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石斛(学名:石斛属 changjiangense),别名万丈须,为兰科石属下的一个种。该物种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

形态特征

植株具匍匐根状茎和直立或斜立的茎。茎疏散地生于匍匐根状茎上,分枝或不分枝,长6-9厘米,粗2-4毫米,近木质,完全被叶鞘所包裹。叶二列,斜立,厚肉质,紧密套迭,两侧压扁呈短剑状,长3-5厘米,宽6-10毫米,基部具鞘,与叶鞘相连接处具1个关节。花序常顶生,长约1厘米,为密集的短总状花序,常具数朵小花;花苞片膜质,宽卵形,长4-7毫米,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长约3毫米;花紫黑色,厚肉质,开展;中萼片椭圆形,长4-5毫米,宽2-2.5毫米,先端锐尖;侧萼片斜卵状三角形,与中萼片等长而稍较宽,先端锐尖,基部歪斜,萼囊较大;花瓣长圆形,长4-4.5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近浑圆并且具短突;唇瓣舌状,厚肉质,贴生于蕊柱足末端,长6-7毫米,宽2.5-3毫米,中部以上外弯,先端圆形,在下面近先端处具1个乳突,中部两侧边缘微撕裂;蕊柱深紫色,长约1.5毫米;蕊柱足长4-5毫米,宽1.3毫米;药帽近圆锥状,前端边缘截形,上面密布微乳突。花期5-12月。

生长环境

昌江石斛是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特有品种,昌江县地处热带北缘,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又紧接东亚大陆南缘,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因此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全年无冬,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湿季节明显,年均气温为24.1~25.1摄氏度,年均降水量为902~1805mm。生于海拔达1000米的山地疏林中树干上和山谷岩石上。

分布范围

产于海南三亚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东方市乐东黎族自治县、昌江等地。

同属植物

品种鉴别

昌江石斛近似于石斛属 rigens (Bl.) Rchb. f.,但后者的叶先端稍向茎轴内弯,花序常侧生,易于区别。

同属植物

中国有74种和2变种,产秦岭以南诸省区,尤其肾茶南部为多。本属模式种:Dendrobium moniliforme(L.)Sw.(Epidendrum moniliforme L.)。本属国产种类中具细茎而花小的类群,如细茎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L.) Sw.、铁皮石斛D.Officinale Kimuraet Migo、梳唇石斛D.Strongylanthum Rchb.F.、美花石斛D.Loddigesii Rolfe、钩状石斛D.Aduncum Lindl.、霍山石斛D.Huoshanense e Z.Tang et S.J.Cheng等是中药“石斛”的原植物;茎粗而花大的种类均可作花卉供观赏。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