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伊棺头蟋,拉丁学名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别称棺材头、斧头恭,是一种直翅目、蟋蟀科昆虫。该蟋蟀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地,通体黑褐色。雄虫的头部长,头顶向前呈半圆形突出,颜面扁平,向唇基部倾斜;雌虫的颜面也呈扁平状,但复眼下方两侧没有三角形突起,仅在头顶呈现圆形突起。两性前翅为褐色,足为浅灰色。尾须约与后足腿节等长。整个头部形状似棺材的前部,因此得名多伊石首棺头蟋,是我国常见棺头蟋中相貌较奇特的一种。
形态特征
雄虫体长15~20mm,雌为16~20mm;雄翅长9~11mm,雌者为9~12mm。体黑褐色。雄虫头顶明显向前突出,前缘弧形,黑色,边缘后方有1橙黄或赤褐色横带。颜面深栗色至棕黑色,中央有1横黄斑,中单眼隐于其中。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侧板前长、后短,并向下倾斜,下缘前有1黄斑。前翅长达腹端;后翅细长,伸出腹端似尾形,但常脱落,仅留痕迹。足黄褐色。
分布范围
分布于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山西省、安徽、江苏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等地。成、若虫均为杂食性,啃食多种植物。
生活习性
多伊棺头蟋以卵过冬。6月下旬孵出,8月见成虫。成虫有趋光性,鸣声高尖。喜欢阴湿的环境,多栖于草丛、泥土或者墙脚下。声音清澈响亮,鸣声:声清澈响亮,声如“噘噘噘,噘噘噘噘(Jue)……”,3、4声或5、6声一组。喜夜间鸣叫。
民间有这么一说,就是当你捉来很多将军虫时,里面有一只棺头蛐蛐,全部的蛐蛐也就不会斗了。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辛、咸、温,小毒。归膀胱,小肠经。
功效:解毒退热,利水消肿。
用法:多用于癃闭、水肿、腹水、小儿尿失禁等。内服煎汤4-6只;研末1-3只,外用适量,研末敷。
参考资料
棺头蟋属—多伊棺头蟋.波奇网.2024-09-14
多伊棺头蟋:丽水市莲都区紫金街道.中国自然保护区标本资源共享平台.2024-09-14