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根据2020年11月1日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常住人口为13953人。

历史沿革

李子乡原属西昌市,1952年划归喜德县。1992年并入西河乡,1994年9月析置李子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李子乡辖大兴、史觉、洛乃格、洛礼、博中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李子乡下辖5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大兴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李子乡地处喜德县南部,东与西河乡为邻,北邻红莫镇,区域面积70.1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李子乡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9℃,无霜期年平均27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20毫米。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滑坡、泥石流和暴雨等。

人口

2011年末,李子乡辖区总人口1102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0人,城镇化率0.7%。总人口中,男性6346人,占57.6%;女性4675人,占42.4%;14岁以下3723人,占33.8%;15~64岁6980人,占63.3%;65岁以上318人,占2.9%。总人口中,彝族11001人,占99.8%。

截至2019年末,李子乡户籍人口13656人。

根据喜德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李子乡常住人口为1395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李子乡财政总收入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

2019年,李子乡有工业企业8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

农业

李子乡有农业耕地面积16357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3600万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1%。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594.6吨,其中玉米1084.8吨,水稻279.6吨,小麦361吨。经济作物主要以花椒、核桃为主。2011年,花椒产量224吨,产值224万元;核桃产量65.5吨,产值133万元。畜牧业以饲养牛、马、羊、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7万头,年末存栏0.7万头;牛饲养量0.3万头,年末存栏0.2万头;羊饲养量2.7万只,年末存栏1.6万只;马饲养量0.5万匹,年末存栏0.4万匹;家禽饲养量3.2万羽。

商业

2011年末,李子乡有商业网点10个,职工3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20万元,比上年增长9%。

金融

截至2011年末,李子乡有农村信用社1家;各类存款余额6200万元,比上年增长5%;各项贷款余额1900万元,比上年增长3%。

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末,李子乡有小学5所,在校生2011人,专任教师63人。

文体

2011年末,李子乡有文化站1个,村活动室5个;图书室4个,藏书6万册。

2011年末,李子乡有体育场2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2011年末,李子乡有线电视用户3032户,入户率96.1%。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李子乡有乡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5个;病床2张。专业卫生人员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100PERCENT

社会保障

2011年,李子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2户,人数149人,支出28.6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160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669人次,支出10.1万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40户,人数1621人,支出107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55元;农村五保供养31人,支出5.6万元;农村医疗救助82人次,支出9.4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4万元。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80人,参保率2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李子乡有固定电话用户123户,移动电话用户6015户,宽带接入用户18户。

交通

截至2011年,李子乡境内通乡公路总长26千米,通村公路总长98千米。南接机场路,108国道和雅攀高速公路纵贯全乡,礼太路穿乡而过,客运班车直达乡内。机耕道遍布全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李子乡因乡境内大坪子一带盛产李子而得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