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的短篇小说,收录于《一次斗争的描述》中。

小说讲述在一个偏远的乡村附近,据说出现过一只巨大的鼹鼠,一位“上了年纪的乡村教师写了仅有的那么一篇论述那件事情的文章”,但这篇文章在社会上没有引起反响。小说的叙述者“我”是城里一位年轻的商人,他为教师抱不平而重新写了一份研究报告,但这份报告同样没有引起重视,反而招致了讥笑和嘲讽乡村教师和年轻商人也由此产生了矛盾和误解。

内容简介

在一个偏远的乡村附近,据说曾经出现过一只巨大的鼹鼠,关于这件事的唯一文字记录是由一位乡村老教师写成的,但是他的研究报告没有引起社会反响。故事的叙述者“我”是一位年轻商人,他为教师抱不平而拿起笔重新写了一份研究报告,这篇报告同样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反倒招致讥笑,而乡村教师和那个年轻商人之间也产生了不和及误解。

创作背景

这篇小说写于1914年12月,没有写完。1935年勃洛德加了个《巨鼹》的标题,首次把它发表在弗兰兹·卡夫卡短篇遗著集《一次斗争的描述》中。

人物介绍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作为一个小人物,个人负担起研究巨鼹出现的现象,并以之作为他的毕生任务。他十分投入、十分孤独地进行着工作,他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然而他的研究报告对巨鼹出现的描写不够详尽,他也没能力为这一现象做出一番解释。在几年的默默无闻之后,他又写了一篇追记文字,记述他为了得到城里学者的认可所做的努力和所受的屈辱,表示他的无助、不平与愤怒。乡村教师对整个事物的态度带着激情,几乎成为一种信仰,他进城见了教授之后回到乡下,妻子带着五个孩子在雪中迎接他的那一幕,使人觉得他近乎殉道者。按照他自己的话,他关注的是“事物”本身,而不是任何其他的什么,虽然我们在他后来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他的行为夹杂着功利主义思想,他盼望能因报导这一发现而出名,期待因此而被调进城里去工作。不过,叙述者“我”认为,这些并不影响教师对事情本身的真诚态度。

作品鉴赏

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是弗兰兹·卡夫卡的人生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乡村教师》饱含了卡夫卡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普遍认识。“我”与乡村教师之间,“我”与杂志社编辑之间,乡村教师与城市学者之间,乡村教师与农民之间仿佛隔着三重门,那种隔膜就像魔障一样,无法穿越,更无法消除。通过《乡村教师》,卡夫卡表达了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忧虑和不安。他一生心里所苦苦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

作者简介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语小说家。卡夫卡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查尔斯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多次与人订婚,却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痨瘵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