴自牧《梦粱录》及周密《武林旧事》均有相关记载,《梦梁录》:“临安府进春牛于禁庭。立春前一日,以旗鼓锣吹妓乐贾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馆内。至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彩杖鞭春,如方州仪。……街市以花装栏,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胜,各相献遗与贵家宅舍。示丰之兆。”据推测,台湾省的“牛犁”可能是“春牛”传至本省后,在农村与本地的歌舞小戏结合发展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